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粮商亏本、粮食发霉 玉米贸易怪圈如何打破?

2886 3 原作者: 畜牧编辑
简介
玉米运输补贴政策出台,为的是保农民利益,激励北粮南运,一项好政策,实施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东北玉米大丰收,为何东北粮食贸易商却手中无粮?北粮南调,为何深圳港口粮食滞留港上?


   国家粮食局总工程师何毅:我们看看怎么能够出台这样的政策,尽量避免出现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单向目标政策。
  玉米的临时收储计划,虽然解决了农民的卖粮难,但玉米都进了国库,贸易商就陷入了无粮可卖的窘境;运输补贴政策,虽然刺激了北粮南运,但积压在南方港口的玉米,一时间却难以找到销路。
  国家粮食总局总工程师何毅:所以现在这个补贴政策在不同的类型的企业,它会有不同的反响,这个也不能靠过去的一刀切的做法。所以普世性的补贴的做法,看来越来越不适应当前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决定权在市场这样一个新的特点。且这个结果是导致财政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一切都靠在财政上。而且财政的补贴数额是巨大的。
  怎么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什么样的政策既能防止一刀切,又用好市场这只手,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国家粮食总局总工程师何毅:用什么样的政策,能够怎么样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这个题目前还没破。我希望通过今年的粮食收购,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了解,能够找到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政策导向。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企业,更有利于农民和我们消费者。
  【半小时观察】补贴政策考验决策者智慧
  2013年年底,玉米补贴政策接踵出台,直接激励了南方企业到东北采购。这在当时对东北玉米市场价格起到提振作用,但是,从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些我们之前没有预料到了情况也正在出现,比如,有不少收购商就是出于取得补贴的利益考虑,将河北,山西的玉米拉到东北,再从这里运到往南方,每吨就享受140元的补贴,但是因为这些作法没有遵循市场供需关系,反而导致了局部积压的同时又局部缺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个现象提示我们,一项好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必须要有更完善周全的设计和考量。记者在玉米大省吉林和辽宁的调查中就发现,玉米种植面积仍然在扩大,如果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今年又将是一个玉米丰收年,这就给决策者出了一道难题,该制定什么样的玉米补贴政策,既保护农民,又兼顾贸易商、加工企业,还有消费者的利益,这无疑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来源: 央视财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34

头晕

伤心

搞笑
2

抗议

路过
2

已阅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chnzeng2008 2014-7-16 08:55
扯淡的国务院
引用 df天龙 2014-7-17 14:16
猪在操控着玉米,哈哈
引用 笨胡子 2014-7-18 23:46
扯淡的温家保

查看全部评论(3)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9 08: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