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生产商也是需要挣钱的,赔钱的买卖不会有人干。由于通货膨胀客观存在,养猪的成本也会不断提高...
编者按:在国外,猪不太像是通胀压力的晴雨表。但在中国,正减少的猪数量广受关注。人们担心一旦明年猪肉销量突增,物价会随之被推高。
受困于疲软的国内需求和历史最高养殖成本———美国干旱造成玉米和大豆价格飙升,中国生猪养殖户被迫卖掉他们的猪。
作为中国的主要食用肉类,猪肉对该国的食品价格有重大驱动作用。尽管目前猪肉供应充足,但6个月后猪肉库存量可能因抛售而降低,造成价格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又将推高通胀。目前,中国的通胀处于适度水平。涨价可能引发社会骚乱,通胀仍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经济隐忧。
“知道吗?猪排变成30元一斤了,真是吃不起了。”一位在北京的同学在电话里向笔者诉苦。
“是吗? 我怎么不知道?”笔者疑惑地问道。
“你很久没去过超市买菜了吧?”他的口吻中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
“原来猪肉价格已经涨得这么高了!”笔者发出了几分惊叹。
尽管不常去买菜,但是对猪肉价格,笔者还是一直很敏感的。从2006年至今,虽然猪肉价格偶尔也有因为“猪流感”、“健美猪”等事件,而出现下跌的时候。但是在更多的时间里,听到的却是,猪肉价格在不断地创出新高。
养猪曾是众所周知的微利行业,但这种情况从2006年开始发生了转变。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3月29日,肥白条猪肉批发价格还在7.8元/公斤,到2007年3月29日其批发价上升为10.04元/公斤,而到了2008年3月29日则飙升至20.20元/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