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读者 全球变暖不只是一个概念,从日常气候变化, 到粮食种植、收储霉变和动物管理中可以感知。玉米产区气候差异较大,每年霉菌毒素污染都不同,而玉米存贮差异又放大了霉变进程,使各地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特点各异。百奥明玉米霉菌毒素普查,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区选购和提示霉菌毒素风险。本报告中样品主要来自大中型企业,代表着大中型企业霉菌毒素防控现状。总体来说,大中型企业的玉米品控和成品品控, 较好的控制了霉菌毒素风险,而中小型企业的霉菌毒素风险在加大。低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是我们的追求,但更为实际的是,需要根据不同动物种类与生长阶段的霉菌毒素耐受情况,结合原料品控和有效的霉菌毒素脱毒策略,将霉菌毒素风险稳定控制在一定水平,来保障动物健康和优化生产性能。 1.样品与检测方法 2014 年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共检测81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饲料和原料样品,除普查和实验样品外,送检样品全部来自大中型企业,按品种分类见表1。 采用液相色谱方法进行霉菌毒素检测,其中黄曲霉毒素(用AFB1+AFB2 进行计算);烟曲霉毒素( 用FUMB1+FUMB2 进行计算。霉菌毒素水平超过设定数值即判定为阳性样品,报告中阳性样品设定限值如下:黄曲霉毒素为 1ppb;玉米赤霉烯酮为 32 ppb;呕吐毒素为50 ppb;烟曲霉毒素为100 ppb;赭曲霉毒素A为2 ppb. 2.检测结果与分析 2.1 2014年饲料与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概览 除了实验样品外,786份样品统计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饲料与原料中主要污染的霉菌毒素类型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 呕吐毒素污染程度较高的样品主要涉及玉米、DDGS 及其他玉米副产品、麸皮(麦类或面粉)、苜蓿、青贮等。各种原料中呕吐毒素污染最为普遍,大致来说,北京以南产区玉米和黄河以南小麦中呕吐毒素压力高,但也存在不同年份因气候不同造成的差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程度较重的样品主要涉及玉米、DDGS 及其他玉米副产品、苜蓿等。 其中以北京以南产区玉米压力较高,不同年份此差异很大。烟曲霉毒素污染程度较重的样品主要涉及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的玉米,以及部分国产DDGS. 黄曲霉毒素污染程度较重的样品主要涉及棉粕、花生粕、中南产区玉米、水产料以及部分奶牛精料。以超国标(奶牛精料 10ppb, 其他饲料 20ppb, 原料 50 ppb) 来分析,25 份奶牛精料中有 6 份超标,检测到的最高值为 31 ppb,除精料外苜蓿的黄曲霉毒素不容忽略;28 份水产料中 18 份超标,检测到的最高值为 473.单一原料中棉粕、花生粕、玉米、DDGS 等黄曲霉毒素超过 50 ppb 很常见。赭曲霉毒素污染见于 TMR,青贮、苜蓿。 2.2 猪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从近三年猪料霉菌毒素污染变化来看,猪料中主要毒素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见图 1和表 3.2013、2014 年猪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降低与当时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较轻直接相关,也与这些企业的玉米品控密不可分。2014 年猪料中黄曲霉毒素与烟曲霉毒素的变化,推测与选用中南区域的玉米相关(注:2014 年选用的2013 年秋季中南区域玉米,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污染高)。虽然 2014 年猪料也存在少数高污染的情况,但整体上来讲,大中型企业呕吐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控制越来越严格,大中型企业霉菌毒素防控逐渐纳入了可控范围。这是饲料工业霉菌毒素防控方面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小企业行进的方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结合行业内其他公司近期检测的霉菌毒素数据来推测,中小企业承受了较高的霉菌毒素风险。 由于 2014 年北京以南秋季玉米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大幅增加(接近2012 年污染情况),建议加强对霉菌毒素防控意识。2014 年放松霉菌毒素防控,可能猪场霉菌毒素相关问题尚不突出,但 2015 年如果放松霉菌毒素防控,肯定会出现较大问题。目前此情况在应用新玉米的某些大中型猪场、饲料厂已经出现反馈。 2.3 禽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禽料中主要毒素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2014 年黄曲霉毒素高于猪料,推测选用中南产区玉米的意向高于猪料。由于 2014 年北京以南秋季玉米的新的变化规律,禽料需要更多关注此变化,以免选用中南玉米的习惯带来较大风险。 2.4 奶牛饲料与原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奶牛精料中存在一定的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以及烟曲霉毒素,从牛奶残留角度来考虑,奶牛精料中黄曲霉毒素属于必测项目。综合考虑 TMR中的霉菌毒素关注类型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体数据见表5. 苜蓿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高污染情况常见,建议大批采购前加强对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的检测。青贮,尤其是贮存期较长的青贮中呕吐毒素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会出现,所以建议青贮中呕吐毒素必测。 从单一毒素的角度来考虑,黄曲霉毒素主要来自棉籽棉粕、花生粕、DDGS、苜蓿和中南产区的玉米。呕吐毒素则要从玉米及玉米副产品、麦麸、苜蓿、青贮来关注;压片膨化玉米中常呈现高污染情况。玉米赤霉烯酮则主要从玉米及玉米副产品、苜蓿角度来考虑。 2.5 水产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水产饲料样品大多来自南方企业,从表6 可以看出,2014 年检测的水产料中黄曲霉毒素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可能与高黄曲霉毒素的棉粕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高毒素原料从猪鸡牛向水产或其他养殖板块转移的趋势。 2.6 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 近几年百奥明公司进行了产区玉米普查,普查玉米样品都是秋季收获,晒干或烘干的玉米,代表着不同产区玉米种植与收获期间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此信息有利于选购玉米时的产地选择。由于不同产区冬春温度湿度差异很大,水分在 14 以上的玉米或者破碎较多的玉米的存贮就存在霉变的问题,霉菌毒素会在此期间继续累积。再者,即使同一省内各区域间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还存在差异,所以,企业应用玉米前需要必要的品控,以稳定成品料的品质。 一般来说,鄂皖苏区域温度与湿度较高,玉米污染霉菌毒素的几率较大,所以大中型企业采购此区域玉米相对较少。结合 2013 年秋季 9 省玉米普查和 2014 年大中型企业应用玉米来看(图 3,表 7),黄曲霉毒素和烟曲霉毒素阳性率都高于辽宁吉林,说明大中型企业应用了较多冀鲁豫的玉米。从普查玉米和大中型企业应用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水平来看,存贮期间霉菌毒素的累积问题应该存在。大中型企业凭借品控实力,较好的控制着霉菌毒素风险。换句话来说,中小企业会相应的承受较多的霉菌毒素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