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牛
- 影响反刍动物干物质采食量的因素
-
干物质采食量(DMI)是反刍动物饲养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科学配制反刍动物饲粮的前提,它决定着维持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养分的数量。正确估计DMI对于制定饲料配方尤为重要,它可以防止供给养分的不足或过剩,以及促进 ...
-
2011-8-1 10:12
- 哪些饲料不宜喂奶牛?
-
不喂鱼粉 因为鱼粉有鱼腥味,这种鱼腥味可进入牛奶中,影响食用口味。不喂蚕蛹粉 蚕蛹含脂率高,有异味,不易保存,容易酸败,常喂对肉和奶均有不良影响,特殊与奶畜饲料不宜搭配。
-
2011-7-28 14:06
- 夏季炎热气温 奶牛饲养技巧
-
夏季温度高,天气炎热,奶牛极易产生热应激。为减轻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从奶牛场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还必须进行必要的饲喂调控,以确保奶牛饲养安全和饲养效益。
-
2011-7-4 11:01
- 识别奶牛怀胎的方法
-
看牛奶识别 用手挤出的牛奶,是蜜糖色并呈糊状、不流动的则多为怀孕母牛,如果是白色稀的,而且一挤会自然流出的则为空胎母牛。
-
2011-6-29 15:33
- 微生态制剂在奶牛饲养中的应用
-
微生态制剂对幼龄犊牛的作用:促进瘤胃发育,促进幼龄犊牛瘤胃发育对幼犊迅速适应固体食物十分重要。幼龄犊牛瘤胃的发育依赖于与纤维性日粮的接触和挥发性酸(VFA)的刺激,而后者的产生则需要细菌和底物。
-
2011-6-28 16:28
- 后备牛发育评定
-
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决定了牛场的未来。其饲养管理状况如何,通常通过生长曲线进行判定。附件内是我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数据、以及前人的判定工具,做出的一个简单的excel表。
-
2011-6-28 09:14
- 奶牛的热应激
-
当气温在5.0oC—24oC,奶牛处在最佳生理状态。当气温上升时,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奶牛将降低采食量,产奶量下降10—25%,乳脂率及乳蛋白率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维持需要上升,并导致产奶效率的下降。
-
2011-6-27 14:23
- 奶牛热应激与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
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能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夏季高温时间长,热应激作用会造成奶牛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
2011-6-27 14:20
- 缓解夏季奶牛热应激营养调控措施
-
营养调控仅仅是缓解热应激的协同方面,不可忽视适宜环境的管理,包括各种物理降温方法与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
-
2011-6-27 14:00
-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当注意的事项
-
宁夏进入七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5℃-36℃。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发病率增高 ...
-
2011-6-27 13:55
- 夏季奶牛的管理
-
进入六月以后,天气开始炎热,最高气温可达35℃-36℃。由于奶牛汗腺不发达,对高温炎热的耐受性很差,极易产生热应激反应。奶牛表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安静发情,发情紊乱、日射病、热射病(中暑)发病率增高 .. ...
-
2011-6-27 13:54
- 夏季奶牛生产管理措施
-
夏季要给奶牛饮新鲜、清洁、充足的凉水(最好是井水),凉水有助于奶牛降低体温,增进食欲。每天需饮5-7次,即每1.5-2.0小时就饮水1次。
-
2011-6-27 13:52
- 夏季奶牛的营养调控措施
-
夏季高温溽热,奶牛极易产生热应激。为减轻高温对奶牛造成的不利影响,除了从奶牛场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防治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外,还必须进行必要的营养调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调节。
-
2011-6-27 13:40
- 夏季奶牛高产饲养技术6要点
-
下文介绍的是夏季使奶牛高产的饲养技术,希望该文能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帮助,从而获得丰厚的养殖利益。
-
2011-6-27 13:39
- 牛犊从出生到断奶的饲养
-
以液体食物为主要饲料的新生牛犊和小奶牛与成年反刍动物不同,因为它们还只有一个胃即真胃发挥功能。当小牛吃牛奶或代乳品时,食道沟闭合,使牛奶避开网胃和瘤胃直接进入真胃。
-
2011-6-23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