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djgq

幻灯片/甲鱼教学讲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养鳖] [稻田养鳖] [人工繁殖] [日常管理要点] [雌雄分辩] 

饲养管理和养殖方式

    在饲养管理中讲解了不同类型的鳖的管理,以及人工繁殖方法、不同季节的管理等内容。

    在养殖方式中我们讲述了家庭养鳖和稻田养鳖的方法,还介绍了一些成功人员的总结经验。此外需要提出的是,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我们没有介绍,但是在管理上和小规模养殖大同小异。只是由于养殖量的增大,在管理和建筑上都要更加严格。疾病防疫上要更加细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鳖的几种养殖方式

鳖庭院养鳖


    近年来庭院养鳖在广大农村悄然兴起,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庭院养鳖具有成本低、见效快、效益好、管理方便等优点。庭院内外,只要有一定面积,水源充足(经水质检测符合谈水养殖标准),又有饵料条件均可养殖。但是要在有限的庭院水池面积上获得高的产量,以提高经济效益,则需要科学养殖。


一、养鳖池的建造
    养殖池可建于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能方则方、能圆则圆,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鳖池可在离墙1~2m处挖土坑(考虑房子的安全),建砖石水泥池,也可土池。池深1.5m、水深lm。在池底一侧建出水口,且池底以缓坡向出水口倾斜,在出水口对测池壁水位线以上40cm处设进水口,进、出水口均加防逃铁丝网。在池的向阳侧池壁留1:2的斜坡与陆地相接,以便鳖上岸晒甲,其余三面池壁可垂直于池底,也可留坡。池底铺10~20cm厚的细沙。根据鳖池大小,养殖数量的多少,在池中建饵料台(兼作休息台)。池周空地,可铺沙或建产卵房,以备雌鳖性成熟后产卵。如鳖池面积较大可在池中建小土岛,以供鳖休息、晒背或产卵用。池周可以墙防逃,如有的侧面没有墙,可建1~1.5m高的防逃墙,墙基入土40cm左右,防逃墙顶向池内出檐10cm。


二、饲养管理
(一)池水要求及放养密度
    放养前对养殖他、池周陆地等养殖环境及所用养殖器具彻底消毒。池水深度可视养殖规格而定,如养殖稚鳖可保持20~30cm,养殖幼鳖可保持40~50cm、成鳖和亲鳖保持1m左右,并适量施放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保持一定的肥度。透明度为30~40cm。
    放养前对由外地购进的鳖严格检查,一定要健康活泼,无伤无病,而且在进他前要以 3%~4%的食盐水或 10mg/L漂白粉溶液浸洗消毒,严格把好防病关。放养密度根据规格不同,要合理的高密度养殖,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生长情况及时合理的分养。
(二)投料饲养
    饵料是鳖快速生长发育的物质保障,所以应因地制宜、力所能及的为不同规格的鳖提供适口性良好、营养丰富的全价饵料。饵料投喂也要坚持四定(如前所述)。
(三)科学管理
    养殖水体是鳖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所以要经常注意水质变化,定期换注新水,并定期施放生石灰以改善水质。要注意鳖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还要根据气温、水温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在炎热天气,池中种些水草或在池边种爬蔓的植物搭架遮荫,但要有一定的光照空间,让鳖晒背;在寒冷时节,鳖池上以塑料大棚保温,为鳖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不冷不热的季节,强化投饲促进生长。庭院养鳖规模虽小,但对家庭养殖来说,如果饲养管理搞得好,也可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家庭养殖业。


三、庭院养鳖经验总结
    许多专业户在5月份前后从市场上购进鳖进行庭院养殖,到春节前后销售,利用季节差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1.建池:囤围养池宜建在环境安静,光线充足,看管方便的地方,面积以100~1000平方米为宜,四周开一条宽 2~5m,深1m的沟,泥土堆放在向阳坡,再堆积沙土30cm作鳖的产卵场。囤养池四周用石棉瓦等物立成1.5~2.5m高的围墙。因养池的陆地面积要占总面积的1/3以上。供鳖栖息和晒背,池子中间如没有陆地,可用竹木编起来浮在水面上,供鳖爬在上面栖息。囤养池使用1年后,第2年囤养前必须清除池中的全部淤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严格消毒。
    2.选鳖:用于囤养的鳖要严格挑选,最好是网簖或干塘捕捞的。眼观质量好的鳖外观看完整,无畸形,无伤残,腹部黄白色,体格健壮,若裙边糜烂,背部消瘦可见骨形,腹部发红充血甚至糜烂的是病鳖。
    手抓:用手抓住鳖的后裙边,鳖若反应快,四肢使劲动,喉颈活动自如,喉颈往后伸弯总想咬你手的是好鳖,反之,反应迟钝,活动呆板的鳖不宜囤养。
    手捏:用一块硬物引诱鳖咬住后,往外拉,使鳖喉颈伸长,再用手捏喉颈四周,若手感到有尖硬的东西,是针、钩捕捞的,这种鳖不要用来囤养,否则很快会死亡。
    翻倒:把鳖翻倒,即背部朝地,腹朝天,看其能否迅速翻转,经两三次都能立即翻转的是好鳖,反之,翻身很慢或翻不过来的是病残鳖。
    3.放养:经严格挑选的鳖再用20mg/L高锰酸钾或2%~3%食盐水,浸洗15~25min后,暂养于小池或盆桶中,观察几日后集中入池。囤养规格,应大小分开饲养,防止相互撕咬残杀。但几年围养的实践证明,只要饲料充足,可以不同规格同时混养。有条件分规格养更好,囤养密度 0.5~3kg/平方米。
    4.投饵:鳖是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常用饵料有昆虫、肠类、死禽、蚯蚓、鱼、螺砚、蝇蛆、瓜类、豆饼、浮萍、水草等,可与附近饭店、食堂、食品厂等单位联系利用其下脚料,每天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分上、下午2次投喂,池中设数个饵料台,饵料台被水淹没10~30cm。另外,在池中设一电灯,夜间既有利于看管,又能诱虫供鳖摄食。
    5.水质管理:囤养鳖一般密度都较高,所以,必须保持水质清新,囤养池都应配备一台小型水泵,每天或每2~3天向他内冲水1次,使水呈淡绿色,透明度30cm左右。饲养期间经常捞除剩渣残饵,在池中移植一些浮萍、水花生和蒿等水生植物,对保持水质清新有一定作用。
    6.鳖卵孵化:囤养的鳖性成熟后,在5~8月间选择场地产卵,产卵一般多在晚10时至翌日凌晨4时进行。因此在产卵季节,每天早上要仔细检查产卵情况,按脚印和翻过的沙土痕迹,确
定产卵穴的位置,待产出约20h将卵收集进行孵化,孵化方法有室外孵化和室内孵化两种,以后者为好,方法是:制成长宽各lm,高10~20cm的木箱,箱底钻若干个滤水孔。孵化前清洗干净,在箱底铺3cm细沙。卵多时1天放1箱,卵少时5天左右放1箱,放卵2~3层,标好产卵日期,放入室内,温度控制在30~36℃,湿度控制在75%~80%之间,40~ 50天即可孵出稚鳖,稚鳖经1~ 2个月精心饲养后即可同池混养或辟专池单养。
    7.病害防治:囤养鳖易患红脖子病、腐皮病和脂肪代谢不良病等,当发现鳖活动、吃食不正常时,及时将病鳖捞起销售或隔离治疗,常用药有两种,一是每千克鳖体重注射10万~15万IU的青霉素或氯霉素进行治疗,二是用10mg/L的磺胺类药物浸洗病鳖48h。饲养期间要保持饵料新鲜,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食物,定期消毒,并注意鼠害。
    8.起捕与运输:成鳖起水捕捞的方法很多,但最好是抽干池水,穿下水裤下池用脚探手捉。起捕时间一般是春节前后,但要事先将不符合上市规格的幼鳖捕起,辟专池饲养,使其正常冬眠,有利于来年继续饲养,鳖的运输可用车或船,将其盛放于竹筐或包装箱中,但套叠的层数不宜超过3层,以免压伤或窒息死亡。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稻田养鳖


    1996年下半年甲鱼价格直落以后,甲鱼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大多数养殖户出现亏本现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各级水产技术部门和养殖户急需共同探讨的问题。为此,一些养鳖专业户进行了稻鱼鳖立体种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养鳖、鱼稻田的条件
    养鳖、鱼的稻田必须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雨季不易淹没,旱季不易干涸,保水保肥力强,阳光充足,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僻静无噪声。

    二、稻田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稻田基础设施工程的目的在于:保证鳖、鱼有栖息、活动和觅食生长的水域;防止鳖、鱼逃逸,便于饲养管理。
    (一)加高加固堤埂
     田埂加高至50 cm、埂面宽40cm后捶打结实;田埂内边用混凝土夯成“T”形状,厚2~3 cm。
     (二) 设置栏栅
     进排水口设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在进排水口处安装栏栅,栏栅用竹箱或铁丝网等制成,孔目大小以不逃鱼为准,栏栅高度为l米,宽度与进排水口相适应,安装后无缝隙,形成弧形,凸面
朝向田内,以增加过水面积。
    (三) 挖小池和鱼沟
     在稻田的一端或一角开挖一个长20~40 m、宽5~10 m、深l~1.5米的小池,再沿田埂开挖一条围沟,根据稻田形状,将稻田开挖成“+”、“#”等形式的鱼沟,沟深l米、宽1.5米。池沟相通,并安装活动栏栅。
    (四)排灌设施的建设
     稻田串灌串排,一方面对水稻生长不利,另一方面易引起鳖、鱼疾病的传播,为此,必须修建公共排灌设施,使各田块能从进水沟单独进水,又可分别从排水口排水入水沟,使鳖、鱼在相对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生长。进排水沟大小依据成片稻田的多少而定。
   

     三、水稻栽培
    稻田养鳖、鱼后,稻田的生态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应随之改进。水稻品种宜选择生长期较长、茎秆坚硬、耐肥、抗倒伏、抗病虫害较强、产量高的高产优良品种;秧苗以长龄壮秧、多蘖大苗栽培为主;采用壮个体、小群体的栽培方法,栽插方式以宽行窄株条栽为宜,一般行距30 cm,株距12 cm,但田埂周围、鱼沟两旁可以充分利用边行优势适当密植以弥补小池、鱼
沟占用的面积。这样既可为鳖、鱼创造良好栖息和活动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水稻分孽成穗率和增加千粒重。
     

     四、鳖、鱼养殖技术
    (一)鳖、鱼的放养
     每667平米稻田放养 100 g以上的幼鳖 250~300只,同时放养6cm以上的草鱼3000尾,其中搭配4~7 cm的鲢、鳙、鲤、编等鱼种20%。
    (二)投饵施肥
    鳖、鱼的投饵必须坚持“四定三看”的原则。在养鳖方面,在小池内设一个斜置食台,以投喂幼鳖配合饲料,5月份、10月份每天上午投喂1次,投饵量为幼鳖体重的4%~5%,从6~9月份每天投喂2次,投饵量为幼鳖体重的5%~6%。培育鱼种适当投喂粗料,每天下午投喂1次,投饵量为鱼体的5%~10%,同时在稻田中分隔栏养殖绿萍(每 667 平方米稻田放种 100~150 kg),一方面作为草鱼的直接饵料,另一方面可为鳖、鱼遮荫。在施肥上,基肥一次施足,采取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的全层施肥法,即在耕田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猪牛粪 1000 kg左右,在耙田前施碳酸氢按 15~20 kg或尿素5~6 kg,过磷酸钙20~30 kg。追肥以无机肥为主,追肥要量少、次多,采取分块隔天追肥法或叶面追肥法,具体方法是在栽插后7~10天进行追肥,每667平米施尿素5~7.5Kg ;20天左右对叶面转淡的禾苗补施尿素2.5Kg或施腐熟的人尿粪 200~ 250 kg;幼穗分化期,对转黄的禾苗加施尿素2.0~2.5Kg;孕穗至抽穗阶段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每667平方米用量0.15kg左右,对水60~75Kg叶面喷施;晚稻抽穗后用3%过磷酸钙浸出液和1%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这样既能保证水稻所需的养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又能为鳖、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三)疾病防治
    鳖、鱼下田前1周,小池和鱼沟用生石灰或强氯精消毒,用量为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20~30 kg或强氯精75~150 g;鱼种下田时用 30~50克/L的食盐溶液浸洗5~10min,幼鳖用 10 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5 min;在疾病流行季节(5~10月份),在小池和鱼沟中用生石灰、强氯精等药物进行泼洒消毒,每立方米水体施生石灰40 g、强氯精0.3~0.4g,同时鳖、鱼内服抗菌消炎药物如鱼血康、鱼宝康等。


     五、日常管理
    (一)科学灌溉
    除水稻晒田期间外,前期注水,要求稻田水深在3cm以上;中后期水稻分孽达到一定指数后鱼体也逐步长大,同时水稻需水深度也随之逐渐加大,这时田中水深应在8--15厘米之间。
    (二)水稻病虫害的防治
    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施药时四面灌水应保持7~10 cm深,并且在晴天施药,乳剂待露水干后施,粉剂在晨露未平时施,这样可以避免鳖、鱼的中毒。
    (三)防逃防害
    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防逃防害,坚持早晚巡察,清晨观察鱼类有无浮头,鳖、鱼有无患病,傍晚检查吃食情况,同时要注意进排水口的栏栅设施有无破损,此外要特别注意水鸟、水老鼠、水蛇等对鳖、鱼的危害,还要防止逃、偷、毒鱼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现问题,应积极采取有关补救措施。


     六、经验总结
    (1)试验证明,稻、鱼、鳖共生是完全可行的,而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健康养殖甲鱼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稻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其技术简单易行。
    (2)幼鳖开始放入小池中,待禾苗分孽时再进入大田中,鳖种待禾苗返青后直接放人鱼沟,这样鳖进入大田中有7~10天的时间差,在这段时间内加强鳖种培育,可大大提高鳖种成活率。早稻收割时,把田水慢慢放出,将鳖逐步引人鱼沟和小池,待晚稻栽插返青后再放入大田中。
    (3)水稻栽培总的技术原则是稀植、少肥、小群体、壮个体,这样可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防止过早封行,减轻病虫害,并且为鳖、鱼提供较宽松的空间和水域环境,从而达到稻、鱼。鳖的大丰收。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亲鳖的选择
    选择优良的亲鳖是人工繁殖鳖苗的重要环节。亲鳖应先选成熟年龄适宜的成鳖,一般应在6龄以上,最好16~20龄,体重1.5kg以上,这样的雌鳖每批可产50个,年产卵200个以上,且卵子较大,孵化率也高。亲鳖应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体形正常,背甲后缘裙边较厚,行动敏捷有力,若将其掀翻在地,能立即恢复原状,并迅速逃跑。否则不能作亲鳖。
    雌雄比例一般为3~5:1,雄鳖不宜太多,以免占用池塘和消耗饵料,在繁殖季节还会因争夺配偶而相互咬伤,干扰雌鳖的正常发情产卵。


    二、亲鳖的雌雄鉴别
    选择亲鳖必须准确判别亲鳖的雌雄。性成熟的雌鳖尾粗短,长度不超过背甲后缘裙边,背甲较圆且厚,中部较平,背椎稍向内凹,后肢间距较宽,产卵期泄殖孔有红肿现象。雄鳖尾粗长,能伸出裙边外,体较薄而窄,背甲为长椭圆形,背椎稍向外凸,后肢间距较窄,泄殖孔无红肿现象。在生产中进行繁殖配组时,一般是通过挤压法来最后确定其性别。具体作法是:以两手拇指及食指堵住鳖头颈及四肢(或将头颈挤到桌子侧面,仅用手指挤压四肢),向体内挤压。雄性者尾部伸直后从泄殖孔内有紫黑色的两个交接器伸出,雌性则不会出现。


    三、发情交配与产卵
    开春后经过1个多月的优饲,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亲鳖就开始发情交配。白天晚上均可进行交配。交配行为表现为雌鳖在浅水区潜游,雄鳖在后面用力追逐,然后雄鳖爬到雌鳖背上交配,时间持续5min。然后各自分开,完成交配过程。首次交配约半个月后,雌鳖开始产卵。产卵期因地区和水温而异,长江中下游在5~8月,产 4~ 5批;华南地区在 4~ 9月,产 5~6批;在海南可产 6~ 7批。 85%的雌鳖产卵集中在6~7月。雌鳖产卵的最适气温为25~29℃,产卵时间从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4点。此时最安静也最安全。雌鳖爬到池边产卵沙床上,用后肢扒土挖穴,用约20min的时间,挖出一个卵圆形的产卵洞,洞口直径在4~8cm,洞深15~20cm,产卵洞的大小与鳖的大小和产卵的多少有关。挖好洞后,再用约10min的时间,将卵全部产入洞中。每穴产卵量8~40枚不等,然后用后肢把掏出的泥沙再填到洞中,将洞口盖好,并用腹甲把沙土压平,使产卵坑不留下明显痕迹,防止敌害生物对卵的侵袭。


    四、卵的收集与人工孵化
    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鳖卵受大气、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的影响,其孵化率并不高,一般孵化率仅在50%左右。孵化时间长达 60~80天而人工孵化,在人为控制温度下进行孵化,孵化率可达 90%以上,并能将孵化期缩短到 45~ 50d。
    (一)卵的收集
     在亲鳖产卵期间,每天清早到产卵场仔细查看鳖的脚印和沙土翻动过的痕迹,便可确定产卵的位置,插上标记。刚产出的卵不要采集移动,需经8~36 h后,胚胎已完全固定,卵上的白色动物极和黄色的植物极明显出现,方可采集。采卵前要准备好采卵箱。采卵箱边长为45cm。高10cm左右的正方形木箱,箱底有若干漏水小孔,箱底先铺上3~5cm细沙。采卵时用一拨沙竹片,轻轻地将产卵穴上的沙土拨开,取出鳖卵。装箱时,将卵的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整齐地排到采卵箱中,卵与卵之间保留1cm左右的间距,其上撒一层沙子与卵相平,然后在第一层卵的间隙处再放置第二层,同样处理后再放第三层,并在其上覆盖3~4cm细沙。卵收完后应清理平整采卵场,使之不留痕迹,以便雌鳖再次来挖穴产卵。在标明产卵时间和数量后,将采卵箱移到孵化室内木架上让其孵化。收集鳖卵时,应检查其是否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优良受精卵卵壳颜色鲜亮,卵大且圆,动物极胚胎所呈的白色斑点边缘清晰圆滑。未受精卵或受精发育不良的卵,动物极无白点,或白点呈大块不整齐的白斑,这样的卵应予剔除。
    (二)人工孵化
     鳖卵的人工孵化分室内孵化和室外孵化。
    1、室内孵化   孵化室要求光线明亮,通风良好,可以控温控湿,无蛇、蚁、鼠洞。顶部最好用玻璃(或透明薄膜),温度保持在28~35℃之间,晴天靠阳光照射加温,阴天和夜间用白炽灯近距离照射加温,有条件的也可用热水管间接加温。并保持相对湿度在75%~ 80%之间,使沙子的含水量保持在 7%~ 8%之间,孵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蚂蚁侵袭和蛇鼠偷食鳖卵。从受精卵到稚鳖出壳,约需40d。如人工繁殖的规模很大,可将每五日产出的卵分为一组,放人一个孵化箱内,进行人工集中引发出壳。孵化时,先在箱底部铺约3cm厚的经过消毒的沙子,再将鳖卵放在沙上,动物极向上,卵间距1cm,在卵上盖1cm厚的沙,可多层排放。在孵化箱的一端,埋置一个与沙面平齐的大塘瓷碗,内装少许清水,鳖出壳后会自动爬人碗内,便于收集,也可人工引发出壳。当植物极卵壳的黑色即将消失时,将鳖卵从沙中取出,放入盆内或桶内,缓缓倒入与孵化沙温差小于3ºC的清水,完全淹没鳖卵,几分钟后就有大批稚鳖破壳而出。刚出壳的稚鳖脐带尚未脱落,或还有豌豆大小的卵黄尚未吸收完毕,可将其放入盆内暂养壹日,待卵黄吸收完毕,脐带脱落后,才进行浸洗消毒和其他处理。如经5~10min浸泡,稚鳖尚未出壳,则就将卵取出,放入下一组孵化,待与下一组卵一起进行引发出壳。
    2.室外孵化场孵化   一般在亲鳖池内向阳靠近防逃墙、地势高、通风干燥的地方建孵化场。面积约2平米,周围砌上高约 1.2米的围墙,墙的四周有排水孔和通气孔。底面坡度5--10度底层铺碎石或粗沙10cm厚然后再铺上细沙5cm厚,并在最低处埋一个小水缸或水槽,上沿与沙面平齐,其内盛清水。围墙上面搭架,并盖上帆布以避风雨(或塑料布)
    孵化时,鳖卵的摆放,温、湿度要求等与室内孵化相同,室外温差大,一般应在26~33℃,切勿超过37℃,或低于22℃,否则孵化率低。特别注意,雨天渗水排水要畅通,以防孵化沙床积水,另外,要防止蛇、鼠等危害受精卵。
    (三)稚鳖处理
    刚出壳的稚鳖比较娇嫩,有的还有脐带,待脐带脱落,卵黄吸收后,需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30min,对己患水霉病的稚鳖可浸泡1~2h,然后在室内盆中清水中暂养1-2天.再放入稚鳖池。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鳖的饲养管理要点

(一)鳖的营养与饵料
    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一般鳖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 50%~ 55%,幼鳖为45%~ 50%,成鳖为 40%~ 45%,同时还应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抗菌药物等,越冬前脂肪含量提高到3%~4%。鳖的饵料既可是天然饵料,如小杂鱼虾、螺蚬蚌、蚯蚓以及屠宰场的废弃的动物内脏和下脚料等,也可以是人工配合饵料。人工配合饵料的配方很多,推荐以下配方供参考:
    1.稚鳖鱼粉57% 、豆粕5%、花生粕10%、面粉16%、谷芽4%。添加剂8%。
    2,幼鳖鱼粉45%、豆粕8%、花生粕12%、面粉18%、谷芽5%、麸皮6%、添加剂6%。
    3.成鳖鱼粉40%、豆粕12%、花生粕8%、面粉20%、谷芽5%、麸皮10%、添加剂5%。
(二)稚鳖的培育
    稚鳖刚出壳时,体质嫩弱,适应性差。极易受到疾病和敌害侵袭,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大批死亡。因此,稚鳖刚出壳不宜直接放到池里培育,应在大水盆内暂养4~5d。暂养前应对稚鳖盆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暂养时先放稚鳖,然后倒入清水,水深以刚淹没稚鳖为度,最后移到光线较暗、环境安静的地方。第二天开始投喂熟蛋黄或水蚤、红虫。蚯蚓、蝇蛆等饵料,饵料放到饵料台上,日投饵料为鳖体重的10%,每天投喂2~3次,每天换水两次。稚鳖经过4~10d暂养后即可转移到稚鳖池内培育,稚鳖培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放养密度   室内水泥池一般为 60~100只/平米、室外池为 20只/平米。早期出壳的稚鳖在室内池养到9月上旬时,已渡过夏季高温季节,体重一般在10克左右,即可转入室外池。如果饲养环境较差,其放养密度比上述密度低些。稚鳖入池前,需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5min左右。
    2.投饵   稚鳖的饵料要求细、精、软、嫩、鲜,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在出壳一个月时间内,投喂红虫、小糠虾、摇蚊幼虫、丝蚯蚓、水蚤等,也可投喂煮熟的蛋黄、动物肝脏。含脂肪多的蚕蛹、大肠、肉粉等不易消化的应尽量少投或不投。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0%;也可投喂稚鳖人工配合料,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投喂饵料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次投在饵料台上,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投喂量以下次投喂时没有剩余的饵料为准。
    3.水质管理    稚鳖池水深50~70cm,水质要求清洁,保持透明度在40—50cm。一般3-5天换水1次,并将池内的废渣清除干净,对池水定期消毒。出现病鳖应及时挑出并转入隔离池饲养,更换全部池水并进行消毒。在夏季当水温超过33℃时,应加深池中水位,并在池周围遮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越冬   当气温降到14℃时,须将稚鳖移入室内池越冬,池底应铺10cm厚的细沙,水位应尽可能高,约80cm,密度100~250只/平米,保水温14℃以下,水温不宜太高,否则会导致冬眠中的稚鳖因偶尔苏醒,体内营养过度消耗而死亡。但水温也不宜太低。如果越冬池结冰也会将稚鳖冻死。要设法调节好水温,尽量延长雅鳖当年生长期,缩短停食冬眠期。如果室外池越冬要搭塑料大棚保温。此外,要经常清理养鳖场附近的石缝和洞穴,使鼠、蛇、蛙、鸟等敌害无处藏身,经常撒药灭鼠,防止敌害侵袭。
(三)幼、成鳖的饲养管理
    幼鳖与成鳖的饲养管理基本相同,具体管理如下:
    1.放养密度    根据鳖的年龄、规格大小确定放养密度,体重10g左右的鳖,放养密度一般为 50只/平方米;体重 50~100g的鳖, 15~30只/平方米; 400g以上的成鳖, 3~5只/平米随着鳖的生长,还应根据鳖的个体大小、年龄分池饲养。

    2.投饵   投喂饵料的要求是“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时应视规格、天气、水温及饵料种类等灵活掌握科学投喂。晴天摄食比阴雨天旺盛;水温在25--32℃时摄食最为旺盛;干的配合饵料日投喂量一般为鳖体重的5%,而含水量较高的活鲜饵料投喂量则为鳖体重的10%~20%;规格较小的幼鳖饵料要精、细、软、嫩,随体重的增加,对饵料的要求可适当降低,饵料一般以配合颗粒饵料效果较好。正常情况下,投喂2~3h后吃光,这表明投喂量适中。饵料应投在固定的饲养台上,饲养台可用木板制作,每个面积1平方米,每50~100平方米水面设一个,饲养台至少要有一边斜伸入水,以便鳖爬上去摄食。
    3.日常管理   春秋两季保持水深0.8m左右,冬夏则保持1.2m左右。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50cm。如果透明度太小,水不洁,则应换水,一般每5日换水1次,每次换去10cm深。如果水太清,鳖会因没有安全感而互相打斗,则可施用生石灰堆沤一周发酵后的有机肥,每 15~30天l次,每次0.1~0.15Kg/平方米,使水体的透明度减少到 50cm。平时应注意防逃设施是否有损坏,定期检查进出水口是否畅通。达到规格的商品鳖陆续出池时,应及时做好分池补充工作。各个饲养池应建立管理日记,以备随时分析饲养情况。
    4.越冬    幼成鳖越冬能力比稚鳖强,管理也很方便,当水温降到15℃时,可将幼鳖移入室内越冬或是择向阳背风的室外饲养池越冬。越冬密度比平常养殖密度大2~3倍。池底铺上20cm厚的细沙,同时尽可能加深池水,以防严重冰冻。成鳖在越冬期间,只需在饲养池内加深水位即可安全越冬。
(四)亲鳖的饲养管理
     亲鳖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所繁殖的稚鳖的数量和质量,对养殖效果有重要意义。

    1 .放养密度与雌雄比例     一般放养密度为 0.5只/平方米,雌雄比例为 3:1只为宜。亲鳖入池前半个月,用生石灰排水清塘,放鳖时间在4月份,水温14~17℃,放养前可用100mg /kg福尔马林对鳖浸泡消毒一次,以防生病。

    2.投饵    饵料应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饵料为主,搭配少量果蔬类、糠麸类植物性饲料,同时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每天投喂饵料的次数和数量要依水温、天气和鳖食欲等因素灵活掌握。水温在18~25℃时,每天只在下午4时左右投喂1次,投喂量为亲鳖体重的5%一10%,当水温在25~32℃时,每天上下午各投喂l次,日投喂量为亲鳖体重的10%~ 20%。投饵力求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日常管理    每天必须消除残饵,保持池水清新活爽,水质变坏应及时换水。亲鳖池的水位春秋两季控制在l米左右,夏冬两季提高到1.5m左右。改换饵料时,应逐渐增减比例,让鳖对新饵料有个适应过程。产卵前对雌鳖增加钙质,供产卵时合成卵壳。加强产后培育,即秋后培育,加强饵料中的蛋白质或者在温水中将鳖养肥,使其具有抗寒能力后,再逐渐降温,放入池中冬眠。
(五)鱼鳖混养
     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和池中饵料资源促进鳖的生长,除稚鳖池不宜混养鱼类外,其他均可混养鱼类。这样可提高养殖效益,应积极推广鳖鱼混养。可在成鳖池中混养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链、鳙鱼,少量草食性鱼类和杂食鱼类,如草鱼和鲤鱼。重点投饲对象是鳖,其次是草鱼。鳖和草鱼的残饵及排泄物富含氮、磷、钾等养分,促进了浮游生物(藻类)的增殖,这样就为链、鳙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混养池塘中链、鳙鱼的产量和生长速度均超过普通鱼池,每公顷水面可净产成鱼4500~
6000kg,提高了经济效益。鳖池不宜养龟,也不宜与泥鳅、鳝鱼混养。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习性和场院建设
[主页]   [疾病诊治]   [饲养管理]   [生活习性和场房建筑]   [鳖场参观照片]

 

[生殖和胚胎发育] [食性和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性成熟与性周期的因素] [鳖的生态环境] [鳖池建造与饲养密度]

生活习性和场院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鳖的一些生活习性和养鳖的场房建设。掌握了鳖的生活习性,在生产管理中就方便的多。场房建设也很重要,它是养好鳖的前提。场院建设可以参考《参观照片》的网页,(在主页中可点击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鳖的生活习性
[主页]   [疾病诊治]   [饲养管理]   [生活习性和场房建筑]   [鳖场参观照片]

 

[生殖和胚胎发育] [食性和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性成熟与性周期的因素] [鳖的生态环境] [鳖池建造与饲养密度]

鳖的生活习性

鳖的生殖与胚胎发育


(一)生殖行为
    鳖的生殖行为主要表现在择偶,交配后产卵。在野生水域中,鳖的初次性成熟择偶处于随机阶段。当雌鳖发情时,尾部泄殖孔分泌一种淡绿色的液体,然后在水面上游动。而雄性鳖则表现出活泼的嬉水性行为。当其在水中嗅到这种气味时就会顺着气味追逐雌鳖。鳖在封闭性生态水域中,择偶表现较为专一,特别是5龄以上的大鳖,雌雄几乎在任何活动中都不大分离,往往结伴同行,即使不在交配季节,当配偶一方失踪时另一只鳖仍会在失踪处寻找等候。捕捞者也因掌握了鳖的这个习性而耐心地等待抓一捕双。鳖交配时一般是雄上雌下,先是雄鳖用前肢拥抱雌鳖的前部,尾下垂,然后进行体内授精。一般交配的时间需几小时,但授精却只有几分钟。雌鳖产卵时,用前肢与后肢配合挖穴,挖好穴后再转身将泄殖孔朝穴产卵。产卵时身体有节律收缩,并用尾部把产出的卵慢慢地送到穴底,产完卵后用后肢把穴盖好并用肢部把沙面压平。鳖产下部分卵后离开,再产时会另选场所。


(二)性成熟与性周期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4~5龄的鳖达到性成熟。入春后,气温达20℃左右时,亲鳖发情交配。白天和黑夜都可以交配。雌鳖潜游于水中,后面拼命追逐的是雄鳖,若有其它雄鳖争偶,则有一场残酷的争斗。
    第一次交配产卵后再隔2~3周进行下次交尾产卵。
(三) 鳖卵的胚胎发育
    卵为长球形,有的为椭圆形和扁葡萄形。外表谈黄白色,壳坚硬,内有羊膜,可防止卵内水分迅速蒸发和外力振荡。羊膜内的羊水湿润着胚胎,使胚胎吸收卵黄的营养,直接发育成个体,时间40~60天。孵化天数决定于孵化沙床的温度,地温达30ºC,50天左右仔鳖即出壳,孵化率为80%以上。鳖卵有白色圆点的一端为动物极(形成胚胎的部分),下半球则为植物极(向胚胎供给营养的)。孵化5~6天后,白色圆点逐渐扩大,稍微接近动物极和植物极的中间,以后就不扩大了。孵化10~12天后,植物极略呈粉红色。 孵化26~30天后,植物极可略见黑色的胚胎。 孵化33天以后,整个卵变为白色,分不清动物极与植物极了。到第36天,可清楚地见到卵内的胚胎。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鳖的生活习性
[主页]   [疾病诊治]   [饲养管理]   [生活习性和场房建筑]   [鳖场参观照片]

 

[生殖和胚胎发育] [食性和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性成熟与性周期的因素] [鳖的生态环境] [鳖池建造与饲养密度]

鳖的生活习性(食性和生长发育)

鳖的食性
    鳖的食性非常广泛,但最喜欢吃动物性饵料,也就是说,鳖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即使是不新鲜的鱼、虾、禽及兽的内脏切碎后,它也爱吃。但是人工养殖时不应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鳖还食螺类、贝类、蚯蚓、昆虫、蚕蛹、杂粮、瓜果、青草等。

    在天然条件下,稚鳖阶段的某些食物与鱼类相似,即大量摄食枝角类和桡足类、水生昆虫、水蚯蚓等。成鳖以摄食鱼、虾、蟹、蛙、螺、舰、贝等动物为主,也摄食少量的植物,如藻类、水草、瓜菜等。
    鳖的耐饥能力较强,饿上一段时间也不会死亡,但会停止生长,以至“掉膘”;鳖有时也自相残杀为食,特别是在夏季长时期饥饿的情况下。
鳖的生长发育
    鳖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缓慢,个体重500g左右需要3~5年时间,生长速度受地理条件、性别影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还与饵料质量、水温等因素密切相关。体重在 100~300g之间,雌鳖生长快于雄鳖;300~400g之间,两者生长速度相近;400~500g之间,雄鳖快于雌鳖; 500~700g之间,雄鳖生长几乎比雌鳖快五倍;体重 700~1400g时,雄鳖生长速度开始减慢,雌鳖个体增重减少。鳖的平均甲长与体重呈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2。

    通过生长速度比较可以看出,鳖存在着先慢后快的生长特点,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冬季加温,打破冬眠,保持水温30度.仅用14-16个月的养殖就可达到400~500g的商品鳖规格。稚鳖
50g以内,其生长速度较慢;50~100g时,生长速度逐渐加快;100--200克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200g以后,在3~4龄时,体重250--400g之间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可达2.5g/只左右。根
据鳖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着先慢后快的趋势,所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生长优势采取相应措施加快其生长速度。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鳖的生活习性
[主页]   [疾病诊治]   [饲养管理]   [生活习性和场房建筑]   [鳖场参观照片]

 

[生殖和胚胎发育] [食性和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性成熟与性周期的因素] [鳖的生态环境] [鳖池建造与饲养密度]

鳖的生活习性

影响鳖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生长与生长量的统计
    鳖的生长速度,可根据鳖的生物学特点从统计学的角度划分为下列几种:绝对生长量(增重量):即在一定的养殖时间内,鳖增重的数量。

            计算公式为:Ws = Wt-W0
       式中:Ws为绝对增重量;Wt 为起捕时的体重(g);W。为放养时的体重。
    相对生长量(生长倍数):即在一定时间内,生长重量与放养时重量的倍数。计算公分式为:
            相对生长量= (Wt-WO)/W0
    日增重: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平均每天的生长重量。计算公式为:
            日增重= Ws /D
            式中D为天数。
    现以鳖苗、鳖种、成鳖3个养殖阶段的生长量为例,来恒定鳖的绝对生长量与相对生长量及日增重。
    某鳖场放养的鳖苗个体重3 g,饲养30天后长到21g;放养鳖种个体重100g,饲养30天后长到 150g;放养成鳖个体重200g,饲养30天后长到400g。求鳖苗、鳖种、成鳖各阶段养殖绝对生长
量、相对生长量和日增重。
    根据绝对生长量、相对生长量、日增重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鳖苗阶段:绝对增长 I8 g,相对增长6倍,日增重0.6克
    鳖种阶段:绝对增长50g,相对增长0.5倍,日增重正1.66g。
    成鳖阶段:绝对增长200 g,相对增长1.0倍,日增重6.66 g
    由此可见,生长倍数是鳖苗阶段最大,但绝对增长和日增重是成鳖阶段最快。
    (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鳖是变温动物,它的机体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与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最密切的是温度、水质和放养密度。在自然条件下,鳖的生长适宜水温为20~33℃,最佳水温为28~31ºC。我国地域辽
阔,气候纬度南北、东西相差较大,所以鳖的生长周期也有区别,如北方地区性成熟需5年,海南岛只需2年。在同样气候温度条件下,生长与水环境条件的好坏与放养密度的大小密切相关,如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生产表明,当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如水中溶解氧、PH值和各种影响养殖环境的生物指标等)达到养殖要求时,生长就快。否则就会阻碍生长。再如,在同样环境中不同规格不同密度时,幼苗阶段(2个月)每平方米放养10只和放养50只时,50只的明显快于10只;而在鳖种阶段(50g以上时),每平方米放养20只以上的,比每平方米放养为20只以下的生长慢。所以,环境和密度对生长影响很大。
    (三)生长与营养的关系
    饲料营养结构是否合理和配制原料的优劣,都对鳖的生长关系密切,这主要表现在鳖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不同,否则不但会阻碍生长还会诱发疾病,如饵料中粗脂肪比例过高时,亲鳖会因脂肪肝而影响繁殖力和成活率。同样饵料中a--淀粉比例超过20%时,也极易产生脂肪肝。再如,在鳖苗阶段饵料中粗蛋白低于46%时,易出现萎瘪病。在同样条件下,当饵料中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时,会产生畸形或生长不良,所以营养对鳖的生长影响也很大。
    (四)生长与品种的关系
    在同样的环境和营养条件下,优良品种较普通品种生长快。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中华鳖经过多年选育后的日本中华鳖就比本地不经过选育的野生品种后代生长快。同样用远地域间杂交的后代在生长速度上也超过纯本地鳖。用华北地区野生亲鳖(公)与华东本地的野生亲鳖(母)进行杂交后,产孵的苗在同样条件下与纯本地野生亲鳖产孵的苗进行2个月的饲养,结果异地杂交的比本地的生长快14.78%。所以说,优良品种的生长优势也是明显的。
    (五)生长与温差的关系
    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昼夜周期变温有利促进中华鳖的生长,但昼夜变温幅度不宜太大,昼夜使水温从28ºC升高到30℃,或从30℃降到28℃有利于鳖的生长,综上所述,当我们了解鳖的生长与环境、营养、品种和温差的关系后,就应围绕上述几个主要原因去进行管理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07-1-5 20: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鳖的生活习性
[主页]   [疾病诊治]   [饲养管理]   [生活习性和场房建筑]   [鳖场参观照片]

 

[生殖和胚胎发育] [食性和生长发育]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性成熟与性周期的因素] [鳖的生态环境] [鳖池建造与饲养密度]

鳖的生活习性

影响鳖性成熟和性周期的生态因素


(一) 气温与生殖
    气候条件的不同,鳖的性成熟和生殖有明显的差异。在热带及亚热带的鳖,一般3年可产卵。但我国华北地区为5~6年,长江流域为4~5年,华南地区为3~4年。近几年来,沿海地区温室所养的台湾鳖,有的2年即可产卵,这说明温度是决定鳖的性成熟和性周期的重要因素。当然,还有营养等因素的原因。交配与产卵时间也有不同,华北、华中地区则在4~6月份开始,华南和台湾则3一4月份就开始了。根据性成熟与能量积累有关原理,进行加温快速培育,2周龄完全可以达到性成熟。此外,在生殖季节,小气候对生殖的影响也较大,如 1994年春,华东地区气温回升较正常,亲鳖从5月中旬开始产卵。而1995年由于早春连续阴雨,第一次产卵延迟到6月下旬,相差30多天。
(二)环境与生殖
    由于鳖生性胆小,所以鳖的生殖又不同于其它爬行类动物。通过观察发现,鳖交配的温度最好在25℃左右,所以交配多在早春的中午和傍晚,特别是晴天的傍晚6~10时之间,有月亮,皓月当空,环境幽静,成群的鳖进行择偶交配。同样,鳖产卵也选择在夜深人静的后半夜4~5时。此外,雌鳖对产卵场环境选择也十分苛刻。如对产卵场的温度与其变化情况有很强的预感性。一般来说,鳖会通过生理反应预感到当年的气候变化再选择适当的产卵位置。当觉察原来的位置不适时,鳖会不顾疲劳进行长途迁徙寻找合适的生殖环境.所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掌握鳖生殖习性设置最佳的生殖环境十分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9 02:0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