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恐再现 对于猪肉的连续降价,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是“多方面”的。 在消费端方面,随着限制三公消费、打击“舌尖上的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档餐饮场所和会所的生存开始变得艰难。“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各地都“赶场子”吃饭的日子,吃一部分浪费一部分,今年到处冷冷清清,很少见到大吃大喝的情况。”多年从事饭店原料采购的刘先生表示。 同时,“中国的猪肉供应商以散户为主,这些养殖户跟大市场的对接往往不是很紧密,对市场价格和供需的反应往往慢半拍。而养猪业又是一个周期性相对较长的行业,一旦市场行情出现变化,想停止养猪或马上增加养猪量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称。 >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较快回落引起了养殖者们对“猪周期”再现的担忧。一位养殖及屠宰于一体的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猪肉供大于求造成的。生猪收购价格的下降并非短期因素,而在2011年就埋下了“伏笔”。2011年,是猪肉价格最高的一年,丰厚的利益驱使养殖户投入更多的猪苗。他说道,“除了养殖户外,当时不少行业外的人也开始投资养殖,例如有些做钢材生意的也加入进来。”母猪的培育、繁育也有一个周期,而去年刚好达到一个高峰,造成生猪的存栏量“爆棚”,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 “这次暴跌是全国同步的,下跌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十分罕见。养猪产业可能已进入一轮周期性循环的波谷。”一位多年从事畜牧业研究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