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是集中规模化饲养与家庭小农户散养并存的养猪模式。其中育肥猪饲养量小于10头猪场数占85.8%,但其饲养头数仅占总饲养量的5.3%,且主要健硕在新加入欧盟的国家。饲养100头母猪场数仅为0.6%但其出栏量占了一半,加上有400头育肥猪的猪场,他们的出栏总量占了欧盟的72.5%。 欧盟养猪规模趋势仍是明显的,由其中欧盟原15国猪场的变化可见一斑。这15国中,猪场数量从1991年的150万个减少到2000年的80万个,10年缩减了一半。而年出栏量大于1000头猪场数增加了61%,现在占总数的70%了。实践证明,适度规模化、区域养猪往往与生产技术水平成正比,如丹麦、荷兰和法国,甚至爱尔兰都是养猪发达国家,而波兰和西班牙虽然出栏量多但技术相对落后。 欧盟养猪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05年起,欧盟25国猪肉生产与2004年比下降0.6%;新加入的10个欧盟成员国猪肉生产只占16%,且以4%速度下滑。而原欧盟15国年生产出栏猪2亿头,但各个国家出栏量的增加或减少情况各不相同:法国、西班牙和丹麦大幅上升,05年与90年相比增幅达30%以上;比利时和英国养猪近年大幅下降,05年与90比降幅达20%以上。由于环保压力,荷兰也在15年间下降了14%。 为了更好地理解,现用能繁母猪存栏结构来表示欧盟各国的规模化程度和养猪水平(表1)。可以看出爱尔兰、丹麦、荷兰、法国、意大利和英国都是规模化养猪国家,技术水平也很先进。其中,法国100头母猪以上场虽占82%,但50-99头母猪场出栏量占14%,说明公司集体经济和家庭经济并存,是比较有特点的。
表1 欧盟主要养猪国家能繁种母猪存栏结构表 2.2 生产力水平 欧盟国家中,丹麦和法国的长白和大白母猪在世界上以高产著称。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肉猪(Pigs per sow per year,英文简称PSY)超过20头的国家有丹麦、法国和荷兰等。虽然猪上市胴体重与国家消费猪肉消费习惯有很大关系,如意大利不是养猪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但猪一般养到9-11个月,体重达150-170千克上市,获得125-140胴体重,目的是为了加工腌肉。中国畜牧业协会报告指出,中国猪胴体2005年达76.87千克,而发达国家已达87.30千克。中国种猪主要进口国名单中,猪胴体重除法国位于第10位,其他国家的猪胴体重都位于10位以后。 表2 欧盟养猪发达国家母猪生产能力和效率表 据华农温氏使用法系猪的选育经验(郑海峰,2011),法国长白、大白体长分别比同内早年从丹麦、美国等引入品种更长,长4-5厘米;瘦肉率更高,高2-3%。见表3: 表3 法系猪与温系猪长、大白体型和瘦肉率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