楼主: 晓晓88

饲料加水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7 18: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写的太生动了,支持一下 12# dushuqiang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09: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乱
粉料加水不好控制,容易发霉。
颗粒加水有啥用呀?你让制粒工少冷却一会不就行了吗?
加了水冷却时间长了你不白加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0: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反对把水当作饲料卖!
加水是为了提高效率,便于制粒,不是为了增加成品水分。
为了增加成品水分而加水,最终是得不偿失,发霉变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是在控制水分,想象不到怎么加水。

[ts]zhangguangxin 于 2009-7-28 10:55 补充以下内容[/ts]

我们都是在控制水分,想象不到怎么加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dushuqiang 发表于 2009-7-27 14:23的内容
26# moziy001  
控制颗粒料水分和往饲料里面兑水是两个概念!水分控制一般通过调制温度、调制时间、蒸汽压力、蒸汽饱和度、冷却时间等工艺参进行控制。这是制粒工的技术活,可不是往饲料里面简单兑水。是您没搞清楚


往饲料中兑水,你说的真是夸张了点,一个兑字难免让人心生反感,好像是在成品饲料中在额外兑水一样。
坦白的讲,我是学工艺的,不是学营养的,
可能我说的也不可能对,但在加工工艺中加水在我看来是正常的,
就像蒸馒头和面似的,加水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率。
我想对于不需要加水就可以超过13个水分的饲料也很少有人再去加水吧,
假如对于通过调制温度、调制时间、蒸汽压力、蒸汽饱和度、冷却时间等工艺参数调整后水分依然在9-10个左右时,不知道你会不会考虑加水?
当然加水也有加水的原则,水是否经过处理,是否经过国标检验等等。
饲料的水分多少为宜?我想绝不是越低越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3: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实说,我检测过市场上做的比较好、养殖户比较认可的饲料的水分好像都不高。以北方本人在某月实测结果如下:
扬翔乳猪料:11.1%
红门希望小中大肉鸡料:7.8%-10.1%
廊坊普瑞纳乳猪料:11.5%
以营销员在市场上采集回来的样品为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3: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下其他朋友的帖子,
现在做品控管理的都很理智了,
这是好事情。
有人提出不愿意加水,有人提出寻找其他代替物,
那么有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真的有其他代替物比水更合适吗?
为什么此时水成了邪恶的了?想不明白大家对饲料中加水这么痛恨?
我想这个关键是一个点吧,把握好这个点就是双赢的局面,
把握不好自然是信誉受损,得不偿失。

我从业也不长,还有个问题:制粒过程中蒸汽带的水加到饲料中和在混合中加1%左右的水在经过一系列处理有什么区别?
难道前者就成了结合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3: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5楼的前辈说的对,
这个要综合考虑,
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品控做的就是品质控制,
加水也好,不加也罢,
我想最关键的的是我们要守住自己良心底线的时候还要想办法提高我们的KPI绩效。
这不仅是对公司的负责还是对个人能力的提高

moziy001 于 2009-7-28 13:55 补充以下内容
引用自dushuqiang 发表于 2009-7-28 13:43的内容
实话实说,我检测过市场上做的比较好、养殖户比较认可的饲料的水分好像都不高。以北方本人在某月实测结果如下:
扬翔乳猪料:11.1%
红门希望小中大肉鸡料:7.8%-10.1%
廊坊普瑞纳乳猪料:11.5%
以营销员在市场上

鸡料没有做过,不了解,
现在呆的一家公司是北方的反刍动物饲料,
我们一般全价料控制在12%以下,
浓缩料控制在11%以下,
但近来很郁闷,
怎么更改生产条件水分都在10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KPI惹的祸,很庆幸,我们坚决不加水,饲料没霉变。液体防霉剂是四川人出的馊主意,希望也在四川发家,深受其害也在情理之中。虽说水分高些,适口性好些,但还没吃就没掉就霉变了,不知会不会吃!如果是生产出来6天内能吃完,适当加水还是可以的。特别适用于一条龙的企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8 14: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不能一棒子打死,不是一个角度,得出的结论不同,比如水产料中的水分控制,添加的水分不等于“兑水掺假,坑害养殖户”,而是工艺的保证,调制的方便,减少机器的磨损程度,提高饲料生产进程,水分含量符合国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30 09:2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