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不加抗球虫药时,鸡只极易感染球虫病,此时向14~21日龄的鸡只日粮添加高水平(5%)的鱼油,对维持鸡只正常生产性能的效果最好;日粮添加抗球虫药或者鸡只感染球虫病的可能性较小时,添加1~2%的鱼油即可使鸡只维持良好的生产性能。但添加亚麻籽油时,即使添加水平高达15%,仍不能达到与鱼油相同或相似的效果(Allen等,1996;Allen等,1998)。其原因可能与动物机体内亚麻酸的代谢特点有关。机体内亚麻酸可转化生成EPA和DHA,但转化效率受动物种类及日粮n-6与n-3型PUFA的比例等因素的影响,如当日粮中n-6与n-3型PUFA的比例超过5:1时,亚麻酸的转化能力下降(Bjerve等,1987),超过10:1时,亚麻酸转化为EPA和DHA的途径几乎停止(Pike,1999);而对于猪与禽,Morgan等(1992)报道,其体内亚麻酸转化生成EPA和DHA的能力非常有限。 健康肉鸡的日粮添加鱼油与不加鱼油或与添加的其它油脂相比,对肉鸡生长影响的报道不一致,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添加鱼油的日粮是否采取了抗氧化等保护性措施。 Engstre等(1975)研究发现日粮添加鱼油可促进鸡增重、冠生长和性腺发育,但效果不比玉米油好;Edwards等(1963)报道日粮添加4%的鱼油时,鸡的生长受到抑制。这些试验中采用的日粮未加抗氧化剂,可能因PUFA遭到氧化性破坏而酸败,通过降低鸡的采食量而使鸡的生长受到抑制(Fritsche等;1991);Fritsche等(1988)对饲料中鱼油的酸败问题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在进行了抗氧化保护措施的基础上,Nir(1990)报道,以相同的日粮为基础,采食含1.5%红鱼油日粮的小公鸡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采食含1.5%大豆油的鸡只,但两组间的饲料效率(FCR)无差异;Fritsche等(1991)在1日龄母鸡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等比例(7%)的鲱鱼油、猪油、玉米油和双低菜油,试验第5、12、19天称重发现饲喂鲱鱼油的鸡只ADG显着或极显着(p<0.05或p<0.01)高于猪油、玉米油和双低菜油组,而全程试验中,各组间的FCR无差异;另一个相似的试验中,Fritsche等(1991)在1日龄母鸡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等比例(7%)的鲱鱼油、猪油、玉米油和亚麻籽油,试验第13天、17天称重发现饲喂鲱鱼油的鸡只ADG显着或极显着(p<0.05或p<0.01)高于亚麻籽油组,而27日龄时而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着,全程试验中各组间FCR无差异。这些研究说明,肉鸡日粮添加鱼油的同时,添加抗氧化剂对鱼油进行保护,可以促进鸡只生长,其机制在于鱼油促进了鸡只的采食。 蛋鸡日粮添加鱼油与不加鱼油或与添加的其它油脂相比,产蛋量、蛋重和饲料效率均不受影响。给产蛋鸡饲喂含3%鲱鱼油的饲料达18周,与无鱼油的对照组相比,蛋鸡产蛋量及蛋重均无明显差异(狄济乐,1994)。Anthony等(1992)用含3%鲱鱼油的饲料饲喂蛋鸡4周,测定4个不同组鸡的饲料消耗和FCR,结果无明显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