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皂甙 皂甙广泛存在于饲用植物中,如大豆、菜豆、豌豆、羽扇豆、花生、苜蓿、三叶草、油菜籽饼、甜菜等。皂甙也是一类抗营养因子,它能抑制与能量代谢有关酶的活性,降低能量代谢过程;皂甙的味苦,影响适口性;皂甙溶于水,有很高的表面活性,水溶液振荡可产生持久泡沫。 其实,皂甙也有其对动物有利的一面,有害和有利关键在于控制好量。范新凤等(2009)研究表明,在蛋鸡日粮中绞股蓝总皂甙(GPS)的添加量分别为0 mg/kg、120 mg/kg、150 mg/kg、180 mg/kg,结果发现120 mg/kg组,既降低胆固醇提高了蛋品质,又没有影响产蛋率,而其他组虽然对蛋品质有提高,但是产蛋率均下降。 现代中药学上,很多名贵中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就是皂甙,比如人参皂甙。皂甙的药理作用有如下几点: 1. 双向调节免疫作用; 2. 抗缺氧和抗疲劳作用; 3. 抗低温应激作用; 4. 抗脂质氧化作用; 5.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6. 抗致突变作用; 7. 对肾有调节作用,补肾。 皂甙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因而可以起到乳化剂的作用;皂甙还具有吸附氨气、改善肠道环境的作用,侯永刚等(2009)研究表明,添加苜蓿皂甙60 mg/kg可显著改善蛋鸡的肠道环境,促进肠道中有益茵的生长繁殖,抑制有害细茵的生长。降低氮、磷和氨气排泄,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