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抗生素时代,自欧盟2006年全面禁用抗生素开始,已不仅仅只是概念上的炒作了。全球其它地区,特别是中国,何时能进入这一时代,尚不可知,但是,从动物营养研究方向的变化也能体会到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正在日益谨慎。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交流,以及自己的配方实践,我认为有如下趋势: 一.后抗生素时代的动物营养原则 可以用“精准”二字概括。“精”是指要满足动物对各种养分的营养需要量,从传统营养学的能量、粗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微量元素到目前的各种精营养成分: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氨基酸、亚油酸、淀粉、多糖、抗性淀粉、纤维质、钙磷钠钾氯、铜铁锌锰碘硒铬及维生素(脂溶性和水溶性)等;“准”是要顾及特定动物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如乳猪阶段和母猪妊娠、哺乳阶段的精氨酸、苏氨酸需求量,采食量变化与营养浓度之间的关系等等,做到有的放矢地供给。 二 .后抗生素时代带来的动物营养观念的转变 动物营养学作为营养学的一个分支,十分依赖于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现已经看到由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许多食品方面的法规已经更新改版或正在修订,动物营养学说到底是为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提供支撑,所以必须尽快适应这一趋势。从抗生素的作用特点来看,是从一个点解决动物饲养中出现的问题,这或许是其最致命的弱点。而今需要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达到解决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诸多问题的目的,需要更多实践经验的积累。但是观念先行,此抛砖引玉,期望更多同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