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dyago

请教:关于棉粕的质量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12: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测一测就知道,颜色浅的测一批,颜色深的测一批,比较一下,到底哪个有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5 23: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10楼的问题,期待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2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性棉酚究竟能降低多少?期望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15: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自cwd1_0 发表于 2009-5-23 12:26的内容
3# hyk109  
请教既然棉酚变性降低了棉粕的毒性,岂不是好事?为何反而不好呢?难道颜色比棉酚重要??
过热作用,造成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及其它必需氨基酸被破坏,利用率很差。尤其是赖氨酸,与游离棉酚结合后,含量减少,成为最具限制性的氨基酸。棉籽粕维生素含量高,但受加热影响损失亦大,B1含量较高,AD则少。矿物质中磷多(1.0%左右)钙少(0.2%左右),磷多属植酸态磷,占71%,利用率几乎为零。在高温工艺产出棉粕中,如果游离棉酚越低(有时也会达到500—600PPM),则其蛋白变性越大,其氨基酸总量占粗蛋白的比例也就越低(有时会低到70%以下)。

点评

变性后的棉酚还可以和赖氨酸结合吗?  发表于 2010-5-7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20: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4# sunmy888
多谢指点,明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25 20: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颜色发红主要是由于棉籽中棉酚变性所致。棉酚为黄色晶体物质,棉籽储存发热过久、高水分、高温度以及长时间的蒸炒,均能产生变性棉酚。变性棉酚色泽呈棕红色或棕黑色,棉粕中含有变性棉酚其色泽就呈红色。棉酚变性降低了棉粕的毒性,但颜色加深,影响了其外观质量。但是过热作用,造成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及其它必需氨基酸被破坏,利用率很差。尤其是赖氨酸,与游离棉酚结合后,含量减少,成为最具限制性的氨基酸。棉籽粕维生素含量高,但受加热影响损失亦大,B1含量较高,A、D则少。矿物质中磷多(1.0%左右)钙少(0.2%左右),磷多属植酸态磷,占71%,利用率几乎为零。在高温工艺产出棉粕中,如果游离棉酚越低(有时也会达到500—600PPM),则其蛋白变性越大,其氨基酸总量占粗蛋白的比例也就越低(有时会低到70%以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7 17: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棉粕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50%左右,是一种高质量的蛋白原料,故在饲料行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用户不仅对棉粕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棉粕的色泽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据调查,在质量相同情况下,黄色的棉粕要比稍红色的棉粕价格每吨高40元~50元。为何同样的棉子生产的棉粕的颜色有的发红有的发黄呢?下面作一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棉粕颜色发红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棉子中棉酚变性所致。棉酚是棉子中所特有的一种色素,主要存在于棉仁的色腺体中,常以游离状态和结合状态两种形式存在。棉酚为黄色晶体物质,棉子储存发热过久、高水分、高温度以及长时间的蒸炒,均能产生变性棉酚。变性棉酚色泽呈棕红色或棕黑色,棉粕中含有变性棉酚其色泽就呈红色。棉酚变性降低了棉粕的毒性,但颜色加深,影响了其外观质量。   针对棉酚的这一特性,某油脂厂对生产设备和操作要求做了如下的改进和调整,使棉酚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变性,从而保证棉粕色泽,提高产品的经济价值。   处理方法   棉酚为弱酸性有毒物质,存在于棉仁的色腺体中,而色腺体是坚韧的半固体,机械处理很难将其破坏,然而当有水分存在时进行加热,即能很快将其破坏,使游离棉酚弥散开,然后游离棉酚在水、热、空气和日光等的作用下很快变性,毒性降低。所以制油过程中棉胚蒸炒和湿粕蒸烘这两个工序是影响棉粕色泽的关键工序。   棉胚蒸炒工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1 16: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所知,棉酚变性,其毒性不会降低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30 22: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