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每年生猪产量在6.6亿头左右。2011年中国猪肉产量达到5053万吨,占肉类整体产量的35%。以20元/千克终端价格保守计算,猪肉零售市场容量达到1万亿,加上饲料、疫苗等相关行业,“一头猪”一年能够撬动的产值在1万亿以上。 2010年中国GDP中最终消费支出为18.69万亿。以此推算,猪肉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达到5%以上。正因为如此,猪肉价格在CPI的比重达到3%。 到目前为止,这个上万亿产值的行业并没有引起二级市场太多的关注。而A股生猪养殖类上市公司市值合计不足250亿。 目前生猪养殖行业第一大企业温氏集团的市场份额仅1%,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约2%。未来行业整合空间巨大。 中国猪肉需求将保持平稳过去 10年中国猪肉人均消费的复合消费为2.3%,高于世界1.7%的平均水平。未来增速会放缓,但绝对需求量不会下降。 消费习惯决定中国猪肉人均消费将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2010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达到38.5千克,大幅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消费习惯的影响。通过对比发现:(1)在世界范围内,同等经济水平下,亚洲国家人均猪肉消费水平较高。(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人均猪肉消费较高。中国大陆的人均猪肉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的不足1千克/年发展到2010年的38千克/年,但仍低于同为华人,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台湾和香港。 猪肉消费在中国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消费更丰富的肉类。过去30年中,猪肉消费的增速大部分时间落后于禽肉和牛羊肉,但差距有收窄的迹象,并且仅在90-95年出现负增长。城乡差距大,人均消费尚有增长空间。2010年,城镇人均猪肉购买量为20.37千克,农村人均消费量为14.4千克,差距在6千克/年(考虑肉制品和外出就餐消费,差距更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城镇人口占比上升,另一方面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2010年城镇收入前40%的人群人均猪肉购买量为22.63kg,假设未来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全国人均人均可以达到这个人均消费量,尚有30%以上的增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