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ony2005428

青岛农业大学校友风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1 14: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牛啊!!!佩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会连: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align=center][color=#32cd32][/color] [/align][table=98%][tr][td]http://news.qau.edu.cn/upload/2007_05/07050120201831.jpg[/td][/tr][/table]
徐会连在莱阳农学院讲学(本网资料图)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记日本自然农发国际研究开发中心理事、副所长、首席研究员徐会连
  他是1982年全国唯一的作物生理学专业赴日留学生;
  他在东京大学读博期间发表SCI论文13篇,远远超过4篇的任务要求;
  他研究出有关植物抗旱生理机制的一套系统理论,在世界植物科学领域里独树一帜。
  
  时间:8月26日上午10点,地点:办公楼9楼会议室。情景:校园里瓢泼大雨,而室内是融融的夏末气息。
[size=4]
  见到徐会连研究员,这位大名鼎鼎的植物生物学家,并没有一副洋博士的派头。徐会连,现任日本自然农发国际研究开发中心理事、副所长、首席研究员。他衣着朴素,操一口原味的临沂苍山方言。开始采访,又觉得释然。他本就该是这样的,是我们提前预设的印象大惊小怪了,这是回家,是回到母校的徐会连,不是国际学术论坛上的徐会连。
  收集徐会连的个人资料很容易,作为国际知名的专家,很多网站都能够找到他的信息。他的经历是另人叹服的———他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从1978年进入我校学习并获得农学学士,而后中国农业大学出国研究生班,后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获作物生理学硕士、博士,又到日本化药精密化学品研究所及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粮农学院园艺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在徐会连这里,“十年寒窗”变成了一个渺小的数字。
[b]鸡头还是凤尾?他选择作凤头 [/b]
  在徐会连的经历里,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出国研究生班显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1982年的中国只有几所重点大学才有硕士点,所以,面对研究生入学考试,大部分的同学是不作考虑的。徐会连要考硕士,他不仅考,还要考出国研究生班。有位老师担心地劝他“你就别想得太高了,先考个国内的研究生,以后再想办法出国,你直接报出国的,能行吗?”徐会连用成绩证明这是可行的。当时考研竞争相当激烈,出国研究生名额就更少了,国家外汇少,外派研究生专业不重复,一个专业就一个名额,他是作物生理学专业唯一被录取的。
  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半年后,他们进入大连外国语大学进行8个月的外语培训,当时各专业赴日学生共有165人。相关的奖学金规定是:按照培训结束的外语考试成绩决定奖学金类别,前35名拿日本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每月18万日元;35名以后拿我国提供的奖学金。由于当时外汇比较缺乏,国家奖学金每月平均6万日元,也就说,前者奖学金是后者的3倍。徐会连又成功了,这次他考了第九名,拿日本政府奖学金,坐专机直送日本,这一批留学生在当时被称为贵族留学生。
  有今天这样巨大成绩的人,人们总是猜想他们是智商多么高超的人。而徐会连,宛如其他大学问者,对于天赋看得极淡,对于汗水却深信不移。他说,那一次外语考试,学理工科出身的成绩很多超过外语专业的学生。“这看似很怪,可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只要努力,一般人认为达不到的目标,你也一样能达到!关键就是努力!”
  讲起当时的情景,徐会连自豪地说,“莱农的高考研率,还有我的功劳呢!”徐会连考上了出国研究生,当时在莱农轰动一时,“周围的人一看,唉呦,他还真考上了,所以第二年的时候,报考研究生的人就多了,又考上一大批,从那以后我们莱阳农学院考研的就多了,考研率一直居高不下。”
[b]一步步都是跳着很高的台阶上来 [/b]
  刚到莱农学习的时候。他们说,你是农村过来的,怎么还会这么多英语?“这里有一个特殊条件……”然后他讲了一个宛如小说中的情节。
  徐会连的家乡临沂苍山县是比较贫困的地区,大片盐碱地只盛产贫瘠。“当时那个条件下,英语教学根本不受重视。再加上我上高中的学校不是重点,全校只有一个英语老师。但我们县有个朝鲜战场上做过翻译的退役老兵,是个老知识分子,他讲的一口标准的美国英语,我们那个英语老师讲的是英国英语。”这个退役老兵就成了徐会连的业余老师。徐会连说,那个年代是推荐上大学,他个人的情况决定了没有可能被推荐。所以学习真的只是出于喜欢,不管学什么都是一种爱好,高中毕业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回农村。高中毕业时候的徐会连英语已经很好,但回农村显然不是理想的出路。英语老师说,“你这样放弃了,挺可惜的,当然上大学是不可能了,但是学学也没有什么坏处,以后可能会用上。”英语老师送给徐会连的毕业礼物是英文版的《跟随毛主席长征》(On the Long March with Chairman Mao)和一本英语词典。这本小册子记述了很多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小故事,作者是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老师送的礼物成了身在农村的徐会连的宝贝,闲暇时候就看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看不懂就查查词典。77年改革后参加第一年高考,虽然最后没有走成,但是他的英语成绩全县第一。
  对英语的爱好只是徐会连求知欲的一个侧面,强烈的上进心把他一直送到东京大学。徐会连说,“我们这样经历的人,都是从开始就很不容易,非常不容易。从上大学、出国研究生,一步步都是跳着很高的台阶上来的。到了东京大学,真正的名牌大学,里面都是很厉害的人,所以你不使劲努力肯定不行。就想使劲学,恐怕落后了让人家笑话。”
[b]
做点像模像样的研究 [/b]
  他话锋一转突然开始讲做研究,可以看出来这实在是个有计划性的人。最后谈做学问,显然是送给母校年轻教师们的免费经验。
  要做什么样的研究?他说“要做像模像样的研究,要做些水平比较高的研究。”徐会连讲起他自己的艰苦求学过程。
  在东京大学读博士的时候,徐会连所在的作物生理学专业很少有人三年按时拿到学位,而徐会连做到了,这在当时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前,徐会连已经登上过国际学术论坛进行演讲,并且毕业之前已经在SCI检索杂志上发表论文13篇。在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粮农学院园艺研究中心做博士后期间,校方要求发表SCI论文4篇,而拉瓦尔大学是一所法语大学,语言的差异更给徐会连无形的压力。徐会连说,“我就很有危机感啊,因为不可能要求四篇你就正好写出四篇,你写的不一定都能发表啊。”语言的问题也是他的博士后导师所担心的,从一开学导师就说“秋天的园艺学会,你能不能拿出一篇论文来?”最终,在园艺学会之前,徐会连拿给导师5篇。而这5篇,设计、实验方法确实都很新,获得了导师的赞扬。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的时候,徐会连的论文又是最多的,而徐会连也养成了多发论文的习惯。
  在加拿大潜心研究6年之后,徐会连又回到日本。说起多年来在日本的生活,徐会连说“日本这个国家,大家都知道,有人说歧视中国人。但是日本人有一点,绝对不歧视比他强的人。你要是比他强,相反他很崇拜你。”在外修学多年有所获,在日本的研究所里,他是可以当老师的了。研究所里有人写了英文的论文拿给他看,他就仔细改,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写,哪些地方不合适,应该用什么词什么句法。徐会连说,“你给他指出来,他很佩服你,你就自然而然地站在老师的位置上了。”
  日本社会一向对大学毕业生有名牌情结,别人介绍徐会连,一说东京大学的博士,对方无论是谁,马上先鞠三个躬,然后再抬头说话。徐会连到哪里都是很受尊敬的,他说,“你要让人尊敬你,就一定要比人家强。多写论文、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能讲英语就讲英语,英语不行就张贴发表。我现在也强调这一点,就是首先要把学术水平提得高高的。”  
  他是从莱农起步的,历经多所名校,从1999年又回母校、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我们最后的问题是,“经历了这么多不同的大学,莱阳农学院给您的是什么?”“莱农的学风是最好的,最珍贵的,这是咱们学校最大的宝藏。”说这话的时候,徐会连的脸上是坦诚与感恩的交织。(摘自《莱农报》 作者:周维维)[/size]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永章:母校“逼”出来的优秀博士

结识王永章教授,完全是因为他的一篇论文。

  然而,这却不是一片普通的论文,她使王永章的名字在一夜之间为我国农业教育和科研界所熟知:在刚刚揭晓的“全国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中,王永章教授以他在2001年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时的博士论文《苹果果实糖代谢的酶学研究:着重于酸性转化酶和淀粉酶的细胞生理学机制》,成功入选今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b]它为中国农大找回了久违的荣誉[/b]
    消息传来,所有与王永章相识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明白这次入选的分量有多重。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是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组织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和激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本次评选的对象主要为全国所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9月至2002年8月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而据统计,单单是2001年全国被授予博士学位的就达1.2万人,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另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虽说是百篇,但由于本着宁缺勿滥的标准,至今从没达到百篇,今年为99篇。而在这不足百篇的名额中,整个全国大农业领域,只有3篇论文有入围的可能。每年,全国所有的农林高校、科研院所等农业科研单位都在为这仅有的3个可能而奋力拼搏。
  作为中国农业类高校的最高学府,中国农业大学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近2亿元,教学经费约10亿元,在百篇论文中自然最该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除1999和2001年,中国农大分别入围过外,2002、2003两年连续空白,这样的结果自然难以令人接受。今年,王永章的入选,终于让中国农大找回了久违的荣誉。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教授在得知这一消息高兴地说:“感谢王永章同学,获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迫不得已读博士
  说到博士论文,自然就谈到读博的故事。时至今日,说到自己的读博经历,王永章深有感触地总结道:“我当时可真是迫不得已,完全就是母校莱阳农学院‘逼’出来的。”
  1980年王永章考入莱阳农学院园艺系,1984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1994年,他从北京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7-2001年,又最终从中国农业大学拿下博士学位。从王永章的求学经历看,他并非是一气呵成,每一步的提升,中间都隔了数年。王永章解释说,他属于那种“不求上进”的人,这一步步的学习说到底就是莱阳农学院不断变化的环境逼出来的。
  王永章说,1984年他毕业留校时感觉,就他本科四年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也能够胜任在当时的学校里做老师所用。不曾想,90年前后,在学校的鼓励下,教师纷纷外出深造,顷刻之间,学校里已是硕士遍布。没办法,王永章不得不经过努力,来到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硕士毕业时,导师多次建议其继续攻读博士,王永章却坚持不从,又回到莱阳农学院任教。用他的话说,九四年时,全校在外读博士或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根本就用不着。不曾料想的是,短短三年以后,他就发现周围同事几乎全都拿到了博士学位或是正在攻读博士。无奈之下,他只得再次出去深造。正是这样被“逼”得进进出出,使原本仅有本科学历的王永章,几年来先后拿下硕士、博士学位,进而成为“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被“逼”成了优秀的博士。
[b]母校“养”出来的博士[/b]
  虽然口口声声喊着自己是被“逼”出来的博士,但事实上却是学校“养”出来的博士,谈到自己的母校——莱阳农学院,王永章一脸的感激。
  从当年考入莱阳农学院到现在,除中间离校外出深造的几年,他在莱阳农学院已经呆了17年头了,这其间他有过许多另谋高就,重新选择自己工作的机会,但他都一一放弃了。王永章说,他喜欢这里的工作环境,更感激学校政策支持。
  王永章说,回想他当年深造、提升的机会,说到底都是学校大力鼓励、支持的结果。据其介绍,莱阳农学院一贯鼓励教师自我发展,不仅为他们的发展进步在学习时间上给予特别的关照,在其他各种待遇上也予以优先,以示鼓励。当年,像他那样外出深造的老师,虽然完全属于脱产学习,但学校对他们,无论是工资还是其他各方面的待遇都如同在校工作。没有这些学校物质上的“供养”,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当他们学成归来,学校更是优先给他们提供施展自己所学的发展机会与空间。
  所以,王永章说,没有莱阳农学院,不会有他自己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母校培养了王永章,王永章也在用行动回报着母校。在博士归来的不足3年时间里,他硬是拿下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育部基金、山东自然科学基金、山东博士基金和青岛市科技基金等6个基金研究项目。
[b]4年拿出14篇论文[/b]
  王永章说,正是母校在各方面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使其在外的深造学习,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成绩。
  1997年,进入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时,王永章35岁,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老同志”。此外,由于博士方向与当年做硕士时的研究方向相差很大,王永章发现,许多试验,从前根本就没接触过。于是,王永章的博士生活是完全地在边学边摸索中走出来的,四年的博士生活,他晚上从没在午夜以前回过宿舍。就是这样,在4年时间里,王永章做出14篇论文,4篇被SCI收录,2篇被中国的最高学术刊物《中国科学》刊发。据了解,《中国科学》每年六期,一期刊发的文章在12篇左右,一年共发表的文章不超过80篇,王永章一年间就在上面发了两篇。此外,他还在植物学界的最高刊物《植物学报》,英国的刊物《植物细胞与环境》上频频亮相。
  尽管硕果累累,本应三年就毕业,王永章却不得不推迟一年毕业,而导师张大鹏教授当年并没做太多解释,只是说他还需要再做一年。满是委屈与不解的王永章就这样,又在学校多呆了一年。如今回想起来,王永章不禁对导师当年的“不近情理”感激非常,这额外的一年,让其有了更为扎实基础,更深入、广阔的收获。正如导师在其毕业后说的,他当时就是需要趁热打铁,在深度、广度上再进一步。
  王永章说,四年的博士生活,他尝遍了苦辣酸甜,真正体会到了做学问的辛苦。事实上也正因为此,才有了他博士学业的圆满完成。如今,不但他的博士毕业论文成为全国百优论文,他当年所摸索出来的Western印迹和果实圆片处理两大实验体系成为实验室两大常备技术。如今,他众多的师弟师妹们都在受益于他当年的发现,沿着他开拓的道路探索前行。(全文完)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登海:中国育种专家的粮食梦

[align=center][color=#32cd32][/color] [/align][table=98%][tr][td]http://news.qau.edu.cn/upload/2007_05/07050116242611.jpg[/td][/tr][/table]
70年代,李登海在莱阳农学院学习。(档案照片)
[table=98%][tr][td]http://news.qau.edu.cn/upload/2007_04/07043023552949.jpg[/td][/tr][/table]
李登海和他选育的玉米良种

    新华社济南八月三十日电(记者张松青   温闽)直到傍晚七点,忙碌了一天的育种专家李登海才一身疲惫、两手沾泥地从玉米地里回到办公室。看着眼前无边的绿浪,他说:“但愿这些玉米苗能比上批结出更多的果实。”
  
  作为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及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院长,五十岁的李登海已经和土地打了三十四年的交道。他选育出的玉米良种不仅创造了亩产一千零九十六点二九公斤的夏玉米世界纪录,而且累计推广面积近四千七百万公顷,为国家增产粮食达四百多亿公斤。
  
  他的梦想只有一个:让脚下的土地长出更多的粮食。
  
  一九六六年,李登海从山东省莱州市初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西由镇后邓村。当地亩产二、三百斤玉米的现实,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培育出高产的玉米种来!”

  从那时起,李登海把一生与玉米育种联系到一起。他白天在玉米地里忙碌着,晚上则痴迷地学习有关育种的理论。一九七四年,他被推荐到莱阳农学院深造。

  中国是玉米种植大国,但长期以来的主要品种是平展型的。李登海在试验中发现这种玉米很难高产,于是他大胆提出,玉米要高产,必须选育株型紧凑、光合利用率高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当时,这是对传统育种理论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九七九年,中国第一个紧凑型玉米种——“掖单2号”诞生了,当年在全国首次突破亩产一千五百斤大关。  
  由于北方的玉米一年只种一季,为了加快育种速度,他决定把海南岛三亚市的荔枝沟辟为自己冬季育种的基地。

  每年春节,正是基地最关键的玉米授粉季节,为了观察记录,从一九七九年开始,李登海已连续二十一年在这里过节。

  年复一年,李登海成为育种的“拼命三郎”。其间,他得过美尼尔氏综合症,患过脑血栓,但他都挺了过来,并选育出二十多个抗病抗倒、耐密高产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创出了夏玉米新的世界高产纪录和新的栽培模式。  
  现在,李登海的“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已推广到中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根据一九九七年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字,当年玉米杂交种植面积为中国玉米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五。截至目前,他的玉米种已为国家增加经济效益近五百亿元。
  
  他现在是国家农业与农村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他的目标也更高了。他认为,在过去五十年里,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灾害频仍的情况下,中国的粮食产量从一亿吨提高到五亿吨左右,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同时,李登海认为,这样的成绩还远远不够,因为中国还有四千多万贫困人口,一些地方的粮食品种还比较陈旧、落后。他说:“如果各地能够以科学的态度更多地推广良种,那么,中国粮食增产的空间还有很大。”  
  事实上,他领导下的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玉米制种基地二十五万亩。按照计划,到二000年,这种基地将达五十万亩。届时,仅这些基地就可以每年推广玉米优质良种一亿公斤以上。(1999.8.3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董雅娟:幸福的“克隆牛妈妈”

[b] [font=楷体_GB2312]《齐鲁周刊》齐鲁版女性新势力[/font]  [/b]
  [font=楷体_GB2312]  山东“两会”即将召开,那些美丽的面孔又将闪烁。山东的女性在这个时代毫不逊色,她们搏杀商场,她们妩媚时尚,她们走在科技的尖端,不仅仅是风景,她们更是风景的缔造者。[/font]
[size=4][b]董雅娟:幸福的“克隆牛妈妈”[/b][/size]
  联系董教授时,她刚从美国回来,一下飞机,过一会儿,还有一个学术报告等着她。

  实验室不相信浪漫,21年前董雅娟与丈夫柏学进一起来到黑龙江畜牧研究所,开始了一生为之努力的胚胎移植研究工作。2000年,作为高级人才两人双双被招聘到当时的莱阳农学院。2001年11月3日,在他们二人的主持研究下,我国首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降生。2003年10月又主持完成我国首例和第二例体细胞克隆牛自繁殖后代。
    很多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的,都是把技术卖给公司。但我们这个是技术性的,必须自己操作。所以我要建立成果转换基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换成实际生产力。”2004年,带着这个目的,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来到淄博市高清县。早在几年前,她就因为突出贡献得到了一辆帕萨特轿车和350平方米别墅的科研奖励,扔下这些令人羡慕的东西到僻远的农村搞科研推广,许多人不理解。
    当地政府十分欢迎,但百姓却像看待怪物一样坚决拒绝了他们。一个村一个村地去说服,一个村一个村地碰冷钉子。董雅娟坐不住了,她给人家讲自己是怎样做科研的,为什么要来这儿建基地,想怎样通过科技帮助村民脱贫。说到动情处,董雅娟有些委屈地掉下泪,在场的很多人也跟着哭了。第二天,村里的喇叭就广播上了。他们给农户饲养的瘦弱的老黄牛做胚胎移植,进行品种改良,第二年产下的小牛全部以2000元的高价回收。而在市场上,小公牛是不值钱的。尝到甜头的农户们开始相信她,慢慢地就跟农户建立起了感情。村里有位七十多岁的老大娘,总拿他们当自己的孩子看待,逢年过节就给她送水饺。
    董雅娟说,“虽然农户家卫生条件还很差,但是我们在他们家里吃饭喝水,从来没有嫌弃过。”
  她白天忙工作,晚上就晚睡一会儿,看书学习,科学的严谨让她始终不敢松懈。跟先生在一起时,三句话不离老本行;不在一起,打电话也向各自汇报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保续:快马加鞭 一路辛勤报春晓

[align=center][color=#32cd32][/color] [/align][b][size=4]快马加鞭  一路辛勤报春晓[/size][/b]
——记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黄保续
   
    黄保续,1993年7月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兽医专业,现任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兼任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FAO/OIE禽流感专家组(OFFLU)成员、中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农业专家组成员、全国疯牛病风险防范专家委员会成员、农业部重大疫情应急指挥中心指导组成员、湖南省防治重大动物疫病专家委员会特邀委员、东北农业大学和莱阳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  
[b]快马加鞭勤耕耘 [/b]
  谈到现在,黄保续认为这是他能有所成就的最好的时候,是人生经验和精力最好的时候,所以他会珍惜自己的每一天,争取能做好更多的事情。他现在主要从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创建工作。任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项目总指挥,完成项目建设,通过农业部验收。任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构建我国重大疫病流行病学研究技术平台,填补了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中该项工作的空白。主持研制国家动物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农业“十五”成果展出,获山东省应用成果二等奖。
  第二、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研究工作。主持农业部动物防疫专项和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多项。对我国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进行了系统调查,综合评价了导致疫情发生的病原学、养殖模式、免疫保护水平和防控措施等风险因素。主持构建了重大动物疫病多因子致灾风险分析模型。基于实地调查和风险分析,对国内2004以来发生的亚洲I型口蹄疫、2型猪链球菌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发展趋势进行了及时、准确预测,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持,受到农业部及各省党委、政府充分肯定。系统参与了我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政策和技术措施制定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第三、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制修订和宣传工作。任全国动物防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系统跟踪研究WTO规则及OIE标准,组织编译出版OIE规则和标准书系。组织制定了全国动物防疫体系规划,完善了我国动物防疫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培训全国动物防疫技术人员至县级。所在单位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先进单位。
     第四、参加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最早提出在我国建立官方兽医制度的设想。参加农业部所有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系统总结了发达国家垂直管理,全过程监控,决策、执行、评估相对分离,官方兽医与职业兽医分离协调的管理体制特点。参与提出了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议,在推动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提出了我国动物疫情对外报告模式,得到采纳。
  第五、动物防疫机制研究。主持科技部软科学计划项目及农业部软科学课题多项。研究提出了集风险防范、疫病控制和应急反应三位一体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策略。基于疯牛病开展了贸易技术壁垒和反技术壁垒措施研究,为创造畜产品良好贸易环境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提出了我国重大动物疫病消灭规划制定的意义、目标、方式、策略和措施保障。
  第六、技术引进与国际交流。担任“十一五”、“948”重大项目“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关键技术引进”首席专家、FAO援华禽流感早期预警项目国家顾问、世行援华禽流感防控能力建设项目专家组组长。曾作为国家首席兽医官代表,赴FAO、OIE、WHO和WTO有关会议阐述我国动物防疫政策措施,得到各方肯定。获青岛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b]硕果累累汗水浇灌 [/b]
  谈起黄保续,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就是惜时如金、奋进不止。
  他是一个特别刻苦,特别能拼搏的人。在本科生学习期间,他就因为自己优异的学业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大学毕业后又继续攻读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外科专业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黄保续是一个善于学习,而又乐于学习的人。“我始终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学习新的东西就感觉自己很充实。”这就是他自我介绍的学习经验。所以他习惯每天都有计划的学习一些东西。“有时候学习不要贪多。所谓‘贪多咬不烂’就是这个道理。坚持每天都少学些,而又能深刻理解自己所学的东西,这样积累起来自己的知识将会更多,更有用。”
  当时有时候为了一个科研成果的实现,他会狠狠的拼上。“‘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搞科研也可以这么说,有时候我们就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有豁出去的干劲。虽然自己的努力不一定总能成功,当时不努力就很难成功,长期不断地科学化的努力总会获得成功。”

[b]一路辛勤报得春晓 [/b]
  黄保续的工作多是一些创造性或是前瞻性的工作。
  “其实这样的科研工作更需要我们加倍小心,更需要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信念。有时候一个预测性的科研工作弄错了,会对广大农民朋友产生错误性的引导,而其中潜在的损失是很难估量的。”黄保续谈到自己的工作:“所以我们首先要在管理和机制方面下大功夫。施行各种科学化管理措施和各种预警、防疫机制,这样能从制度上保障自己工作的开展;第二,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在推出一项活动时要反复地考证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甚至是失败时的及时的补救措施。”
  黄保续还谈到他们这些人的工作情结。他们大都出身于农民家庭,他们与广大农民朋友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所以他们的责任是天然的,或是说不能推却的。

  在他们事业有所收获的时候,正是中国加入WTO,对中国传统农业和农民产生强大冲击的时候,也是将为中国农民带来难得机遇的时候。这时候,他们更要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了父老乡亲,为了自己骨子里最深层的情感,他们决心打好这关键的一仗。
  一路辛勤多耕耘,早起报春唤好时。黄保续一直决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中国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迟焕吉:农民致富就是最好的回报

[align=center][color=#32cd32][/color] [/align]

[table=98%][tr][td]http://news.qau.edu.cn/upload/2008_03/08030316547228.jpg[/td][/tr][/table] 

[b][size=4]“农民致富就是最好的回报”[/size]
——记青岛农业大学退休教师迟焕吉[/b] 
    山东省昌邑市刘家道昭村村民刘存宽最近特别高兴,他两亩半地的山楂园获得大丰收---收获山楂一万八千多斤。前几天以每斤一块六毛六的价格全部卖出,一次就收入了3万多元。“我们有这样的好年景,都要感谢迟老师。他可是一个实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的好人!”刘存宽说。
  果农们说的这个迟老师,就是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73岁的退休教师,人称“山楂大王”的迟焕吉。
  “为农民兄弟办事,我愿意”
  刘家道昭村共150多户人家,有耕地800多亩,早先可是有名的穷村。上个世纪70年代时,全公社73个大队,他们年年倒数第一。大家形容村子是“家家住着破草房,满街都是光棍郎,姑娘年年往外嫁,不闻娶亲锣鼓响”。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制订发展规划时,有人提出发展果树,可大家谁也没种过果树,更不用说种植技术了。后来,迟焕吉被请到村里,他勘察后告诉乡亲,这里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生长,大伙可以放心大胆地种,技术方面他全包了。
  迟焕吉的朴实和真诚深深地感动了乡亲们。那一年,刘家道昭村一下子就种了327亩山楂。这期间,从选苗、整地、施肥、移栽,迟焕吉一样一样手把手地教。一个人教不过来,他又叫来学生帮忙。一连十几天,他们吃住在农家,与乡亲们一起早出晚归。
  在刘家道昭村指导山楂生产的20多年时间里,乡亲们已经完全把他当成了自家人,迟焕吉也把乡亲们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村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就没有不认识迟老师的。而迟老师能认识我们村80%以上的人,能叫上名字来的超过一大半。”村民告诉记者。
  在迟焕吉的精心指导下,刘家道昭村的山楂获得了丰收,村民们的腰包也一年比一年地鼓了起来。他告诉记者:“农民都是我的兄弟,为他们办事,我愿意。”
  “拿农民兄弟的钱,我伸不出手”
  长期的果树科研和实践,使迟焕吉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事”,请他进行技术指导的人络绎不绝。迟焕吉做技术服务有一个特殊的规矩---不收分文报酬。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与所有邀请人的约定。
  他有一个学生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有一次请他去指导果树生产,事后派司机把他送回家。临别时,司机拿出400元钱递给他,说是给他的报酬,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可司机为难地说:“临行前书记说了,这事如果办不好,这车就别开了。”看到这种情形,迟焕吉只好勉强收下了。但从此以后,这个学生的电话他就再也不听了。后来,还是学生专门向他道了歉,并收回了那400元钱,师生俩才冰释前嫌,重新开始合作。
  迟焕吉还有一个习惯,不喜欢别人接送。除极个别的时候外,他做技术指导都是自己搭乘公共汽车。从莱阳到刘家道昭村有100多公里,一个来回就是几十块钱。20多年来,他已经跑了100多个来回。
  几十年来,迟焕吉的足迹遍及胶东半岛的山山水水,经他指导过的果园到底有多少,连他自己也已经数不清了,创造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而他不但不拿分文报酬,每年还要倒贴上几千元的路费。他常说:“农民兄弟最辛苦、最困难,拿他们的钱,我伸不出手。”
  “农民兄弟丰收致富,我高兴”
  为农民服务不计得失,可他自己的生活却异常的节俭,一件褪色的旧夹克,一条灰布裤子,再加上一双胶鞋,是他最常见的装束。走在乡亲们中间,不知道的人根本就认不出来他。如今他用的那只人造革的提包上,还印着一个1990年亚运会的会标呢!
  迟焕吉有4个子女,都是普通的工人,收入微薄。两年前,小儿子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右腿,让本就拮据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平时,他省吃俭用,有时几片饼干就是一顿早饭。有人不理解:没有名没有利,这么辛苦干什么?可他有自己的理解:“虽然没有名利,只要农民能丰收致富,就是得到的最好回报,自己会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如今,迟焕吉已经73岁高龄了,但他依然奔走在胶东的土地上。
  他说,只要还能跑得动,就要一直干下去。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1日第2版 )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迟焕吉:“山楂大王”,从西藏走来

[align=center][color=#32cd32][/color] [/align]   
  [table=98%][tr][td]http://news.qau.edu.cn/upload/2008_02/08022818527392.jpg[/td][/tr][/table]
   
    2008年新年到了,山东省昌邑市刘家道昭村的刘存宽一家人笑了。“俺两亩半地的山楂园2007年又获得了大丰收:收获山楂一万八千多斤。前几天以每斤一块六毛六的价格全部卖出,一次就收入了三万多元。”刘存宽高兴地告诉记者。
  
  “亏了!亏了!都怨我性子太急,现在老书记都卖到两块一斤了。”  
  嘴上嚷着亏,可眼角眉梢溢出的却全是抑制不住的喜悦!  
  “两块?过两天我还想卖三块呢!”  
  老书记刘存才当仁不让。也是的,他和妻子种了一亩八分地的山楂,实收一万三千多斤,第一次以每斤两块钱的价格卖了一万斤。现在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他有信心拿到三万元的收入。
  
  “我们有这样的好年景,都要感谢一个人。”说着说着,老书记转移了话题。
  
  “是啊,那可是一个和咱贴心贴肝、实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的好人啊!”听了老书记的话,大伙纷纷点头附和。

  他们说的这个人,就是青岛农业大学退休教师,人称“山楂大王”的迟焕吉副教授。
  
  “组织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

  1965年,迟焕吉从山东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当时的毕业去向有两个:一是参加社教工作队,另一个就是支援边疆建设。

  在填写分配志愿时,迟焕吉填报了“服从分配”,并被组织上安排到新疆支边。后来,由于派往西藏的人选迟迟落实不下来,而当时的原则是:去西藏人选不落实,所有的毕业分配就不进行。在试过多个人选后,组织上找到了迟焕吉。他二话没说,当即表示:“组织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到西藏,我去!”

  那年夏天,他辗转颠簸,历时一个多月,来到了西藏高原。这一呆就是八年。
  
  到西藏后,迟焕吉被分配到拉萨市农牧卫生局任果树技术员。说是技术员,其实没有多少技术工作可做,都是些跑跑颠颠,传传送送的事务性工作,和公务员没有什么差别。当时,“文革”正闹得一片混乱,别人都去搞文攻武卫,而迟焕吉却不温不火,有空就往郊区果园跑。人家批评他思想落后,他自有一番道理:“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抓革命促生产,你们觉悟高,革命就由你们来抓,我就促促生产好了。”  
  1967年,迟焕吉参加了当地的社教工作队。下去的第一个月,他就跑了7个县,基本摸清了当地的果树生产情况。那期间,他发现当地种植的苹果都是些小果型的“海棠果”品种,产量低,品质差,就产生了进行品种改良的想法。
  
  当地的果树技术员告诉他:拉萨是高寒气候带,地质环境条件不适合大果型苹果生长。但他不信邪,坚持试验。
  
  后来,他到河北去引种,人家也劝他:在拉萨种植大果型品种风险太大,不如小果型品种保险。

  几年后,当他引入的大果型苹果品种大面积结果时,立即引起了轰动。自治区开展果树生产联合调查,不少单位找到迟焕吉要求引种。
  
  西藏虽然是高原,但也有的地方海拔较低,环境气候条件也很优越。迟焕吉经过反复考察试验,认为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于是,他就跑到四川引来2万斤茶种,建成了西藏拉萨第一个茶场。后来,他又亲自挑选了5名藏族青年,送到四川省茶叶试验站学习制茶技术,返藏后制出了优质茶。
  
  由于迟焕吉突出的工作成绩,他被选为拉萨市及西藏自治区的代表,先后到北京参加了国家政策学习班和全国棉油糖会议,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离总理也就有3米远,一伸手就可以握到。但当时有规定,不准握手,只有使劲拍手。”谈起当年的情景,迟焕吉仍然难掩激动。
  
  全国棉油糖会议是1971年,也就是在那次会议期间,迟焕吉被查出身患多种疾病。
  
  那还是刚到北京的一天晚上,他和几个会议代表饭后一起去街上散步,碰到了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中医。老人看他不但面色赭红,而且连眼白也血红血红的,就叮嘱他一定要到医院好好检查检查。

  第二天,利用会前的时间,迟焕吉到协和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一出来,连医生都吓了一跳: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初期、高山多血症……  
  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脱离高山环境。并当即给他开了证明。  
  返回拉萨后,他悄悄地放起了证明,依然全心地投入在工作之中。  
  他说,我还年轻,到西藏的时间也不长,没有理由要求调离西藏……  
  直到1973年,组织上看他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才决定把他调回内地。

  ■人物背景  
  迟焕吉,1965年山东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当时的毕业去向有两个:一是参加社教工作队,另一个就是支援边疆建设。  
  在填写分配志愿时,迟焕吉填报了“服从分配”,并被组织上安排到新疆支边。后来,由于派往西藏的人选迟迟落实不下来,而当时的原则是:去西藏人选不落实,所有的毕业分配就不进行。在试过多个人选后,组织上找到了迟焕吉。他二话没说,当即表示:“组织的需要,就是我个人的选择,到西藏,我去!”这年夏天,他辗转颠簸,历时一个多月,来到了西藏高原。从此,迟焕吉在西藏一呆就是八年。
[size=4][b]科技日报:“山楂大王”,根植泥土中——记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退休教师迟焕吉副教授(二)[/b][/size]
[table=98%][tr][td]http://news.qau.edu.cn/upload/2008_02/08022818512423.jpg[/td][/tr][/table]

    “农民是我的兄弟姐妹,为他们办事,我乐意……”
  
  说起迟老师和农民的感情,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还是先从刘家道昭村说起吧……  
  刘家道昭村150多户人家,500多口人,800多亩耕地。早先可是有名的穷村。上个世纪70年代时,全公社73个大队,他们年年倒数第一。直到70年代末,新的村班子上任,带领乡亲们种棉花、种蔬菜,生活才开始有了起色。  
  1985年,村里制定发展规划时,有人提出发展果树。大家觉得是个好主意。可大家谁也没种过果树,满村的庄户院里连最家常的石榴、枣树都没长过。  
  后来,大家想到了曾在莱阳农学院上过学的刘存宏,就请他帮忙。  
  刘存宏一口答应了下来,他给乡亲们打了保票:只要这位专家说行,就一定能成功!  
  专家请来了,可大伙的心也凉了半截:花白的头发,黢黑的脸膛,刀刻一般的皱纹,一件褪色的旧夹克,一条灰布裤子,再加上一双胶鞋,手里提着一个人造革的提包,瘦瘦小小,哪里有一点“专家”的影子?  
  大伙还是以礼相待忙请专家进屋喝茶。迟焕吉却把手一挥:“喝什么茶,快领我到地里看看吧。”  
  刚走到村后,田头的一棵手臂粗的小桃树引起了他的注意。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主人三年前施肥时,肥料里面的桃核自己长出来的。  
  他仔细察看了土壤,心里有了底。他告诉乡亲们,这里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生长,大伙可以放心大胆地种,技术方面他全包了。  
  接下来的事情又让大伙开了眼。吃饭的时候,迟焕吉说什么也不去饭店,非要到农户家中去。人家告诉他没有准备。他说不用准备,有什么吃什么。  
  果然,一上炕,他抓起饼子就着咸菜、稀饭大口地吃起来,还连声嚷着香,看得大伙直咋舌头。  
  从那以后,他每次来都是吃住在农家,久而久之,村民们也就习惯了,只当是家人回来了,再不把他当外人。  
  迟焕吉的朴实和真诚把乡亲们深深地感动了。那一年,刘家道昭村一下子就种了327亩山楂。这期间,从选苗、整地、施肥、移栽,迟焕吉一样一样手把手地教。一个人教不过来,他又叫来学生帮忙。一连十几天,他们吃住在农家,和乡亲们一起早出晚归。  
  一个村民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迟老师住在他家,早上他特意早起准备早饭。可当他走出房门时,却发现迟老师已经坐在灶台前开始烧火了。  
  在刘家道昭指导山楂生产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乡亲们已经完全把他当成了自家人,迟焕吉也把乡亲们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在迟焕吉的精心指导下,刘家道昭村的山楂很快就获得了丰收,村民们的腰包也一年比一年地鼓了起来。  
  1992年,全国山楂行情下滑,价格急剧下跌,最低时每斤只卖几分钱,大伙忙活了一整年,没有收入反倒赔了钱。不少人沉不住气,准备伐树。  
  迟焕吉听到消息后,认真分析了市场行情,认为山楂价格下滑只是暂时现象,不久就会反弹,一旦伐树,短期内很难形成生产能力,村民将遭受重大损失。他立即赶到村里,劝说大伙不要盲目伐树。在他的说服劝告下,绝大多数的山楂树保住了。果然,第二年山楂价格开始回升,并且一路上扬。这下,大伙对迟老师更加信服,发展山楂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2006年的秋天,刘家道昭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大伙决定办一个仪式,好好表达一下他们对迟老师的感激之情。10月23日这天,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刘家道昭村口热闹非凡:大红的横幅上“欢迎迟老师回家!”几个大字鲜艳夺目,长串的鞭炮从道旁的树上一直延伸到路中间,锣鼓队、秧歌队整装待命,省、市、县三级电视台的记者严阵以待,村民们拥上街头翘首以盼……  
  汽车缓缓驶来。随着老书记一个手势,男人们敲起了锣鼓,妇女们扭起了秧歌,孩子们点燃了鞭炮,老人们则涌上前去,争相与迟老师握手、拥抱……  
  面对此情此景,已经72岁的老教授不禁热泪盈眶,他频频地向大伙鞠躬致谢……  
  他对采访的记者说:“农民都是我的兄弟,为他们办事,我愿意……”  
  “农民丰收致富,就是我得到的最好报偿……”  
  迟焕吉做技术服务有一个特殊的规矩:不收分文报酬。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和所有邀请人的约定。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迟焕吉对果树技术有一种特殊的偏好。早在大学期间,他就跑遍了学校的2个果树试验站和省果树所的5个果园。在新疆拉萨市工作期间,别人搞运动,他就搞果树生产调查、品种改良。正是当初的积累,为他后来指导果树生产打下了基础。  
  1973年,他调回内地被安排在当时的莱阳农校工作,起初还很不情愿,当有人告诉他莱阳农校有几千亩实验果园时,他马上改变了态度。到莱阳农校报到时,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做果树实验场的驻场技术员。  
  长期的果树科研和实践,使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前来请他进行技术指导的人络绎不绝。  
  请人做技术指导,付给适当的报酬是理所当然的。可每当人家给他报酬时,迟焕吉都是坚决回绝。为此,他曾经得罪过自己的学生。  
  他有一个学生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有一次请他前去指导果树生产,事后派司机把他送回家。临别时,司机拿出400元钱递给他,说是给他的报酬,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可司机为难地说:临行前书记说了,这事如果办不好,这车就别开了。看到这种情形,迟焕吉只好勉强收下了。  
  但自此以后,这个学生的电话他就再也不接了。后来,还是人家专门向他道了歉,并收回了那400元钱,师徒俩才冰释前嫌,重新开始合作。  
  后来这个学生无奈地说:就是因为知道迟老师的规矩,所以才采取这个迂回战术,没想到他真的生气了,真是个倔老头。  
  这样的事情在刘家道昭村也发生过。  
  那是在1988年的时候,大伙看到迟老师多年来无偿地提供技术指导,很是过意不去,就打算按收入比例给他一些提成。  
  于是,村委会草拟了一个协议,请迟老师来商议。没等大伙把意思说明白,迟焕吉就火了。他一把扯过协议,三下两下就撕了个粉碎。并生气地说:我说不要报酬就不要报酬,要不我就再也不来了。  
  看到迟焕吉这样坚决,大伙只得作罢。  
  就这样,二十多年来,迟焕吉没有拿过刘家道昭村一分钱的报酬。  
  迟焕吉还有一个习惯,不喜欢别人接送。除极个别的时候外,他做技术指导都是自己搭乘公共汽车。从莱阳到刘家道昭村有一百多公里,一个来回就是几十块钱。二十多年来,光这一点迟焕吉就已经跑了一百多个来回了。  
  几十年来,迟焕吉的足迹遍及胶东半岛的山山水水,经他指导过的果园到底有多少,连他自己也已经数不清了,创造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而他不但不拿分文报酬,每年还要倒贴上几千元的路费。  
  为农民服务不计得失,可他自己的生活却异常的节俭:一件褪色的旧夹克,一条灰布裤子,再加上一双胶鞋,是他最常见的装束。混在劳作的农民中间,不知道的人根本就认不出来。如今他用的那只人造革的提包上,还印着一个1990年亚运会的会标呢!  
  迟焕吉有四个子女,都是普通的工人,收入微薄。两年前,小儿子在一场车祸中失去了右腿,让本就拮据的家境更是)上加霜。平时,他省吃俭用,有时赶车,几片饼干、桃酥就是一顿早饭。有人不理解:没有名没有利,这么辛苦干什么?可他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农民最辛苦、最困难,他们的钱,我不能拿。虽然没有名利,只要农民能丰收致富,就是我得到的最好报偿……  
  如今,迟焕吉已经73岁高龄了,但他依然奔走在胶东大地上。他说,只要还能跑得动,就要一直干下去……  
  ■内容提要  
  熟悉迟焕吉的人都知道,他对果树技术有一种特殊的偏好。早在大学期间,他就跑遍了学校的2个果树试验站和省果树所的5个果园。在拉萨市工作期间,别人搞运动,他就搞果树生产调查、品种改良。正是当初的积累,为他后来指导果树生产打下了基础。  
  1973年,迟焕吉调回内地被安排在当时的莱阳农校工作,起初还很不情愿,当有人告诉他莱阳农校有几千亩实验果园时,他改变了态度。到莱阳农校报到时,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做果树实验场的驻场技术员。  
  长期的果树科研和实践,使他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前来请他进行技术指导的人络绎不绝。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用七彩花朵描绘美丽明天 ——记胜利油田胜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坤军

  一个时代,造就一种英雄;一段往事,承载一种回忆;一件事情,改变一种人生。在东营胜利油田,只要一提起陈坤军和他的胜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齐鲁大地东北角的这个中等城市里,胜大园林意味着什么,陈坤军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物呢?对于今年刚满32周岁的陈坤军来说,在油田的日子里,承载了他太多的甜蜜和辛酸,记录着太多的欣喜和无奈。
  为了积极响应我校团委关于寒假期间举办“天南海北访校友”的活动,笔者特此展开调查,在寒假期间利用网络、电话以及走访的形式对我校环境艺术学院96届园林花卉专业毕业生陈坤军进行了采访。陈坤军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证明了我校优秀校友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于我校的高度评价。
[b]人物速写 [/b]
  陈坤军,男,1975年10月出生于山东郓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96年毕业于莱阳农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原园林园艺系)园林花卉专业。现任胜利油田胜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初次见到陈坤军的名字是在学院帮老师整理毕业生材料的时候,照片上的陈坤军有着农家男孩的纯真和朴实,唯一让人注意的就是那双深邃的瞳孔中透出的坚定和坚毅,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注意陈坤军的时候,我已经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了,学院老师给了我一沓厚厚的资料,要我写一篇关于他的人物报道,当时并没有怎么在意,只是当成一种任务而已。当我阅读完老师交给我的全部资料时,对于这个32岁的校友,我已经不能用钦佩这个词语来表达了,一种完全的发自肺腑的敬仰涌上了心头。

  终于,在寒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真正的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资料里的传奇人物。先前只是通过网络和电话彼此联系过,所以这次的见面让我有些激动甚至有些紧张。金猪年还未过完,大年初八,陈坤军就已经为他的胜大开始忙碌了,恰巧来济南出差,于是我们相约在位于泉城路的某茶楼见面。
  一身轻便的职业装,面带微笑的脸庞,掩饰不住那颗年轻的但是狂野的心。做完自我介绍,我们便开始了此次的访谈。或许是因为阅历的原因,也或许是因为性格的外向,和他的交谈很轻松,也很成功,大多数的时候我在听他娓娓而谈。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成长。
[b]艰辛创业 [/b]
  1996年,陈坤军刚来到东营时,油田花卉行业还没有真正起步。仅有少数单位有简易的花卉大棚,几乎没有专业的花卉技术人员,只能生产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菊花等耐盐碱的草木花卉,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卉市场。
  陈坤军说,毕业前,他向同学透露了来油田工作的想法,不少人说他傻,说在盐碱滩上开拓花卉事业就跟在石板上栽树差不多。他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正是因为荒凉,因为盐碱,才更需要有志之士来改变它,事业才更具有挑战性。
  园林花卉属野外工作,每天都要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整日和泥土、粪肥打交道。到胜大园林公司报到时,没有宿舍,陈坤军只能吃住在大棚里。因为工作条件艰苦,年仅19岁的陈坤军有点退缩了。
  报到之后的第二天,他向园林公司康总经理提出能不能给他调换一个工作岗位,康总让他再考虑考虑。回到住处以后,陈坤军考虑了很久,最后他的韧劲上来了:“虽然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我学的就是这个,从内心来说我还是很喜欢这一行的。”他决定再试一试。
  创业初期,陈坤军吃住在大棚里,经常一边啃着馒头,一边了解花卉长势。他说,花卉生产是一个细心的活,有一次的浇水、施肥或温控不当就会出问题,就会大大降低花卉质量。温室大棚,最怕的就是大风大雨、停电和冬天的锅炉不能正常运行。稍有不慎,一年的辛苦就可能付之东流。冬季,不知有多少个深夜,陈坤军从基地赶往二分场处理锅炉故障、停电等问题,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因为半夜起风跑到温室里。
[b]
彩虹初见 [/b]
  1998年,年仅23岁的陈坤军上任园林公司花木公司副经理。1999年,陈坤军和同事率先推出了“花卉出租”业务,这在全国属于第一家。因为这项业务在油城还属于新鲜事物,很多人还不甚了解。为了更好开展花卉出租业务,陈坤军从宾馆、饭店入手,一家一家地拜访,反复向他们讲解花卉出租的好处。经过努力,2001年至2002年,花木公司一下取得了银座餐饮公司、黄河饭店、东营市办公大楼、东胜大厦等40多家单位的花卉出租业务。花卉出租业务从无到有,从不为人知到让油城人认可,其中蕴含了多少艰辛和喜悦,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陈坤军担任花木公司经理后,公司的花卉销售量保持每年30%的速度递增,2002年实现花卉销售收入近500万元,产品销往青州、青岛、烟台、济南、郑州、北京等市场。现在花木公司已经建立了胜利油田地区最大的花卉销售市场和花卉生产基地,使花木公司在花木产销行业中占黄河三角洲市场的80%以上,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花卉行业的排头兵。
[b]
油城增色[/b]
  要在盐碱滩上栽花种树,必须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1996年以前,油田花卉95%以上从外地调入,由于水质差,EC值、PH值高,大多数花卉不能莳养或不能长期在油城养护,花卉品种少、色彩少。为解决这一难题,陈坤军主持了多项攻关课题。“室内观赏植物适应性调查”、“滨海盐碱地菊花栽培技术研究”、“北方地区观赏植物黄化病防治技术”等项目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其有9项科技成果获中石化、胜利油田一、二、三等奖。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陈坤军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在业余时间做研究。有时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顶着烈日测量数据,观察长势, 认真分析每一点的变化。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有时要忙到深夜。

  2001年,为解决草本花卉引种及在当地生产技术难点问题,陈坤军带领课题小组,从基质的配比、浇水、施肥等环节入手,耐心从几十个基质配方、肥料配方中选择最佳方案。该项目研究期间共引进草本花卉38个品种,从中优选出观赏期长、适应性强、可长时间露地种植或摆放的草花品种32个、23个花色,共生产草花65万株,解决了草本花卉基质配比、施肥技术、夏季管理等技术难题,为东营地区大面积生产草花提供了技术依据,在当地规模化生产花卉成为可能。该项目被胜利石油管理局评为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参与研究的“滨海盐碱区保护地鲜切花栽培技术研究”填补了盐碱地区鲜切花周年生产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被胜利石油管理局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
[b]
踏上征程 [/b]
  2003年,28岁的陈坤军被聘任为胜利油田胜大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除主管花木公司外,先后分管企业管理、生产运行管理、结算等,参与公司大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决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制定适应公司当前发展形势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白天工作任务繁重,只好利用晚上时间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忙的时候因早出晚归,有时一个星期连女儿也见不上一面。

  制定出来的各项制度,只有切实反映公司实际情况,才能被同志们认可,才能推动公司经营建设。对此,陈坤军通过多方细致了解各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先后制定了各基层单位年度经营承包方案、机关管理考核办法、首席技术员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使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因工作出色,陈坤军同志荣获2003年胜大集团“双文明建设先进职工”、2003年胜大集团总公司十大“青春创业明星”、2004年胜大集团总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胜利石油管理局“绿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成绩代表过去,面对油城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今天,陈坤军将始终不渝地以美化油城为己任,抓住机遇,全力推动花木事业大发展,为把油城建设为双文明城市而努力奋斗!
  工作环境虽然在变,但热爱花卉事业的热忱没有消减,陈坤军将始终不渝地潜心花卉培育新技术,全力推动油城花卉事业大发展,为建设美丽城市而努力!
[b]良好祝愿 [/b]
  记得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时间不因你的浪费而停滞,环境不因你的不适应而改变。在我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一位老师也对我说当你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时候,千万不要沉溺于自卑和自暴自弃中,你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它,顺应它。今日陈坤军在油田所取得一系列成绩,不正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临近采访结束,当他知道母校更名成功时,他脸上浮现出的喜悦如同一个孩子般,肆无忌惮的笑容温暖并感染了我。他说他所取得成绩与母校的教育和关怀是分不开得,他感谢母校。这样一个懂得感激并心存感激的人,相信他以后的路上定会七彩绚丽。
  在即将离别的时候,他叮嘱我一定要把他对母校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传达给母校的领导和老师,并且告诫学弟学妹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卑不亢,时刻谨记莱农的优良传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福陈坤军在以后的路上用他的七彩花朵描绘出更加美丽的花样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14: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扎根基层 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记鄄城县郑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邓林军

[align=center][color=#32cd32][/color] [/align]
  [size=4]
    邓林军,男,菏泽市牡丹区人,1995年从莱阳农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原园林园艺系)园林花卉专业毕业,经省委组织部选调安排到鄄城工作。先后担任鄄城县宋楼乡党委委员、鲁王仓乡党委副书记、现任郑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10年来,他扎根基层,积极投身实践,在乡镇这个青年人锻炼成长,增长才干的广阔天地里,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满腔的热情、扎实的作风,铺下身子,埋头苦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三次在市委组织部组织的选调生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b]找准位置,努力实现角色转换[/b]
  1995年8月,邓林军在组织部领到了去鄄城工作的报到证,怀着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喜悦回到家里,看到的是父母的忧虑,听到的是邻居的劝阻。他们告诫他:鄄城条件艰苦,工作难干,那里又没有亲戚朋友,谁帮你?赶快想办法找人换个地方吧。而他却坚持事在人为,他相信只要人争气,在哪里都能干出成绩。第二天他就带着铺盖,来到鄄城县宋楼乡。宋楼乡在鄄城东北40多里,与郓城接壤,不仅地理位置偏僻,而且乡政府朴素得近于破烂,让一向乐观的他也感到一些失落。但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投入工作。工作中,他积极向领导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他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勇敢地面对现实,不断地调整自我,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找准位置,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b]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实践,经受锻炼[/b]
  在经历了思想上的一番洗礼之后,邓林军对自己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他再没有了彷徨和苦闷,积极要求下到村里,承担了包村任务,并把这作为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战场,把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挫折看作是提高自己的一个阶梯,不断向上攀登,在实践中经受考验。他从当好小学生做起,白天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劳作,晚上与群众推心置腹地交谈,了解社情民意,并挤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党在农村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从各方面汲取营养,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努力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7年,作为最年轻的党委委员,乡党委安排他担任管区书记,他主动请缨,挑选了人口多,任务重的孙垓管区。孙垓管区辖五个自然村,4600人,148名党员,当时正面临着“三推三考”、修筑黄河大堤、种植大棚菜等多项工作,担任这样一个大管区的书记,他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三推三考”期间,为了配上一套能够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好班子,他以村为家,走村串户,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干部,但也遇到了较大的阻力,由于宗族势力等影响,一时使“三推三考”工作陷于停顿。面对这种情况,他向有经验的老同志请教,向老干部请教,并带领管区一班人分别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广泛征求意见,调整实施方案,兼顾各队、各宗族的利益,排除各种干扰,对班子进行合理配备,受到群众欢迎,为今后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垓管区地处交通要道,是乡党委确定的大棚菜重点发展区域。为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深入开展,他带领管区一般人和村干部详细调查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承受程度,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并本着“成方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组织力量对土地进行了调整,把落实好的大棚用地统一旋耕。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让群众统一种植了300余亩生产期短、耐高温的夏优2号白菜,并聘请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指导。他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手把手地教,经过努力和种植户的辛勤劳动,300余亩夏优白菜喜获丰收,亩收入平均高达1500元以上,高产的达2700元。经过不懈努力,大棚菜逐步成为这个管区的主导产业。
  他的实干精神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县、乡领导的认可和重视。1998年底,他被提拔为鲁王仓乡党委副书记。在鲁王仓工作期间,他仍以一颗火热的心,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分管的农业工作,从原来比较落后的状态,一跃成为先进乡镇。
[b]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赢得工作主动权[/b]
  在基层摸爬滚打这几年,他深深感到,每一点成绩的取得,都与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分不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推动工作的法宝。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切实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在鲁王仓任党委副书记时,他千方百计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发涝洼地、废旧坑塘,发展水产养殖,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人民增收,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现在,邓林军正以百倍的信心,积极投身实践,为郑营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siz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9 17:5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