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奥明公司,作为全球动物健康和营养的领导企业之一,自2005年以来,一直秉承两年一届的亚洲营养论坛的举办传统。今年的论坛已于10月14日与10月16日分别在山东青岛和广东东莞顺利举行,此后,演讲团于10月18日至10月24日转战到越南胡志明市、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和印度海得拉巴继续演讲。 此次论坛核心议题为“营养经济学-平衡全球的营养与生产力:人-生长性能-经济收益-星球”。中国的两站各有近200名代表参会。同时,百奥明的全球CEO-Andreas KERN和百奥明亚太区CEO-Jan VANBRABANT等主要管理层皆出席了本次论坛。 演讲者:Mary Barton-- 南澳大学名誉教授,澳大利亚 演讲主题: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人类病原耐药性的关系 现场口译:关舒博士-- 百奥明亚太区霉菌毒素技术经理 抗生素的发明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细菌耐药性的快速出现,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危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和动物大量应用抗生素。细菌对新型药物的耐药越来越快,研发机构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动力减小,或许在未来我们将面临对某些细菌无有效药物的困境。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产生耐药,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肺炎双球菌对青霉素耐药,一些G+(如淋球菌和结核杆菌)、G-(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则出现多重耐药,使得霍乱、痢疾、伤寒与呼吸道感染难以控制。 生长促进药物在动物上的应用,使动物肠道病原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并通过耐药基因转移,导致人体内病菌也具有耐药性。例如:泰乐菌素引起猪鸡弯曲杆菌和猪链球菌耐药,导致人弯曲杆菌耐药;阿伏霉素导致人畜肠道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维吉尼亚霉素在猪禽肠球菌耐药,引起人用的同类药物喹诺普丁对禽肠球菌耐药;奎诺酮类药物和头孢类药物的使用,人感染沙门氏菌增加;饲料预混料和添加剂中的头孢噻呋,导致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产生;喹诺酮类(如恩诺沙星)在饲料和饮水中的应用,引起人和动物的大肠杆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对恩诺沙星耐药性普遍存在。 此外,农业生产,社区,医院,废水处理以及相关环境因素,加快了耐药性的传播步伐。 目前,饲料中应用的抗菌剂有粘杆菌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泰乐菌素,金霉素等;生长促进剂有卑霉素, 北里霉素等。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慢抗生素耐药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兽医局、世界粮农组织倡导“减少抗生素用量;加强抗生素管理”的健康理念。一方面,控制非处方抗生素,禁止限制有价值的治疗药物用作生长促进剂,至少在群体给药 (饲料,饮水)时要遵守。另一方面,改善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选择无抗替代物,如益生元,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有机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