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肉类食品行业已逐步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城乡市场、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扩大外贸出口增长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开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20年,是肉类食品从短缺走向充裕的20年,也是肉类行业从落后走向发达的20年。那么,我国肉类食品质量状况如何呢? 我国肉类食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类产品总产量从1790万吨增加到7400万吨(2004年为7244.8万吨),增长三倍以上,人均消费肉类食品达56公斤/年。我国肉制品总产量占世界肉制品总产量的27.3%,猪肉、羊肉和蛋制品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禽肉总产量居世界第二,牛肉总产量居世界第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3年我国肉类食品生产总值95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16%,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2.1%.这些数字表明20年多来我国肉类食品行业发展迅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20年,也是肉类行业发展的20年。目前我国拥有规模以上的肉类加工企业2155家(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其中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33家,20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5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2家,一些企业在技术装备、产品品种、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具备了较强的实力。 2003年开始,肉类食品加工已经纳入了市场准入管理计划。2005年6月,经严格审查,全国取得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达到1328家。这些企业经过技术改造,从厂区环境、技术装备、工艺布局、质量管理、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条件为达到肉类食品的质量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肉类行业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围绕肉类食品加工的必备条件,如食品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从肉类加工、流通,到销售冷链的形成为肉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肉类食品生产企业加工条件的提高,社会辅助条件的改善,为肉类食品产品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近年来在肉类食品行业涌现出一些知名的品牌,在这些名牌产品的带动下,肉类食品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