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子在《商业配方师所需要具备的系统专业思维》的帖子中,简要谈到了关于“抗营养因子”的另类考虑。当时作为一种思维提示,没有深入分析。在走访一些业界友人和在网上和同行交流中,有不少同仁对这个问题表示出了兴趣,于是,我就一些抗营养因子的有害和有利一面进行了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在《商业配方师所需要具备的系统专业思维》之贴中,我提到如下内容: 抗营养因子的另类考虑。 动物营养学及饲料学上对抗营养因子的描述都是从有害的角度来阐述的,很多加工工艺与方法也是为了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性来提高饲用品质的。其实,有害与无害往往跟物质本身无关,而是与量有关系。单宁,也叫鞣质,是一种抗营养因子,也是影响高梁等原料使用的因素之一,但是,医学上的研究表明,鞣质具有收敛性,可以抗菌消炎止血等,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也含鞣质;植物凝结素,可以刺激免疫应答;皂甙,可以抗昆虫、真菌、细菌等。抗营养因子在植物上,是一种植物保护自身不受昆虫,鸟兽、细菌、真菌侵害的一种机制或途径,因此,合理考虑抗营养因子在配方中的含量,可以变害为利。举个例子,利用鞣质的抗菌活性,可以适当考虑含有这种物质原料的使用,把鞣质控制在不影响适口性和抗营养性的水平以下,这样可以增加饲料的抗菌能力,可以节约或完全替代掉药物添加,这有利于降低饲料成本,更有利于食品安全,绿色环保嘛! 对于以上观点,有人觉得可信,办法可行。也有很大部分对此疑问重重,下面我就举一些具体的物质,较为深入全面的谈谈吧。不过,丝竹子在此申明,本帖之观点纯属个人见解,非严谨论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