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记者来到了山东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 在沈泉庄一片联排别墅前,沈泉庄村委委员朱从义告诉记者,这些别墅面积450平方米、530平方米不等,村民只要出5万元或10万元,就可以得到一套。 眼前这片具有西式风格的红顶别墅在寒冷的冬天显得格外醒目惹眼。记者看到,还有一些别墅正在热火朝天地装饰中,不久即可入住。据朱从义介绍,这些高层均是钢结构建筑,1个小高层共22个单元,可实现22户入住。别墅全部是中央空调集中供暖,并安装了天然气,而污水排放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 这就是沈泉庄,2012年荣获“中国名村影响力发展指数300佳”第四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个人改变一个村庄 说起沈泉庄,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王廷江。这个来自沂蒙山区的农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其先进事迹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轰动全国。 王廷江,沈泉庄的一个普通农民。他从拉地排车起步,用10年拉地排车攒下来的1000块钱当资本,承包村里的小卖部,之后又跑汽车运输、创办了白瓷厂,掘到第一桶金。然而,就在1989年,39岁的王廷江突然宣布把自己价值600万元的白瓷厂无偿捐献给村集体。 在捐献财产后不久,王廷江被选举为沈泉庄的带头人。王廷江用600万元起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领着村民奔向致富之路。 到1992年底,仅用3年时间,沈泉庄围绕陶瓷产品办起了10个工厂,实现工业产值1.6亿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与此同时,村里还建起了农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化、作物良种化。 在王廷江的带领下,1992年沈泉庄成立了村办集体企业——临沂市华盛集团总公司,后更名为山东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如今,沈泉庄人均收入已经由1989年的年收入300元增加到2012年的66000元。 一个集团引领共同富裕 2012年,华盛江泉集团获得众多荣誉,除了连续11年蝉联“中国企业500强”之外,还获得“百强名村”第四名,集团的发展带动了周边产业集群的聚集,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当地老百姓。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盛江泉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热电、电解铝、钢铁、水泥、焦化、建筑陶瓷、日用陶瓷、木业制品、肉类制品、油脂化工、对外贸易、物流、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酒店服务等15大产业、员工3万人的大型企业航母,其中,上市企业3家。 华盛江泉集团副董事长王文涛在该集团销售收入过300亿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2年集团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30亿元;上缴综合税金18.6亿元;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4.6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