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观点:执法为民仍需实事求是 “11月从22日起,惠东县大岭镇四大主要菜市场以及平山最大的农贸市场的200多名猪肉档档主停业,抗议肉联厂垄断市场。档主们表示,若政府不允许私宰肉进入市场将继续停业,政府部门则表示要照章执法,决不允许私宰肉流入市场。目前,惠东县城片区每天缺口约500头猪,市民要求政府尽快出招恢复市场秩序。”——《南方都市报》 针对此事,有网友投稿一短评,如下: 打击私宰肉本乃利民的正义之举。然而在本次对抗中,执法非但没有得到惠东民众的支持,反而招来一片谩骂,执法的动机与行径难免引起大众质疑。 肉联厂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规范生猪屠宰业,保证猪肉检疫过关。所有猪只必须经过肉联厂的建议与屠宰,盖上合格印章,方属合格猪肉,能合法出售。除此以外,任何没经过肉联厂“洗礼”的均属非法猪肉,执法部门有权对其进行相关处理。为规范猪肉市场而设上肉联厂这一唯一的关卡,看似干脆而直接、简单而有效。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事与愿违。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任何事物长久处于某领域的至高地位而又缺乏相应的竞争者,将不可避免面临着衰落与褪变。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手中职权,通过肉联厂制度漏洞而牟利,在行内早已街知巷闻。然而,社会的舆论似乎未能对其有效遏制,类似行为反有越演越烈之风。多行不义必自毙,前段时间深圳观澜屠宰场事件犹如一套组合拳,在警示了跃跃欲试的圈外人的同时,也震慑了深陷其中的不法之徒。伤虽痊愈,疤痕犹在。屠宰行业欲还信于民,仍任重而道远。 价廉物美,销路不愁 与正规的放心肉相比,私宰肉近期来却在惠东出奇地走俏。为何在食品问题被如此重视的今天,私宰肉却能逆天走俏,被广大市场档主以及市民所接受呢?细析其源,主要有三。其一,由于避免了相关检疫与税费,私宰肉价格普遍低廉。其二,巧用“土猪”“原生态”等概念,满足消费者的求异心理。其三,私宰肉虽无合格证明,但与不法分子以权谋私事件相比,私宰肉吃死人的传闻与报道可谓少之又少。再加上在当地与档主以及市民建立起一定的口碑以后,私宰肉走俏似乎顺理成章。 直至吐槽当天,执法机关与档主间的对持虽有所缓解,但“肉档歇业”事件却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其实,消费者的观点非常简单。只要猪肉物美价廉,不存在健康隐患,来源何处均不重要。有关部门应把精力改投于改善屠宰行业制度上的猫腻漏洞以及平衡肉联厂与零售商之间的供求价格之上。只要上述两点得以改善,私宰肉的竞争力将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能切实做到还信于民,类似事件自然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