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舍结构方面,我国传统猪舍多采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猪舍建筑,除分娩母猪舍和仔猪培育舍外,猪舍内部环境调控措施较少,基本依靠自然通风方式。猪舍保温隔热性能差。所以传统养猪场规划和房屋结构决定了很少使用现代化的设备,不利猪的生长,浪费劳动力,造成生产效率下降。 而现代化猪舍全面科学的考虑了通风和保温要求,及减少劳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现代化的猪舍与配套的先进的气候调控,自动喂料及高效猪栏一起构成了符合猪生长繁殖的现代化工艺设施。 ![]() 传统猪舍
![]() 现代化猪舍
猪栏是工厂化养猪场的必备设备,用它饲养不同类型、不同日龄的猪群,形成猪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猪的饲养密度、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条件,都与猪栏的形式、结构、材料、排列组合方式有密切关系。伴随着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猪生物学特点的进一步了解,猪栏也在工艺方面不断提高。 2.1 分娩栏 分娩区是猪场的核心区域,整个猪场的运行效益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区的生产状况。良好的分娩栏工艺设计,对提高分娩阶段的饲养效果极为重要,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 传统分娩母猪采用高床饲养。母猪和仔猪都生活在漏缝地板上,与低温潮湿的地面脱离。粪便通过漏缝地板很快落入粪沟,使仔猪减少了与粪尿接触的机会,保持了床面的清洁、卫生和干燥。但母猪上床比较困难。钢管隔栏不能做到仔猪隔离,增加了仔猪相互感染的机会。保温箱为封闭的装置,大多设置在限位架一角,远离母猪躺卧位置,尤其距母猪乳房部位较远,不利于仔猪出生后寻找保温箱和从保温箱出来后迅速到乳房跟前。 现代化分娩栏地板一般与地面持平,围栏用PVC隔板,仔猪加热区不完全封闭,母猪围栏长宽和大小都可以调节,有防压杆和调节杆。为仔猪群提供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成活率。分娩栏和地面平齐,减少母猪上床应激。母猪产仔猪圈的宽度和长度可以根据个别要求进行调节,可以提供母猪最好的产仔和哺乳条件。调节杆有利于母猪起卧,调整母猪活动空间,同时起到了传统护仔耙的作用,有效保证母猪躺卧时不压到仔猪。根据母猪保持经常性视觉联系要求,母猪躺卧区设置在保温箱对面,保温箱不封闭,仔猪随时能从保温箱出来,母猪本能地注视到仔猪,有利于仔猪迅速到母猪跟前哺乳。 ![]() 传统分娩栏
![]() 现代化分娩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