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国内家禽 查看内容

现代化肉鸡养殖的生产与实践

2010-12-29 11:19| 发布者: 曹锦萍| 查看: 3984| 评论: 6|原作者: 刘治西

摘要: 现代化肉鸡养殖的生产与实践,以现代工业装备养鸡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养鸡业,以现代管理论和方法经营养鸡业,这个过程就是现代化养鸡。其基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


  2.1.1技术壁垒并没有降低,而是越来越高,肉鸡出口技术壁垒以药残为重点,在药残要求上很苛刻。一是限制药品名录多,尤其抗生素很严格;二是药物残留限量小,许多兽药限量在1PPb,尤其日本实行一律制、欧盟抗生素的禁用、供港产品抗生素的限用,使出口受到极大限制。

  2.1.2国外进口肉鸡产品不断增加,影响着中国产品销售;

  2.1.3国外投资在国内兴建大型肉鸡生产基地,对中国市场有一定影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1.4肉鸡产品进口国贸易限制不断增加,花样翻新。如美国对白羽肉鸡补贴使中国受到损害,肉鸡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结果:市场竞争加剧,中国出口量很少,尤其出口欧盟更少。许多小企业被迫退出,散养户纷纷停养,到处是空舍,存养量下降。

  2.2 饲料、燃料、防疫费、水电费、管理费上涨,成本升高,养鸡低利,严重挫伤了养鸡积极性。在养殖用地、财税、金融方面也受到限制,发展受影响

  据国家权威部门公布:今年1~6月饲料原料价格上涨9.9%,其中玉米上涨21.6%,蛋氨酸上涨1.9%,赖氨酸上涨2.4%,饲料同比上涨 4个百分点,肉鸡配合料价格上涨5.9% ,加之受猪肉价下降的影响,而鸡苗和毛鸡价格极不稳定,有走弱趋势,活鸡由1月份的9.04元/只降至6月份的8.93元/只。而净利润由2.44元/只降至1.64元/只, 成本利润率由15.07%降至10.66%。下半年虽有所回升,价格上涨,但成本也上涨,养鸡还是低利润,靠养殖发展的企业举步维艰,尤其中小型企业更困难。

  2.3疫病发生和流行给养鸡业带来灾难,成为影响养鸡业的最大障碍

  目前肉鸡疾病发生的特点:

  2.3.1鸡病种类多,非典型症状(亚临床症状)多,诊断有难度

  目前常见危害肉鸡严重的疾病是:(1)传染病:病毒病(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病)和细菌病(支原体、大肠杆菌病);(2)中毒病:霉菌毒素中毒;(3)寄生虫病:球虫病;(4)普通病:管理不良造成中暑,肺炎,应激损害,氨气损害。

  2.3.2混合感染多,难以防治

  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混合感染多,尤其养殖小区、散养户突出。目前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病毒病与病毒病混合感染:ND+IB、ND+AI、ND + IBD、AI+IB;

  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ND + E.COL i、AI+ E.COL i;

  细菌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E.COL i + MG。

  2.3.3免疫抑制病出现,免疫效果差

  在商品肉鸡主要出现:① 法氏囊(IBD)病早期发生,使ND/IB/AI免疫出现失败,ND/IB/AI须经免疫,但抗体上不去,仍得不到好的保护,总有零星发病,出现亚临床症状,影响生产。此外,IBD首免用中强毒力苗常损害法氏囊,出现法氏囊功能下降,免疫抑制现象比较突出,也常诱发法氏囊病的发生。②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免疫功能,出现免疫抑制,而且生长发育不良。

  2.3.4新病不断出现,防不胜防

  ①鸡包涵体肝炎:由Ⅰ型腺病毒感染种鸡,经垂直传播引起雏鸡带毒感染,当鸡群有法氏囊病、大肠杆菌病发生时,极易发生包涵体肝炎,虽发病率低但死淘率高;

  ②病毒性腺胃炎综合症:多种病毒引起腺胃肿大溃疡,导致生长不良,死淘率增加;

  ③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导致种鸡肿瘤发生,发生免疫抑制,母源抗体低,肉雏鸡易患病、鸡难养。这些都是近年出现的疫病,没有好办法防治。

  2.3.5病毒病的毒株多、变异多,选择疫苗很困难,免疫效果也不理想

  据报告:①AIV毒株亚型多,变异多。H9N1、H9N2有F株、SS株、LG1株;H5N1、 H5N2有R-1、R-4、R-5;② IBV病原基因分型多,有9个型,变异株13个(H株、M株491株,临床常有呼吸型、肾型、生殖型、肌肉型、腺胃型,近年以肾型比例最大);③ IBDVⅠ型有6个亚型,而且有超强毒的报告;④ NDV毒力的差异,基因排序常见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 型。目前主要为Ⅶ、Ⅱ。其中Ⅶ66%,Ⅱ20%,Ⅸ10%,Ⅵ3.3%。Ⅶ型是近几年主要流行株。

  而市场上供应的疫苗基本上是标准株疫苗,如疫苗不对号时,交叉免疫保护差,免疫后效果不理想,抗体上不来,鸡群遇野毒仍有发病。

  在肉鸡场,新城疫、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流感发生不断,免疫得不到充分保护。这与各种亚型出现、毒株变异、毒力差异有密切关系。

  作为企业因条件所限,根本无条件进行病原鉴定,弄不清是何种病毒,更弄不清是何种病毒类型,难以选对疫苗,绝大多数鸡场都是凭经验,凭推荐用苗,那就不一定适合本场实际,效果也不一定好。这是当前影响疫病防制的重要原因。

  2.3.6肉鸡发生细菌病最多的是大肠杆菌病,在鸡场中大肠杆菌病发生很普遍,四季可见,整个生产过程都可发生,而防治效果很差,选用药物十分困难。其原因:一是大肠杆菌血清型多,目前无有效疫苗可用;二是大肠杆菌耐药性强,一种药物久用效果差;三是鸡场环境污染严重,大肠杆菌是常在菌,也是条件性菌,尤其鸡舍中带菌率高,鸡舍中无处不在,以垫料粪中的数量最多。

  2.3.7肉鸡支原体也是常见病,而支原体的病原——鸡毒支原体的结构和侵害部位比较特殊,也难以防治。

  2.3.8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做不到科学免疫,就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甚至出现免疫失败。有许多鸡场注意不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造成免疫效果不理想。

  常见的有:疫苗运输、保管、储存不当,使疫苗降效;疫苗饮水使鸡接受的剂量有多有少,免疫效果有差异;免疫时间过早易受抗体中和而减效、免疫过晚易出现空档而受野毒感染发病;很难有一个合理程序;免疫方法不规范,常有意外发生或漏免;免疫过于频繁,间隔时间太短,使应激增加或产生免疫麻痺;过早应用中强毒(IBDV),诱发疾病;疫苗毒株型与致病的毒株不对号(AI、 IB、IBD、ND),免疫不理想或失败;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尤其霉菌毒素中毒的影响,能抑制免疫应答,免疫失败;免疫时用消毒剂、大剂量抗菌药物、抗病毒药,影响了疫苗抗原性,免疫降效。

转下页

йվ΢Źں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ingcai 2010-12-29 11:20
好贴,谢谢!
引用 471105992 2010-12-29 16:53
很透彻的分析介绍
引用 王学宝 2010-12-29 22:40
“刘治西(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刘老师做青岛九联的技术主管大概十多年了吧。
引用 微微生态 2010-12-30 09:24
楼主说的好啊
引用 wwdjx111 2010-12-31 17:51
透彻

引用 k8117 2011-1-24 12:28
期待,向往

查看全部评论(6)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03:5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