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网易“科技猪”难产 跨界养猪里面声势最浩大的,当数网易的“高科技”养猪无疑。从2009年网易CEO丁磊宣布进军养猪业,经过数年的酝酿,到了2011年3月,网易正式宣布将1200亩的养猪场落户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但是猪场落户至今已快三年时间,网易的“丁家猪”却还未见踪影。近日更有媒体爆出,以丁磊为首的“养猪三人组”(网易农业事业部)已经濒临散伙,而养猪场的养殖规模更只有一两百头“实验猪”的规模。 对于外界对网易养猪的质疑,网易方面随后也作出了官方的回应。网易发布声明称公司在现代有机农业的探索正在继续。目前网易养猪场内养殖了400多头猪,喂料系统、污水处理等技术的测试结果基本令人满意。据网易介绍,网易猪场目前已有4500头的入驻规模,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对技术环节加以改进,并调试新设备,春节前还将引入更多新猪种扩大实验规模。 虽然网易图文并茂的回应让外界终于能够清晰地看到网易“丁家猪”的身影,但是只有数百头的规模与其当初号称上万头则还相距甚远,而网易标榜的“高科技”养猪可行性到底有多大,也随着网易“丁家猪”迟迟未能上市的影响而受到质疑。 趋势 资本纷纷抢摊养猪业 与网易“丁家猪”三年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相比,同为跨界但是安于踏踏实实养猪的其他企业在养猪这个生意上则要显得“靠谱”不少。据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开始,跨国资本就已开始加入到养猪专业户的行列中,其中高盛就斥资数亿美元在福建、湖南等地养猪150万头,德意志银行则注资6000万美元收购上海宏博集团养猪场30%股份。 而除了跨国资本的杀入外,国内的大型企业也都纷纷“跨界”投身养猪事业。去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年产钢能力居世界前列的武汉钢铁集团宣布将投巨资建造年产猪逾万头的大型养猪场。而国内第二大煤炭企业——山西焦煤集团也在去年宣布正式进军养猪行业,将与双汇集团在山西合作建设生猪屠宰加工项目。按照协议,这一合作项目主要分三期工程:一期主要是屠宰和鲜肉,二期是肉制品加工,三期是养殖和饲料生产。三期共投资8亿-10亿元。 对于传统企业的跨界养猪,有畜牧专家表示,和工业相比,养猪门槛的确较低,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投资也不过一两千万元,而且产出率也比较高。“不少来自资本投资的养猪都已经有猪肉上市,为国家的猪肉供应作出了贡献。” 按照工信部发布的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计我国肉类食品消费需求将每年增加14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我国肉类总产量达到8500万吨,其中猪肉占比重63%。艾格农业分析师就认为,大资本会推动养猪业市场结构的调整,市场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平抑生猪市场波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