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棉酚 棉籽饼粕是奶牛良好的蛋白质饲料来源,但是棉籽及其副产品中都含有不等量的棉酚,其中棉籽中棉酚含量为0.7%-4.8%。棉酚是存在于棉籽的色素腺体中的一类含有类萜烯类化合物,具有多酚的性质,可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酚2种。游离棉酚由于具有活性醛基和活性羟基,排泄速度较缓慢,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而毒性很大,可引起累积性中毒;结合棉酚是由游离棉酚与棉仁中的蛋白糖类化合而成,由于不被消化系统吸收而随粪便排出,因此毒性很低。 一般来说,成年奶牛的瘤胃微生物可以使游离棉酚和可溶性蛋白质结合,在瘤中形成棉酚-蛋白复合物,即形成结合棉酚,从而减少游离棉酚的吸收,降低血液中游离棉酚含量,因此对棉酚的耐受力较高,但如果棉籽及其脱脂饼粕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量过高,动物食入游离棉酚的量也随之增加,可能会超过瘤胃微生物对游离棉酚的转化能力,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新生犊牛在出生后至少6个月内,瘤胃机能不够健全,不能有效地分解游离棉酚,建议日粮中应禁用棉籽。 2.2在奶牛日粮中的适量添加 在目前的研究中,由于试验中棉籽及其副产品添加量不同,得到的试验结果也不尽相同。但大部分研究认为,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棉籽及其脱脂饼粕不会发生中毒现象。Mena等报道,饲喂给奶牛棉籽粕、全棉籽或者棉粕与全棉籽的结合,都未发现中毒现象。奶牛日粮中添加2.9千克/天的全棉籽,并不影响其健康。在奶牛日粮中同时含有16.2%(占日粮干物质)的棉籽粕和12.1%(占日粮干物质)的全棉籽,也没出现中毒现象。因此,在奶牛日粮中,应适量添加棉籽及其脱脂饼粕,其中全棉籽饲喂奶牛的量一般应为日粮干物质的10%-15%。 1 棉酚及其毒害作用 棉酚(Cossypol)是锦葵科棉属植物色素腺产生的多酚二萘衍生物,存在于其叶和种籽中,有游离与结合两种状态。它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结合而成结合棉酚,在机体内不具毒性;未与上述物质结合的棉酚称为游离棉酚,具有活性醛基和羟基而有毒性作用。 棉籽饼中毒的临床症状,根据病情发展过程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棉籽饼中毒实质是瘤胃积食,慢性中毒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 牛棉酚中毒急性发作时,食欲不振、体温正常、肠蠕动缓慢、脱水、酸中毒、全身肌肉发抖、卧地,死亡率高达30%以上。慢性中毒的症状不明显,病牛消瘦、夜盲、常继发呼道炎症、慢性增生性肝炎、妊娠牛流产。尿呈茶褐色。犊牛中毒后呈佝楼病症状,长骨弯曲、关节肿大。运动失衡、胃肠炎。腹泻、夜盲和失明。 猪中毒时精神沉郁,低头拱腰、后肢软弱无力,行走摇晃、喜卧在阴凉处、被毛无光。体温有的正常,有的升高达41℃以上。结膜暗红,有粘稠分泌物。心跳快而弱,呼吸迫促,鼻腔流出浆液性液体。食欲减退或废绝,便秘或腹泻、粪便干黑或带血,不断喝水,但尿量少,有的出现尿闭或血尿。 中毒发作时间因食量多少、中毒深浅而有快有慢.短的2d即发作,长的有1个月才发病。以怀孕母猪和幼猪最易发生,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蛋鸡中毒时出现食欲减退或厌食,日渐消瘦、四肢无力、抽搐、腹泻、粪便颜色变淡、呼吸困难、冠髯发绀等症状。病鸡血红蛋白值明显下降,细胞数减少;所产蛋体积变小,贮存过程中蛋白变粉红色,蛋黄变茶青色。出现症状数日后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