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农业厅为全省30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正式颁授“广东省菜篮子基地”牌。这标志着,经过一年多努力,这项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百姓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在昨日下午召开的“广东省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视频会议”上,省农业厅厅长、省委农办主任郑伟仪表示,建设30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既是省政府办好民生实事的重要目标任务,更是践行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 粤“菜篮子”工程成效显着 “菜篮子”工程关系到全省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以及港澳地区鲜活农产品(000061,股吧)的稳定供应,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两头都是大民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大力推进这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持。 为建设好“菜篮子”工程,广东成立了以副省长邓海光为总召集人的“菜篮子”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省政府把推进300个省级“菜篮子”基地建设,列为省政府今年重大民生实事之一,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庄严承诺。 在邓海光副省长的直接领导下,在牵头部门省农业厅的统筹组织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全省“菜篮子”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产业持续壮大,为保障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菜篮子”产业的持续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目前“菜篮子”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产值中的比重超过60%。“在务农的农村家庭里,每10元钱的家庭经营收入,就有4元钱来源于种菜,在蔬菜主产区,这个比例更高。”业界人士说。 建立300家省级基地 搭起“菜篮子”产品供应骨干 在“菜篮子”工程建设过程中,省农业厅把建设30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各地也组织认定了一批市、县级的“菜篮子”基地。目前,全省已初步建成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管理好的“菜篮子”基地,成为保障全省“菜篮子”产品供应的骨干力量。 300家省级基地中,126个蔬菜基地面积28.3万亩,占全省500亩以上规模菜场菜地面积的39.8%;70个生猪基地年出栏量329万头,占全省3万头以上规模猪场年出栏量的54.5%;19个水产品基地面积10.3万亩,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标兵。 一批巾帼英雄加入到“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队伍中来,30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中,有10家成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由省农业厅和省妇联共同授牌。 全省各级切实加大投入,积极落实扶持“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省农业厅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统筹中央和省项目资金约1亿元,用于扶持“菜篮子”工程建设,重点对300家省级“菜篮子”基地予以全覆盖扶持。各市、县政府纷纷加大投入力度。据统计,各市共安排“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7.2亿元,其中,广州2.8亿元、深圳2.3亿元、东莞3300万元、珠海1500万元。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提升“菜篮子”基地建设水平 郑伟仪昨日表示,我省“菜篮子”工程建设面对日益增长的供给压力和质量安全要求,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下一步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着力巩固和提高这项民生工程。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求各地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求抓好3件事:一是稳生产、保自给,建设“菜园子”;二是活流通、保供应,管好“菜摊子”;三是能应急、保安全,抓好“菜篮子”。 省农业厅表示,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突出重点、整体提升”原则,努力提高“菜篮子”基地建设水平,真正发挥其在生产上示范引领、在供应上支撑保障的作用。不断加强“菜篮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化“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全省“菜篮子”工程建设监测制度和动态考核淘汰机制,促进“菜篮子”基地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