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细节管理就是要落实到位
管理要细,更体现在执行上面;我曾提出管理要做到五个到位,即看到、想到、说到、做到、查到;
看到,是指发现问题,这需要管理人员要深入一线;发现问题可能是亲眼看到,也可能是通过一些数据发现,但关键的一点是在做;我曾在一个猪场服务期间临时代理生产场长,那么晚上查夜是生产场长应该做的。但是仅仅一个晚上却发现了许多的问题,接产人员坐在椅子上抱着一本书,但我从进门到出门,甚至从他面前走过,他都没有一声招呼,原因大家都能想到,因为他睡着了。更加严重的是,到锅炉房检查时,灯在亮着,但在那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看到锅炉工的身影;后来通过调查了解到,因为以前场长没有查夜的习惯,锅炉工每天晚上将火添好后,就回自己宿舍睡觉了,到第二天早上比别人早起一个小时,等人们起床时发现宿舍和猪场的温度都还可以,也就不怀疑什么。这是两个明显的弄虚作假,但如果不去查夜,是无法发现的。
想到,是分析问题,就象上面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接产员和锅炉工为什么不负责任?这样做的危害是什么?该如何处理?我曾在一个猪场看猪场报表,发现育肥猪的采食量低于正常;正常猪群育肥阶段的采食量应该在2公斤,但这个猪场只有1.7公斤,特别是育肥后期的采食量明显不足;排除了多种原因后,到现场才发现是自由采食槽底部饲料发霉;如果不加分析,那这个问题是很难发现的。还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存栏三千头母猪的猪场,在报表上看到妊娠期间母猪的平均采食量为2.7公斤,比正常的2.5公斤要高;这样我们就开始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喂量?是后期猪多,还是天气过冷,还是猪的膘情过瘦等;现场了解后,发现妊娠母猪群的比例是适当的,气候是春季五月份,母猪的膘情不瘦而是偏肥;排除了上面三种可能,最后的结论是饲养员没有按要求去做。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当时决定,减少采食量;这样处理后,妊娠猪舍的采食量每天减少了六百公斤,但生产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这里的关键是分析,如果不加分析,这些问题是找不到原因的。我曾建议每个管理人员,每天必须给自己留下一个小时的时间,坐在那里考虑问题,而不是把全部精力都去干;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想的作用可能会更大。
说到,是布置工作;管理人员的工作是管理而不是自己操作;把问题的危害和处理措施布置下去,由他人去完成。说到不是简单的开会,而是具体地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时间、有明确的标准;比如说我们常说的,把猪舍卫生打扫干净,但做到什么程度是干净却并不明确。这是一个猪场对保育舍的卫生要求,供大家参考:
保育舍卫生标准评分 |
猪舍号 |
|
饲养员 |
|
项目 |
内容 |
标准 |
满分 |
实际打分 |
1 |
料车、粪车 |
放在规定位置 |
10 |
|
2 |
饲料及空袋 |
饲料摆放整齐,料袋叠好放在饲料上面。 |
10 |
|
3 |
消毒盆 |
有有效消毒水,并放在进门靠墙一侧 |
10 |
|
4 |
药品 |
放在药箱内,并放在固定位置 |
10 |
|
5 |
垃圾 |
放在箱或袋中,并及时清理出去 |
10 |
|
6 |
地面过道 |
经常保持干净、干燥 |
10 |
|
7 |
舍外环境区 |
每天清扫,保持干净 |
10 |
|
8 |
小猪保温板 |
无积粪和积水 |
10 |
|
9 |
网床下面 |
无积存饲料和粪便,无蝇蛆。 |
10 |
|
10 |
保育床和栏杆 |
无灰尘和蜘蛛网 |
10 |
|
合计 |
|
|
100 |
|
做到,由具体人员把工作做好;问题发现了,危害和处理措施也都明确了,工作布置了,做到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做就要做好,完全按上级布置的工作和标准去完成。
查到,有一句话很精典:“布置工作+不检查=0”;检查是在第一时间评定员工工作质量的手段,如果不检查,到底干没干不知道,干的效果如何也不知道,那与不干没什么区别。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检查的手段要合理,检查锅炉工不是看锅炉里有没有火,而是看猪舍温度是否达到标准;卫生是否合格,不是看是否有打扫过的痕迹,而是看是否干净卫生;检查是看结果而不是过程。检查的目的是:“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也就是说,把问题解决是检查的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