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综述了微量元素营养需要量的两种评价方法,并分析影响微量元素需要量的主要因素:生产性能等评定指标、钙和纤维素对微量元素利用的影响、植酸酶对微量元素利用率的影响等。 关键词 :微量元素;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微量元素作为酶和辅酶的组成成分,在机体代谢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对饲料原料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利用率缺乏系统准确分析,生产中添加微量元素存在很大盲目性。普遍做法是不考虑基础日粮含量,直接按2~3倍NRC水平添加,致使日粮微量元素含量超标且不平衡性加剧。机体存在一套稳定组织微量元素含量的调控机制,过量或不平衡摄入微量元素时,大部分随排泄物进入环境,致使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超标,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确定微量元素需要量和适宜添加方案并提高利用率是当前营养学家的重要任务,也是21世纪我国面临饲料资源短缺、养殖业污染严重、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却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下实现畜牧业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1 评价微量元素需要量方法1.1 剂量反应法剂量反应法是评定营养需要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采用含低水平被研究元素的实用日粮或纯合、半纯合日粮,并按设计剂量逐步补充微量元素,建立动物对微量元素添加水平的剂量—反应曲线,由此得出特定条件下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图1)。该方法简单易行,试验中广泛应用,但缺点是要求基础日粮被测元素含量要尽可能低,反应指标要敏感,结果受基础日粮类型和观测指标的影响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