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fford Adams 博士,欧洲著名动物营养学家,欧洲无抗养殖领衔者,建明全方位营养创始人。 2020年无药物饲料添加热议下的全方位营养应对 作者:Clifford Adams 博士 随着未来人口的增长,动物蛋白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生产势必会跟随需求节奏走。产量、质量,在不同阶段受到不一样的需求。 产量和质量之间实际上是有优先次序,并且是矛盾的,完全牺牲其中一方,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生产中使用药物添加剂和功能性营养添加剂,也势必出现一些相互的替代性。 显然,这些会随着人们需求目标的改变而改变。 首要保障:动物蛋白的供应 长久以来通过动物养殖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肉、蛋、奶等食品一直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动物来源的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肉食、蛋类和乳制品是人类优良的蛋白质营养源。另外,此类食品还能提供复合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肉类食品中的铁元素更易于吸收。蛋类和乳制品也因为它们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易消化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欢迎。 目前全世界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明显增加。随着各国经济的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也在增长,这种不断增长的人类日常消费的巨大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 动物源性食品的高营养价值和社会的巨大需求使得动物集约化生产成功地发展壮大,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食品。数以百万计的饲养动物为人类提供着食品。过去20年中中国快速增长的饲料工业和动物生产业就是很好的例证。畜牧业无论从饲料原料使用的数量上,还是从动物饲养的头数上来讲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非常巨大的产业。 绕不过的食品安全 与此同时,动物集约化产业的巨大成功也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环境污染和动物福利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在许多国家开始禁止在食用动物饲养中广泛使用抗生素和其它的一些药品。遗憾的是,这些政策和措施尚未得到消费者的完全认可,更受到来自反对方传媒的质疑,所有这些都成为摆集约化动物生产发展面前的难题。 重要的是,作为动物养殖的从业者必须对这些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 全方位营养概念就是针对当前食用动物养殖中的这些问题而提出来的。概括起来说,全方位营养就是要回应这些挑战,即把保持动物健康、防止疾病和获得良好的生产性能看作是动物饲养的整体需要。全方位营养的宗旨就是使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其它被称为营养调节剂的生物活性成分在动物饲养的所有阶段,即从饲料原料到出栏动物的全过程,获得最大的价值。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营养调节剂,藉助合理的饲料配方并选用符合现代饲料法规并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原料,就有可能实现在使动物保持良好健康状况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通过合理地使用饲料营养物质并充分发挥营养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全方位营养概念将给充满活力的中国动物营养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令人激动的可能性。健康高效的动物养殖是中国畜牧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大大有助于生产更丰富的价格低廉的动物源性食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 如何生产不含抗生素的食品 消费者想购买安全、便宜的动物性食品,同时希望生产这些食品的动物没有大量使用过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畜牧生产中为消灭病原微生物而使用的药物比如抗生素所引起的耐药性已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全方位营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不依赖于广泛使用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动物生产系统。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营养活性物质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只有通过精细的饲料配合,严格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才能满足这一要求。为此,需要将动物健康和保持动物健康的饲养方式与动物的生产性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全方位营养学如果解决了在动物生产中不依赖广泛使用抗生素和其它药物的问题,必将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福音。 动物福利,急性蛋白等 动物福利是一个高度感情化的问题,很难用科学或生产术语进行描述。大多数人认为,给人类提供食物的动物不应该受到不必要的煎熬或虐待。这意味着现代动物生产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到动物的福利。 在欧盟,已经出现了许多关于动物福利主要问题的争议,如母猪拴养、仔猪断尾、蛋鸡多层笼养、种禽和妊娠母猪限饲等等。 活畜运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犊牛可能在卡车上要被运输数千公里。肉鸡在运输应激下其粪中弯曲杆菌的排泄增加,由此可能造成对胴体大量污染(Whyte等,2001)。这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动物福利的角度,显然都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动物福利或许可以根据动物对所处环境状况的舒适程度进行定义。下表列出了动物福利的许多指标(Broom,1996)。 基于生理的行为指标(如生理愉悦的指标)和免疫抑制程度很难在群体内监测。其它一般福利指标与健康状况紧密相关,容易加以监测。它们不仅关系到动物的福利,而且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率。食用动物通常经过了许多世代的人工选择,以获得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显然,生长和繁殖性能低于期望值的动物其福利很可能较差,因而经济效益也低;反过来又能刺激养殖者改善动物福利以提高经济效益。 表1 动物福利由好到差的分级指标 Ø 各种行为表现正常 Ø 生理愉悦指标 Ø 行为愉悦指标 Ø 生活期望值降低 Ø 生长或繁殖性能下降 Ø 身体损伤程度 Ø 疾病程度 Ø 免疫抑制程度 Ø 行为病理程度 Ø 正常生理过程和解剖结构受阻程度 急性期蛋白可作为动物福利的生理指标之一。急性期蛋白是一类血浆蛋白质,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其浓度升高。测定这些蛋白质的浓度能够客观地反映动物的健康状况,因而正在逐步被看作是动物健康和福利的标志。 Pineiro等(2001)的研究很好地阐释了公猪急性期蛋白与运输应激的关系。他们将公猪分成两组,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长距离运输。第一组在提供饲料、饮水、锯末垫料和每头2m2的良好条件下运输48小时。第二组在没有饲料、饮水、锯末垫料和每头1.5m2的一般条件下运输24小时。尽管第一组比第二组多运输了24小时,而后者血液中应激敏感蛋白的浓度却仍然显著高于前者。由此可见运输应激影响急性期蛋白的浓度。急性期蛋白的浓度在反映动物的福利状况方面有巨大潜力。 环境影响与保护 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对环境产生显著而严重的影响。为了提供食物而饲养的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排泄物已经引起许多国家重视。它们会产生讨厌的臭味,使苍蝇增多。在很多情况下粪便排泄物中氮磷含量很高,当施到土地上时会超出植物的氮磷需要量。此外,大量施用粪肥会导致重金属积累,从而威胁植物生长和动物健康。 畜牧生产对环境还有更多的深远影响,如动物废弃物的处理会造成水体污染。粪便中大部分氮在土壤里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容易被植物利用,由于是易溶的所以也很容易渗进水体。未消化的饲料养分(特别是磷)被冲刷进入水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缺氧。 要解决集约化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采取许多方法和措施。比如,一些地区制定了多种管理法规禁止扩大动物生产规模,对生产粪污的农场和部门进行经济罚款。然而这些方法成本大都很高,没有从动物对营养物质转化的问题源头上进行考虑。 集约化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大都能应用全方位营养学的观点和技术加以降低或缓解。对动物饲料和饲养过程进行很好地管理是从根本上减少营养物质排入环境的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来源:建明工业全方位营养 Clifford Adams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