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越来越少了,养猪的越来越谨慎了。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比上月减少1.1%,比去年同期减少9.0%,能繁母猪存栏量比上月减少0.7%,比去年同期减少11.4%。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双双下降,其中能繁母猪已经连续28个月出现下滑。那么问题来了,能繁母猪持续下降带来了什么信号? 1、未来或长期处于生猪供应偏紧的态势 2015年能繁母猪数量呈加速递减的态势,前几年的亏损,导致养殖户能繁母猪补栏的积极性大大减弱,由此看来,产能恢复的时间拉长,加之环保高压等,还要淘汰一些猪场,未来或长期处于生猪供应偏紧的态势,有专家预计,淘汰的产能要恢复估计得8个月到一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2016年的猪价将维持高位运行。 2、野火烧得尽,春风吹也没再生 告别了长达三年的亏损周期,对于2015年的好行情,退出的养殖户也非常谨慎没有卷土重来,散养户越来越少了,规模化进程加快。 3、市场空缺加大,未来或将有更多的进口猪肉? 能繁母猪数量大幅下降,生猪供应偏紧,政府未来有可能采取措施增加猪肉进口量,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我国猪肉出口总量同比减少15%左右,而进口猪肉产品总量则同比增加近9%,达到123.65万吨。仅10月当月,进口猪肉产品总量就同比增加38%,未来或将持续增加。 来源:猪场动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