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何不把世海传给下一代呢?一提到这个问题,杨振南叹了口气:“他们接不了,也不愿意接,我也不大希望他们继续经受我们这批人的苦。”饲料业竞争十分激烈,赊销的风险又大,作为企业老总,承受的压力不一般,如今年青一代不愿接过父辈的事业。 后辈不愿接管世海,而在众股东中也没有人愿意出来“扛大旗”。“他们(股东)都50多岁了,精力也跟不上。”杨振南说,原先考虑将饲料厂的管理完全交给职业经理人负责,但各股东对此持有不同意见而作罢。“都不愿意管,这是我们出让股份的初衷。” “并购后世海会发展更快” 当记者问起股东及股份构成时,杨振南以非上市公司为由不愿透露股东及股份构成,其从中得利也无从知晓。杨振南表示,出让股份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世海的发展,世海要发展,必须在粤东、粤西、华东、北方(河北、天津)等地建新厂房,让企业贴近当地市场,生产适应当地养殖品种、特性的饲料,同时也可节省运输成本。 杨振南说,根据现在的市场需求分析,2012年世海新厂房又将满负荷生产,急需新建其他的厂房。他表示,在水产饲料行业,通威、海大是上市公司,恒兴、粤海是特种水产饲料先行者,无论是从资金筹集还是到市场布局,四大水产饲料巨头都是集团作战,竞争力十分强。 杨振南认为,在现有的情况下,世海想赶超四大水产巨头会有一定困难与压力,特别是由于缺乏资金发展受限。他觉得,荷兰泰高是世界一流饲料企业,资金、研发技术等雄厚力量,相信世海品牌在泰高管理下能快速发展,鱼、虾料市场份额肯定能上一个新台阶,并有可能做到第一。 而将世海100%的股权出让,杨振南表示,这也是为了让世海实现更快发展。他说,纵观国内的饲料企业并构,都要经历数次内部及外部并购整合,最终才是某一企业成为绝对控股。中国人与外国人从语言、文化、愿景、认知有较大分歧,为了避免因这些差异而影响企业,股东们一致同意100%转让股份给泰高。 而当记者问起,从老板变为职业经理人后,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时,杨振南表示,自己还未做过职业经理人,至少在并购全部完成之前,仍然是老板身份,很难谈出什么感想。 “增线扩产是正常行为” 在泰高收购世海的消息公布之后,业内对此议论纷纷。其中不少人认为世海于2010年新建厂房上了9条生产线扩大数倍产能,很有可能是为了在这次收购,以期增加谈判筹码,卖高价获利。 对此,杨振南强调:“这是外人的猜测,他们根本不了解世海的情况。”他介绍,金银来原厂房有虾料生产线2条,世海原厂房有虾料生产线2条,膨化料生产线2条,共计6条生产线,新厂房有虾料生产线6条,膨化料生产线3条(2010年上马2条,今年初再上马1条),产能不存在扩大数倍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