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许梓荣:我们当年是如何发现“瘦肉精”的

1101 23 来自: 第一财经日报
简介
一如“瘦肉精”案件对双汇所造成的信任危机,最早介绍“瘦肉精”在中国使用的学者之一、浙江大学教授许梓荣近期陷入了舆论旋涡。

      一如“瘦肉精”案件对双汇所造成的信任危机,最早介绍“瘦肉精”在中国使用的学者之一、浙江大学教授许梓荣近期陷入了舆论旋涡。

  稍早前媒体的报道称,许梓荣不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发现“瘦肉精”并大力推广的人,但他绝对是影响力最大的人之一。媒体报道称:“回国后,他开始在浙江大学饲料科学研究所工作,之后在“瘦肉精”的基础上,他研制出了畜禽全价配合饲料‘浙农一号’。”

  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专访时,许梓荣回应说:“帽子全扣在我们头上,这不合理。当年研究这个的很多,进来的渠道也很多。我们只做研究,并没有参与推广运用。”

  他同时否认和早期销售含“瘦肉精”饲料起家的浙江浙大阳光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联。

  第一财经日报:能不能介绍一下当年你们怎么发现“瘦肉精”的,引进国内的过程又是怎样?

  许梓荣:那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吧,我在浙江农业大学(当时还没跟浙大合并),外国这方面的研究热火朝天,(上世纪)80年代国内已经有人在研究了。当时我们要加入世贸组织,外国有的东西我们都很注意,就留意到美国在用莱克多巴胺(注:“瘦肉精”的一种)。当时顾虑到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想能不能自己制备出来。当时是中科院成都分院有机所列的课题,后来用了很多方法才研究出来,才把它分离出来。试验发现,(提高瘦肉率)有效果。当时也发表了研究文章。

  养猪的时候,猪的肥肉越多,消耗饲料就越多——形成每斤肥肉所需要的饲料,是瘦肉的2.25倍。大家还不愿意吃肥肉,愿意吃瘦肉,所以当时大家都想研究(提高瘦肉率的技术)。

  日报:什么时候意识到它的副作用的呢?

  许梓荣:到后来,1994年左右,发现这东西在猪内脏有残留,可能导致人的健康受损。主要残留在内脏,外国人不吃内脏,但中国人吃,而且美国是停止使用后过一段时间再宰杀,残留也就新陈代谢掉了,但中国没这么规范,农村那么多散养、散杀,你想想看。所以考虑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发现这个东西不好,容易出事,中国跟美国的国情不同。当时主要注重研究其原理,想开发另外一种安全的可替代物,后来因为有别的事要做,就放下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下一页
1

头晕
1

伤心
5

搞笑
3

抗议
2

路过

已阅
16

支持
1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9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阳光绿茶008 2011-3-29 10:31
他们的一个负责人当年在浙农大念书的时候,给我印象就不好,我跟他们保持距离。这人是谁呀?
引用 dnaxy 2011-3-29 10:47
许教授的事件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美国一个搞计算机的女AP躺着也中枪的事件
引用 wangjia0740 2011-3-29 11:36
科学研究没有太多的罪过,但是不敢说出真话是你的错,发现了不良反应就应该及时说出来!
引用 大大山 2011-3-29 14:33
本帖最后由 大大山 于 2011-3-30 09:28 编辑

原来如此
引用 2007203096 2011-3-29 14:34
科研和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不能把错归咎于一个人,这样就会阻碍科研的进步。
引用 sunling_120 2011-3-29 15:03
继续研究呗,很有前途的说。搞出来没有残留,无副作用的瘦肉精,还可以当减肥药卖。
引用 tianhe1981 2011-3-29 15:30
本来就没什么完美的东西,既然发现它有副作用了,作为科学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找到新的替代品,使其日臻完善,而不是一味的放弃,很多时候惊喜就留在下一集
引用 longer 2011-3-29 15:51
国情不同,还是制度问题
引用 shumingky 2011-3-29 16:32
"瘦肉精"是我发布推广的,都来找我吧!嘿嘿
引用 wql216030 2011-3-29 16:50
没有那么简单
引用 zhangmingquan 2011-3-29 22:12
本帖最后由 zhangmingquan 于 2011-3-29 22:14 编辑

许梓荣:这些事还是利益驱使的。我觉得还是要加强正面教育,另外要严格执行处罚措施、加强执法。
这句话算是核心了。
引用 卢雨 2011-3-30 00:08
科研,只是研究某些原料有某些功能,但并不能代表实用性。就像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没想到他是战争的主要武器之源。
引用 嘉泰 2011-3-30 08:15
减肥药成份中是否也含有瘦肉精成分?
引用 大大山 2011-3-30 08:21
原来如此
引用 dongwei 2011-3-30 08:40
看一看他们的收益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引用 leohao 2011-3-30 09:57
回复 阳光绿茶008 的帖子

应该是丁总吧
引用 天之涯 2011-3-30 10:03
丁总? 何许人也?
引用 阳光绿茶008 2011-3-30 10:31
回复 嘉泰 的帖子

减肥产品中所含“西布曲明(Sibutramine)”成分可能增加服用者罹患心脏病及中风几率。药监局要求相关生产企业针对西布曲明已知和潜在的风险,立即修改完善说明书,提示安全合理用药。药监局还提醒医疗机构和公众,所有含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都是处方药,必须严格按照适应症和用法用量用药,严密监测用药后的反应,以保障用药的安全。
以减肥药药物的作用机理分类,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食欲抑制剂:主要为苯丙胺类药物。医学研究表明,人的食欲是下丘脑腹内侧部的饱食中枢与腹外侧的摄食中枢共同调节的。苯丙胺类药物的作用为:通过兴奋饱食中枢,产生厌食反应,服药后食欲下降,容易接受饮食控制。同时,由于其兴奋作用,使睡眠减少,消耗增加,导致体重减轻。此类药物品种较多,但均因中枢兴奋作用所带来的失眠、不安、心悸、血压升高与成瘾性等副作用而较少应用。只有因副作用小,效果可靠而多用于减肥治疗。

  2.激素类药物(亦称代谢刺激剂):主要以甲状腺素为代表,它能提高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脂肪的分解、消耗,从而减轻体重。但此类药物使用时若超过正常生理剂量,常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慎重使用。

  3.双胍类降血糖药:药理作用为增加肌肉组织的无氧糖酵解,增加葡萄糖的利用并减少其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此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时,常引起病人厌食而致体重减轻。利用这一副反应,可用于减肥治疗。双胍类降血糖药对正常人的血糖没有影响。因此,有糖尿病的肥胖病人同样可以服用。
引用 zizy 2011-3-30 17:31
研究本身是没有错误,是人错了,猪也错了

查看全部评论(23)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20:3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