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柳粒橙

关于豆粕蛋白溶解度测定的关键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0 17: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是粉碎小就溶出来的效果好一点,你可以对比不粉碎和粉碎后的效果,差很多的
我之前都做了一个溶解度很低的,找原因应该与可能温度有关,第二次做又正常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20 17: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搅拌时候的温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觉得与搅拌也有关系,时间和温度。
发表于 2009-1-21 10: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粉碎的过程也要影响结果的,粉碎机发热会引起偏低,最好是手中,虽然麻烦但是结果准确些
发表于 2009-9-27 16: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粉碎的过程中免不了会发热吧.,可是不粉碎..不过60目筛,结果还是产生误差....另外想问的是,一定要取15ML上清液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09: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1 前言
豆粕是家禽口粮中非常重要的、也是质量最好的
植物蛋白饲料。豆粕质量一方面受各种营养素含量的
影响,如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等;另一方面 它在
很大程度上还受加工程度的影响。适度加热是豆粕加
工的关键,加热不足或过度都会降低豆粕的营养价
值。尿酶活性测定值是传统的用以鉴定豆粕加热程度
的指标。但尿酶没有负值,它对任何过熟豆粕的最低
值均显示为零。所以它对评价豆粕加热过度是无用
的。许多发达国家因此引入了蛋白溶解度的概念。蛋
白溶解度是指溶于0.2%KOH溶液中的蛋白质占豆粕
总粗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比。它会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
明显稳定地下降。其接近 100%,表示豆粕是生的,
而低于65%可以肯定是加热过度。因此,测定蛋白
溶解度可以克服尿酶活性测定值的局限性,两者同时
测定,可以正确评估豆粕的加工质量,确保豆粕中氨
基酸与氨基酸利用率未因加热过度或不足而受损。
20世纪60年代末,蛋白质溶解度首次被PURANA公司
作为评定豆粕加工适宜度的方法,之后该项技术基本
为私人公司所采用,近十几年才被发达国家采用,美
国的科研文献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对它的评
估。2001年以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家对我国向其出口的豆粕也提出增加对蛋白溶解度的
检测,而我国尚无此检验方法。为满足国外要求,我
们参考了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蛋白溶解度的测定方
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试验摸
索,以解决操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得出了一套比较
满意的方法,满足了出口检测要求。
2 实验条件与方法
2.1 仪器及用具
1093型气旋磨(带60目筛网);HZS-H型恒温水浴
振荡器;AND-HM 200型电子天平(感量0.0001g);高
速离心机;移液管( 1 5 m L 、5 0 m L ) ;带盖离心管
(50mL);锥形瓶、容量瓶、烧杯等。
其他仪器及用具与粗蛋白测定相同(SN/T0800·
3-1999) 。
2.2 试剂
2.2.1 0.2%KOH溶液:称取2.873g纯度为82% 的分析
纯K0H,加水溶解,定容至1000mL(该溶液应现用现
配)。
2.2.2 其他试剂:同粗蛋白测定(SN/T0800.3-1999)。
2.3 方法
2.3.1 将待测样品粉碎,使之全部通过60目标准筛,
混合均匀。
2.3.2 称取1.5000±0.0002g样品于250mL锥形瓶中,
准确加入75mL新配制的0.2%KOH溶液,立即置于
18℃左右的恒温水浴振荡器上,在约170 r/min的转速
下振荡20min。
2.3.3 移取2.3.2溶液50mL于离心管中,以27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min;
2.3.4 将上清液到入小烧杯中,准确移取15mL上清液
至消化管内。
2.3.5 以下按照粗蛋白的测定步骤测定碱溶蛋白P1,注
意应将其置于消化块上之后由室温开始升温消化,
以免液体爆沸,同时测定豆粕粗蛋白P。粗蛋白的测
定参照SN/T0800.3-1999。《进出口粮食、饲料粗蛋
白质检验方法》。
2.4 结果计算
蛋白质溶解度(PS)(%)=P1 /P×l00
式中 P1——碱溶蛋白的含量,%
P ——豆粕粗蛋白的含量,%
       
式中: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
V——滴定时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o——空白试验所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0.014——每毫摩尔质量氮的克数
K——氮换算成蛋白质的系数,(此处取K=6.25)
m——试样的质量,g    
50/75;15/50——移取样液的体积比 
碱溶蛋白P1的平行试验允许误差参照粗蛋白的要
求(SN/T 0800·3-1999)。
碱溶蛋白P1及粗蛋白P均取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作为结果,保留三位小数,最终蛋白溶解度Ps
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 结果与讨论   
在测定豆粕蛋白质溶解度的过程中,有一些因素
会对其测定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注意对这些关键点
加以控制,可获得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1 制样粒度
豆粕样品的粉碎粒度会影响其蛋白质溶解度的
值, 随粒度的缩小蛋白质溶解度的值会增大,当粒
度过 60目筛后,蛋白溶解度趋于定值。因此,测定
蛋白质溶解度时的碱溶蛋白和粗蛋白的待测样品比
较合理的制样粒度应控制在全部通过60目标准筛。
3.2 样品质量   
测定碱溶蛋白时,由于加入的75mL 0.2%KOH溶
液的量是固定的,故平行样品的称样应准确在1.5000
±0.0002g范围内,以确保其较高的重现性。
3.3 0.2%KOH溶液
3.3.1 0.2%KOH溶液的配制
P1(%)= C × ( V — V o ) × 0 . 0 1 4 × K ×100
m×(50/75)×(15/50)
. 38 .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 检验检疫科学Vol.17 No.1-2 2007年第1-2期
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方法,要求KOH溶液的浓度
为0.2%,相当于0.042当量、pH值为12.5。以配制
1000mL 0.2%KOH溶液为例, 应称取KOH2.356g,但
市售的分析纯的KOH一般纯度为≥82%,如以82%为
基准,则折算纯度后实际应该称取KOH 2.873g,故在
称量KOH时应先对其纯度进行折算。
3.3.2 0.2%KOH溶液的放置时间
配制好的KOH溶液如果没有一次性用完,那么放
置了一段时间的K O H 溶液是否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
响呢?我们对同一样品进行了对比试验。A 组采用新
配制的KOH溶液,B 组采用放置一天的KOH溶液,结
果(见表1)表明,同一样品的粗蛋白含量变化基本不
38.648 38.722
38.860 38.892 38.771 46.567 83.26
38.694 38.808
37.915 38.153
38.078 37.952 38.037 46.679 81.49
38.185 37.936
表1 0.2%KOH溶液配制时间的影响
P1 平均P1 P PS
A

B

大,但B 组相对于A 组的碱溶蛋白数值减小,造成最
终蛋白质溶解度的值偏低。我们分析可能是实验室
中的某些酸性气体对其浓度造成一定影响。故建议
测定采用现配制的0.2%KOH溶液为宜。
3.4 豆粕样品的振荡
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方法要求将75mL 0.2%KOH
溶液加入到样品中后, 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20min。但目前本实验室只有一台磁力搅拌器,检测
多个样品时,势必会影响检测效率,且搅拌速度不
稳定,造成平行样品的重现性较差。我们认为采用
此步骤的目的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蛋白质充分
溶解在 0.2%KOH溶液中,我们采用恒温水浴振荡器
同样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且一次可同时振荡多
达十个样品,既提高了检测速度,又提高了平行样
品的重现性。以下是对恒温振荡器试验条件的摸索。
3.4.1 转速
在室温的条件下,分别以1 3 0 、1 4 0 、1 5 0 、
160、170、180、190、200r/min的转速对同一样品振
荡20min,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在130、140r/min
时,虽然平行性较好,但结果偏低;190、200r/min
表2 转速的影响
转速(转/ 分)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137.825 38.317 38.757 38.747 38.594 38.617 38.406 38.269
37.953 38.388 38.462 38.550 38.606 38.774 38.760 39.080
P1 38.055 38.251 38.575 38.680 38.524 38.574 38.163 38.738
38.109 38.376 38.591 38.611 38.693 38.597 38.674 38.505
37.904 38.394 38.449 38.592 38.498 38.626 38.319 39.114
P 1平均值37.976 38.360 38.556 38.635 38.581 38.632 38.526 38.661
P 46.774
Ps 81.19 82.01 82.43 82.60 82.48 82.59 82.37 82.65
表3 振荡时间的影响
振荡时间(min)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P1 37.917 38.357 38.517 38.721 39.068 38.885 39.210 39.285
37.584 38.382 38.552 38.816 39.033 38.936 39.011 39.280
37.757 38.305 38.635 38.783 39.158 39.111 38.986 39.082
37.688 38.213 38.597 38.842 39.185 38.974 39.117 39.014
37.723 38.109 38.660 38.755 39.201 39.170 39.131 39.135
37.560 38.276 38.619 38.801 39.109 39.025 39.203 39.027
P 1平均值37.705 38.274 38.597 38.786 39.126 39.017 39.110 39.137
P 46.978
PS 80.26 81.47 82.16 83.56 83.29 83.05 83.25 83.31
2007年第1-2期 Vol.17 No.1-2 检验检疫科学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SCIENCE
. 39 .
随温度的升高,加热的延长而下降。经与权威实验
室对比后发现,振荡温度控制在18℃左右得到的数
据比较合理。
3.5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3.5.1 准确度   
经过多次对比,采用上述方法测定豆粕中蛋白溶
解度得到的结果数据与权威实验室的结果数据十分
接近,说明该方法测得的分析结果比较可靠。
3.5.2 精密度
蛋白溶解度Ps的值是通过碱溶蛋白P1和粗蛋白P
的值得出的,粗蛋白P的测定用经典法,其精密度不
必再讨论,故对蛋白溶解度平行性的考察主要是针
对碱溶蛋白P1的。我们取一均匀的有代表性的样品,
按该方法平行测定10次,其碱溶蛋白结果见表5。由
表5可以看出,该方法的精密度很高。
4 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豆粕的蛋白溶解度的测定,其精密
度较高、准确度较好,能满足进出口检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美国大豆协会.蛋白溶解度(Protain Solubity)的测定方法.
[2] 沈惠乐,杨秀文,豆粕质量与尿酶活性和蛋白溶解度,
ASA—99.
[3] 周尊英主编,商品检验数据统计指南,青岛:海洋大学出
版社,1996.5.
表4 振荡温度的影响
振荡温度( ℃) 14 16 18 20 25 30 35 40
P1 38.444 38.746 39.007 39.468 39.897 40.591 41.462 41.875
38.435 38.662 38.940 39.664 39.862 40.397 41.573 41.670
37.362 38.804 39.126 39.530 40.179 40.457 41.352 41.789
38.507 38.613 39.011 39.562 39.914 40.584 41.535 41.757
38.432 38.694 38.974 39.441 40.000 40.496 41.383 41.818
38.519 38.701 38.993 39.673 39.920 40.413 41.447 41.732
P 1平均值38.450 38.703 39.009 39.556 39.962 40.490 41.459 41.774
P 46.978
Ps 81.85 82.39 83.04 84.20 85.07 86.19 88.25 88.92
表5 精密度试验
P1(%) P1平均值(%) 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 )
38.711 38.878 38.648 38.745 38.762
38.758 0.065 0.17
38.740 38.791 38.825 38.740 38.703
时由于转速过高,有时部分样品会粘在瓶壁上造成
溶解不完全, 导致结果平行性较差; 而采用
150~180r/min时可保证其较高的精密度和相对稳定的
数据结果,因此我们选择了170r/min左右的转速进行
振荡。
3.4.2 振荡时间   
在室温条件下,以170r/min左右的转速对同一
样品摸索了振荡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
知,振荡时间不够时,溶解不充分,造成碱溶蛋白
数值偏低,而20min以后相对稳定,当然过长时间的
剧烈振荡也会引起蛋白质变性,故我们采用20min的
振荡时间。
3.4.3 温度控制
在摸索振荡的转速和时间时,都是在室温条件下
进行的,但室温也是时常发生变化的,那么测定蛋
白质溶解度时是否应适当控制振荡温度呢,我们进
行了如下试验:
对同一豆粕样品分别于14℃、16℃、18℃、20℃、
25℃、30℃、35℃、40℃恒温水浴内,以170r/min的
转速振荡20min,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随温
度的升高,碱溶蛋白的值也逐渐升高,这种趋势十
分明显,说明在蛋白质变性之前的温度范围内,环
境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到达变性
区域后,由于美拉德等反应的影响,蛋白溶解度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6: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太好的资料了  正愁没有这样的学习资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2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标上是称取一克样品,加入50mlkoH,不知道这两个版本有什么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0 10: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用的上面的方法做的,结果还可以,如果偏低的话,可以怀疑豆粕的质量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3 15: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制样粒度
豆粕样品的粉碎粒度会影响其蛋白质溶解度的
值, 随粒度的缩小蛋白质溶解度的值会增大,当粒
度过 60目筛后,蛋白溶解度趋于定值。因此,测定
蛋白质溶解度时的碱溶蛋白和粗蛋白的待测样品比
较合理的制样粒度应控制在全部通过60目标准筛。
3.2 样品质量   
测定碱溶蛋白时,由于加入的75mL 0.2%KOH溶
液的量是固定的,故平行样品的称样应准确在1.5000
±0.0002g范围内,以确保其较高的重现性。
3.3 0.2%KOH溶液
3.3.1 0.2%KOH溶液的配制
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方法,要求KOH溶液的浓度
为0.2%,相当于0.042当量、pH值为12.5。以配制
1000mL 0.2%KOH溶液为例, 应称取KOH2.356g,但
市售的分析纯的KOH一般纯度为≥82%,如以82%为
基准,则折算纯度后实际应该称取KOH 2.873g,故在
称量KOH时应先对其纯度进行折算。
3.3.2 0.2%KOH溶液的放置时间
配制好的KOH溶液如果没有一次性用完,那么放
置了一段时间的K O H 溶液是否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
响呢?我们对同一样品进行了对比试验。A 组采用新
配制的KOH溶液,B 组采用放置一天的KOH溶液,结
果(见表1)表明,同一样品的粗蛋白含量变化基本不
38.648 38.722
38.860 38.892 38.771 46.567 83.26
38.694 38.808
37.915 38.153
38.078 37.952 38.037 46.679 81.49
38.185 37.936
表1 0.2%KOH溶液配制时间的影响
P1 平均P1 P PS
A

B

大,但B 组相对于A 组的碱溶蛋白数值减小,造成最
终蛋白质溶解度的值偏低。我们分析可能是实验室
中的某些酸性气体对其浓度造成一定影响。故建议
测定采用现配制的0.2%KOH溶液为宜。
3.4 豆粕样品的振荡
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方法要求将75mL 0.2%KOH
溶液加入到样品中后, 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
20min。但目前本实验室只有一台磁力搅拌器,检测
多个样品时,势必会影响检测效率,且搅拌速度不
稳定,造成平行样品的重现性较差。我们认为采用
此步骤的目的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使蛋白质充分
溶解在 0.2%KOH溶液中,我们采用恒温水浴振荡器
同样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且一次可同时振荡多
达十个样品,既提高了检测速度,又提高了平行样
品的重现性。以下是对恒温振荡器试验条件的摸索。
3.4.1 转速
在室温的条件下,分别以1 3 0 、1 4 0 、1 5 0 、
160、170、180、190、200r/min的转速对同一样品振
荡20min,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在130、140r/min
时,虽然平行性较好,但结果偏低;190、200r/min时由于转速过高,有时部分样品会粘在瓶壁上造成
溶解不完全, 导致结果平行性较差; 而采用
150~180r/min时可保证其较高的精密度和相对稳定的
数据结果,因此我们选择了170r/min左右的转速进行
振荡。
3.4.2 振荡时间   
在室温条件下,以170r/min左右的转速对同一
样品摸索了振荡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
知,振荡时间不够时,溶解不充分,造成碱溶蛋白
数值偏低,而20min以后相对稳定,当然过长时间的
剧烈振荡也会引起蛋白质变性,故我们采用20min的
振荡时间。
3.4.3 温度控制
在摸索振荡的转速和时间时,都是在室温条件下
进行的,但室温也是时常发生变化的,那么测定蛋
白质溶解度时是否应适当控制振荡温度呢,我们进
行了如下试验:
对同一豆粕样品分别于14℃、16℃、18℃、20℃、
25℃、30℃、35℃、40℃恒温水浴内,以170r/min的
转速振荡20min,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随温
度的升高,碱溶蛋白的值也逐渐升高,这种趋势十
分明显,说明在蛋白质变性之前的温度范围内,环
境温度对蛋白质溶解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到达变性
区域后,由于美拉德等反应的影响,蛋白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加热的延长而下降。经与权威实验
室对比后发现,振荡温度控制在18℃左右得到的数
据比较合理。
3.5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3.5.1 准确度   
经过多次对比,采用上述方法测定豆粕中蛋白溶
解度得到的结果数据与权威实验室的结果数据十分
接近,说明该方法测得的分析结果比较可靠。
3.5.2 精密度
蛋白溶解度Ps的值是通过碱溶蛋白P1和粗蛋白P
的值得出的,粗蛋白P的测定用经典法,其精密度不
必再讨论,故对蛋白溶解度平行性的考察主要是针
对碱溶蛋白P1的。我们取一均匀的有代表性的样品,
按该方法平行测定10次,其碱溶蛋白结果见表5。由
表5可以看出,该方法的精密度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9 14: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