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春天的故事

粗纤维含量和可制粒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3 2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纤维与造粒

一般饲料原料中的纤维并不妨碍造粒,相反适当的纤维不仅有助于造粒,并对颗粒的柔性有贡献,不至于形成过多的回机料或粉料。其中纤维的形态或理化性质决定了纤维在造粒中的影响。

砻糠不会被糊化,粉碎会使砻糠纤维颗粒变的更小;纤维本身也不具有粘结性,但砻糠在颗粒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契合性能和润滑性能,即使大颗粒的砻糠在造粒中也会自动折断,并适应几乎所有孔径的环膜。

由于砻糠有良好的契合性能,因而可以和淀粉质粘合剂充分的胶合,比如次份,或者面粉,并提高造粒的效率。假如砻糠和豆粕混合制粒,那就是一个问题了。

在广东草鱼料中,经常会添加超过15%的砻糠,而在一些地区的鹅料中,会添加30~35%的砻糠造粒,都不会有问题,取决于与什么配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8-6-23 2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纤维含量与颗粒品质

一般而言,一定的纤维含量,比如3~5,不仅有助于提高造粒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颗粒的柔性和韧性,不至于造成过多的回机和碎料;但随之纤维含量的增加,颗粒的表面会趋于粗糙及扭曲,并使颗粒变的松散易碎。


一个完整的配方设计过程,颗粒料的工艺配合,也是配方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合的配方与工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检验:环膜物料出口温度-调质器出口温度《12度;一般为9度,超过这个温度越多,说明配方或者工艺改进的空间就越多。
发表于 2008-6-24 23: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跟贴了?:liuhan:   是不是什么错了?:wenti:
发表于 2008-6-25 00: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全部说完了,叫我们说什么啊?:liuhan:
发表于 2008-6-25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细米糠的问题

低档料的细米糠要高些,如果低档料统糠太高(30%),那就要用比较多的细米糠才能做出粒来
发表于 2008-6-25 23: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wugu:   下回慢慢说,怕没写完,回头又忘了。。。:5s:

我猜的玉米是烘干的,春天也不回,也许判断错了啊。。

[ 本帖最后由 gbmmr 于 2008-6-27 01:3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9 13:27:10 | 显示全部楼层
gbmmr说对了,确实是烘干玉米.小麦是用2.5筛网粉的.这几天一直在市场忙,没有及时回复,很抱歉啊卢总.:L: 感谢您给出非常精彩的解答.:lol

[ 本帖最后由 春天的故事 于 2008-6-29 13: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6-29 13: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楼 做饲料的 的帖子

关于小麦淀粉糊化的温度,在工艺上有考虑到,能控制在80度左右.不知合适否?但如果提高次粉用量减低小麦量制粒性又会有好转.这又如何解释?又大料里用的是肉粉非肉骨粉.
发表于 2008-6-29 2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怀疑你们那里的次粉,基本是麸皮。小麦用多了,物料发粘,制粒困难啊:6f:
发表于 2008-6-30 01: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楼 春天的故事 的帖子

张总,做的是多大颗粒呢?
小麦是否可以用2.0的筛片粉碎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2 06: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