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1日,北京市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云鹏研究员在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二楼会议室与到京来访的台湾大学畜牧系林恩仲教授、王佩华教授和厦门国寿种猪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国忠讨论猪联合育种问题。 双方各自介绍了本地区的育种工作。台湾从1997年开始进行种猪登记,并由政府支持开展育种工作。目前台湾地区有基础母猪近60万头,年生产商品猪近1000万头,台湾常驻人口2300万,每年还要进口部分猪肉及其副产品。台湾育种工作比较扎实,从中央测定站到猪人工授精站、原种猪场和种猪扩繁场,体系非常严格。笔者认为,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他们中心测定站一年四季都进行测定,而大陆除广东外每年测定2批,其他省份基本都是1批,这样测定站利用效率很低。 第二、台湾送猪日龄是14天断奶,通过SEW手段大大减少疾病隐患,而大陆则是25-30kg,70日龄的小猪。 第三、中心测定种猪有阿50%可以进行拍卖,这样送测单位参加市场竞争的机会就多了,积极性也就更强了,而大陆送测猪大约有10%-15%参加拍卖,很多测定种猪比较好,没有机会参加拍卖,送测积极性受到打击。 第四、通过拍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之所以台湾能够坚持育种工作不动摇,是因为通过育种工作使养猪生产者见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通过拍卖的影响力可以促进送测企业种猪、肉猪销售,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种猪拍卖和肥猪拍卖呈现联动效益。台湾肉猪也拍卖,价格差距很大,因此肉猪的猪场希望进行品种改良,改良后的成果可以在肉猪价格上得到体现,这样肉猪拍卖促进养肉猪企业买性能好的种猪及其精液,种猪拍卖可以促进种猪销售,这样测定的自觉性就来了。除中心测定站测定外,他们还自觉、自愿搞场内测定。 北京市种猪性能测定和联合育种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有种猪选育场14家,种猪场87家,种公猪站3家,每年进行1次集中测定,以场内测定为主,种猪销售范围广,销往全国29个省市区,同时也深受广大养猪朋友的青睐。但与台湾地区完善的育种工作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今后通过两岸的交流合作,让北京育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