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七年的努力,海普瑞在2002年通过美国FDA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通行证。“原料”和“原料药”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后者不仅意味着产品价值更高,也表示产品将以药品身份直接进入美国医疗市场。 专注肝素业务领跑国际生产工艺 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是海普瑞生产工艺技术始终保持国际领先的坚实基础。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生猪饲养国,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都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有丰富的肝素资源,但由于中国生猪养殖比较分散,导致所生产的肝素粗品质量层次不齐。 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素钠原料药纯化技术工艺路线,以公司董事长为首的研发团队自主开发出一套另辟蹊径的肝素钠提取和纯化技术。 为保持和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海普瑞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去年投入已超过7000万元,比2007年提高近5倍。 难能可贵的是,海普瑞始终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涉足与公司主业无关、与经营管理能力不相适应的业务,专注于肝素。 “专注首先意味着坚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气绥、不放弃;其次,意味着要经得起各种诱惑,特别是企业在顺境的时候,不头脑发热盲目投资。”海普瑞负责人表示,正是依靠专业化,海普瑞才能抓住市场机会,获得高速发展。 如果肝素钠原料药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海普瑞如何应对由于产品类别单一所带来的风险? 海普瑞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唯有持续不断地坚持研发投入,坚持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 调研中,不少专家学者认同广东的地位,但同时也已经意识到,广东在某些领域一直在下跌,是到了想办法“止跌反超”的时候了! 在国内,目前广东生物产业发展水平约处于全国第四的位置,与长三角、京津唐有相当的差距,甚至落后于山东,近几年还有下跌的趋势,不容乐观。但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海洋生物等重点领域,广东有地域和资源优势。 在广东药学院产业处处长林华庆教授的眼中,广东的生物医药是家大业大,但竞争力不强。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医药消费市场,但本土企业产值不到全省生产总值的5%,制药产业产值近年从全国老大掉到第三。同时,最早开始市场化运作的广东到目前为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明星企业不多,大型跨国企业落户更少,单季销售额超100亿元的“超级重磅炸弹”几乎没有,与庞大的市场份额根本不相匹配。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973首席科学家陈志强直言,广东政府在培育发展生物产业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没有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无法与国家大战略紧密对接,生物产业领域普遍反映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思路不清,处于放羊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