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21|回复: 15

[其他信息] 2006年黑龙江省奶牛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5 08: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黑龙江省奶牛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概况
     李伟1殷元虎1王曾明1 李红宇1  徐婷婷1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
作者简介:李伟(1981-),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的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是对黑龙江省省级专家组2006年奶牛科技入户工程工作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做了总结,并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旨在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黑龙江省   奶牛    科技入户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06
LI Wei 1  YinYuanHu1  WangZengMing1 LiHongYu1  XuTingTing1
(Animal husband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longjiang,Qiqihaer city,161005)
Abstract:The paper has concluded condition,achivements,and deficiencies in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eilongjiang,dairy cow,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2006年黑龙江省奶牛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概况
李伟1殷元虎1王曾明1 李红宇1  徐婷婷1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
作者简介:李伟(1981-),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的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是对黑龙江省省级专家组2006年奶牛科技入户工程工作的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做了总结,并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旨在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黑龙江省   奶牛    科技入户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2006
LI Wei 1  YinYuanHu1  WangZengMing1 LiHongYu1  XuTingTing1
(Animal husband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longjiang,Qiqihaer city,161005)
Abstract:The paper has concluded condition,achivements,and deficiencies in the 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and put forward proposal for wo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s:Heilongjiang,dairy cow,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farmers
科技入户工程以技术推广为核心,以增加奶牛生产科技含量,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效益为目的,以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为主要途径,重点解决我省奶牛业发展中存在品质差;疾病发生率高;饲养管理粗放;青粗饲料品质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政府组织,专家指导,地方技术指导员“面对面、手把手”实施,多种传媒共用,培训与现场指导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奶牛生产水平。
自项目启动以来,在省畜牧兽医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国家省专家组的指导下,经过双城市、安达市畜牧局和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本项目的任务和考核目标。
1、        2006年工作情况
1.1具体工作
1.1.1筛选、确定主推技术
根据黑龙江省奶牛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奶牛生产特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确定出主要示范推广实用技术5项,具体主推技术内容如图1。
图1   5项主推技术示意图
①良种繁育技术。以提高奶牛品质和生产潜力为目的,选择高产奶牛冻精,制定选种选配方案,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本地奶牛。









②奶牛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常见病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推广奶牛传染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乳腺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









③优质青粗饲料利用技术。筛选适合本地的品种,推广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科学加工储存,科学饲喂技术。











④奶牛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对传统的饲养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推广应用科学饲养管理技术规程,逐步实行标准化生产。











⑤牛粪无害化处理技术。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部粪便处理试点项目,推广应用有机肥生产,沼气生产等技术,以点带面,发展健康养牛业。







1.1.2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根据我省奶牛科技入户工程的要求,结合我省人才资源确定和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技术支撑网络。从支撑机构、支撑内容、管理规范等方面,均达到了专业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具体支撑体系情况如图2。




图2 黑龙江省奶牛科技入户技术支撑体系


国家农业部专家组



     


                              


省级专家组         







                 双城专家组                                   安达专家组
                                       
                                       
                                                                              

技术指导员                               技术指导员               
                                       
                                       
                                       
                                       
                                       
                                       
                                       
1.1.3  落实专项工作、确定中心示范村
根据黑龙江省奶牛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确定2006年专项工作如下图。

图3 2006年黑龙江省奶牛科技入户工程专项工作
       












经过调研,确定双城市的东官镇庆合村、安达市先源乡友谊村,为奶牛科技入户中心示范村。把主要示范推广的5项实用技术先应用到中心示范村,做到先进带动落后,发挥中心示范村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向外辐射发展。技术推广到中心示范村的情况如图4。

图4 黑龙江省奶牛科技入户工程中心示范村建设














1.1.4技术培训
组织专家组成员对技术指导员和各示范乡(镇)从事奶牛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主推技术的相关培训。实行3级培训方案,即对市级、指导员、示范户和养殖大户逐级培训。通过培训使市专家组成员和指导员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主推技术,使示范户和养殖大户了解和应用主推技术,并取得良好的收益。具体培训情况如表1。



表1省级专家组培训情况
培训内容        讲课人        地点及次数
双城    安达        人数
双城    安达       
奶牛疫病防治        于万才        1       1        130      120       
青贮玉米种植技术        曹立军        1       1        140      145       
奶牛繁殖技术        曹德祥赵义和        1       1        140      140       
粪便处理技术        赵海泉        -       1        110      130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殷元虎陈晓华        1       1        150      140       
2.工作效果总结
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饲草饲料和奶牛资源利用率,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示范户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奶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科技入户工程试点行动,特别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农民广泛参与,落实科技示范户的有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作用,增强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和传播科技的自觉性。通过授课、技术咨询等一系列措施使广大养殖户对奶牛的科学饲养、优质青粗饲料的利用、奶牛疾病的综合防治等多方面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1 双城市取得的成绩
通过“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奶牛综合技术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提高养牛业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奶业生产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2两年来,使双城市的奶牛业取得了巨大变化。表2和图5为双城市科技入户项目区变化情况。
表2  双城市科技入户项目区变化情况
        单位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养牛户数        千户        9.432        12.577        13.239
奶牛存栏        万头        8.4        11.6        12.3
产奶总量        吨        23.9        31.9        33.6
青贮饲料应用种植面积        万亩        8.19416        10.9255        12.1395
青贮饲料应用户数        千户        6.126        8.168        10.210
图5 双城市科技入户项目区变化情况
从表2和图5可以看出,通过奶牛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实施,2006年的各项生产指标明显增加。一是养牛户数比2004年增加3807户,增长40.4%;奶牛存栏比2004年增加3.9万头,增长46.4%;鲜奶总产量比2004年增加9.7吨,增长40%;青贮饲料种植面积比2004年增加39453.4亩,增长48.1%;应用青贮饲料养牛户数比2004年增加4084户,增长66.6% 。
2006年科技示范户、带动户与双城市奶牛户前三年平均经济效益对比情况如表3和图6。
表3  2006年科技示范户、带动户与全市奶牛户前三年平均经济效益对比情况
                2003-2005年度        2006年
奶牛单产(吨/年)        科技示范户        4.38        4.88
        带动户        4.38        4.66
经济收入(元/户•头•年)        科技示范户        7884        8784
        带动户        7884        8388

图6 2006年科技示范户、带动户与全市奶牛户前三年平均经济效益对比
通过科技入户,实施五项主推技术,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据测产,全市877个奶牛示范户,现饲养泌乳牛4319头,三天产奶总量107312kg,平均每天每头产奶16kg。按此推算,平均每头产奶牛年产奶可达4.88吨,比全市前三年奶牛平均单产4.38吨提高了0.5吨,增加经济效益900元。全市示范户饲养成母牛8752头,增产奶4376吨,增加经济效益787.68万元。辐射带动户17763户,饲养奶牛88963头,其中成母牛57826头,经对19082头泌乳牛的测产,三天产奶总量877.77吨,平均每天每头产奶15.3kg。按此推算,平均每头产奶牛年产奶可达4.66吨,比全市前三年奶牛平均单产提高了0.28吨,增收504元。全市辐射户饲养的成母牛共可增产奶16191.3吨,增收2914.43万元。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共增收3702.11万元,平均每户增收198.61元。
2.2 安达市取得的成绩
2005-2006年安达市奶牛业发展情况对比情况如表4,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见表5。
表4 2005-2006年安达市奶牛业发展情况对比
        2005        2006(截至10月)
奶牛存栏量(万头)        11.76        13.8
奶牛单产(公斤/天)        17.24        17.90
畜牧技术人员(人)        677        695
奶牛业产值 (亿元)        7.6        8.8
奶牛饲养户 (户)        32510        33204
承担奶业项目(个)        1        3


表5  2005-2006年 安达市奶牛综合经济效益
                                              2005        2006
                                              科技示范户        带动户                      
经济收入(元/户•头•年)                 2617        2469
        非项目区养殖户                       2280        2304
        科技示范户                成母牛发病率(%)       
带动户        10
        11
        非项目区养殖户        15        14
        科技示范户                97
母犊繁殖成活率(%)        带动户                95
        非项目区养殖户        90        92

从表4,表5可以看出,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把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等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直接送到示范户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且乳房炎检测技术的应用,为奶牛乳房保健开辟了新的途径,确保了奶牛生产稳定提高。特别是2006年在友谊村建立轨道式固体粪污处理车间,占地400m2, 可日处理10吨牛粪,解决周边地区1000头奶牛的牛粪污染问题,目前已经投入使用,效果良好,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3.存在问题
虽然项目实施以有一段时间但由于各方面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金不足。科技入户工程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和技术推广深入到户,使得推广的难度随之加大,而资金到位时间较晚、入户活动经费和科技入户管理费较少,不便于项目深入开展;并且养殖业的科技入户与种植业的科技入户有所不同,养殖业需要全年开展科技入户,时间较长,需要资金量较大,因此增加养殖业科技入户资金,保证科技入户工作发挥示范作用。二是指导员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监督、督促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员是具体实施推广技术的关键,其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科技入户工程的效果,而指导员无法解决养殖户的问题,不能深入到每一户解决问题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由于交通设备的缺乏,对奶牛不孕病的专项工作没有全面展开。奶牛不孕病是黑龙江省奶牛常发病,特别是农村。有些农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没有专用车辆很难与这些养殖户联系。四是专家组成员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理论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专家组成员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为养殖户谋福利。
4.        建议
1、科技入户工作是对新形势下如何把技术真正送到养殖户手中,让养殖户掌握并运用于生产中的方法、方式的探讨和尝试,其关键环节是技术指导员,所以应加大对入户指导员的培训、支持及督办工作。
2、科技入户工作应纳入到试点县(市)全局的工作当中。
3、示范县之间应经常性开展交流工作,取长补短,推动科技入户的深入。
4、应加强科技入户的网络建设,包括技术支撑体系的网络互动和传媒网络的建设。
5、市级专家组组长纳入省级专家组成员,既便于工作的联系,同时有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值得推广。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奶牛酮病的防治

奶牛酮病的防治
李伟1  苗树君1  李哲2  陈建华1 姜明明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市,1633191,天津市津南区畜牧水产局,天津市,3003502)
作者简介:李伟(1981- ),黑龙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修反刍动物营养
通讯作者:苗树君,教授,主要从事于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
摘要:酮病是奶牛三大营养代谢病之一。目前,大多数奶牛场,奶牛酮病特别是亚临床型酮病的发病率很高。本文对奶牛酮病的病因、监测方法和防治,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 酮病  防治
牛酮病(Bovine Ketosis),又叫醋酮血病(Acetonaemia Ketosis)最早由Landel 于1894 年提出。它是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生成增多,从而产生酮血症、酮尿症或酮乳症的总称。奶牛酮病多发生于舍饲期间, 缺乏运动, 且营养良好的4~ 9 岁高产乳牛, 通常在3~ 6 胎, 产后20 d 以内发病, 最迟不超过6 周[ 1-3 ]并且,奶牛酮病的发生还与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有关[4]。该病临床症状为病牛的产奶量下降,不吃精料,迅速的消瘦,呼出的气体、乳汁以及尿发出酮味,而亚临床型没有典型症状。当前奶牛场为了提高奶产量,追求经济效益,在奶牛日粮中,大多供给过量蛋白质(精料),而碳水化合物(粗料)偏少,使得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成上升趋势,危害也越来越大[5、6]。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将奶牛酮病的病因与防治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酮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减少奶牛酮病的发生提供一些参考。
1 病因
病因,即引起疾病的原因。因为奶牛酮病的病因复杂,并且易与传染病、寄生虫病等群发性疾病相混淆,所以对奶牛酮病做出正确的病因学诊断是制定合理防治措施的关键。奶牛血糖主要是由瘤胃中产生丙酸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而维持的,凡是引起丙酸生成减少的因素,都可引起奶牛酮病[2]。根据引起丙酸生成减少的因素不同,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大致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
1.1 原发性奶牛酮病
奶牛生产后的早期泌乳阶段,泌乳高峰出现较快,约在产犊后的40天达最高峰,而食欲的恢复较慢,直至产犊后的70天才达最高峰[7]。因此,在产犊后10周内食欲较差,能量和葡萄糖的来源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而有些数奶牛场在奶牛产犊后因过度追求高的产奶量,饲喂大量高蛋白和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使泌乳早期营养不平衡。精料过多,为满足乳糖和机体能量需要,机体的糖元异化作用加强,使生酮的丁酸量增加,造成酮体生成过多,超过肝外组织所能氧化分解的限度,导致酮蓄积,肝糖元减少,甘油三酯降低,形成脂肪肝。肝细胞结构变性,直接使胆红质升高,氧化脂肪酸的作用减弱,从而发生酮血症和低血糖,导致奶牛酮病。另外,产犊前过度肥胖,产后未及时补充营养物质,导致泌乳早期营养缺乏,大量动员体储备,使酮体生成过多,也可产生酮病。所以诸如产前、产后采食量减少,挥发性脂肪酸产生减少,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不足,精料过多,粗纤维过多,微量元素(钴等)不足,胆碱与维生素B12(VB12)缺乏等因素都可引起原发性奶牛酮病的发生。
1.        2继发性奶牛酮病
继发性奶牛酮病通常是由于其它疾病或中毒而导致消化机能减退引起的。赵明珍[8]指出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可引起肥胖牛内分泌障碍,对胰岛素敏感性表现急性降低,血中胰岛素含量也降低,血糖随之下降,造成脂肪分解代谢增强,而发生酮血病。所以创伤性网胃炎、前胃迟缓、子宫内膜炎[ 9]、真胃变位[10]、胎衣滞留、产后瘫痪及饲料中毒等因素都可引起奶牛酮病。
2 临床监测
为了及时检出亚临床酮病患牛,减少临床发病,因此建立奶牛监测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奶牛酮病的早期诊断应在产后10 d 左右开始。一般,尿酮阳性率高而敏感, 乳酮阳性率低而准确[11]。尿中乙酰乙酸的测试以广泛应用,如果尿颜色变紫色,说明有乙酰乙酸存在,可确定酮尿病[12、13]。 张洪友[14]指出早期检测尿中酮体可用试剂法和粉剂法, 临床上以粉剂法更佳。酮体粉可用于尿酮、乳酮的检测, 并可作为酮病早期诊断的方法。但存在阳性率增高的缺点,所以在奶牛亚临床酮病的诊断过程中, 除考虑酮体变化外, 还要考虑到血糖的变化[ 15-18]。据报道,患酮病的奶牛血液中有底胆固醇、蛋白质、葡萄糖、胆固醇值和高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肌酸酐、磷酸激酶的现象[19]。另外在牛酮血病中血浆纤维蛋白连结素要比正常牛底[20],可以用来检测酮病。
3.奶牛酮病的防治
3.1奶牛酮病的预防
   预防原发性奶牛酮病根据奶牛营养需要合理搭配精粗饲料比,使母牛维持一定的体况,既不过肥,也不过瘦,并做好围产期奶牛护理。根据我国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规定,干奶期,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精粗比为25:75。分娩前两周的奶牛与泌乳牛分群饲养, 限制精料量, 增加干草喂量, 一般按干物质计算, 精粗比以4∶6 为宜, 混合料每日给予3 kg 左右, 青贮15~ 20 kg, 干草随意采食。泌乳期高产奶牛日粮中的优质干草不能少于4 kg, 在泌乳盛期增加精料时不能减少干草的喂量。另外,还要保证饲料中有充足的钴、磷和碘, 日粮精料中补糖、补钙、添加2% 碳酸氢钠都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围产期加强环境卫生消毒,产后5 天、14 天分别用生理盐水或0. 1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并宫注宫康宁、宫得康等栓剂,可减少继发性奶牛酮病的发生。
对于易发生奶牛酮病的牛, 应于产前1 周开始, 每日或隔日1 次补50% 葡萄糖及5% 氯化钙200mL。对于产后食欲不振或产奶量快速上升的奶牛, 可给上述药物2~ 3 次[21]。在奶牛酮病的高发期(产后2 周到4周) ,喂服丙酸钠,每次120g ,每天2 次,连用10天,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的执行, 就可以大大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 起到减少投入、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
3.2奶牛酮病的治疗
3.2.1补糖法
   口服砂糖可增加食欲,明显降低尿酮阳性和尿酮水平,适用于酮病的预防。砂糖比一般抗酮药如丙酸钠、丙二醇等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应用方便,现已在有的牛场推广应用。用50% 葡萄糖静脉注射500~ 1 000mL , 多数患牛有显著疗效; 或以25% 葡萄糖腹腔注射, 可延长血糖保持在正常浓度的时间; 口服丙酸钠250~500 g, 分2 次给予, 连用10 d; 用丙二醇治疗, 效果亦较满意, 饲料中拌和丙二醇或甘油, 一天2 次, 每日225 g, 连用2 d, 随后日用量为110 g, 每天1 次,连用2 d, 口服或拌饲前静脉注射葡萄糖效果更明显。丙酸钠110 g,氯化钴20mg烟酸0。25g,氢化考的松40mg,
3.2.2激素疗法
糖皮质激素已广泛用于治疗临床酮病,效果良好。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泌乳量,明显降低尿酮阳性及血酮、尿酮水平,但不适用于预防奶牛酮病。用皮质激素或与葡萄糖合用治疗乳牛酮病有效[22] 适用于体质较好的病牛。可选用醋酸可的松15~ 115 g 肌注或10% 氢化可的松60~ 100 m g, 静脉注射。
3.2.3其他疗法
国内,田景秀[23]用复方能量合剂治疗奶牛酮病,即由盐酸普鲁卡因和能量合剂组成:20 %盐酸普鲁卡因,每支2ml 含40mg ;辅酶A 50单位、ATP20mg、胰岛素4 单位组成能量合剂。何宝祥[24]用自己研制的“围产康”,向湘春[25]用高锰酸钾对患酮病的奶牛进行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神经型酮病可用水合氯醛内服, 首次剂量为30 g, 以后用7 g, 每日两次, 可连用3~ 5 d; 补钙对本型的治疗也有益处, 可缓解神经症状。但夏成[26] 指出水合氯醛拌料可降低食欲,血酮、尿酮水平下降不明显,预防奶牛酮病效果不明显不宜使用。
4.小结
现在奶牛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奶牛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的单产量也越来越高,但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却成上升趋势。特别是有些奶牛酮病病例因没有典型临床症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给奶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本病的产奶量减少可达10 %~15 %并引起奶质变差及影响后代素质。因为本病可由多种因素造成, 所以要建立酮病监测制度, 及时检出患病的奶牛,并在生产中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有效的防治本病。


Prevention and therapy for Ketosis in dairy cow
LI Wei, Miao Shu Jun, WU Rui
(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Hei  Long jiang August. 1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Da Qing, Hei long jiang ,163319 )
Abstract: Ketosis is a common nutritional metabolic disease in dairy cow. At present the incidence of Ketosis especially sub-clinic Ketosis increased in most cattle farm.  Some research viewpoints of ketosis we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is article expatiate the three aspect of ketosis for pathogeny、measure method、Prevention and therapy and want to make people use it as a reference.
Key words: Ketosis   dairy cow   diagnose   therapy

参考文献:
[1] 熊云龙, 王 哲. 动物营养代谢病[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2.
[2] 王宗原.动物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6—48
[3] 孙 斌 等.动物疾病病理诊断[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29-431
[4] 刘德义, 姚传珠.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关系的分析[J ].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8 .No.10:3-4
[5] 何宝祥, 张生福, 王应安, 等. 西宁地区黑白花奶牛隐性酮病的调查研究[J ].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2, 9 (1) : 57260.
[6] 何剑斌 等.沈阳市某乳业公司奶牛营养代谢病的检查[ J ].中国乳业.2003.No11: 29-30
[7] 司振书. 高产奶牛需防奶牛酮病[ J ]. 农业科技通讯. 2004.No.6 :36
[8]赵明珍,崔启斌.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的诊治调查[ J ].中国奶牛.2003.No.3:45-46
[9] 李绪卫 张彦广.子宫炎诱发奶牛酮病的诊疗报告[ J ].当代畜牧. 2003 .No.3:12
[10]冯学芝 等.奶牛真胃变位研究进展[ J ]. 辽宁畜牧兽医. 2004.No.1: 43
[11] 夏成 等.患亚临床酮病的中国黑白花牛血尿乳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J ].中国兽医科技.2003.No.33 (7): 59-61 
[12] 热比娅 等.奶牛酮病的防治[ J ]. 草食家畜. 2002.Vol.6 No.2: 59-60
[13] 何剑斌 等. 血中酮体的快速检测[ J ].中国奶牛.2004.No.2 :48-49
[14] 张洪友 等.定性检测荷斯坦奶牛围产期和泌乳期尿酮、乳酮的变化规律[ J ]. 动物医学进展.2003.Vol.24 No.4: 89—91
[15] 夏成 等. 酮粉法检测泌乳牛尿酮乳酮的应用研究.中国兽医杂志[ J ].2003.Vol .39. No.12:3-4
[16] 蒋仁寿, 王子瑜. 血清AL T 酮体粉法测定的评价[J ]. 临床检验杂志, 1994, (2) : 1273.
[17] Lean I J ,Bruss M L ,Baldwin R L , et al. Bovine Ketosis: A Review [J]. V et Bull, 1991, 61 (12) : 1209-1218.
[18] M Schafer. Occurrence of Ketosis in our dairy herds [ J ]. VetBull, 1997, 47:A bst 434.
[19] 刘伯淳.酮病母牛之临床化学参数[ J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0.Vol.21.No.1:34
[20] 张庆山 等.血浆纤维蛋白连结素测定在牛酮血病中的临床意义[ J ].兽医大学学报.1993.Vol.13.No.2:181
[21]王玉舜 等.奶牛酮病诊断与临床防治意义[ 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Vol.19.No.7:43-44
[22]刘伯醇.用皮质激素或葡萄糖合用治疗乳牛酮病有效[ J ].编译自JAVMA.1996.208(10):1702-1704
[23] 田景秀 等. 复方能量合剂治疗奶牛代谢病的试验报告中国奶牛[ J ].1999.No.5: 17-18
[24] 何宝祥.奶牛产后血酮血糖含量变化及降糖升酮措施的研究[ J ].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Vol.15 No.4:331-336
[25] 向湘春. 高锰酸钾对酮体奶牛的疗效观察[J ]. 畜牧兽医杂志, 1999,
18 (2) : 51-52.
[26] 夏 成. 尿酮阳性中国黑白花泌乳牛的防治效果的研究[ J ].甘肃畜牧兽医.2004.No.1:2-3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 伟1  苗树君1  李洪宇2  曹刚2 孟祥荣2 王喜文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市,1633191,黑龙江省大庆市庆新牧业公司,大庆市,1633112)
作者简介:李伟(1981-),黑龙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修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通讯作者:苗树君(1956-),黑龙江人,本科,教授,主要从事于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lottost@sohu.com
摘要: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把39头犊牛随机分为三组即: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研究掌握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犊牛7日龄时各项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时,LQM组犊牛体斜长、胸围最大,分别为78.2cm,92.1cm,且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犊牛此阶段,LQM组的日粮结构和营养水平适合犊牛的骨骼发育。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虽然对60日龄以前犊牛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61~90日龄通过饲喂相同结构和营养水平日粮后使犊牛得到补偿生长,因此在北方寒区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培育犊牛是可行的。
关键词:日粮,犊牛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ms of Diet on the Growth of Calves
Li Wei 1,Miao Shu Jun1 ,Li Hong Yu2,Cao Gang2, Meng Xiang Rong2,Wang Xi Wen2
(HLJ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Colla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Qing 1633191, Qing Xin  Da Qing city in HLJ province )
Abstract
Thirty-nine Holstein bull-calf were selected and allocated randomly into three treatments as :early-weaned(EW)group、low quantum of milk(LQM)group and high quantum of milk (HQM)group,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orms of diet on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calves. The Exp. showed: The difference of each body measurement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 three groups at the age of 7days(P>0.05).At the age of 30 days the diagonal length of the barrel and chest circumference of LQM group was highest in three groups with 78.2cm(P<0.05)and 92.1cm(P<0.05)respectively. It is indicated the form diet of LQM group and nutritional level were suited to skeleton development of calves at the age of 30 days. Though early-weaned had some effect to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lves before the age of 60 days, it was received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lves at the age of 61~90 days to breed the same forms of diet and nutritional level. So it was feasible to practice the early-weaned technology to breed the calves in the north frigid zones.
Key words: diet,calves
0前言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系统地、科学地自行培育出具有高产潜力的核心奶牛群已是奶牛场主要目标。犊牛培育是将来达到高产的基础,是奶牛业的重要部分。长期以来,对犊牛饲养的研究偏重于饲料营养、饲喂方法、使用添加剂、初乳的利用及犊牛代乳料的开发上[1~3],而忽视了日粮结构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对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消化道发育及机能的影响机理,特别是对犊牛消化道内容物中酶活性的研究较少,李启鹏(2001)等[4],姜卫红(1991)等[5]只对一般饲喂方式下的犊牛消化道内容物中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缺少生产实践意义。另外,在北方寒区系统地研究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及胃发育的影响更少见报道。为了建立一种既能符合犊牛生长发育特点,又能减少牛奶的饲喂量,降低饲养成本的饲养模式,研究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生长及胃发育的影响显得十分必要。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随机选择初生重35kg以上的黑白花公犊39头。对犊牛进行登记编号,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每组13头,各组间犊牛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饲养试验期为90d。本次实验选定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庆新牧业进行。根据试验设计的要求,饲养试验从2005年2月开始到2005年8月结束。
1.2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按照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种不同的饲养与管理方式培育犊牛。试验所用犊牛单栏饲喂,使犊牛之间无法抢食,由于每组犊牛体重大小不一,精料喂量根据体重进行调整。三组犊牛的饲喂采用单槽饲喂,喂后自由饮水,0~7日龄犊牛均喂以初乳,0~60日龄犊牛自由采食日粮。三组犊牛的培育方案具体如下:EW组犊牛,3日龄开始采食犊牛料,7日龄采食青干草,到30日龄断奶。30日龄前固体饲料采用犊牛料与青干草分别饲喂方式;30~60日龄自由采食全价配合饲料,61~90日龄每日饲喂2kg全价配合饲料,全期喂奶118kg。LQM组犊牛8日龄开始采食犊牛料,10日龄采食青干草,60日龄断奶。30日龄前固体饲料采用犊牛料与青干草分别饲喂方式;30~60日龄自由采食全价配合饲料,61~90日龄每日饲喂2kg全价配合饲料, 全期喂奶213.5kg。HQM组犊牛60日龄之前只喂鲜乳,61日龄开始采食全价配合饲料,全期喂奶370kg。
1.3试验日粮组成与营养含量
试验用全价配合饲料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犊牛料(上海爱农饲料有限公司)营养成分见表2。鲜奶的营养含量见表3。
表1试验全价配合饲料组成及营养含量(风干基础%)  
      全价配合饲料组成                营养含量
全价配合饲料TMR (%)                项目 Item  
精饲料(%)                干物质 DM (%)        56.40  
玉米        48        粗蛋白CP (%)          9.49   
豆粕        19        粗脂肪 EE(%)           9.26
麦麸        10        粗纤维CF(%)           17.62   
棉粕        5        Ca (%)                 0.9847  
饲料用玉米酒精糟粕(DDGS)        5        P (%)                  0.5976  
玉米胚芽饼        5        产奶净能 NEL (MJ/kg)   12.90
鱼粉        2       
磷酸氢钙        2.5       
食盐        1       
磷钙        1.5       
预混料                        1       
粗饲料                
干草               22.2       
玉米青贮                  55.6       
精饲料                22.2       
注:全价配合饲料为精料与青贮和羊草合理配比制成,比例为1:2.5:1(鲜样重)。预混料的主要成分为: Fe, Cu, Mn, Zn, I, Co, Se;多维和抗生素等。
表2 犊牛料的营养含量(%,MJ/kg)
项目
        干物质
(%)        产奶净能
(MJ/kg)        粗纤维
(%)        粗蛋白
(%)        钙
(%)        磷
(%)       

犊牛料        96.0        7.82        4.87        9.65        0.228        0.874               

表3  鲜奶的营养含量(%,MJ/kg)
项目
        干物质
(%)        产奶净能
(MJ/kg)        可消化粗蛋白
(g)        钙           
(%)                  磷
(%)
鲜奶        13.0        11.95        164        0.12        0.09
1.4测定项目及测试方法
试验犊牛在0日龄屠宰3头;三个试验组分别在7,30,60,90日龄各屠宰3头。共屠宰犊牛39头。宰前称重,并测量犊牛的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
初生重:称量犊牛刚出生至喂初乳前的体重;宰前体重:犊牛饲喂后一小时称得的重量(地秤);体高:即鬐甲最高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测仗);胸围:肩胛后角处体躯的垂直周径(卷尺);体斜长:由肩端到坐骨结节最后缘之间的距离(卷尺);管围:前肢胫部上1/3处的周径(卷尺);平均日增重:ADG=W2-W1/T2-T1  式中:W1—第一次称重值; W2—第二次称重值;T1—第一次称重日龄;T2—第二次称重日龄。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统计利用SAS8.2软件包中的平衡实验设计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法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体尺指标的影响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体尺指标的影响参见表4。
表4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体尺指标的影响(cm)
日龄        处理        体斜长 (cm)        体高(cm)        胸围(cm)        管围(cm)
0                65.0±2.0
76.3±1.4        80.1±8.0        12.0±2.0
7        EW        68.1a±8.2        78.0a±2.8        82.1a±5.4        12.5a±5.0
        LQM        68.2a±5.4        80.3a±4.8        84.5a±4.3        13.0a±2.0
        HQM        68.2a±4.9        79.5a±3.7        84.2a±5.3        12.5a±4.0
30        EW        73.5b±7.5        85.2a±5.9        88.4b±2.6        14.1a±1.4
        LQM        78.2a±7.2        84.3a±3.2        92.1a±2.8        12.5a±1.2
        HQM        74.1b±8.5        86.1a±3.4        86.3b±4.1        13.3a±2.7
60        EW        74.1b±8.7        86.0a±4.6        96.1b±2.1        13.5a±2.6
        LQM        81.2b±6.3        90.1a±5.9        102.0a±3.5        14.4a±2.2
        HQM        86.2a±2.7        90.0a±5.6        98.1b±2.7        12.2a±1.8
90
                 EW        87.4b±9.7        98.2a±4.5        106.3a±4.5        13.0a±1.7
        LQM        89.3b±8.6        97.6a±3.7        104.2ab±3.4        14.2a±1.6
        HQM        97.6a±9.4        99.9a±4.1        101.2b±4.5        15.2a±2.3
注:0日龄为基础值,不参与比较。同一日龄中,同列字母不同者差异显著(P<0.05),若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以下相同。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三组犊牛7日龄时各项体尺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这是由于三组犊牛7日龄前犊牛日粮以初乳为主所致。30日龄时,LQM组犊牛体斜长、胸围最大,分别为78.2cm,92.1cm,且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犊牛此阶段,LQM日粮结构和营养水平适合犊牛的骨骼发育。LQM、HQM组犊牛在第7、30日龄的体重显著高于EW组(p<0.05),LQM、HQM组犊牛体重相似(p>0.05),表明EW组喂奶量低,影响了犊牛的体重的增长。
31~60日龄时,HQM组犊牛体尺指标的增长速度要大于LQM组,使得LQM组、HQM组犊牛体斜长、胸围差异不显著(p>0.05),但EW组犊牛体尺指标的增长仍然最低。平均日增重也是LQM、HQM组犊牛相似 (p>0.05),都显著高于EW组(p<0.05),说明HQM培育犊牛,犊牛的骨骼生长要好于其他两种方式,30日龄断奶对EW培育的犊牛是一种应激,影响了犊牛的生长。
61~90日龄,三组体斜长间差异显著(p<0.05),HQM组>LQM组>EW组,其它生长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这与Hopkins[6] 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对犊牛实施早期断奶虽然对60日龄以前犊牛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61~90日龄通过饲喂相同结构和营养水平日粮后使犊牛得到补偿生长。

2.2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体重及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三组犊牛0~60日龄可消化粗蛋白摄入量分别为,186.74 g 、197.89 g、131.54g,EW组、LQM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基本满足营养需要。HQM组要比EW组、LQM组分低55.20g(p<0.05)和66.35g(p<0.05)比营养需要值低53.46g,说明60日龄前对犊牛只饲喂鲜奶,很难满足营养平衡。
三组犊牛均符合犊牛日增重培养标准,即0~30日龄日增重500g以上、30~60日龄500g以上、60~90日龄700g以上的要求。这与陆东林(1980)[7]  研究结果有些不同,除60~90日龄日增重满足饲养标准外,0~30日龄、30~60日龄日增重均低于饲养标准,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饲养管理和犊牛料的加工水平低限制了犊牛的体增重。
表5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体增重的影响(kg、g/d)
日龄        组别        体重(kg)        平均日增重(g/d)
0
        EW        42.49a±4.76        —
        LQM        43.45a±4.13        —
        HQM        42.11a±3.17        —
7        EW        43.50 b±1.13        144b±80
        LQM        44.95 a±1.23        214a±89
        HQM        43.58 a±2.09        210a±90
30        EW        58.00 b±3.46        517b±141
        LQM        63.80 a±3.29        678a±127
        HQM        61.52 a±4.22        647a±100
60        EW        73.75 b±4.68        521b±78
        LQM        79.72 a±5.76        604a±133
        HQM        78.45 a±4.35        605a±127
90

        EW        105.86 a±4.81        704a±185
        LQM        110.03 a±8.15        739a±138
        HQM        112.58 a±7.53        783a±131
2.3不同结构日粮培育犊牛成本
从表6和表7可以看出,EW组犊牛全期吃奶118kg ,成本合计376.66元。LQM组犊牛全期吃奶213.5kg ,成本合计540.88元。HQM组犊牛全期吃奶370kg,成本合计745.2元。EW组犊牛较LQM组和HQM组节约鲜奶15.5kg和170 kg,多进食固体饲料8.14 kg和62.74 kg。EW组犊牛90d的饲料费用较LQM组和HQM组分别低115.42元、368.54元。说明早期断奶可以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
表6全期犊牛的日粮采食量(kg)

EW组                  LQM组                      HQM组        
        犊牛料 干草  奶  TMR   犊牛料 干草    奶  TMR  犊牛料 干草  奶  TMR
0-10        0.16        0.35        47        0        0.06        0.15        16.5        0        0        0        50        0
11-20        3.56        0.98        40        0        2.57        0.98        45        0        0        0        50        0
21-30        5.96        1.18        31        0        4.79        0.98        35        0        0        0        60        0   
31-40                                16.25        10.3        2.02        35        0        0        0        60        0
41-50                                15.5        13.24        2.61        25        0        0        0        70        0
51-60                                18.8                        25        16.9        0        0        80        0
61-90                                60                                60                                60
合计        9.68        2.51        118        110.55        30.96        6.74        213.5        76.9        0        0        370          60


表7全期饲养成本对照(元/头)
组别          鲜奶消耗        固体饲料消耗        鲜奶价        固体饲料价        饲养成本        节省费用
        (kg)        (kg)        (元/kg)        (元/kg)        (元/头)        (元)                                       
EW        118        122.74        1.8        1.23        376.66        —
LQM        213.5        114.6        1.8        1.23        540.88        -115.42     
HQM        370        60        1.8        1.23        745.2        -368.54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7日龄后犊牛的体尺指标、体增重均有影响。试验犊牛生长发育情况表明60日龄前对犊牛只饲喂鲜奶,不能保持营养平衡;在北方寒区以213kg奶量培育犊牛效果最好。
3.2  虽然在60日龄前早期断奶组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如低奶量组和充裕奶量组,但90日龄时,三组犊牛的生长发育均符合培育标准;并且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可以增加犊牛对固体饲料的摄入量,节约鲜奶的消耗,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在北方寒区应用早期断奶技术培育的犊牛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张昆,包振华.用发酵初乳饲喂犊牛的经验.中国畜牧杂志[J].1981(6):24-26
[2]邓伟 等.发酵初乳饲喂犊牛早期断奶与产奶性能的研究.中国畜牧杂志[J].1986(6): 44-45
[3]陈贵民等.低奶量人工乳培育犊牛饲养试验.中国奶牛[J].1986(1): 44-50
[4] 李启鹏,莫放等.不同日龄哺乳犊牛瘤胃微生物分泌酶活力的变化规律.2001 国际肉牛生产及科研学术会议论文集[M].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第一版:342-345
[5]姜卫红,韩正康.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酶类膜消化(触壁消化)的研究.畜牧兽医学报[J].1991,22(2):111-116
[6] Hopkins B A.Effects of the method of calf starter delivery and effects of weaning age On starter intake and growth of Holstein Calves fed milk once daily[J].J Dairy Sci,1997,6:24-28
[7] 陆东林.犊牛提早断奶的试验和推广.养牛通讯[J].1980(2):31-33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自家血综合治疗犊牛角膜炎

用自家血综合治疗犊牛角膜炎
李伟 1    周景明1 徐婷婷1
(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1)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伟(1981-),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主修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摘要:2006年春季,庆新牧场有46头犊牛患有角膜炎,病牛结膜和瞬膜红肿、流泪,角膜周围血管充血,多数病牛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灰白色角膜翳的现象。我们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对患病犊牛进行治疗,治愈有效率为97.8% 。在基层,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治疗犊牛角膜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自家血     犊牛  角膜炎
前言: 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奶牛一旦发生角膜炎很容易传染到其他牛只,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诊治,对牛场损失极为严重。自家血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病局部的营养状态;自家血液注射后,通过刺激炎症反应等机制被吸收,同时促进角膜混浊的吸收和消散,达到恢复视力的正常功能。作者于2006年春季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对患有角膜炎的犊牛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1.临床诊断与治疗
1.1临床诊断
2006年5月10日,发现本场四舍的犊牛成群发病,犊牛羞明、流泪、疼痛,结膜暗红、肥厚,眼角附有脓性分泌物,角膜混浊成蓝膜或白膜。严重者,眼角被毛脱落,走路撞墙。
1.2治疗
1.2.1  隔离病牛
患病犊牛单独放入犊牛五舍,使其与蒋康犊牛隔离以防传染。全场每天上下午用消毒液喷洒消毒,牛舍运动场用铺洒漂白粉的方法进行消毒。
1.2.2 自家血治疗
血液及其生物制剂能提高犊牛非特异性抵抗力和免疫保护力,调动康复机制的积极性,促进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的形成,给犊牛补充能量和修补物质。但在广泛使用血液、血清、球蛋白制剂,来治疗和预防犊牛疾病的同时,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包括选择供血牛、抽取血液、制取血液制剂并将此制剂用于犊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上要预先检查供血奶牛,测定血中血红素、白血球含量、血清中总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浓度(指标应在生理标准范围内),凡患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细螺旋体病、白血球增生症和血液寄生虫的病牛,决不能抽取其血液以及使用近三周内进行预防注射过的供血奶牛的血液。
对抽血和制取制剂的用具和器械,应按无菌规则进行消毒。用酒精棉球对病牛眼部消毒,从其颈静脉抽取血液2~3ml,加入青霉素(80万)一支和氯化钠2.5-3.5ml。再用8号长针头缓慢扎进上、下眼睑2-3cm处,缓慢注入混合药液2.5-3ml。隔5天一次,注射2次为一个疗程。
1.2.3消毒眼液治疗
病牛用3%硼酸棉球擦净眼内分泌物后用3%硼酸溶液混合氢化可的松20ml,彻底冲洗眼部,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连用8~10天。
2. 疗效观察
对46头犊牛进行治疗,观察两个月。现把疗效效果分为三个等级:1.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2.好转: 混浊度减轻, 脓性分泌物减少,视力基本恢复。3.无效: 症状不消失,看不清障碍物。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统计
等级        牛头数        占总牛数百分比 (%)
1        42        91.3
2        3        6.5
3        1        2.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两个月后,病牛治愈有效率为97.8%,只有一头犊牛因治疗时病情严重(失去视力),不见好转。
3  小结与讨论
3.1  我们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对46头患病犊牛进行治疗,治愈有效率为97.8% 。
3.2 当发现有角膜炎病牛时,要马上隔离病牛,并对牛舍进行彻底消毒,以防传染给其他病牛。春季多雨季节,要做好牛舍、运动场的清扫和消毒工作避免角膜炎的发生。
3.3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疗程短(10天),见效快,可以很好的解决牧场人力不足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向病牛上、下眼睑注药时,一定要用手按住眼球以防扎怀眼球。
3.4 在基层,用自家血加消毒眼液的方法治疗犊牛角膜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其安全可靠,降低了兽药成本。
3.5本次自家血液疗法治疗中有1例无效, 该牛病程较长,体质弱小,治疗后一直没有好转。如果增加治疗次数,每个疗程注射3次,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观察其效果。还有,本治疗方法对成年牛应该也有疗效,但药物添加量还要再作探讨。

参考文献
[1]发展奶牛生产的几项重要措施 ,刘颖 ,黑龙江畜牧兽医[J], 1986、10 , 13~15
[2]试论畜牧业专业户适度规模经营  康宝中、王凡 , 黑龙江畜牧兽医[J], 1991、9,33~34   
[3]黑龙江省年鉴[M] , 黑龙江年鉴社编, 黑龙江年鉴社出版, 2002年10月, 第一版
[4] 黑龙江省年鉴[M] ,黑龙江年鉴社编 ,黑龙江年鉴社出版, 2001年10月, 第一版
[5] 黑龙江省畜牧业综鉴(1986~1991)[M], 黑龙江省畜牧局史志办公室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
[6] 黑龙江省畜牧业综鉴(1991~1995)[M] ,黑龙江省畜牧局史志办公室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性质对犊牛瘤胃发育及其消化机能的影响

饲料性质对犊牛瘤胃发育及其消化机能的影响
李 伟  苗树君 曲永利 李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庆市,163319,天津市津南区畜牧水产局,天津市,300350)
作者简介:李伟(1981- ),黑龙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修反刍动物营养通讯作者:通讯作者:苗树君,教授,主要从事于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

摘要:本文根据犊牛生长发育的特点,阐述了不同性质的饲料对犊牛瘤胃发育及其消化机能的影响。旨在使人们系统的掌握犊牛瘤胃及其消化机能的特点,从而正确培育犊牛,使其更好生长发育,保证遗传潜力充分发挥。
关键词:饲料性质;犊牛;瘤胃发育;消化机能
一般情况下,对6月龄以前的牛叫做犊牛。犊牛正处在迅速的生长发育阶段,其生长发育情况关系到育成阶段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甚至影响成年牛的生产性能发挥。所以犊牛的培育是保证牛群质量及牛群更新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影响犊牛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其中饲料性质是重要因素之一。饲料性质可直接影响犊牛瘤胃发育及其消化机能,根据犊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使用不同性质的饲料,可以促进犊牛瘤胃发育,建立起比较强大的消化系统,才能达到犊牛培育的预期目标。笔者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将饲料性质对犊牛瘤胃发育及其消化机能影响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正确培育犊牛提供参考。
1 饲料性质对瘤胃及其消化机能的影响
目前,在犊牛培育过程中所使用饲料性质变化一般可分为:(1)单一液体饲料阶段;(2)液体饲料为主,固体饲料为辅的阶段;(3)液体饲料为主过渡到固体饲料为主的阶段;(4)单一固体饲料阶段。第一阶段犊牛靠母乳或人工代乳品获得营养物质,第二、三阶段犊牛以液体饲料和代乳料为主满足犊牛的营养需要,第四阶段靠单一的固体饲料供给犊牛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瘤胃的微生物发酵。
1.1单一液体饲料培育阶段
1.1.1初乳与常乳的饲喂
一般要求给初生犊牛喂5-7天初乳,初生犊牛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较低,因为犊牛在胎儿期不能直接获得母体免疫抗体得到免疫,只有通过哺初乳才能获得免疫。初乳中主要含有三种Ig:IgM, IgG, IgA。犊牛出生时,对免疫球蛋白的吸收率可达100%,出生后10h能吸收20%,12h降低到0。另外,初乳比常乳含有更多的营养;酸度较高可刺激消化腺分泌大量消化酶,使胃肠机能早期活动。初乳黏度大,可被覆在胃肠壁上,代替肠壁黏膜,防止细菌侵入血液中。7天后开始哺喂常乳[1、2] 。初生犊牛瘤胃容积仅1.1L左右,第1、2胃容积仅为15ml/kg,第1、2胃占体重0.48%。瘤胃的发育特别是粘膜组织重量和粘膜乳头长度是第1胃发育程度最可靠的形态学指标[3]。瘤胃乳头是其粘膜上皮的小突起,该突起可增加瘤胃壁吸收挥发性脂肪酸的表面积。这个时期瘤胃乳头平均高度为0.99mm, 瘤胃乳头为白色[4]。这一时期犊牛的皱胃及肠壁上无黏膜,前两胃均发育很慢,瘤胃没有反刍作用,消化作用主要靠皱胃。
1.1.2液体饲料对食管沟反射有促进作用
犊牛出生后,贲门与食物离开瘤胃网瓣胃孔的距离很短,幼龄反刍动物在这两孔之间存在着食管沟反射。摄入的液体饲料,可刺激食管沟,使液体饲料通过食道时,越过前胃直接进入皱胃,不经过瘤胃的反刍作用,形成与单胃动物类似的消化方式。
1.2液体饲料为主,固体饲料为辅的阶段
1.2.1 犊牛瘤胃及其消化机能的变化
犊牛一般在25日龄之前以常乳饲喂为主。犊牛大约出生后第1-2周出现反刍,这时腮腺能分泌唾液,要适量投给优质干草和代乳料以促进瘤胃及消化机能的发育。在第12日龄时喂常乳加固体饲料,前两胃的胃容积为114.0ml/kg,第1、2胃占体重1.78%,瘤胃乳头平均高度为2.46mm,瘤胃乳头为暗褐色[4],这一时期瘤胃的容积及重量都有很大增长,15日龄时第1胃达到第4胃的生长速度,瘤胃乳头的长度变化很小,但是颜色变化最明显,由白色变为暗褐色。
1.2.2 代乳料的应用
代乳料,即根据营养需要配置的容易吸收的精饲料,它起着促使犊牛由以奶为主的营养转向完全以植物性饲料为营养的过渡作用,形状为粉状或颗粒状[1]。在国际上,一般在犊牛刚出生后不久就用更经济实用的代乳料来代替母乳。传统的代乳料,包括脱脂奶、乳蛋白浓缩物、脱乳糖乳清粉和乳清粉。自然界中,牛乳的营养成分与其它营养物相似使得用代乳品替代牛乳成为可能。我国大多用非乳蛋白(包括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代替乳蛋白。一般认为,动物蛋白比植物蛋白的效果好。猪或牛的血浆蛋白可以用于犊牛代乳料,优点可能在于消化性强,氨基酸平衡,是对肠腔有益的免疫球蛋白的来源[5]。
大豆因其价廉易得而成为酪蛋白替代物,但其所含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醣等影响了它的利用。大豆中的丹宁和其他多酚类化合物也可通过与消化酶结合,使犊牛的生产性能降低。用酸、碱处理,瘤胃液发酵、乙醇浸提、膨化等方法,都能提高大豆粉的消化性,但因成本过高或瘤胃液不易大量获取,而很难广泛使用。实验证明,用高温处理的大豆粉代乳料替代40%牛乳饲喂13~25日龄犊牛是可行的[6]。据以上理论,王中群,岳永超(1997)[7]用代乳料饲喂犊牛,结果每增重1千克,节约饲料成本19.55元。
研究表明,哺乳期42d,全期用乳量150kg的培育方式下,犊牛开食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应高于21.0%(DM),若以大豆饼为主体蛋白质饲料,蛋白质水平应达到22.38%,并需要补加0.14%的蛋氨酸。高脂肪日粮可以减少犊牛的冷应激,提高犊牛的存活率(R.E.Dietz,2003[8]),但体脂肪沉积会影响小母牛的乳房发育和以后的产奶量(Sejrsen,1982[9])。犊牛喂以低能量和高蛋白营养日粮时,随着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比率增加,其体增重中水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减少(Donnely,1983[10])。潘军(1995)[11] 研究结果表明,开食料蛋白质水平和采食量均会影响0-3月龄犊牛的生长发育。
1.3由液体饲料为主逐渐过渡到固体饲料为主阶段
1.3.1犊牛瘤胃及其消化机能的变化
犊牛在21-28日龄时一般已过渡到以固体饲料为主的饲喂方式。这时犊牛第1、2胃重/四个胃重为60.2% ;第1胃粘膜层重/瘤胃重为57.3%,第1胃粘膜乳头长度为2.88mm,瘤胃粘膜乳头颜色为暗褐色(金曙光,嗄尔迪等,1998[12])。犊牛在26日龄时瘤胃生长速度超过皱胃。犊牛能采食部分犊牛料和优质青粗饲料,正常反刍,已初步建立起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和特征。
1.3.2精料和干草对瘤胃发育的作用
犊牛生后4~12周,除喂全乳外饲喂不同比例的混合精料和干草。适当多喂精料时犊牛的瘤胃乳头成长发育较好,而多喂干草则可促进胃容积和组织发育。但是如果只喂精料或只喂粗料都会影响瘤胃容积和瘤胃的乳头正常生长发育,同时也会降低日增重,所以培育犊牛日粮应精粗饲料合理搭配。据试验报道,将精料组和干草组犊牛持续饲养,自16周龄后全部更换成仅喂全乳,则使已发育良好的瘤胃容积相对缩小,瘤胃乳头的高度又退化到1mm以下。固体饲料对刺激瘤胃发育所产生的效果并非单独是物理的作用,其中还包括精料和干草两方面共同发生的营养作用。因在瘤胃发酵的产物中,最主要的低级脂肪酸是乙酸、丙酸和丁酸,这些脂肪酸的产生则是刺激瘤胃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1.3.3 颗粒性精料
颗粒性精料可提高采食量,其原因可能是:①颗粒性精料不仅表面积大,而且易与胃内的粗饲料分离,便于后送,可在较短时间内减少瘤胃总内容物体积;②颗粒性精料在加工过程中经80~100℃的高温处理,增强了动物的适口性;③与粉状精料相比较,颗粒性饲料更符合动物的采食习性.这些因素都可以增强动物的食欲,促进采食,增加采食量 (李敬玺,2003[13])。刘云波(2003)[14] 用粗蛋白20%,钙0.75%,磷0.52%,食盐0.30%的颗粒料饲喂犊牛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1.4全部固体饲料阶段
饲喂开食料的早期断奶犊牛的瘤胃等消化器官发育明显提前,在92日龄时瘤胃发育的主要形态学指标已接近成年牛水平[15]。早期断奶即大量节约了鲜奶,降低了犊牛培养成本,又使其成年时由于消化器官组织发育非常充足,更具高产和长寿的潜力。我国目前大多采用2-3月龄断奶技术,消耗奶量200-300kg。个别的采用犊牛30日龄断奶技术[16]。早期断奶的犊牛第一胃内发酵的适应能力约在给予植物性饲料后的第五六周时得到完善,瘤胃生长速度大大超过第4胃。植物性固体饲料的摄取,使犊牛唾液分泌量增加和唾液中的碳酸含量增高,而氯离子含量降低。
2 营养和非营养性添加物的影响
2.1营养性添加物(矿物质和维生素)
犊牛日粮推荐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如表1。
表-1 犊牛日粮推荐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与饲喂新鲜乳相比,DM基础,NRC 2001)
营养物质          代乳料          哺乳期日粮       生长日粮           全乳
矿物质
Ca(%)            1.00             0.70             0.60              0.95
P(%)             0.70             0.45             0.40              0.76
Mg(%)            0.07             0.10             0.10              0.10
Na(%)            0.40             0.15             0.14              0.38
K(%)             0.65             0.65             0.65              1.12
Cl(%)            0.25             0.20             0.20              0.32
S(%)             0.29             0.20             0.20             0.32
Fe(mg/kg)        100              50               50                3.0
Mn(mg/kg)        40               40               40               0.2-0.4
Zn(mg/kg)        40               40               40                15-38
Cu(mg/kg)        10               10               10               0.1-1.1
I(mg/kg)         0.50             0.25             0.25             0.1-0.2
Co(mg/kg)        0.11             0.10             0.10            0.004-0.008
Se(mg/kg)        0.30             0.30             0.30            0.02-0.15
维生素
VA(IU/kgDM)     9000            4000           4000           11500
VD(IU/kgDM)      600            600            600            307
VE(IU/kgDM)       50             25            25              8

   注:表上数据来自美国NRC 2001。
VA可以通过降低自由基、单线态氧等反应活性来调节免疫功能[17]。居报道,给应激犊牛补饲正常生长猪10倍的B族维生素和Vc对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无影响,但发病率比对照组低33%,增重增加4.2% 。Zn可使动物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重量增加,缺Zn严重降低抗体滴度和各种抗体反应。犊牛饲料中添加甘露蜜低聚糖(Mannan Oligosaccharids,MOS)它可在消化道内自由流动,当通过小肠时,与侵入病原菌碳水化合物基团相结合,使病原菌既不能繁殖,又不能附着在犊牛体内,被安全排出体外。而对乳酸菌等有益菌没有影响[18]。
2.2非营养性添加物
如在饲喂全乳之外,饲喂适量锯末之类的非消化物,前胃容积增大的程度与饲喂80%干草的相似,瘤胃肌层的厚度也有所增加。向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使犊牛每日多增重510g,并且可减少有关疾病的发生[19]。益生素(Probiotics)有利于犊牛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建立,起到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的作用[20][21]。在牛饲养中应用高氯酸盐,可提高牛的增重,降低料重比,且屠宰后体内无残留,尤其对犊牛培育的效果显著[22]。适当的添加一些饲料调味剂可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和采食量[23]。
3 小结与展望
初生犊牛的瘤胃、网胃、瓣胃尚未充分发育,与单胃动物一样主要靠真胃及肠道执行消化功能,这时要及时喂以初乳。饲喂初乳后应及时训练采食固体饲料,如果饲喂固体饲料过迟,就会引起瘤胃发育迟缓,甚至引起瘤胃乳头退化。所以随着犊牛的生长发育,及时投给代乳料,精粗饲料,颗粒料等不同性质的饲料可以促进瘤胃乳头和容积的生长发育,尽早建立起瘤胃庞大的微生物群系和消化机能,以保证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J.D.Arthington[24]证明早期断奶的犊牛的受胎率比一般的要高,且产后间歇短,日产奶量差异不大。近几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奶犊牛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饲料性质对瘤胃菌群的协调作用、瘤胃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影响;犊牛阶段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邱怀主编.现代乳牛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 李凯年. 初乳的免疫作用. 吉林畜牧兽医.1997年第12期 P25-26
[3].玉手英夫.乳牛科学.农山通村文协,1981,P42~48  
[4] 韩名堂主编.反刍动物营养与饲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5月
第1版.P534-536
[5] 孔祥浩摘译.饲料博览. 1996第8卷第2期 P38-39

[6] 邓代君,黄锡霞.8~25日龄犊牛对牛乳和处理大豆粉消化性的研究报.动物营养学报.12卷1期P18-19
[7] 王中群 ,岳永超.乳用犊牛代乳料应用效果研究.畜牧兽医杂志.第16卷
4期.1997年10月P22-23
[8] J.N.Tikofsky,M.E.Van Amburgh,and D.A.Ross. Effect of varying carbohydrate and fat content of replacer on body composition of Hoistein bull calves .J.Anim. Sci.2001. Vol 79:2260-2267
[9]Sejrsen,K,J.T.Huber. Infiuence of nutrition on mammary development in pre-and postpubertal heifers. J.Dairy Sci.1982  65:793-800
[10]Donnelly P.E.N.Z..Effects of dietary carbohydrate:fat ratio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milk-fed calves. J.Agric.Res. 1983  26:71-77

[11]潘军.犊牛早期断奶开食料的研究,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NO.8 P8-10
[12] 金曙光,嗄尔迪.早期断乳犊牛开食料营养价值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1998年第14卷第3期P24-26
[13] 李敬玺,赵坤.不同形式精料对牛胃肠消化代谢的影响,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Vol.37,No.3,Sep P 55-56
[14] 刘云波,李长胜.奶牛犊牛早期断奶关键技术措施,饲养研究NO3,2003 P41-42
[15] 大森照一郎等.日畜会报.1972,43(5):231~238
[16] 杨金住.犊牛30日龄断奶技术,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年第6期P16
[17] 李秋凤 李建国.营养因素对犊牛疾病及免疫机能的影响,饲料工业,2001年第22卷第6期P15-17  
[18]朱钦龙.犊牛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甘露蜜低聚糖,中国奶牛. 1998年第4期 P32
[19]关波,丁锡宝.饲料酶对肉用犊牛增膘增重试验报告.黑龙江畜牧科技.2000年第2期 P16
[20]何昭阳,张林波.复合产酸菌对犊牛正常菌群定植的影响及抗病效果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0,22(2):P80~82
[21] 周凌云摘译黄微校.直接饲喂微生物对育肥牛的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第31卷第1期 P47
[22] 李义海.高氯酸盐在牛饲养中的应用.粮食与饲料工业.1997年第12期p72
[23]韦加腾等.影响饲料调味剂的因素,中国饲料.1998年第14期P8-9
[24]J.D.Arthington,R.S.Kalmbacher. Effect of early wean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ree-year-old,first-calf beef heifers and calves reared in the subtropics J .Anim.Sci.2003.81:1136-1141

Effects of characteristics of forage on and digest function of calves
(HLJ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Colla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Qing 163319, Farming and Aquatic Product Office in the south borough   of Tientsi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lves growth,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influence by virtue of the forage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alf’s rumen in detail. Aim at making the people systematically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lf’s rumen and digest function, consequently make calves grow better and bring more potential yield.
Key word:  characteristic of forage、calf、rumen growth、 rumen of
digesting function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双氧水综合治疗奶牛纤维素性肺炎

李伟  
摘要:患纤维素性肺炎的奶牛, 死亡率很高;同时,患过纤维素性肺炎的奶牛, 以后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2005年冬、春季,作者在庆新牧场对患纤维素性肺炎的15头奶牛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用双氧水综合治疗,其治愈率可达93.4% 。所以, 用双氧水治疗奶牛纤维素性肺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双氧水  奶牛  纤维素性肺炎
前言:
肺是动物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一方面需要通过肺脏不断的从外界摄取氧,以氧化营养物质,获得能量;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断的把动物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一旦肺组织出现问题,机体的健康水平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危急生命。纤维素性肺炎(Fibrinous pneumonia)又称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是累及整个肺叶的一种急性纤维素性炎症。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患纤维素性肺炎的奶牛时有发生。作者查找有关资料结合牧场实际就奶牛纤维素性肺炎的发生、临床特征、治疗进行了归纳总结。
1病因
一般认为,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非传染性纤维素性肺炎其致病细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化脓棒状杆菌、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等。但病的发生要有条件性致病因素的同时作用。
1.1环境因素
天气湿热、气温骤变, 冬季舍内防寒保暖措施差, 褥草未及时更换, 长期被粪尿浸渍,饮用冷水,有贼风侵袭; 春季雨水多, 运动场泥泞潮湿, 厩舍阴暗、潮湿,通风、排气设备不足; 牛只拥挤,舍内灰尘多等, 都会使机体防御抵抗能力降低。
1.2 饲养管理因素
牛只过度运动,并且运动后不控制其饮水量。饲喂不规律,随意性大。饲养员管理不当,奶牛患感冒、支气管炎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药物、水等异物误入肺中。放牧时,采食再生草,引起过敏。
1.3  营养因素
 饲料配方不合理,不能满足奶牛营养需要;一味追求产奶量,致使奶牛体弱、营养缺乏, 抗病力减弱。
1.4 其他因素
继发性如犊牛副伤寒、下痢、结核病、马氏杆菌病等,均有肺炎症状出现,从而引起奶牛纤维素性肺炎。
2 临床特征
多发生在湿热季节,患病牛精神沉郁,采食量降低; 肺炎病牛多有下痢发生, 牛体消瘦,不愿行走,喜卧于病侧,反应迟钝;混合性呼吸困难,呼吸剧增(100次/min),粘膜发绀,静脉怒张。体温迅速上升,呈稽留热。肺部听诊,有广泛的啰音和捻发音。 胸部叩诊, 病灶区为浊音或半浊音。鼻孔流棕黄色或红色泡沫样鼻液,鼻红。
3 治 疗
  以往多用大剂量磺胺类、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其疗程长,效果多数不理想。根据奶牛纤维素性肺炎的病理特点,作者采用了对患牛进行静脉注射过氧化氢溶液。使其在血液中迅速分解出氧,通过血液循环把氧运送到各器官组织。这样就解决了机体缺氧问题。为了缓解肺循环障碍,治疗此病的宗旨是:少挂水、多进药。现举两例病例。
04118号牛,体温迅速升高达41-42℃,呈稽留热,心音强,脉搏强次数正常,呼吸困难达60次/min。肺部听诊,呼吸音增强,有啰音。鼻有粘液为初为白色后为棕黄色。诊断为纤维素性肺炎。
04035号牛,食欲废绝,精神忧郁,结膜发绀,拉稀。咳嗽呈间歇性,粗厉。肺部听诊为大面积湿啰音和捻发音,脉搏弱,心音弱。鼻液有一点红色鼻液。诊断为纤维素性肺炎。
治疗时要根据病症,具体治疗如下:
A缓解肺循环障碍,减轻肺负担。做法:静脉放血,严重时一侧放血,一侧静脉静点。
B缓解机体缺氧。做法:用新的双氧水(3%)600ml加到1800ml的葡萄糖(25%)中再加维生素C两支。
C抗菌消炎。可用青霉素160万单位4支和链霉素600万单位一支,注射用水30-40毫升,肌肉注射。磺胺类药物也很实用。
D制止渗出。葡萄糖酸钙(10%)500mL,甘露醇(25%)250 mL。
E促进机体排出液体。速尿200-250 mg,皮下注射。
F对症治疗。心脏衰弱时,可用安钠口加或樟脑制剂。咳嗽剧烈时可加安茶碱等镇咳祛痰药。食欲废绝,可给与健胃助消化药。
G镇静病牛。可用阿托品20-30mg,皮下注射。
以上治疗每日两次,跟踪治疗3-7天,待病牛好转后继续巩固治疗,直到治愈。
作者对15头病牛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其治愈率可达93.4% 。一般在放血、使用双氧水后20分钟,呼吸困难迅速缓解,病状得以好转。
4小结与讨论
治疗本病,及早发现、治疗是起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可以尽快提高疗效。作者在庆新牧场对患纤维素性肺炎的15头奶牛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用双氧水综合治疗,其治愈率可达93.4% 。所以, 用双氧水治疗奶牛纤维素性肺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总结经验,凡有渗出(听诊有湿性啰音)性质的肺炎,均可参考此种治疗方法。治疗本病的宗旨是:少挂水、多进药。用静脉注射过氧化氢溶液,方法简便、经济廉价,并且实践证明,无毒副作用,便于在基层推广应用。另外,治疗奶牛纤维素性肺炎报道很多,用中药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也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如果在双氧水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一些中药制剂可能结果会更好,这有待在以后的生产实际中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混合日粮技术问答 作者 李伟

目录
1.什么全混合日粮?
2.使用全混合日粮(TMR)的好处都有哪些 ?
3.奶牛场场址如何选择?
4.施行TMR技术要建什么样的奶牛舍?
5. 施行TMR技术需要什么样的饲料原料?
6.在TMR饲料加工需要注意哪些?
7. TMR需要哪些仪器设备?
8.什么是TMR分组饲喂方法?
9.TMR分组饲喂技巧有哪些?
10.TMR质量监控需要注意什么?
11.TMR混合机容量如何确定?
12.TMR干物质含量如何确定?
13.TMR各种原料的养分测定方法?
14.实配TMR饲料营养含量与配方营养含量相差要在什么范围之间?
15.饲料原料样品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
16.TMR颗粒多大为宜?
17.如何对奶牛体膘膘度评分?
18.什么是荷斯坦奶牛外貌鉴定技术?
19.什么是空槽综合症(Empty Bunk Syndrome)?
20.如何监测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含量?
21.如何制作优质青贮玉米?
22. TMR营养浓度与混合组是多少?
23.如何经营管理散栏饲养奶牛场?
24.散栏饲养奶牛场奶牛肢蹄病如何防治?
25.散栏饲养条件下食槽中饲料粮应如何控制?
26.TMR的配方如何配制?
27.人工TMR饲喂奶牛是否有效?
















1.什么全混合日粮?
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s)的概念是指根据不同奶牛生长发育及各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目的,按照营养调控技术和多饲料搭配原则而设计出的奶牛全价营养日粮配方,按此配方把每天饲喂奶牛的各种饲料(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和各类特殊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通过特定的设备和饲料加工工艺而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供奶牛采食的饲料加工技术。TMR饲喂技术适用于具有现代化牛舍、饲养管理规范、机械化挤奶厅和TMR混料车等仪器设备的大型养殖场。
2.使用全混合日粮(TMR)的好处都有哪些 ?
全混合日粮(TMR)是结合奶牛散方式(自由采食)而配制的日粮。其便于控制奶牛日粮的营养水平,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相对平衡和精、粗饲料比例适宜,增加干物质的采食量,维持瘤胃正常发酵、消化、吸收及代谢。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发挥奶牛泌乳潜力,维护健康,延长利用年限,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均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有如下几点:
(1)控制奶牛日粮的营养水平,提高采食量
TMR技术保证了奶牛所采食的每一口饲料都是营养均衡的。TMR技术能够保证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改善饲料适口性,避免奶牛挑食与营养失衡现象的发生,并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特别是粗饲料,将干草、秸秆、青贮玉米等粗饲料合理切短、破碎揉搓,利于奶牛的采食、消化,有利于采食量的提高。
(2)维持瘤胃正常发酵、消化、吸收及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
TMR技术将日粮中的碱、酸性饲料均匀混合,加上奶牛大量的碱性唾液,能有效地使瘤胃PH值控制在6.4-6.8,降低瘤胃内酸、碱变化从而提高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强瘤胃机能,提高瘤胃内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
(3)维护奶牛健康
TMR技术可提高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性使瘤胃PH值控制在6.4-6.8能有效地避免瘤胃酸中毒的发生,进而减少由此产生的前胃弛缓、瘤胃炎、四胃移位、蹄底溃疡、肝脓肿等疾病。减少医疗保健上的开销,降底成本,使奶牛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国内许多奶牛场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数月降低消化道疾病90%以上。
(4)精、粗饲料比例适宜
传统饲养饲料投喂误差可达20%以上,奶牛全混合(TMR)日粮工艺减少饲养的随意性,使得饲养管理更精确。饲料投喂精确度可提高5%-10%。
(5)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分群管理和机械饲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奶牛场管理成本奶牛全混合(TMR)日粮工艺的应用可使人工效率由过去的10-15头/人提高到40-50头/人。
3.奶牛场场址如何选择?
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今修建住宅等规划结合起来,必须适应于现代化养牛业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地势高燥 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处、风口处,以免排水困难,汛期积水及冬季防寒困难。
   (2)土质良好 土质以沙壤土为好。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水源充足 要有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丰富 肉牛饲养所需的饲料特别是粗饲料需要量大,不宜运输。肉牛场应距秸秆、青贮和干草饲料资源较近,以保证草料供应,减少运费,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 架子牛和大批饲草饲料的购入,肥育牛和粪肥的销售,运输量很大,来往频繁,有些运输要求风雨无阻,因此,肉牛场应建在离公路或铁路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卫生防疫 远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还要避开对肉牛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特别是化工类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
  (7)节约土地 不占或少占耕地
  (8)避免地方病 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质缺乏或过多含有某种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对肉牛生长和肉质影响很大,虽可防治,但势必会增加成本。故应尽可能避免。
  (9)饲料库 建造地位应选在离每栋牛舍的位置都较适中,而且位置稍高,即干燥通风,又利于成品料向各牛舍运输。
 (10)干草棚及草库 尽可能地设在下风向地段,与周围房舍至少保持50米以远距离,单独建造,既防止散草影响牛舍环境美观,又要达到防火安全。
 (11)青贮窖或青贮池 建造选置原则同饲料库。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入浸污染,同时要考虑出嵙时运输方便,减少劳动强度。
  (12)兽医室,病牛舍 应设在牛场下风头,而且相对偏僻一角,便于隔离,减少空气和水的污染传播。
   (13)办公室和职工住舍 设在牛场之外地势较高的上风头,以防空气和水的污染及疫病传染。养牛场门口应设卫门和消毒室和消毒池。
牛场场区规划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做到紧凑整齐,提高土地利用率,供水管道节约,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和便于防火灭病,并注意防火安全。牛场内务建筑物的配置要因地制宜,便于管理,有利于生产,便于防疫、安全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到整齐、紧凑,土地利用率高和节约投资,经济实用。
3.施行TMR技术要建什么样的奶牛舍?
(1)为牛创造适宜的环境
    一个适宜的环境可以充分发挥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来说,家畜的生产力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不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使家畜的生产力下降10-30%。此外,即使喂给全价饲料,如果没有适宜的环境,饲料也不能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畜产品;从而降低了饲料利用率。由此可见,修建畜舍时,必须符合家畜对各种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为家畜创造适宜的环境。
  (2)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畜牧兽医技术措施的实施,奶牛生产工艺包括牛群的组成和周转方式,运送草料,饲喂,饮水,清粪等,也包括测量、称重、采精输精、防治、生产护理等技术措施。修建牛舍必须与本场生产工艺相结合。否则,必将给生产造成不便,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3)严格卫生防疫,防止疫病传播
流行性疫病对牛场会形成威胁,造成经济损失。通过修建规范牛舍,为家畜创造适宜环境,将会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此外,修建畜舍时还应特别注意卫生要求,以利于兽医防疫制度的执行。要根据防疫要求合理进行场地规划和建筑物布局,确定畜舍的朝向和间距,设置消毒设施,合理安置污物处理设施等。
   (4)要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在满足以上三项要求的前提下,畜舍修建还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和设备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加快资金周转。因此,畜舍修建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有利条件(如自然通风,自然光照等),尽量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建筑施工习惯,适当减少附属用房面积。畜舍设计方案必须通过施工能够实现的,否则,方案再好而施工技术上不可行,也只能是空想的设计。
(5)建舍要求  
牛舍建筑,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建牛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还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有条件的,可建质量好的、经久耐用的牛舍。
  牛舍内应干燥,冬暖夏凉,地面应保温,不透水,不打滑,且污水,粪尿易于排出舍外。舍内清洁卫生,空气新鲜。
  由于冬季春季风向多偏西北,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好。牛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房顶有一定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舍内各种设施的安置应科学合理,以利于奶牛生长。
散栏式牛舍建筑的基本要求:宽度在20米以上,长度在60米-120米。标准牛舍以饲养200头-400头以上牛为单位。散栏式牛舍是将牛床饲养与挤奶厅相结合的牛场,适合规模化养殖,自动化管理。散栏式牛舍一般长为70米-80米,宽为20米-27米。舍内设牛床,成年牛床长210厘米-220厘米,宽110厘米-120厘米;育成前期牛床长170厘米-190厘米,宽85厘米-90厘米;育成后期牛床长190厘米-200厘米,宽100厘米-110厘米。牛床距地面高度20厘米左右。饲喂道宽4米-4.5米,方便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设备的使用。散栏式牛舍可分为房舍式、棚舍式和阳棚式三种。其中塑料暖棚牛舍属于半开放牛舍的一种,是近年来北方寒冷地区推出的一种较保温的半开放式牛舍。就是冬季将半开放式奶牛舍,用塑料薄膜封闭敞开部分,利用太阳能和牛体散发的热量,使舍温升高,同时塑料薄膜也避免了热量散失。
   修筑塑膜暖棚牛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选择合适的朝向,塑膜暖棚牛舍需坐北朝南;二是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应选择对太阳光透过率较高,而对地面长波辐射透过率较低的聚乙烯等塑膜,其厚度经以80—100微米为宜;三是要合理设置通风换气口,棚舍的进气口设在棚舍顶部的背风面,上设防风帽、排气口的面积以20厘米X20厘米为宜,进气口的面积是排气口面积的一半,每隔3米远设置一个排气口。
     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应以牛舍长度一致对齐为宜,这样整齐美观,充分利用地皮。其宽度应参照每头牛10平方米设计而计算出宽度。牛随时都要饮水,因此,除舍内饮水外,还必须在运动场边设饮水槽。槽长3—4米,上宽70厘米,槽底宽40厘米,槽高40—70厘米。每25—40头应有一个饮水槽,要保证供水充足,新鲜、卫生。运动场周围要建造围栏,可以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
  
4. 施行TMR技术需要什么样的饲料原料?
(1)奶牛全混合日粮需要饲料的种类多
粗饲料是饲养奶牛的基础,精料只是饲喂奶牛的一种补充料。粗料质量是影响我国奶牛产奶量最重要的因素。常用的有:
a.青干草类:如苜蓿干草、芦苇、羊草、紫云英及各种野干草。奶牛的最优秀粗饲料是奶牛日粮中必须保持一定量的青干草,可维持正常的瘤胃内环境和提高乳脂率。现代奶牛业取得的成就,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就是优质青干草的作用,它是现代奶牛业的标志之一。
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如甘薯、胡萝卜、马铃薯、萝卜、甘蓝、西瓜皮、南瓜、甜菜等。营养特点:适口性好;主要作为能量饲料添加,水分含量高。
b.青绿饲料:如甘薯蔓、花生藤、黑麦草、苜蓿、三叶草、玉米青割、各种青菜等。其营养特点: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适口性好;体积大,水分含量高。由于青饲料具有上述种种优点,牛喜采食,加之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一些地区的农户缺乏科学饲养的知识,大量饲喂奶牛。因为青绿饲料水分含量高,牛采食后很快就有饱感,但因其干物质及其养分摄食不足,反而不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所以含水分高的饲料在TMR饲料中要严格控制用量。
c.农副产品类:如大麦秸、小麦秸、稻草、玉米秸、花生藤、大豆秸、荞麦秸等。其营养价值较低,粗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消化率低,但来源广,成本低。奶牛食入可使机体产生饱感。但对于高产奶牛严格说没有饲喂价值。
d.糟渣类饲料:豆腐渣、粉渣、啤酒糟、酱油渣、白酒糟、甜菜渣等。营养特点:适口性好,可提供蛋白。啤酒糟是由大麦麦芽、谷皮、其他谷物、残化糖渣干燥而成。其粗蛋白含量高于白酒糟,如氮浸出物约占39%-43%,其脱水干燥后,是优良奶牛饲料资源。
TMR中粗饲料营养价值顺序为优质干草、野生干草、玉米秸、麦草、稻草。在TMR技术中粗饲料应以豆科、禾本科和秸秆类饲料混合使用效果好。青贮饲料作为奶牛日进食量最多的一种饲料,要注意其供给充足,品质优良。
豆粕、棉粕蛋白质易分解,氮氨酸和胱氨酸低于需求水平,棉粕中赖氨酸含量也较谷物蛋白低,缺乏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TMR以玉米和青贮玉米为主时,应限制玉米副产品作为过瘤胃蛋白的用量,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100克-150克。
(2)奶牛全混合日粮需要饲料营养含量准确。
   奶牛场对所用饲料原料的营养含量掌握准确无误是保证TMR营养含量全价、平衡的先决条件,因为当原料成分变化时,正确的配方也可使TMR迅速变得营养不平衡。例如当青贮玉米干物质从35%变为45%时,蛋白质摄入量仅相差0.1磅(45.4g),但却造成1磅(454)的乳蛋白产量的变异;对于高产牛,粗料干物质减少导致食欲不振、酸中毒等。这就要求奶牛场有一套相应的保障制度,如:建立自己的饲料化验室,饲料订购合同指明原料营养含量,饲料保存制度等。
5.在TMR饲料加工需要注意哪些?
科学的饲料加工技术包括:饲料的加入顺序、颗粒的大小、混合时间和加水量等多方面内容。符合营养标准的TMR饲料不仅需要有准确的饲料原料营养含量和科学的饲料配方还需要科学的饲料加工技术。
a.同一批次车内的变化
    混合程序、混合时间和饲料装填次序是控制同一批次内饲料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不同型号和大小的TMR混合机具有不同的混合程序要求。对混合程序的具体要求,应参考操作规程,在没有具体操作规程情况下,可参考下列操作程序:
装填饲料时不开机,如果不希望把青贮饲料或干草切得太短,则先装填精料和其它颗粒小的饲料,尺寸长的粗料最后装填,混合4-8分钟,除卸料外混合机应处于关机状态。
b.混合时间
    随着混合时间的延长,TMR混合料的均匀性(一致性)有所提高,但却有缩小饲料颗粒的潜在可能性,最好与TMR混合机制造商代表和奶牛营养技术人员商量,使得混合的饲料既要均匀又要避免过度混合。
    对大多数TMR混合机来说,混合4-8分钟时间足够了,过度混合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能量(燃料或电力),缩短机器寿命。且由于缩小了饲料颗粒而影响奶牛生产性能。除非制造商提出建议,否则装料时应关机,然后开机混合,只有必要时才开机卸料。
混合程序的样品建议如下:
单个垂直混合机        卷筒式混合机        由四个搅拌器组成的混合机
青贮或干草首先装料
混合3-4分钟以切短干草
装料时开机
混合并切割8-12分钟        首先加入液态饲料
然后装量少的饲料
装料时混合机缓慢开机
料装好后混合3-4分钟        量少的料既不首先加入也不最后加入
切短的干草最后加入
装料时混合机间断性开机混合2-8分钟
c.饲料装入次序
混合机加料次序似乎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理想的加料次序应考虑混合机型号及饲料品种。如果混合机主要用于切割干草,则加料时混合机必须处在开机状态,且干草往往接近最初时加入,否则大多数混合机都可在加料加到四分之三时才开机。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改变加料次序:
(1)混合机内有死角。仔细观察混合机底部前后方,如有死角,则一目了然。观察混合机操作情况以找出潜在的死角。2精料装在混合机的门旁边,混合机运转时把饲料推到门口,因而无法有效地搅拌精料3精料磨得过细。在竖式混合机中,很难把磨得很细的精料从底部提升上来,因而精料应在加入到一半时再加入,因为精料自然而然会到下面去的。4加料时必须处在开机状态,这会导致饲料粉碎,因而粗料(尤其是干草)应在接近最后时加入,以减少混合时间。
往混合机加水可减少死角的发生,把水加到混合机疑有死角的地方,至少应加8%的水以改变混合料的含水量在食槽中采集几个样品,测试其水分。如果日粮中的含水量变化很大,则对TMR的营养含量影响很大。
6 .TMR需要哪些仪器设备?
a.TMR混合搅拌车的选择
常见的TMR混合搅拌车有立式、卧式;牵引型搅拌车、座型搅拌车等,大部分都配有计算机智能化控制和操作系统,有的厂家的混合机设计有刀片,可以切断长的干草。搅拌车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几项因素,因场而宜,因不同的牛场情况而加以选择:
(1)所应用的日粮类型,如粗饲料主要是稻草或青贮等;
(2)奶牛场的建筑结构,主要看喂料道的宽窄、牛舍高度和牛舍入口;
(3)搅拌车的型号(主要指容积)选择的决定因素是奶牛场的饲养头数,一般按每日饲喂1次,每6-7头牛就应该有1立方米的容积。
b.现代化挤奶厅
目前国际上主要使用并列式、鱼骨式、转台式和中置式四种现代化挤奶厅。一个快速、高效而且可靠的挤奶系统,可满足不同程度的自动化需求。可以使饲料配制人员第一时间掌握奶牛产奶量情况,并以此制定出相依的牛只调配安排。
c.其它仪器设备
   TMR饲养下,奶牛场还应具备奶牛管理系统,奶牛自动识别器,粪污处理装置,奶牛计步器,牛场监视器等仪器设备辅助奶牛场的管理。
7.什么是TMR分组饲喂方法?
奶牛分群技术是实现TMR饲喂工艺的核心, 但根据我国现有的奶牛场的规模和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的组织安排适合的奶牛分群方案,分群的数目视牛群的大小和现有的设施设备而定。
第一种方案,分2群,即将泌乳牛和干奶牛分开。 适用于牛场规模300头以下奶牛生产力比较平均的小型奶牛场。因为牛群中低产牛和高产牛产奶量之间的差别一般不会超过15%。
第二种方案,分4个组群,即高产群、中产群、低产群和干奶群。适用于500头左右的中型奶牛场,此类型奶牛场一般设施建设较齐全, 奶牛生产性能层次也较分明。
第三种方案,分6个组群,即新产牛群,高产成年泌乳牛群,高产头胎牛群,体况异常牛群,干奶前期和干奶后期牛群。适用于500头以上的大、中型奶牛场。具体分群如下:
(1)新产牛群:分娩后1-2周内或分娩后食欲尚未恢复的新产牛及患病牛。该群不能拥挤,饲槽应充足,以减少抢食和应激。
(2)高产成年泌乳牛群:饲喂高产TMR。
(3)高产头胎牛群:该牛群胆子小,少吃多餐,采食持续时间短, 在同一产奶水平下头胎牛干物采食量比成乳牛低15-20%因此需要单独的TMR饲料配方。
(4)体况异常牛群:由瘦牛、胖牛及因繁殖障碍导致泌乳期过长的牛组成。
(5)干奶前期牛群(干奶期头30-45天):依体况可饲喂两种TMR日粮,即干奶体况<3.75(5分制,1分最瘦,5分最胖)只饲喂维持型TMR)体况<3.75则饲喂增重型TMR。
(6) 干奶后期牛群(分娩前14-21天)可逐步饲喂泌乳型TMR。
8.TMR分组饲喂技巧有哪些?
分组饲喂很自然地注重产奶量的高低,但体膘膘度、年龄和怀孕阶段也应加以考虑。为头胎奶牛单独配制日粮,由于减少了奶牛间的竞争,从而提高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和产奶量。
在大型奶牛场,空怀奶牛单独分组饲喂有利于牧场管理。处在泌乳后期但体膘膘度较差的奶牛仍应关养在高产组以使其能恢复体膘。每一组内的奶牛其产奶量差异不应超过10kg。如果奶牛年单产超过9000公斤,则可考虑配制一种TMR日粮。各小组间的营养浓度差异不应超过15%,以避免奶牛消化不良。预期泌乳后期奶牛转群时产量下降幅度比泌乳早期要大。当对TMR饲喂小组进行改变时,每次转群的奶牛越多越好,并且最好在晚上转群,因为晚上活动较少,晚上转群能减少应激。
为了尽可能满足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有必要对组内的产奶量适当加以调整,经过调整以后的产量应该是目标产奶量。这一因素随着组的数量和每一组内奶牛的分布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举例来说,一组TMR配制时应在实际产奶量加30%,二组TMR配制时应在实际产奶量加20%,三组TMR配制时应在实际产奶量加10%。以这种产量为目标而配制的日粮将能满足泌乳早期奶牛的营养需要,并能使泌乳后期的奶牛恢复体膘。
9.TMR质量监控需要注意什么?
   有关TMR饲料配送的几个质量控制问题包括:每车(TMR饲料搅拌车)内的饲料均匀性,各车之间饲料均匀性,颗粒大小分布,尽量减少劳动力需求。
10.TMR混合机容量如何确定?
   当装得太满的时候,大多数混合机日粮混合效果不佳,TMR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工作是决定合理的混合料多少以确保混合质量。有些混合机当饲料装得过多或过少时混合效果均不理想。应与饲料混合机制造商联系以确定不同混合机的合理的饲料装填范围。
    预测奶牛场的混合容积如下:
(1)出奶牛DMI(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预测(NRC1989):
DMI(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的百分比 = 4.084 – (0.00387 x BW) + (0.0584 x FCM)
    其中:        BW = 奶牛体重(kg)
FCM = 4%乳脂校正的日产奶量
                          4% FCM = (0.4 x kg 产奶量) + (15 x kg 乳脂)
(2) 非出奶牛DMI假定为占体重的2.5%
例如:高产组:75 头奶牛,日饲喂两次
平均体重 = 650 kg
平均产奶量(4%乳脂校正奶) = 30 kg
DMI 占体重的 % = 4.084 – (0.00378 * 650 kg) + (0.0584 x 30) = 3.38
DMI  kg/头/天 = 3.38% * 650 = 22 kg/头/天
22 kg * 75 头奶牛 / 2 车 = 825 kg DM/batch
混合容积需求量
825 kg DM / 60% DM = 825/0.6 = 1375 kg 饲料
容积计算方法如下:
典型的TMR密度为17磅/立方英尺
1375 kg饲料 = 3025 磅
3025磅 /17 磅/立方英尺 = 3025/17 = 178立方英尺
    为了确保合理的混合效果,混合机饲料装填不应超过70%,
因而这一例子中的混合机容积应为254立方英尺 (178 / 0.7)
用公制计算: 典型的TMR密度为: 258 kg/m3
1375 kg 饲料 / 258 kg/ m3  = 1375/258 = 5.3 m3
5.3 m3 / 0.7 = 7.57 m3
可以用相似的公式确定最小的饲料混合量(如青年母牛TMR)以确保混合机能合理混合少量的饲料。
11.TMR干物质含量如何确定?
干物质含量经常需要准确测定以减少各TMR混合车饲料之间的差异并确保日粮的平衡。青贮窖中的青贮饲料(尤其是露天青贮窖中的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每天变化很大,这与饲喂当天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大田中收割以及同一批次收割时不同部位的干物质含量有关。随着含水量的上升,干物质含量就下降,因而应经常对牧场内各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含量进行测试。
水分的测定可通过在牧场内饲料准备室放置一台微波炉和计量称来完成。至少每周测试一次粗料的水分,测定的数据可用于日粮中潮湿饲料的配制。
12.TMR各种原料的养分测定方法?
有必要经常采集牧场内饲料样品并对其营养(化学)和物理特性进行分析以保证TMR合理配制,如果对粗料的粗蛋白低估,则增加了饲料成本,因而多余的蛋白质将以氮的形式通过粪尿排出体外。反之,如果粗料的粗蛋白高估,则日粮中粗蛋白就不足,其结果是奶牛的产奶量及牛群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水平。
具体指标计算有
a.初水分(%)=欲干燥减重(%)+[100-欲干燥减重(%)]×风干试样水分(%)
b. 风干试样水分(%)=(水分重量/样本重量)×100
c.粗蛋白(%)=[(v2-v1) ×C×0.014×6.25]/(mv’/v) ×100 式中:v2-试样滴定时所需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空白滴定时所需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盐酸标准液的浓度(mol/l);m-试样质量(g);v-试样的分解液总体积(ml);v’-试样的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d.粗脂肪(%)=(m1-m2)/m×100 式中:m-风干试样质量;m1-已恒重的测完水分的铝盒+滤纸包质量(g);m2-已恒重的抽提完脂肪的滤纸包+铝盒质量(g)。
e.粗纤维(%)=(m1-m2)/m×100 式中:m-风干试样质量(g)m1-古氏坩埚及试样残渣质量(g)m2-灼烧后坩埚及试样残渣质量(g)。
f.粗灰分(%)=(m2-m0)/(m1-m0)×100  式中:m0-已恒重空坩埚质量(g)m1-坩埚加试样质量(g);m2-灰化后坩埚加灰分质量(g)。
g.无氮浸出物(%)=100%-上述各营养百分含量
h.钙(%)=(v-v0) ×C×40/2/m×(v1/v2) ×100/1000  式中: m-试样质量(g);v-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用体积(ml);v0-空白样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用体积(ml);c- 高锰酸钾标准液浓度(mol/l);v1-滴定时移取试样分解液体积(ml);v2-试样分解液定容体积(ml)。
i.磷(%)=a/m×v/v’ ×100/1000000 式中:m-风干试样质量(g);v-比色测定时所移取试样分解液的体积(ml);a-由标准曲线查得试样分解含磷量(μg);v’-试样分解液定容体积(ml)。
13.实配TMR饲料营养含量与配方营养含量相差要在什么范围之间?
应定期对TMR饲料样品进行完整测试,理想的话,TMR样品测试数据应接近“纸上”配方。
养分        “纸上配制”日粮变化范围
干物质DM                ± 3 %
粗蛋白CP                ± 1 %
酸性洗涤纤维ADF                ± 2%
14.TMR颗粒多大为宜?
采集几个样品并对颗粒大小分布进行分析,如果5-10%的TMR料由2厘米以上的颗粒组成,则这样的颗粒分布最有利于刺激奶牛的咀嚼,没有必要把饲料颗粒打得更小,否则不利于奶牛瘤胃的健康,如果饲料颗粒比建议的要小,则应对装料程序和混合时间重新加以评估。                  
15.如何对奶牛体膘膘度评分?
    奶牛体膘膘度评分是指奶牛皮下脂肪的相对沉积。为了测定这部分的皮下脂肪,已开发了5分制评定系统。奶牛体膘膘度评分是提高产奶量和繁殖效率,并同时降低代谢疾病和其它产前产后疾病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体膘膘度过低(小于3.0)的奶牛很可能缺乏持续力,并导致产奶量低下。偏瘦的奶牛没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用于有效的繁殖。
    产犊时过于肥胖(大于4.0)经常导致采食量下降,并易在产犊时出现代谢疾病(如酮病、真胃移位、难产、胞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
    为了跟踪奶牛体膘膘度变化,应对奶牛体膘膘度每月评定一次。理想的话,产后30天内,80%的奶牛的体膘膘度评分的下降幅度不应超过0.5-1.0分.如果在泌乳早期奶牛体膘膘度下降过大(如大于1.0),则不利于奶牛的健康,并导致繁殖效率低下及泌乳高峰产奶量不高。
当成母牛不再处在能量负平衡(产后50—60天)时,它将每周增重2—2.5公斤,因而要使奶牛体膘完全恢复,大约需6个月时间,头胎奶牛,由于仍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因而需额外增重14—18公斤。

1分体膘膘度评分大约=55公斤体重
   
理想的体膘评分使得奶牛在泌乳早期即使处在能量负平衡状态,仍能达到较高的高峰产量。体膘良好的奶牛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因而减少了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为了确保奶牛在产犊时处在良好的健康状况,我们管理的目标为:奶牛在干奶时就达到理想的膘度评分—3.5,这样的话,干奶期就主要应关注体膘恒定、乳腺系统的收缩、复原及胎儿的良好生长。
16.荷斯坦奶牛外貌鉴定技术
我国线性鉴定有两种评分方法50分制(美国)9分制(加拿大),但不论是哪种,它们都按线性尺度,从一个生物学极端向另一人生物学极端变化的表现程度来鉴定奶牛体型,自94年中加奶牛综合育种项目在中国执行以来,大家都逐步采用加拿大的9分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9年2月,国际公牛组织第一次采用生产性能和体型来计算MACE(Multi-trait  Across  Country  Evaluation)多性状全球评估法评定 ,这使的加拿大的评分方式成为国际线性鉴定的先驱者。
这里注重强调加拿大的评分方式头胎牛标准,因为头胎牛被鉴定为好+(83分),那么在以后它成为优秀母牛,并且头胎牛是评价公牛最有效的牛群。
一、        体躯结构:(占总分20%)
1、        体高:(20%)十字部高度,对于25—30月龄母牛
130cm-1分;140cm-5分;145cm-7分;150cm-9分;
2、前段:(10%)
   水平-5分;明显前低后高-1分; 明显前高后低:9分;
3、体重:(20%)24月龄408kg-1分;454kg -3分;
            499kg -5分;544kg-7分;590kg-9分;
1、        胸宽:(20%)极窄-1分;25cm-5分;极宽-9分
2、        体深:(20%)参考最后一根肋骨处的深度。
   极浅-1分;中等-5分;极深-9分;
    6、腰强度 :(10%)背部与尻部之间的强度。
       极弱-1分;中等-5分;极强-9分;
  二、尻部(占总分10%)一般要求长、平、宽。
  1尻部:(50%)两坐骨端之间的宽度。  
         15 cm-1分;20 cm-5分;24 cm—9分。
  2、尻角度:(50%)坐骨端与腰角的相对高度或倾斜度。
      水平-3分;  5-5份;10-9分;
三、肢、蹄(占总分的16%)
1、        蹄角度:(30%)
     25°-1分;45°-5分;55°-9分;   
2、        骨质:(40%)极粗-1分;中等-5分;极细致-9分;
3、        后肢侧视(30%):
直飞-1分;145°-5分;曲飞-9分;一般认为偏直飞节要比偏内飞节持久力高的多。
  四、泌乳系统:(占总分40%)
1、        乳房深度:乳房底部至飞节距离。
低于飞节5cm-1分;高于飞节13 cm-5分;高22 cm-9分;
2、        乳房质地:肉质型-1分;半腺质-5分;腺质-9分;
3、        悬韧带:
中隔深1 cm-1分;中隔深3.5 cm-5分;深8 cm-9分;
  4、前乳房附着:极弱-1分;中等-5分;极强-9分;
  5、前乳头位置:极外-1分;中央-5分;极内-9分;
6、前乳头长度:3 cm-1分;5 cm-5分;9 cm-9分;
  7、后乳房附着高度:乳腺组织上缘至阴门基部距离。
     28 cm-1分;    21 cm-5分;   17.5 cm-9分;
  8、后乳房宽度:乳腺组织上缘宽度
     7 cm-1分 ;      14 cm-5分 ;   24 cm-9分;
后乳头位置:极外-1分;中央-5分;极内-9分;
    五、乳用特征:综合性,一般用肋骨开张,肋间宽(最后两肋骨间距离,2指半为中等,  3指以上优秀)。
  粗重-1分;中等-5分;极清秀-9分;
    在以上五大类进行评定时,还有相对的缺陷要鉴定并要有准确的产犊时间,出生时间以便计算机分析,最后会得出该牛的等级评分:
优秀:90+;非常好:85-89分;好+:80-84分   好:75-79分;
一般:65-74;差<65分.
    通过对整个牛群的评定,我们把数据通过PC9000机或直接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得到每头牛的分析结果,最后可以对使用过的所有公牛进行分析,找出最佳公牛为以后的平衡作计划。
17.什么是空槽综合症(Empty Bunk Syndrome)?
顾名思义空槽综合症就是奶牛在限定的时间,料槽中没有饲料,在长时间后才为给奶牛饲料,从而使奶牛代谢紊乱进而产生疾病。当然饲料也不是喂的越多越好,在现场评估一下牛舍的食槽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散放式牛舍,应检查所有的饲喂区,在栓系式牛舍,牛头前面的所有食槽也应全部进行检查。检查食槽的最佳时间是下一次饲喂之前1小时,使用的最典型的评分系统如下:
评分        描述
0        没有饲料
1        只有一点点饲料(少于饲喂的饲料的5%)
2        簿簿的一层饲料(5—10%的饲料)
3        5—8cm厚的饲料(约占喂下去的料的25%)
4        食槽中饲料厚度超过8cm(50%的饲料)
5        饲料没有动过
0-1分表明牛群饲料喂量不足,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摄入量,这一问题必须解决。任何时候如果奶牛连最后5%的饲料都不放过,则说明如果不是所有奶牛,至少有部分奶牛还没有吃饱(处在饥饿状态)。
如果你蹲下来看一下最后的5%的饲料,你经常会发现其中有部分粗料或适口性不佳,或变质或质量不好。奶牛通常会把这部分饲料分开,如果食槽中饲料充足,奶牛往往不会去吃这部分饲料,当奶牛不得不去吃这部分饲料时奶牛肯定是饿了。这部分饲料难以消化,因而本身就影响采食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增加饲料喂量5%或更多,直到评分为2分时为止。如果每天的饲料喂量调整幅度超过5%,则应检查一下粗料干物质及饲喂方案。
如果在下一次喂料前0.5—1小时检查时评分为2,则比较理想,评分为3表明饲料喂量太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应清理干净食槽,并减少饲料喂量5%,同时也应检查一下粗料干物质及饲喂方案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食槽中剩料过多。饲料陈旧、发霉或饲料混合不当往往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评分4或5表明饲料大大过量,营养配方人员应对饲料配方加以改进。
18.如何监测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含量?
青贮窖不同部位的青贮饲料中干物质含量经常发生变化,范围一般在5—10%左右。如果各种饲料单独饲喂,这一变化问题不大,但是如果用全混合日粮(TMR),则应定期测定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并依此适当调整日粮配方。
    青贮饲料干物质含量对TMR混合的影响。
表 1.  TMR分组饲喂工作单(Spartan日粮评估)

            % DM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
开花早期苜蓿青贮备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含40%籽实的玉米青贮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玉米籽实工资          88.00   365   390   410   435   455   480   500   525   545
(含44%粗蛋白)豆饼  89.00   155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蛋白添加剂            94.00    29    31    33    34    36    38    40    42    43
Ca 23% : P 18%        97.00   4.7   5.0   5.5   5.5   6.0   6.0   6.5   6.5   7.0
石灰石                99.00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氧化镁                98.00  0.56  0.59  0.62  0.66  0.69  0.73  0.76  0.80  0.83
食盐                  99.00   3.7   3.9   4.1   4.4   4.6   4.8   5.0   5.5   5.5
微量元素添加剂        99.00   1.1   1.2   1.2   1.3   1.4   1.4   1.5   1.6   1.6
维生素ADE添加剂      98.00   1.1   1.2   1.2   1.3   1.4   1.5   1.5   1.6   1.7
-------------------------------------------------------------------------------
合计                          1710  1820  1925  2035  2140  2245  2355  2460  2570

-各种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变化 (<= 80% DM)------------------------------------------
苜蓿青贮(早期花期)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苜蓿青贮(早期花期)  40.00   565   600   640   675   710   745   780   815   850
苜蓿青贮(早期花期)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苜蓿青贮(早期花期)  50.00   455   480   510   540   565   595   625   650   680
苜蓿青贮(早期花期)  55.00   410   440   465   490   515   540   565   595   620

含40%籽实的玉米青贮  25.00   905   965  1020  1075  1135  1190  1245  1305  1360
含40%籽实的玉米青贮  30.00   755   805   850   900   945   990  1040  1085  1135
含40%籽实的玉米青贮  35.00   650   690   730   770   810   850   890   930   970
含40%籽实的玉米青贮  40.00   565   600   640   675   710   745   780   815   850
含40%籽实的玉米青贮  45.00   505   535   565   600   630   660   695   725   755

    表1列出了目前普遍使用的Spartan奶牛日粮评估TMR分组饲喂工作单的一部分。工作单的上半部分列出了一定数量的奶牛每一种饲料的数量,举例来说,为80头奶牛配制包含45%干物质的苜蓿青贮505kg。
    当干物质含量变化时,工作单的下半部分使你有机会调整日粮中潮湿粗料的比例,举例来说,如果苜蓿青贮干物质比例上升到50%,你就只需为80头奶牛配制455kg的苜蓿青贮。它们两者的干物质含量是一样的——即干物质比例为45%的505kg苜蓿青贮=干物质比例为50%的455kg苜蓿青贮。如果苜蓿青贮的干物质比例为50%,而你仍然加了505kg,则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数量就过多,将导致日粮的不平衡。
    为了在青贮饲料中的干物质比例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日粮配方,你需要在牧场内定期测定干物质含量,下面是两种测定干物质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考斯特作物水份测试(KCT)
    KCT由一台加热器/风扇、一台底部有筛空的样品容器及一台简便的弹簧称组成。测定时,首先加入一定数量的潮湿青贮料,然后烘干至恒定干物质而测定。无须进行计算,因为弹簧称已根据水份含量和干物质含量自动校正。
加拿大草原农业机械研究院对KCT 评价很高,认为方法优秀,误差在3%之内。他们只花了25分钟就测出了干草的干物质含量,花了35分钟测出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
    微波炉测定
    粗料干物质也可用比较便宜的微波炉和一台电子称进行测定。机械称无法精确到干物质测定所需的单位克。
    下面是测定的方法:
1.        首先称一下微波炉使用安全的能容纳100—200克粗料的容器重量,记录重量(WC)。
2.        称100—200克粗料(WW),放置在容器内,样品越大,测定越准确。
3.        在微波炉内,用玻璃杯另放置200毫升水,用于吸收额外的能量以避免样品着火。
4.        把微波炉调到最大档的80—90%,设置5分钟,再次称重,并记录重量。
5.        重复第四步,直到两次之间的重量相差在5克以内。
6.        把微波炉调到最大档的30—40%,设置1分钟,再次称重并记录重量。
7.        重复第六步,直到两次之间的重量相差在1克以内,这是干物质重量(WD)。
8.        计算干物质
DM% = [(WD - WC) / (WW - WC)] x 100
警告:如果饲料样品不幸着火,应立即关闭微波炉,拔掉电源插头,但在样品没有彻底烧完之前不要打开炉门。
  样品的代表性
    只有当样品具有代表性时,以上两种方法才能准确地测定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取决于天气情况,暴露在表面的青贮饲料可在几小时内蒸发大量的水分。
19.如何制作优质青贮玉米?
a.成熟的阶段的确定
    玉米籽实胚线可用作确定何时收割用于制作青贮的玉米的指示器。一般地说,当玉米籽实胚线处在一半时收割,则制作的青贮玉米质量最佳。
    然而玉米籽实胚线的位置和全株玉米的含水量之间的关系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变化较大的。因而有时侯当玉米籽实胚线处在一半时收割全株玉米,但其含水量并不处在制作优质青贮的最适宜含水量。
    玉米籽实胚线的最大用处在于确定何时测定全株玉米的含水量。一旦大多数玉米籽实凹进,胚线变得清晰,则可收割部分玉米,以测定其含水量。何时收割玉米由全株玉米的实际含水量变决定。
            玉米籽实胚线(成熟度)显示预期产量

全株玉米干物质的准确测定对青贮玉米的质量至关重要。当在牧场内测定干物质时,应该认真采样和测定,并必须达到稳定的干物质重量时才计算样品中的干物质含量。另外,也可请实验室测定样品的干物质含量。
b.制作青贮玉米的最佳含水量
    全株玉米的含水量在65—70%时制作的青贮玉米质量最佳。这一含水范围内的玉米制作的青贮也非常适合长期保存。
如果收割时全株玉米的含水量在70%以上,则由于汁液的流失易造成养分的损失、增加青贮玉米的酸度并进而造成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下降,同时降低了以干物质计算的玉米单产。
          估计粗料(包括青贮饲料)含水量的手工方法如下:
用手挤压粗料(包括青贮饲料)        水分含量 (%)
水很易挤出,饲料成形        超过 80
水刚能挤出,饲料成形        75 - 80
只能少许挤出一点水(或无法挤出),但饲料成形        70 - 75
无法挤出水,饲料慢慢分开        60 -70
无法挤出水,饲料很快分开        小于 60

c.切割长短
    一般建议制作青贮的玉米切成0.94cm左右,根据全株玉米及玉米籽实的含水量、玉米品种等,切割长短可适当变化,范围为0.63—1.25cm之间。
    用普通切割机切割玉米芯和玉米籽实,为了把纤维切成有效长度,有必要切成更短一些。没有分解的玉米籽实往往未经消化吸收就排出体外,而较大的玉米芯往往剩在食槽的角落。这意味着长度超过2cm的玉米青贮不应超过总数的5—10%。
    应评估青贮玉米,包括玉米籽实和玉米芯的大小,以确定恰当的切割机的刀片放置。玉米籽实胚线超过1/2及全株玉米含水率小于65%,则切割的玉米理论长度应为0.63cm,如果收割的玉米尚未成熟,含水率较高或玉米品种的籽实结构较软,则切割的玉米的理论长度可达1.25cm。
d.切割高度
    切割高度从离地13cm提高到40cm,青贮玉米的干物质产量则减少15%,但饲喂每吨青贮玉米而产生的产奶量有所上升,因为纤维较多而又不易消化的那部分留在了田里,同时因为硝酸盐一般集中在玉米秸柑的下部,因而切割高度的提高可降低硝酸盐的影响。
     在恰当的含水率收割青贮玉米,并切割成恰当的大小对青贮玉米的制作非常重要,何时收割玉米主要取决于全株玉米的含水率而不是玉米籽实的胚线。制作青贮时应压实,上层覆盖以减少贮存时的养分损失。
20. TMR营养浓度与混合组是多少?
为了保证TMR的营养平衡性,配制TMR要以营养浓度为基础,这就要求各原料组分必须计量准确,充分混合,并且防止精粗饲料组分在混合、运输或饲喂过程中分离。
奶牛TMR日粮中营养成分推荐量(干物质基础上)
奶牛体重
(公斤)        体脂肪含量
(%)        体增重
(公斤/天)        泌乳奶牛日粮
                        奶产量(公斤/天)        泌乳早期        干乳期
500
600
700        4.5
4.0
3.5        0.275
0.330
0.385        8
10
12        17
20
24        25
30
36        33
40
48        41
50
60        0-3周         
能量
泌乳净能,兆卡/公斤
可消化总养分,占干物质%         
1.42
63         
1.52
67         
1.62
71         
1.72
75         
1.72
75         
1.67
73         
1.25
66
蛋白当量
粗蛋白,%
食入非降解蛋白,%
食入降解蛋白,%         
12
4.4
7.8         
15
5.2
8.7         
16
5.7
9.6         
17
5.9
10.3         
18               

21.如何经营管理散栏饲养奶牛场?
散栏饲养奶牛场的经营管理不同于传统式的饲养,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都必须有现代化意识和对新饲养模式的确信。必须建立一支一专多能,既懂养牛又会掌握机械操作的干部和工人队伍。通过严密的劳动组合和劳动管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
22.散栏饲养奶牛场奶牛肢蹄病如何防治?  
  肢蹄病是散栏饲养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奶牛行走机会多,蹄部浸泡粪尿时间长,肢蹄病多。根据上海星火农场经验,牛通道和牛床的材料应选用软性和干燥的材料;牛舍内粪尿处理间隔时间应视情况每日1-2次;蹄部定期药浴,蹄型定期整修,蹄病及时治疗。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得到控制。可用木屑铺垫、或橡皮软垫或漏缝地板,以防蹄病。
23.散栏饲养条件牛只发情如何早发现?
在散栏饲养条件下,牛只昼夜自由活动,没有固定的床位,对发情检查带来一定的困难,除加强配种人员责任心,增加发情观察次数外,还必须引进新技术新办法。国外已采用电脑监控跟踪摄像、或用试情牛、同步发情技术等。
24.散栏饲养条件下食槽中饲料粮应如何控制?
   记录每天每槽的采食情况、奶牛食欲、剩料量等,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每次饲喂前应保证有3%-5%的剩料量,还要注意TMR日粮在料槽中的一致性(采食前与采食后)和每天保持饲料新鲜。
25.饲料原料样品的采集需要注意哪些?
饲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混合物。饲料对奶牛生产尤为重要占动物生产总成本的60%~70%。通过降低饲料成本而又保持其质量,或者提高饲料质量而保持其成本不变,来提高饲料效率将直接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借助线性规划技术优化最低的成本饲料配方,以便以最低成本生产出含有各种养分的日粮来满足奶牛营养的需要。实验室测定是分析饲料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系统分析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了解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一步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的利用率。
从待测饲料或产品中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样品的过程称为采样。将样品经过干燥、磨碎和混合处理,以便进行理化分析的过程称为样品的制备。饲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极为重要,决定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采样的根本原则是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保证采样准确的方法有:正确的采样方法、熟练的技能、严格的管理。
(一)、样品的采集
     1.采样的目的
     样品的采集是饲料分析的第一步,采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样品的理化指标的分析,客观反映受检饲料原料的品质为饲料配方选择原料;选择原料供应商;接受或拒绝某种饲料原料;判断饲料加工程度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保管贮存条件对原料的影响程度。
    2.采样的要求
①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②必须采用正确的采集方法
③样品必须有一定的数量
④采样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采样技能
3.采样的基本方法
①几何法
几何法常用于采集原始样品和大批量的原料。把整个一堆饲料看成一种具有规则的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取样时首先把这个几何体分成若干体积相等部分,这些部分必须在全体中分布均匀。从这些部分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再把这些体积相的样品混合即得待测样品。
②四分法
是指将样品平铺在一张平坦而光滑的一张方形纸或塑料布、帆  布、漆布等上(大小视样品的多少而定),提起一角,使饲料流向对角,随即提起对角使其流回,如此法,将四角轮流反复提起,使饲料反复移动混合均匀,然后将饲料堆成等厚的正四方形体或圆锥,用药铲、刀子或其他适当器具,在饲料样品方体上划一“十”字,将样品分成4等份,任意弃去对角的2份,将剩余的2份混合,继续按前述方法混合均匀、缩分,直至剩余样品数量与测定所需要的用量相接近时为止。
26.TMR的配方如何配制?

           
      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要根据不同畜禽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而帛定的饲养标准(营养需要量),其次要有一个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饲料标准要求的各项营养素指标都应该在饲料营养成表中表达出来。 

      一、家畜的饲养标准及饲料成分表
        (一) 饲养标准的概念
         
      饲养标准是根据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结合物质能量代谢试验和饲养试验,科学地规定出不同种类、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生产目的与水平的家畜,每天每头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这种为畜禽规定的数量,称作饲料标准或称为营养需要量。饲养标准中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通过畜禽采食各种饲料来体现的。因此在饲养实践中,必须根据各种饲料的特性、来源、价格及营养物质含量,计算出各种饲料的配合比例,即配制一个平衡全价的日粮,因此饲料标准以表格形式列出畜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为使用方便,畜禽的饲养标准附列家畜用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此外,在必要时,也可附上畜禽曲型日粮配方,以供实际应用之参考。
        饲养标准由于是通过科学试验和总结实践经提出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实行科学养畜的重要依据。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只有正确应用饲养标准,合理的开发利用饲料资源,制订科学的饲料配方,生产全价与合饲料,以使畜禽获得足够数量的营养物质,做到科学了饲养,才能在保证畜禽健康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饲养标准还是一个技术准则,是为畜牧场制定饲养定额、饲料生产和供应计划不可缺少的依据,所以饲养标准在畜禽饲养实践和配方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对应用饲养标准的认识
      饲养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代表性,但对任何一种饲养标准,都不应把它作为教科看待。这是因为:
        1.
      饲养标准规定的指标,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指标,而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随着动物与饲养科学的发展,畜禽品种质量的改良和提高,生产水平的提高,饲养标准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
         2.
饲养村准是生物类型的标准,它具有局限性,地区性。因此,应用时要根据栖单位情况和饲养效果,家畜的反应,适当地调整。以求饲养标准更接近于实际。
        3.
      饲养标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定的,它所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是根据许多试验研结果的平均数据提出来的,只是一个概括的平均数,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一个体群体的需要,因此应用时必须因地制宜,灵活应用。不能不考虑畜群的生态环境,技术水平,饲养条件等情况,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
        总之,既要看到饲养标准的科学性,把它作为科学养畜配制日粮的重要依据,又要看到它的相对合理性,要灵活的应用,并要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修订,使它日益完善。
        国样,对饲料成分表和其营养价值也应重视其科学性和应用时的灵活性。因为虽然饲料分表的数字都是通过科学的分析而得出来的是科学地,但饲料成分表尤其是常用饲料成分表中是不能将所有含高营养成分与含低营养成分的饲料都列出来。而只能列出居中的数,如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在7-9%的范围内,但大多数在8.2-8.9%之间,而在饲料成分表所列数字为8.6%。以此类推,可见一般。
        4.
      饲养标准应是每日每头(只)该吃入各种营养素的标准,但多数畜禽都是群体饲养的,加上管理方便起见,就采用一种以每公斤饲粮的%或含量的营养素需要来表示,如每公斤的能量千卡(千焦耳)数。这样配合饲料的营养素百分数乘上每日采量恰好获得每日所需要的营养素。由于畜禽对能量的需要有在进食上自行调节的能力(畜禽以能为食),所双在自由采食的方式下,采食一定范围能量水平的饲粮都能获得同样量的能量和其它营养素。因此在鸡的饲粮能量浓度可变化在2.6-2.9兆卡/公斤代谢能,猪可变动在2.9-3.4兆卡/公斤消化能之间。只要不受体积的限制,畜禽都能获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只不过是采食量不同而异。
        二、饲粮配合原则
        (一) 应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和饲料成分表
        我国已经有的饲养标准,可以参照使用,如地区性有标准则可用地区的标准,如国内没有标准的畜禽种亦可参考国外的标准,并通过饲养实践中畜禽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等反映酌情修正,灵活使用。
        (二)要求饲料多样化,注意饲料适口性和有毒物质
        做到多种饲料合理搭配,以发挥各种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提高饲粮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三)控制粗纤维含量,注意饲粮全积
      鸡的饲粮纤维应控制2-5%之间,乳仔猪4%,生长肥育猪8%,种猪12%以下。在配合饲料粮时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干物质,使畜禽既能吃得下,又能吃得饱,且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四)饲粮要质优价廉,在市场上有竟争力
        既要考虑用户心理又要提高产品档次。要着重宣传经济效益,适当强调投入产出,使“维持”需要保持在每日养分进食量的三分之一发下。
        三、饲粮配合步骤
        理想的饲粮是一种以最低的价值获得最大的生产率的程度来衡量。即以每单位产品的价值是须成最好饲粮的最后决定因素。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使配方的设计达到较为理想的境地。
        为了配合出一种优惠价廉效益高的饲粮应遵循下列步骤:
        (一) 查出并列举出对所配饲粮家畜的营养需要或营养供给量。
        (二) 确定什么饲料是可以使用,并在饲料成分表中查出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三) 确定要考虑采用的饲料组成成本。
        (四) 考虑所用饲料的局限性和限量。
        (五) 计算出最经济的饲料配方。
        四、饲粮配合的方法
        饲粮配合方法有许多种,如:方块法、联立方程式法、矩阵法、试差法、电子计算机法(程序法)。尽管有时每种方法计算有所混淆,如果做得正确,最后结果都是接近的,即能经济地(最低成本)提供一种理想的比例合适的营养物质平衡和满足需要量的配方来。但是更要重要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纯利润(净利)。
        五、配方设计
        (一) 设计饲料配方时,先把饲料分为三大类,即:
        . 能量饲料:玉米、麸皮(次粉);
        . 蛋白质饲料:豆饼(粕)、棉仁粕、菜籽粕、鱼粉、血骨粉等;
        . 矿维补充料:包括磷、钙和氨基酸或称预混料。
        能量饲料在猪禽配方中一般占50-70%,蛋白质饲料一般占20-35%(妊娠猪例外),矿维补充料3-12%。三类饲料的比例随畜种和不同生长阶段而异。最简单的配方为玉米+豆饼(粕)+矿维预混物(包括保健药)配方。但价格较高,一般生产者难以采用。如欲降低饲粮成本可采用当地常用的价廉的麸皮、次粉去替玉米或用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豆饼(粕)饲料,但应保持最低限度的能量浓度和粗蛋白含量。如配方中欲加添加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平衡饲粮中的氨基酸,则在配方中降低粗纤维蛋白质二个百分单位,以减少较昂贵的蛋白质饲料如豆饼(粕)、鱼粉等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二) 无鱼粉日粮配方
        鱼粉在畜禽日粮中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它蛋白水平高,蛋氨酸含量高,适口性好,很受饲养者的欢迎。
        但八十年代以来由于鱼粉的价格来断上涨,进口鱼粉奇缺,国产鱼粉质量又不稳定,其主要问题为:蛋白质含量高低相差悬殊,伪造掺杂产品难以分辨,有的场子喂了霉变的鱼粉导致肌胃糜烂或中毒以及沙门氏菌病,造成不必国的损失。因此,目前国内和一些主要的种畜场都避免使用鱼粉。
        无鱼粉日粮的配制的主要蛋白质来源是用大豆饼(粕),如用豆饼(粕)取代鱼粉应注意的问题是:
        1)、豆饼(粕)中的脲素酶活性要符合饲用标准(<0.5)。
         2)、保持配方中蛋白质的原有水平。
        3)、适量添加蛋氨酸,必须时还应补加赖氨酸,以弥补必要氨基酸的不足。
        4)、全料价格比用鱼粉时要低。
        (三) 以用种用(有效)氨基酸配制饲粮
        众所同知,猪的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因此在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的平衡性,但经常发现饲粮中以等蛋白质含量用其它饼类如棉仁粕、菜籽粕等替代常用豆饼(粕)饲粮的水平。
        营养学家对于这个问题经过试验研发现其中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蛋白质饲料来源的氨基酸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大的差异而造成的。而且亦已测定出畜禽主要饲料的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率。
        因此有些饲料厂已经开始采用可利用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和蛋氨酸)来配制饲粮。以等可利用氨基酸来进行饲粮中计算其它饼类与豆饼(粕)的替换值,以确保配合饲料的稳定性及效果的一致性。
      猪饲料粗蛋质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利用率(%)如下表:
            指 标玉米豆粕豆饼棉粕菜粕花生饼葵花饼鱼粉肉骨粉血粉
            赖氨酸58 85 75 65 59 82 72 78 53 95
            蛋氨酸75 76 72 70 60 90 84 86 60 92

       
        (四)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预混物
        1)、饲料添加剂它是一类在畜禽饲粮中添加量很少,用以纠正由于饲粮成分的缺乏而导致的营养缺乏症或在畜禽的生长中起特作用的物质,广义上说,饲料添加剂可可分为四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生长和/或效益促进剂。
        2)、预混料它是用再体将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微量原料,如维生素、矿剂、微量元素或药物混合在一起的组成,它们不含有蛋白质饲料。预混料在饲料中的使用量通常为1%或低于1%。
        3)、预混料精它是由上述预混料加上常量钙、磷而组成,其用量一般高1%,用量范围可变动在1-12%之间。
        4)、浓缩料它含有比例平衡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其它添加剂,一般是和谷物以及其它原料一起加入饲料中,其加入量约为10-20%,以满足平衡全价的饲料的要求。
        5)、全价饲料一定是包含比例平衡的所有营养物,并满足畜禽各种营养成分需要的饲料。
         预混料的目的是为了能添加量很小的微量原料维生素、矿剂、药物、抗生素和其它化学物安全而又精确地添加进饲料中。预混和提供预混的基本原因如下:
        . 在最终饲料中使微量原料均匀分布;
        . 克服称量和混料设备不足的问题;
        . 由于在每吨饲料中预混料的使用量为公斤而不是克,因此普通饲料厂的设备都能进行添加;
        . 由于预混料中已含有所有微量原料,所以就避免了在饲料厂称重不同微量原料的麻烦;
        . 在一家有特殊设备和训练有素工人的专门厂家生产预混料,可为所有饲料厂服务;
        . 避免在饲料厂内使用微量原料存货;
        . 提高微量原料存货的周转率;
         在饲料厂工业中所用预混料可分为三种:商品预混料、厂内用预混料和客户预混料。
        商品预混料通常由药物或维生素公司生产的单一单微量原料如维生素或药物和一种载体混合在一起的单一预混料,如复合维生素可直接加入商品饲料搅拌中,使用前也可在饲料内进行一步稀释。
        厂内预混料它指的是经过稀释的商品预混料或者由商品预混料加上其它微量原料和稀释物组成的混合物。厂内用预混料一般都由饲料厂家各自生产,但有时也可由一家厂家供给其它的饲料厂。
        客户预混料它是指由厂内用预混料变化而来。由商品预混料和其它的微量原料以及一种稀释物所组成的混合物,能满足一家饲料厂或它的特殊需求,称作客户预混料。
27.人工TMR饲喂奶牛是否有效?
人工TMR,就是借鉴国外TMR技术和工艺流程,结合我国大多数牛场的实际生产条件和当地饲草料资源,对奶牛饲料配方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人工或简易的搅拌设备,达到TMR饲喂方式的饲养效果的一种技术。青岛市畜牧研究所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人工TMR比一般饲喂下,可提高产奶量4.75%,每头奶牛每天利润增加1.46元。

中国奶牛,2006,3期22-23 《人工TMR饲喂奶牛的效果》戈新王建华赵金山 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黑龙江省建立奶公犊生产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的几点思考

在黑龙江省建立奶公犊生产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的几点思考
李伟1  王芳2           
(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1,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412)
作者简介:李伟(1981-),男,汉族,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的研究工作
摘要:在黑龙江省建立奶公犊生产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符合我省合理利用资源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方针。在我省乃至全国规模化的白牛肉生产基地还很少,如何建立与发展基地还处于摸索阶段,本文对小白牛的饲养技术、加工、销售等方面做一概述。
关键词:奶公犊  白牛肉    基地
前言:2006年荷兰农业贸易促进办公室在哈尔滨成立,为黑龙江省农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007年3月15日我省畜牧兽医局组织有关人员,探讨了与荷兰合作在在黑龙江省建立奶公犊生产及白牛肉加工基地的有关问题。荷兰是最早生产小白牛肉的国家,其技术成熟、加工销售网络健全,与其合作不仅可以合理利用我省奶犊公牛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荷兰先进技术,为我省小白牛肉的规模化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1、合理利用奶公犊牛的思考
在我国,除少量公犊牛用作培养种公牛外,淘汰的乳用公犊大多经简单喂养后宰杀,由于刚出生犊牛的肌肉、脂肪和体躯等有商品价值的部分尚未发育,所产的肉不能作为高档商品进入市场。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的角度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浪费。2006年我国奶牛存栏已达450万头以上,按成年牛60%,繁殖率70%,繁殖后代性别比率50%,犊牛成活率95%计算,奶牛饲养业每年生产的公犊牛数目达200万头以上。到2006年末黑龙江省奶牛存栏头数为178万头,那么市场上就有40万头公犊牛可供利用,如能学习国外的科学饲养方法,合理利用奶公犊牛资源,可以延长奶牛生产的产业链,近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将奶公犊牛经过育肥,是合理利用这一资源的最佳途径。在奶业发达的国家,商品牛肉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乳用牛,因为奶牛出生体重大,并有饲料转化率高和增重快的特点,在生产小牛肉方面比肉牛品种更有优势。
从合理利用饲料资源上看,奶公犊牛出生后,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条件下,体重在性成熟前增长很快,到生长发育成熟时则增重速度显著变慢。即在12个月龄以前的增重速度快,以后则逐渐减慢。用饲喂奶公犊牛的方法生产小白牛肉一般不超过6个月,饲料转化率非常高。
从牛肉质量方面考虑,肌肉生长主要由于肌肉纤维体积的增大,使肌肉纤维束相应增大。随着年龄增长, 肉质的纹理变粗, 因此牛的年龄越小,肉质越嫩。从这方面来说,小白牛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奶公犊牛育肥肉用的思考与实践
我国把生后100~150天内完全用全乳、脱脂乳或人工代用乳饲喂,在饲喂期间不添加任何其它饲料所培养的犊牛所产的肉定义为“小白牛肉”。对应英文为““white veal”。我国很多文献称小白牛肉饲养100天左右,体重100公斤左右时宰杀。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做过全乳饲养中国荷斯坦公犊牛的试验,认为生产小白牛肉的最佳饲养期为120~150 天,体重可达170公斤。
小白牛肉的肉质软嫩,味道鲜美,肉呈白色或稍带浅粉色,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的牛肉高,脂肪却低于普通牛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齐全,又容易消化吸收,属于高档牛肉。黑龙江畜牧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做过《中国荷斯坦犊公牛产肉性能测定报告》,结果证明,其净肉率指标达到了我国肉牛的特级标准,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小白牛肉可作为牛肉中的珍品。
我国近几年也相继建立了一些大型小牛肉生产基地,其技术和经验值得借鉴。做的好的如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建立了小牛肉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小牛肉生产。经过小试、中试已初步形成了饲养环境、饲养、营养防疫、分割等技术和标准,达到生产、技术和管理标准化。正在申请专利和标准。
3、 建立生产基地的思考
3.1 加工与销售
对沪、苏、浙84家星级宾馆调查,注意到市场上一个新的变化,其中有30家消费的是进口犊牛肉,其中四星、五星级宾馆居多。据粗略估计,上海、杭州每年烹调加工欧美风味白牛肉菜肴的原料肉需求量在1万吨左右,进口价每公斤12~35美元,是肥牛肉价的4~10倍。国内生产的犊牛肉价每公斤80~150元,目前只占上海、杭州市场的百分之几。 黑龙江省有32家四星及四星级以上的宾馆,104家三星级宾馆,其中主要集中在哈市周围,比较集中,对高档犊牛肉的需求也相对集中,有利于小白牛肉的销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小白牛肉销售,要聘请专门的人员,做市场营销的整体策划,品牌定位,组建销售渠道等。
3.2 饲养技术
乳用犊牛育肥肉用在我国完全有条件采取产业化集中生产的方式,特别是在奶牛饲养集中的地区。这种方式有利于代用乳饲料供应,有进行科学饲养、防疫防病、便于进行质量控制等优势。应该用科学的论据说服投资者将资金用在这个有良好前景的项目上。但小白牛肉的生产环境、卫生和工艺要求严格,标准化程度高,并按安全食品和HACCP的要求进行生产,对饲养技术要求十分严格。技术上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早在1994年,就对小白牛肉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对比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宝贵经验。
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随着小公牛日龄的增大,喂奶量和日增重也随之增加,全期饲养150日龄时日增重最佳,分别比100日龄、120日龄的日增重提高26.00%和16.65%,生产小白牛肉的小公牛饲养到120~150日龄增重效果最佳。
小公牛饲养到100日龄、120日龄和150日龄时乳的转化效率分别为1.53,1.64和1.66。以饲养100日龄小公牛乳的转化效率最高,150日龄与120日龄乳的转化效率相近。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全乳喂养的中国荷斯坦小公牛产肉性能良好,平均屠宰率为61.86%,净肉率为49.27%,净肉率指标达到我国肉牛的特级标准。小公牛胴体净肉优质切块重占胴体净肉重的61.58%,证明全乳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小公牛确实具有生产高档牛肉的能力。肉的化学分析结果,肉的水份为72.89% ,蛋白质为18.79%,脂肪为7.79%,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属于高蛋白类型的牛肉。
生产小白牛肉比一般牛肉的经济效益高达5倍以上。并具有资金投入少,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利润率高等特点。因此,小白牛肉生产将成为我国畜牧业生产中的一项高产优质高效新兴产业。
3.3具体培育方案
表1  犊牛培育方案
天数                                 喂奶量( kg )                        
                                 次数  日量     计               
0-7                              3      5       35      
8-20                             3      5       65               
21-30                            3      6       60            
31-60                            3     10       300
61-90                            3     16       480
91-120                           3     22       660
121-150                          3     25       750
合计                                          2350

表2  鲜奶的营养含量(%,MJ/Kg)
项目   干物质        产奶净能         可消化粗蛋白       钙           磷
Item    DM (%)       NEL (MJ/Kg)       DCP (%)         Ca (%)        P (%)
鲜奶    13.0           11.95               164           0.12         0.09
4、小白牛HACPP管理
4.1肉牛饲养技术
1、小牛肉的生产方法(品种、日粮配制及供给及技术指标);2、小白牛肉的生产方法(品种、采食及饮用水处理方法等);3、小白牛生产中微量元素的补充方法;4、小白牛生产中疫病鉴测及防治体系;5、小白牛舍内环境的控制。
4.2、肉牛评定方法
   1、肉牛等级鉴定及评定; 2、牛肉的等级评定。
4.3肉牛加工技术
   1、肉牛的分割;2、牛肉的保鲜处理;3、牛肉的包装; 4、牛肉的熟化处理。
5、小结  
2008年奥运会,2009年大冬会,2010世博会都会在我国召开。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白牛肉的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提高。顺应市场,与时俱进,研究和探讨小白牛的饲养,小白牛肉精深加工方面的新技术;肉牛鉴定方法和评定标准,为以后我省肉牛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试论中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J].饲料广角,2002,(12):6~9.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一号文件引领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引领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
     李伟1   殷元虎*  王芳2   王曾明1   李红宇1 徐婷婷1
(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1,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2)
作者简介:李伟(1981-),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殷元虎(1962-),黑龙江人,研究员,从事反刍动物营养的研究工作
摘要: 从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到2006年截止,中央先后出台了8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这显现出中共中央对农民生活水平的高度重视,黑龙江省结合“一号文件”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本文仅从黑龙江省奶牛业出发,论述1985-2005年黑龙江省奶牛业相关政策的实施及对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影响。
关键词:  文件     奶牛
前言: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此后的两年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出了两个“一号文件”。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黑龙江省是奶牛大省,2005年奶牛存栏164.3万头,位居全国第一位。结合中央一号文件,黑龙江省业也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提高农门收入,解决三农问题。
1.中央一号文件概况
    1982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文件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这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门发一个关于农民增加收入的文件,这是建国55年以来的第一次。
    从1982年至2006年,中央先后出台了8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处挪到本节最后)。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变农村面貌和保持农村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文件将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公布。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促进新农村的建设迈出有力的一步。
从1982年至2006年,中央先后出台了8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提出了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2.1985~2005年以来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发展
1985~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若干十年计划,把畜牧业建成我省支柱产业为奋斗目标。黑龙江省的奶牛业在这21年间呈现出全面、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形势,是黑龙江省奶牛业发展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黑龙江省的奶牛业发展就存栏量和鲜奶产量而言,存栏量1985年年末奶牛存栏为25.8万头,2005年年末奶牛存栏为164.3万头,增长了5.36倍,鲜奶产量由45.5万吨增加到444.2万吨,增长了9.76倍。黑龙江省奶牛业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2.1  1985~1990年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发展
1985年省委提出:“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狠抓畜牧业生产”, 1986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积累了198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改革、搞好调整、加强服务、提高效益。1987年进一步提出:“要逐步使畜牧业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1988年在省委全委扩大会议上又提出:“以粮食为主体,以畜牧业与乡镇企业为支柱,粮牧企三位一体,带动其他各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逐步形成农业经济良性循环。”,中轴产业思想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认识问题,改变了从前“以粮食为纲”的思路,提出粮牧企协调发展。1989年,由于没认真执行黑政发[1989]125号文件的规定,饲料涨价幅度过高,导致养牛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长期拖欠鲜奶收购款,挫伤了养牛农户的积极性,奶奶牛存栏量有所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9年11月2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当前奶牛生产滑坡问题的紧急通知》,调整饲料与鲜奶的价格,扭转了奶牛生产滑坡的局面。1990年畜牧局《黑龙江省科技兴牧实施方案》,同年我省开始实施五项综合技术以科技为先导,奶牛生产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1985~1990年主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当时黑龙江省畜牧业正处在两个转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实行承包制,在国营种畜场、畜牧场内将生产资料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建立双层经营体制。这一时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与黑龙江省畜牧志(1993版)介绍的情况类似,饲养方式还是以散放、散养为主。
2.2        1991~2000年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发展
1991年初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孙魁文副省长在全省畜牧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1年5月23日发展适度规模的专业经营。要在继续发展国营、集体畜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养畜专业户 。专业户已养奶牛3~5 头。1995年中共中央下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1995年初省委提出了建设畜牧业大省的战略决策,继而提出畜牧业是我省的半壁江山。黑龙江省委1995《关于尽快将我省由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的决定》。1997年,黑龙江省长田凤山《总结经验,乘势发展,推动畜牧业经济产业化进入新阶段》农业部“关于秸秆养畜过腹还田1996~2000年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把畜牧业经济建成农村经济“半壁江山”的有关指示精神。1998年黑龙江省畜牧业生产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畜牧产品市场低迷,资金短缺,养畜效益不断下滑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仍继续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1991~200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转变农村生产格局,不少有经验的农户积极发展家庭饲养业,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户、家庭牧场、专业村大批涌现出来。奶牛存栏从1990年的54万头增加到2000年的69.8万头。鲜奶产量由101.7万吨,增加到154.3万吨。
据省畜牧局1994年的统计,全省奶牛专业户发展到49654户,养奶牛140596头,户均养奶牛3 头,专业大户明显增加,达到 6876户,养奶牛49906头,户均达7.25头。各行业的企事业办场达到 229处,养奶牛13792头,场均养60头。由于专业户的迅速发展,呈现出奶牛饲养集中连片发展的趋向。涌现了奶牛专业户占农户总数的60%以上的奶牛一条街349条,专业村3325个,奶牛专业乡镇339个,并向奶牛基地市、县的方向发展。1994年奶牛专业户、专业大户、企事业办奶牛场共饲养奶牛203694头,占当年全省奶牛存栏73.2万头的28%。“八五期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省战略决策,各地普遍地推广组装 配套综合技术,发展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经营,建设上下贯通的服务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四个关键环节,启动科技兴牧中长规划。1995年末,提高奶牛群体单产技术73万头,奶牛单产达4吨。   
2.3  2001~2005黑龙江省奶牛业的发展
2000~2005年主要推广标准化,特别是奶牛小区的建设,在专业户里有五个统一。即: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饲养方式统一、挤奶统一、鲜奶统一销售。具有城市化倾向。2000年产业化建设“以公司+ 农户”模式积极发挥业务部门的参谋作用,为政府和企业出谋划策。中国加入WTO后,关税下降,门槛放低,进口奶粉每吨只需1.3~1.5万元,折合成液态奶每千克价格比收购当地鲜奶的价格还要低,这对黑龙江省的乳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经过全行业努力,2000年,乳品加工业的盈利还是比上一年提高了一大节。随着奶牛小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农村建设,显示了很多好处。它改变了单户养奶牛那种游牧式、粗放型的传统饲养方法,有利于按照科学配套的综合饲养管理技术,进行集约式经营,提高了奶牛现代化饲养管理的程度;它解决了在分散式、松散型的饲养方式下社会化服务比较困难的问题,做到了技术服务及时到位,所需饲料运到小区,集中挤奶、集中售奶,使生产者、加工者、服务者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它还解决了长期以来人牛混居,既难扩大发展奶牛的空间,又造成农民生活条件脏、乱、臭,生存环境被污染的状况,建设奶牛小区,既可扩展养牛空间,又有利于农村的清洁卫生,美化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条件。
3.小结
    二十多年来,黑龙江省奶牛业场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以大力发展实施科技兴牧、搞活经济为方针,走出了一条自我规范、自我提高、不断壮大的发展之路。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探索和研究新的奶牛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以江泽民总书记发出的“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号召为指导,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新技术转化工作,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6年是国家“十一五”发展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把握机遇,肯抓实干,继续推动我省奶牛业的快速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08: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健全黑龙江省养牛业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黑龙江省养牛业服务体系
李伟1 殷元虎1 董正德1
(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市,161005)
作者简介:李伟(1981-),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主修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摘要:由于养牛业受气候、地理、资金、人力资源等条件的制约,单一的奶牛业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养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由专业性服务机构来解决奶牛业发展落后、技术水平低、资金流通慢、信息资源少等养牛生产中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特点对专业化服务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以便使养牛业更合理、更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养牛业    服务    体系
前言:所谓养牛业服务体系,是指养牛业事务性、服务性职能和具体任务从养牛业生产中剥离出来,由专业性服务机构承担,为养牛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养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属性。养牛业服务体系是养牛业的组成部分,它与养牛业生产的业务工作同宗同源,都属于养牛业范畴。二是服务性。养牛业服务体系的工作内容是从事养牛业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其根本任务就是开发并利用社会资源来为养牛业发展服务。三是系统性。即养牛业服务体系从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在此我们结合黑龙江省养牛业自身特点将奶牛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分为两部分:(一)专业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指依法设立的为养牛业提供各类专业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专业服务组织按照市场化运作,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为养牛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二)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是指在政府政策指导下,致力于为养牛业提供公益性、扶持性等综合服务的服务中心,以及有关协会等。
1建立、健全专业服务体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经济技术的落后,人们的小农意识,家族意识强等因素严重束缚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养牛业也不例外,特别是黑龙江省虽然是养牛业大省,但多为农户散养,养牛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解决养牛业产中由于专业水平低所引发的一些问题。
1.1建立、健全良种体系
牛的育种工作是提高牛群素质,增加牛奶产、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搞好牛的育种工作需要牛场、育种中心与公牛站等组织机构共同的努力。首先,各地牛场要做好牛籍档案的建立与维护工作,牛籍档案(牛籍卡)是牛群管理最基础、最基本的项目。其基本内容包括牛的编号、系谱、出生日期及生长发育记录、繁殖记录、DHI生产性能记录和流动记录。其次,育种中心要选择先进和适用的育种技术,安排各种试配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对各地养牛场(含公牛站)后备牛培育记录进行收集、汇总与分析。为牛场提供选种选配意见。公牛站要按饲养标准养好各阶段公牛,对公牛生长发育做好记录,按标准采集和储存冻精,确保试配用冻精的生产和及时送达。对于性能突出的公牛或奶牛,育种中心要通过网上发布,制定编印种公牛、高产奶牛手册等方法介绍给广大养牛户。
1.2建立、健全饲料体系
1.2.1引导饲料工业合理的发展
从1978年我国饲料工业创建至今,我国饲料工业有了长足的进展,1978年当时我国饲料生产总量为60万t,而到2001年增加到7806万t。但仅从黑龙江省的饲料企业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饲料厂虽然数目繁多,但日产10吨的大型饲料厂寥寥无几,这使得我省自然资源不能很好的利用;其次,饲料市场混乱,饲料特别是酶制剂缺少统一的监测标准。建立、建全饲料体系的目的就是引导饲料工业合理的发展,为此要大力推广配合饲料、混合饲料,加速青贮氨化饲料的推广步伐,开拓饲料市场,给饲料工艺俄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饲料市场的管理力度,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市场避免无序竞争。
1.2.2加强饲料安全体
我国开始着手饲料卫生标准制订工作是在1979年。1980年原农牧渔业部专门设立了《鸡饲料BHC&#8226;DDT的卫生标准》的研究课题。1982年通过了《肉鸡饲料中BHC和DDT卫生标准》,填补了我国当时饲料卫生标准的空白。1999年5月29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对饲料生产、使用,饲料监测、进口管理等做出了法律规定。黑龙江省各有关部门经过多年的努力,建立和完善了饲料行业的评价、制标、检测、监测等安全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饲料产品质量,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我省还要加大对检测、监测中心的科技与资金投入,以解决饲料安全检测技术落后,饲料安全监测的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1.3建立、健全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
养牛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是牛奶和牛肉。我省是养牛大省,特别是奶牛业发展迅速,国内各大乳业集团都在我省建有奶牛基地。我省对牛奶的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都有专门的组织与企业来完成,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很有成效。但在牛肉的加工销售方面存在着-加工分散、规模小,加工能力差,包装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等不利条件,这些严重影响了牛肉及其它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建立、建全畜产品加工、销售体系就是要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大型的收购站,把散落在各地区的畜产品集中起来;建立大型的深加工基地,创立独具龙江特色的名牌产品;建立流通组织,使畜产品很快的销售出去解决养牛户的后顾之忧。
1.4建立、健全防疫、医治体系
兽医服务中心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牛是发病较多的家畜,特别是成母牛易发生乳房疾病、产科病、消化系统等疾病。对养牛生产威胁比较大的传染疾病,如结核、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所以要定期采取预防措施,如发现疫情要及时处理封锁疫情传播区域。当地畜牧兽医部门要提供以上技术服务。   
2 建立、建全综合服务体系
2.1建立、建全信用融资体系
由于牛的价格较高,对养牛业的投入要高,这严重影响了养牛业规模化发展。我省在加大信用贷款的同时,还做了一些可行的尝试如奶牛小区、广场,奶牛代养公司等,都很好的解决了资金问题。
2.2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信息业已作为一种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我省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呼叫中心、声讯服务热线、媒体自助服务终端、社区服务终端和手持终端等多种传播媒介的方式,使从事养牛工作的人们更方便、快捷的了解养牛业的最新动态,使信息更好的服务于生产。
向养牛者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 :各地牛奶销售信息,牛奶销售价格,牛只供求信息,饲料供求信息,饲料价格信息,资源信息,消费倾向信息,产品的供求信息,专业技术服务信息等。在发布这些信息的同时还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这些信息汇总并加以处理,最后对未来的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预测、提醒养牛者将要面临的问题与危险。
2.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体系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事养牛工作的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传统的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一定会被科学的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代替。我们要认识到,养牛业并不是饲养场,要把它看成一个企业,要用科学的、开放的企业管理思想来指导养牛业的发展。我省养牛者的总体素质不高,特别缺乏企业管理人才,而我省养牛业又是以分户饲养方式为主,提高我省养牛者综合素质因而更加困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体系就是要逐步形成全社会为养牛业服务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行业协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的作用;鼓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投入到养牛工作中;还要定期组织养牛户参加技术培训,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到基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4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体系
农业部从1998年起开始建设兽药残留检测体系,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负责残留检测方法的制标、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开展残留检测技术培训、承担残留检测的最终仲裁检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兽药监察所建立残留检测实验室,承担本辖区内药物在动物组织中残留的检测。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了检测体系。1999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划》。2002年农业部下达了对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种动物的12种组织,共 20 660样品25种兽药及其他物质的残留检测任务,重点抽检氯霉素、吠喃哇酮、盐酸克伦特罗等禁用药物。我省残留检测实验室
3小结与展望
目前,黑龙江省养牛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养牛业服务体系的工作要在政府的支持、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由社会各界参与。养牛业服务体系就要进一步改善交通输等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建立、建全产品运输、销售体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使养牛者和企业建立稳固的经济联系,以市场为龙头,以服务为纽带,龙头、基地、养牛户有机衔接,给养牛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牛业合理、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杰 等.黑龙江省奶牛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及思考.《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6期:21-2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7 05: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