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862|回复: 5

从人非典。艾滋病中医治疗参研猪高热病中药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2 1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典属于中医春温、湿热疫病的范畴,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

  治疗方案在分期、分证基础上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具体分为早期、中期、极期(高峰期)、恢复期四期。

  一、早期多在发病后1~5天左右,病机以湿热遏阻,卫气同病为特点。治疗上强调宣透清化。常见证型有湿遏肺卫,表寒里热挟湿二型。

  1.湿热遏阻肺卫:症见发热,微恶寒,身重疼痛,乏力,口干饮水不多,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大便溏泄,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浮略数。

  治则:宣化湿热,透邪外达。

  方药: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湿重热不明显,亦可选用藿朴夏苓汤加减化裁。

  2.表寒里热挟湿:症见发热明显,恶寒,甚则寒战壮热,伴有头痛,关节痛,咽干或咽痛,口干饮水不多,干咳少痰,舌偏红,苔薄黄微腻,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宣肺化湿。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

  二、中期多在发病后3~10天左右,病机以湿热蕴毒,邪伏膜原,邪阻少阳为特点,治疗上强调清化湿热,宣畅气机。

  1.湿热蕴毒:症见发热,午后尤甚,汗出不畅,胸闷脘痞,口干饮水不多,干咳或呛咳,或伴有咽痛,口苦或口中粘腻,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2.邪伏膜原:症见发热,恶寒,或有寒热往来,伴有身痛,呕逆,口干苦,纳差,或伴呛咳,气促,舌苔白浊腻或如积粉,脉弦滑数。

  治则:疏达透达膜原湿浊。

  方药:达原饮加减。

  3.邪阻少阳:症见发热,呛咳,痰粘不出,汗出,胸闷,心烦,口干口苦不欲饮,呕恶,纳呆便溏,疲乏倦怠,舌苔白微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泄少阳,分消湿热。

  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

  三、极期(高峰期)多在发病后7~14天左右,临床突出表现为气促喘憋明显,或伴有紫绀,病机以湿热毒盛,耗气伤阴,瘀血内阻为主要特点,少数可表现为邪入营血,气竭喘脱。治疗上在祛邪的同时必须重视扶正,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清营汤、犀角汤等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并静脉使用参附针、参麦针、丹参针等。

  1.热入营分,耗气伤阴:症见身热夜甚,喘促烦躁,甚则不能活动,呛咳或有咯血,口干,气短乏力,汗出,舌红绛,苔薄,脉细数。

  治则:清营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清营汤合生脉散加减。

  2.邪盛正虚,内闭外脱:症见发热不明显,喘促明显,倦卧于床,不能活动,不能言语,脉细浅数,无力,面色紫绀,或汗出如雨,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治则:益气固脱或兼以辛凉开窍。

  方药:大剂量静点参麦针或参附针,并用参附汤或生脉散(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

  四、恢复期多在发病后10~14天以后,病机以正虚邪恋,易挟湿挟瘀为主要特点,主要证候有气阴两伤,气虚挟湿挟瘀。治疗强调扶正透邪,并重视化湿活血。

  1.气阴两伤:症见热退,心烦,口干,汗出,乏力,气短,纳差,舌淡红,质嫩,苔少或苔薄少津,脉细或细略数。

  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参麦散或沙参麦冬汤加减化裁。

  2.气虚挟湿挟瘀:症见气短,疲乏,活动后略有气促,纳差,舌淡略暗,苔薄腻,脉细。

  治则:益气化湿,活血通络。

  方药:据虚实不同可分别选用李氏清暑益气汤,参苓白术散或血府逐瘀汤等加减化裁。



网友们你们是否参研出了猪高热怪病的中药方?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6-9-24 1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值得思考,[em28]

值得思考,
发表于 2006-9-25 16: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错,不错。谢谢楼主提供,可以好好研究一...

不错,不错。谢谢楼主提供,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6-9-26 00: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前,艾滋病正以强劲的蔓延之势,强行进入...

当前,艾滋病正以强劲的蔓延之势,强行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而个中主要原因包括现有的抗艾滋病药物不足于与之对抗且价格奇高。鉴此,一些药学界有识之士提议:能否在亚洲、非洲或拉美国家常用草药中筛选出艾滋病的治疗新药--植物抗艾滋病药?在这一领域,我国理应有相当大的优势,但在起跑线上我们已经慢了。

众所周知,艾滋病系由“人免疫缺损病毒”(HIV)感染所引起。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已有上百万人感染此病。至21世纪初,据联合国卫生署官员统计,全球大约有3400万人感染HIV病毒,其中2600万名HIV感染者集中在非洲南部地区。在已发病的470万名艾滋病人中死亡率高达80%。因此,有一位著名的国际传染病专家称艾滋病为“世纪瘟疫”。

300亿美元巨额市场

迄今为止,艾滋病的治疗在临床医学界始终是一大技术难题。尽管市场上已有15~16种抗艾滋病药物,它们大体上可分为2大类,即核苷类药物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以及2蛋白酶抑制类如福地那韦、印地那韦等,但实际上这些药物不仅价格昂贵(如美国一名艾滋病人年均治疗费用约为1.5万美元),而且基本上只能使艾滋病进程变缓而非治愈。

母容置疑,世界艾滋病药物市场是一大市场,估计2005年全球艾滋病药物市场总销售额已超过120亿美元。而且据联合国卫生署官员估计,在已发病的480万~650万名艾滋病人中仅有不到40%的人得到治疗,而绝大多数贫穷的非洲艾滋病人迄今仍未接受过任何有效的药物治疗,当地政府也无力提供免费的抗HIV药物。假如世界各地的艾滋病病人都得到药物治疗,有人估计全球抗艾滋病药物市场规模可达250亿~300亿美元。

目前世界各国临床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是,艾滋病常伴随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卡波腹泻和肺结核等。而现有抗艾滋病药物不仅疗效差而且价格奇高,致使发展中国家的病人难以承受高额医疗费用。有鉴于此,一些药学界的有识之士提议:能否在亚洲、非洲或拉美国家常用草药中筛选出艾滋病的治疗新药,即植物抗艾滋病药。这一提议得到西方临床医学研究人员的赞同。

我国穿心莲备受推崇

综合国外消息来源,近几年来西方一些医学研究机构已试用了上百种传统植物药来治疗HIV感染者,有些方案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治疗结果。HIV感染者不仅生命质量得到改善,而且大大延长了存活期,更重要的是,植物药的治疗成本远比抗HIV药物要低廉得多,平均治疗费用只有化学合成抗HIV药物的1/15~1/20,甚至更低。

如美国一医学研究机构先后试用了一些我国的传统药物(其中有穿心莲、柴胡、人参、丹皮、半夏、桂皮、生姜、黄芩、甘草、大枣、灵芝粉、香茹多糖、黄花、贯叶连翘、姜黄)以及美洲地产药用植物(接骨木果、美洲黄柏、血根草、猫爪草、松果菊、槲寄生、野茶油、美洲木蓝、芦荟、螺旋藻等),用于治疗HIV病人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和反复腹泻等症,其效果远优于西药的拉米夫定或印地那韦。

迄今为止,美国与加拿大医学研究人员已开发出多种东西方草药复方抗艾滋病制剂,其作用主要为阻止HIV病毒的体内复制和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力。据了解,美国卫生主管部门均以“替代疗法药物”批准植物药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艾滋病。如美国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种“抗HIV胶囊”,该药内含穿心莲、美洲黄柏、甘草和金丝松桃素。西方药物学界对我国产的穿心莲推崇备至,认为穿心莲提取物有很强的抑制HIV病毒复制作用,其效果甚至胜于近几年开发上市的一些“蛋白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有临床实验数据为证),且穿心莲的治疗成本仅为西药的1/10。近据国外报道,穿心莲提取物能大大提高艾滋病人体内CD4淋巴细胞(一种重要免疫细胞)的数量从而有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植物药初试频频告捷

目前,国外开发的一种新型“强力抗艾滋植物药胶囊”,已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据发明人透露,该胶囊剂的主要成分为穿心莲(提取物)、高丽参、松果菊、luleurun、甘草、槲寄生、血根草和姜黄等。而一种已上市的简单配方新型软胶囊则内含大蒜油与野茶油,据说这种“全天然胶囊”能治愈令医生十分头痛的艾滋病人反复腹泻的症状。

近悉美国医药研究人员又开发出一种强力抑制HIV病毒的植物药新制剂并正在向FDA申请新药临床许可证。据发明人透露,该制剂系由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苯菲啶”类生物碱所组成的复方药,其中包括小檗碱、白屈莱碱、珊瑚莱碱、黄连碱和血根碱等。临床试验证实,该天然(植物)生物碱制剂对HIV动物模型有良好治疗效果。经用药以后HIV实验动物普遍大大延长了存活时间,且生命质量大为改善,副作用则比预想的要小得多。有专家预测,该植物提取物(生物碱)制剂一旦获准上市,将成为植物抗艾滋病药的新里程碑。

我国应尽快奋起直追

在我国,河南省一些民间医务人员用传统中药方剂治疗艾滋病已取得良好效果。这方面的报道也屡见报端。但在开发全新植物药(或提取物)复方制剂方面我国已落后于西方同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研究机构缺乏试验用巨额经费有关。我国有识人士担心,很有可能西方国家的植物药治疗艾滋病研究工作将会走在我国前面。这并非是杞人忧天,如银杏叶制剂抗心血管病作用的发现以及紫杉醇、喜株碱、长春花碱等系列植物抗癌药物,均为西方科学家所开发并被我国从西方“倒输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世界头号畅销降血脂药“乐伐他汀”,其主要成分为我国“红曲”米的提取物经半合成而成。我国科学家其实并不比西方同行笨,关键在于缺乏试验所需精密仪器和巨额研究经费。

建议国内科技最高决策部门应将开发中药提取物抗HIV新制剂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课题,以免今后西方科学家一旦开发成功穿心莲、黄芩提取物之类植物抗艾滋病新药并将其返销给我国,赚取高额利润。

总而言之,植物抗HIV药物市场是一前景光明的大市场,一旦打开了就将很快形成数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我国企业应尽快制订开发中药抗艾滋病药新制剂的计划。
发表于 2007-8-18 12: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过吗?有应用方面的例子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8: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甘露消毒丹加减.芩连蒿胆汤加减.清瘟败毒饮加减。竹叶石膏汤合沙参麦冬汤此四方治高热病有效果.己使用近一年多了.现正进一步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8 15: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