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煤与水 饲料厂的水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用水,锅炉、清洁用水等。二是原料采购水份与成品饲料水份之间的差,给饲料企业带来出品率的下降,而导致成本的上升。 对于锅炉的除尘用水,要尽可能地回收,循环使用。保持锅炉适宜的水位,尽量生产饱和的蒸汽供制粒机用。在颗粒料的生产安排上最好能做到连续生产,避免每次颗粒机开机时的排汽与排冷凝水造成的浪费。 锅炉与用汽设备之间的距离尽量缩短,并做好蒸汽管道的保温和不生产时锅炉的保温工作,减少热量损失、降低煤耗。 3、粉尘与杂质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极大地影响饲料的出品率。加强通风除尘,回收饲料粉尘于一独立配料仓中,并即时少量均衡地应用于低档配合饲料中,是减少饲料浪费的一个重要途径。饲料粉尘的回收量一般为饲料量的1%-3%。 初清筛、磁选机、沙克龙等清理设备清理出的杂质中含有少量饲料原粮,可以通过人工的办法回收可用原料,用于相应饲料品种中。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锤片、筛片、压模、压滚、轴承等是饲料厂的常用易损易耗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好的备件产品,其使用寿命比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长得多,有的达到2-3倍。所以我们不能单纯考虑价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性能价格比。 按设备操作规程正确地操作机器是控制成本上升的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制粒机压模来讲,每只价格一般为8000元左右,生产5000吨颗粒饲料时,计入每饲料的压模成本为1.6元,但有很多饲料厂由于管理不善,生产1000吨颗粒饲料时压模就得报废,那么计入每吨饲料的压模成本就是8元,两者相差5倍。 对于设备中出故障的小型附件、备件(接触器、开关按钮、减速机等),坚持能修则修;能换部件的,决不整个都换。修旧利废,改革创新是我国工业企业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 包装物、缝包线等要实行定量考核。旧包装物在保证国家卫生标准的前提下,能够重复利用的尽量重复利用;不能重复利用的,应尽快变卖处理。保证车间物料堆放整齐,库房的整洁卫生。 设备正常的维护是保证正常生产和设备使用寿命的前提。同时新建的两家饲料厂,由于保养方法与程序的不一样。三年后,一个厂可能完好如新,而另一个厂可能已经需要动大手术,更新设备了。那么后者分摊进入饲料成本的固定资产费用就大地增加了。因此,对于设备操作人员来讲,不仅要懂得设备的性能、熟悉设备的结构和维护保养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勤听、勤观察、勤维护,使设备运行于最佳工作状态。 三、劳务费用的支出 同样规模的年单班产万吨的饲料厂,有的厂20多人就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有的厂则需要100多人,用工成本相差5倍之多。这在国有饲料企业相当普遍。我们要因岗设人,而不是因人设岗;一人多职,一职多能,是减人增效的有效措施。 另外,可根据生产量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有计划,有组织地聘请一些计时工、临时工。对于进料、打包、码堆、上下车等工序可使用一班人,进行统筹合理安排调配,发挥好每个人的生产效能,减少用工人数。保证上班时人人都有事作,每个人的工作都是饱满的,高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