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14 18: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中蛋白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蛋白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饼粕的加热处理程度。
2.引用标准:饲料品质检验
3.方法原理:
抗胰蛋白酶活性方法可用来测定加热过渡的大豆饼粕,但因其费时,昂贵而未被广泛使用。故现在多采用尿素酶活性这一化学指标,但尿素酶活性只能作为加热至适合程度的评价指标,而对加热过渡的饼粕却没有任何意义。尿素酶值就不能反映受严重热处理的大豆饼粕的质量。
Rinehart发现了采用0.2%KOH溶液测定蛋白质溶解度的方法来评价大豆饼粕的质量,可克服上述尿素酶活性评价工作上的不足。北美一些饲料公司及巴西的养禽业已将蛋白质溶解度(PS)列入质量控制指标之一。生豆饼、粕的PS可达到100%,但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PS值降低,即使严重的过热处理,PS值也未接近零。试验表明:蛋白溶解度更加密切的反映了过熟处理的大豆饼、粕与鸡生产性能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当PS>85%时,为过生;PS<70%时,则为过熟。
4.试剂
0.2% 氢氧化钾(KOH),相当于0.042 mol/L,pH 12.5:称取氢氧化钾约0.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其它试剂为凯氏定氮所需的标准试剂。
5.测定步骤
5.1称取1.5 g大豆饼粕粉(过60目筛)于250 ml烧杯中,加入75ml的0.2 % KOH溶液,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0 min.
5.2搅拌20 min后,将50 ml 液体转移至离心管,用每min转速2700 r,离心10 min.
5.3取15 ml上清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量相当于0.3 g 的原样品。
6.计算:
0.3g样本中的粗蛋白质
蛋白质溶解度(%)=——————————————×100
原样本的粗蛋白质含量
7.注意事项:
7.1粒度大小对蛋白质溶解度有影响。因此当比较不同大豆饼、粕样本时,要注意它们的颗粒大小,应是可比较的。
7.2注意控制在各种情况下0.2 % KOH溶液中的搅拌时间应一致。
7.3在消化管消化时应注意不要让液体有流失现象,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