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中国饲料业陷入“苦战”。一些管理粗放、缺乏成本控制和风险抵御能力的饲料企业备受煎熬;优势企业则趁机跑马圈地,四处出击,并购战略进行得如火如荼。告别“高速增长时代”后的“中速增长时代”,如何适应新的生存法则,成为很多企业的重中之重。 行业变革使其中的每一家企业都无法置身事外。那些对于饲料经济形态变化有着极其敏感触觉的领军人物,已经提前布局,用各自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变革。 行业大佬的声音,你要认真体会;行业大佬的举动,你要密切关注! 附:2013年中国饲料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名单 新希望六和 1541万吨 正大 880万吨 双胞胎 860万吨 温氏 849万吨 海大 479万吨 正邦科技 442万吨 东方希望 434万吨 通威股份 395万吨 大北农 387万吨 亚太中慧 351万吨 刘永好:转型急需综合服务 对农业来讲,现在也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就是市场倒逼农业种植、养殖要实现规模化。 比如养猪,现在一头猪赚200块钱,养100头猪还不够,必须养几百头、上千头猪才行,这叫规模经营,规模经营就是市场倒逼的结果。农村的规模化、现代化转型正在进行。转型急需服务,什么服务? 第一是技术服务。谁提供这个技术服务?以前是畜牧站,现在不是了,是市场,哪个农业企业能够在市场走上前列,帮助农民扩大规模,它就能找到出路。 第二是金融服务。现在养一万头猪,养二十万只鸡,动辄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个时候能够提供金融服务是一个大课题。而金融服务一定是在农业领域认识很深,同时又有技术,同时有产业链知识的这些人跟金融企业结合起来提供这样的服务,这为我们指出了新的方向。 第三是市场服务。几十万只鸡一块儿要卖出去?怎么卖得出去? 第四是组织服务。 当我们朝这个方向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就是通过技术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服务、组织服务来帮助农村产业的转型,我们或许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谢国民:未来不止卖饲料 我们正大目前在做什么?就是要在适合的地方,民风好,环境好,交通方便,在这些地方做深做全。饲料厂、种猪、农场、屠宰场、加工厂一条龙,最好覆盖30公里内,距离不要太远。原来我们的饲料厂,卖到200多公里外,都是不对的,运输费用就把利润吃掉了,农场还要考虑猪、鸡的死亡率。今天的汽车工业,我们跟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上汽合作,10000多亩地,3000多个重要的零部件,配套工厂都在一个小的范围内,这跟我讲的一模一样。这个转型完成后,大家现在主要是卖饲料,10年后,就会变成销售蛋品、鸡肉、猪肉、成品,都不是销售饲料,饲料到时间送去就可以了。 鲍洪星:专业分工合作蕴藏巨大商机 随着养猪模式的演变,对饲料需求的变化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进军养猪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种养猪的大企业寻找饲料供应的合作伙伴,必然是找“门当户对”的规模集团,成为他们猪场的一个生产车间,而饲料企业也必然是心态平和,告别“暴利”的诱惑,只赚取加工费,靠规模和质量的驱动,持续稳定地谋求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家庭猪场模式的养殖户。他们以前普遍存在一种心态,担心饲料公司会攫取他们猪场的利润,于是就自己搞副业——自配料。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饲料原料价格的暴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养猪能否赚钱的主要矛盾,由从前单一的关注饲料,转向栏舍条件的改善、母猪产仔数量、仔猪存活率、疫病防治等问题。通过多年的实际操作,他们发现,大型饲料集团生产的饲料,由于是规模采购、大批量生产,不仅价格公道,只赚点他们的加工费,而且质量持续稳定,各类营养指数都能达标。而自己搞自配料生产,原料没有正规检测、生产过程粗制滥造、霉菌毒素无法控制。因此,绝大多数的家庭养猪场也都开始转向规模化、专业化的饲料集团,然后自己全副身心地搞好正业——一心一意致力于养好猪。 温鹏程:养殖业需要资源配套 我觉得是,中国依然是传统农业大国,中国有十四亿人口,无论社会发展的如何现代化如何高科技,最终离不开这块田,是离不开农业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过去农业不是没有市场商机,而是因为没有人去做。中国单是养猪市场就有一万亿的市场,目前却没有一个着名的牌子,这就是一个机会。 中国农业基础还十分薄弱,能够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农业建设中来是件非常好的事。但现在发展农业需要的是一整套系统,不是谁会养猪谁会买猪,这是需要产、供、销,后台服务一套工程的配套合理的工程系统。养猪也要配套的,猪病了要知道怎么治,物价上涨了要知道怎么调整策略、产品价格跌了要懂得怎么去避险。 薛华:饲企应构建系统竞争力 这两年整体养殖效率提升,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大宗商品的价格不好,但这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所有行业都面临的,不管是猪鸡鸭鱼都是一样,整个经济形势都一样,大的经济形势放缓,养殖也快速发展到现在的情况也是供大于求了,价格不好这是必然的。但又会回到从养殖户的层面来说谁的成本低,谁的效率高,那还是得回到技术上面来。例如现在是成本为5块钱的草鱼,我亩产5000斤你3000斤,亩产还是有优势的,养殖效率的提高过程还是要回到技术。那养殖的技术有几个环节:种苗,饲料,养殖技术。养殖技术就是产品的背后支撑,你教会他怎样去调水,怎样控制氨氮,那你必须有好的产品支撑和好的方案支撑。所以我们会看到会有部分优质的养殖户的效率高,会赚钱,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