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磷是一个含六个磷酸基团的环状化合物,在多数油菜籽和豆科植物中占干物质的1%~5%。植酸不仅能与植物中的40%~70%的磷结合(图2左),而且还与其它二价和三价元素如钙、镁、锌、铁等螯合形成难溶化合物(图2右),在动物肠道变得难以吸收。所有金属元素中,锌最易与植酸结合(Kornegay[28],2001),尤其在高钙的情况下,钙、锌和植酸磷形成三元复合物,同时影响三种元素的吸收(Oberlease等[29],1996),植酸酶能促进植酸降解,增加磷的释放量,同时提高日粮锌的利用。 植酸酶与锌元素的当量关系,是当前的研究热点,Yi等[30](1996)报道,肉仔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增加锌的沉积率,经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推断100 U植酸酶相当于1 mg的锌(以ZnSO4为基础)。Jondreville等[31](2005)对生长猪的试验表明,植酸酶和锌存在如下当量关系:Zn(mg/kg,按ZnSO4为基础)=49.9-58.3×e-0.00233x,式中x为植酸酶添加量(U/kg),按此计算,生长猪日粮中植酸酶添加量按500U/kg计算,可以节约30.00 mg/kg的Zn,基本可满足Zn的需要。按Jondreville[31](2005)的指数模型,100U的植酸酶相当于3.7 mg的锌,高于Yi等[19](1996)用线性回归法得到的数值。 植酸酶对除锌以外的其它元素利用率影响的报道相对较少,结果也不太一致(Morris等[32],1980;Mohanna等[33],1999)。一些研究者发现,动物组织锌含量随植酸酶水平增加而提高,但添加植酸酶降低组织铜含量降低(Pallauf等[34],1992;Lei等[35],1993;Zacharias等[36],2003;Revy等[37],2004),推断可能是植酸酶提高锌利用率,过量的锌拮抗了铜的利用;另一些研究者发现添加植酸酶提高锌利用率,但不影响铜利用(Jondreville等[38],2005)。体外试验表明,植酸酶提高菜粕和葵花粕铁的利用(Larsson等[39],1997)。Stahl等[40](1999)在仔猪基础日粮(120.00 mg/kg Fe)中添加1200U/kg的植酸酶,对照组添加50.00 mg/kg的铁,结果仔猪血液Hb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植酸酶能有效提高基础日粮铁的利用。植酸酶可提高基础日粮钙、磷、锌的利用,但不影响日粮铁和铜的利用(Robert等[41],1997),提示铜和铁与植酸盐的结合可能方式跟其他元素不同。Roberson[42](1994)研究显示,添加植酸酶可取消日粮锌的添加,并可减少锰和铁的添加。综合上述报道,植酸酶提高锌的利用已被多数试验证实,但与铜、锰、锌等其它元素利用率的关系还未达成共识。 2.4.4 其它因素 柠檬酸、乳酸、维生素C等有机酸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Gillooy[43],1983),主要由于酸与微量元素具有弱的络合性,从而改善元素的溶解性,由此提高利用率,但其效果具有一定条件的限制(Pabon和Lonnerdal[44],1992)。人和动物的试验证实寡糖可促进微量元素利用(Kaur等[45],2002),Charles等[45](2006)在小鼠日粮中添加7.5%的菊粉(含果寡糖),成年小鼠锌的吸收率由30%提高到46%,老龄小鼠锌吸收率由14%提高到24%,铜的吸收率也显著提高。寡糖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主要两种解释:第一,寡糖在后肠道降解产生有机酸,降低pH,促进微量元素吸收(Trinidad等[41],1999);第二,寡糖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如丁酸)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对微量元素的摄取(Topping和Clifton[48],2001)。寡糖对微量元素利用的改善程度与寡糖种类、机体微量元素的自身稳恒机制和试验的环境状况有关(Coudray等[49],2005),有关寡糖与微量元素利用在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还少见报道。维生素D3的中间代谢产物1-α-OH-D3能有效促进钙磷的利用(Xu等[50],1997),也可促进锌和锰的利用率(Biehl等[51],1997),但趋于降低铁的利用(Robert[41],1997),关于1-α-OH-D3与微量元素利用率的报道还较少,结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