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情况来看,农产品价格是决定CPI能否稳定、通胀压力会不会加大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今年有可能涨价的还是农产品。我国大多数工业制成品面临产能过剩,价格很难上涨。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由于受人多地少等自然条件制约,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即本国生产加上进口的农产品能维持供求基本平衡,但稍有自然灾害,就可能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此外,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资源环境等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当企业无法消化时,就会以涨价的方式向消费者转嫁成本。 鉴于输入性通胀和成本上升趋势是短期内政策难以控制的,专家认为,今年物价调控的重点仍应放在农产品上。要创新调控思路,一是应当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二是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以吸引青壮年安心留在农村。通过稳定劳动力来稳定农产品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