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出现原料的蛋白含量偏高偏低的现象,如肉粉偏低2个点,大米蛋白粉偏高6个点,豆粕也有偏高2个点的情况,因技术部和质检部是不同部门,配方调整由技术负责,原料和成品化验由质检部负责.质检部没有及时汇报原料的异常情况给技术部,以致生产出来的成品的蛋白偏高或偏低,偏低了不合格要回机处理损失较大,偏高又浪费了不合算.并且不同批次的不同质量的原料或半成品,技术部做出不同处理配方,在生产的时候因挂牌不清或掉牌引起使用错误.头痛!向各位求助有关此的程序或流程!
初步流程:
1\技术部做出关于原料蛋白超出标准的范围.
2\化验员检测出原料蛋白超出标准但接收的,上报原料质检情况和收货数量给主管和技术部,并挂牌"等待处理"(正常使用的挂牌"合格")
3\技术部根据质检部的上报原料情况做出配方调整,发配方调整通知单给生产部和质检部.
4\生产调度做生产计划使用"等待处理"原料,并通知保管员和质检员,改挂牌为"处理中".
5\化验员检测最终处理原料的成品蛋白,如不合格需上报主管和技术部重新进行处理.
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