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61|回复: 5

价值17亿的公关事件:李一男回归华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0 15: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一飞



沸沸扬扬的“港湾回归华为事件”在“李一男回华为技术担任电信首席科学家兼华为副总裁“的相关消息中落下了帷幕,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关心中国企业发展的人们无不对此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数百家传统与新兴媒介给予追捧,每天上千万次网络点击率,将人民的注意力吸引到华为、任正非、李一男的身上,

并且这还远远没有结束。也许传媒们、李迷们、华为迷们、任迷们、专家、学者们都还会继续关注“回到华为的李一男会怎么发展?”“华为还会有大手笔出现?”等等。

当各位读者尚还在为企业、为个人的命运在焦虑时,肯定有人在为成功策划了这么样一个天字号的公关事件而窃喜。为什么笔者敢于妄言整个事件是有整体策划的呢?让我们一起从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本次事件合作双方的受益情况来分析一下:

2006年6月6日,中国信息产业届砸下一个响雷:中国最有实力的电信企业华为收购了行业最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港湾;当天在互联网上开始流传“网络总裁李一男就此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在大家狠狠地关心了10多天,开始有些心理懈怠时,6月24日,IT时代周刊从内部知情人事手中得到了“2006年5月10日任正非与港湾高层在杭州谈话的主要内容”一下子又将大众的注意力抓住;又过了许久,华为收购港湾的价码也作为知情人报料形式公布,再次掀起一个关注高潮;再过一段时间,本来就在收购协议中确定要回华为上班的李一男终于在华为出现,结束了“李是不是会回华为上班”的数十天相关争论。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策划者将一个事情分解成无数个吸引人们眼球的闪光点,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宣传攻势。在一个个争论与疑惑之中,通过整个事件将华为的创业历史、企业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华为的民族责任感等做了一个超级大宣传;对任正非、李一男等人也进行了诸多的“天才”、“英雄”式的正面报导。更加可贵的是在媒体狂轰滥炸的同时,表面上当事人或者相关公司一直都没有直接参与,还是保持了一直以来低调的习惯。这个就更加有高度了。

从整个过程来看,信息的发布明显是受控的,否则,要么早就一次性向大众告之,要么就一直成为一个迷。所以笔者敢于妄言整个事件是有整体策划的。

那么对于双方来说,通过这个事件,大家除了在经济搏弈中获得了自己的利益以外,在个人与企业的品牌上,又各自得到了什么呢?

站在李一男来看:很多人以前是不知道有那么一人的。而现在,只要上互联网的人都从中知道以下故事:

1、李一男是一个曾经帮助华为从0走到200亿的顶级技术天才;

从几天一个台阶晋升的故事,到多年为华为确定技术方向奠定华为发展基础等故事里中,李一男被描叙成了一个超级技术天才。

2、李一男是一个能够将一个初创企业从0在几年内做到10亿的天才创业者;

从一千万出走,到港湾成立,风险投资注入,威胁华为发展等故事中,李成了一个创业的天才,即使是失败也是在整体行业发展局限时被超高评估而收购。并且自己通过创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数亿元的富翁。

3、李一男是世界级的超价值职业经理人(一个值得企业花费17个亿收购的人);

由于收购某个技术团队而收购的一个企业的案例在国际上是有很多,但是,在中国,由于要将一个人才纳入旗下而支付17亿(比西门子多一倍)收购一家企业恐怕还是第一例。充分说明了李一男的历史地位。

站在任正非的角度看:历来比较神秘的老任又让别人在了解他的狼性文化、了解他所建立的华为帝国的同时,多知道了他的一些正面故事:

1、任正非是中国电信业的教父

很明显,在本次事件中老任被描叙成中国诸多成功企业的领头羊的培育者,华为是中国电信企业的黄浦军校,并且通过本事件中的李、黄等精英回归,证明,任正非的教父地位不可撼动。

也给其他仍然想与华为、与老任作对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即使是李一男这样厉害的人都要乖乖地被纳入旗下,其他人还能折腾啥,还不如继续“高山仰止”吧。

2、任正非是一个心胸其实很宽广的企业帝王

中国人向来不是很有包容度的,特别是中国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向来就比较紧张,很少有企业能够接纳离职高管再回来的。老任本来给人感觉是一个待己待人都不是很包容的人,但是,这次事件证明任正非其实是一个心胸很宽广的人。能够容纳战场上的竞争对手并继续委以高位的“宰相肚里能吞船”行为,肯定为老任的人格魅力添色不少。

3、任正非是一个真正重视人才的人

得人才者得天下,当今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华为本来一直就是比较重视人才的一个企业,这次17亿将李一男买回来,更加为任总重视人才的形象增添了不少光彩。其宣传力度可比广东另外一家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的某老板四处宣扬的名言“宁可放弃100万的生意,也绝不放弃一个对于某某发展有用的人才!”要有力地多。

那么,对于华为而言就更加有利了,作为行业产品研发、制造、服务型企业,针对的目标客户并不是大众消费者,华为是不宜花费过多的广告费用来进行品牌传播的,那么,利用一些高水准的公关事件来吸引大家的眼球,能够使大家更加了解华为,喜欢华为,具体说来:

1、华为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虽然华为在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中,从利税、收益、专利申请等方面来看,很几年以前就是一哥地位,但是由于是面对行业客户,在一般消费者眼里的品牌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品牌知名度远远不及海尔、长虹、美的、格力,即使是同城的康佳、创维,也比不上。但是通过本次事件的长篇累读的报导,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华为,去了解华为,才知道原来这个仅有18多年历史的年轻企业是中国最有竞争能力的企业。

2、华为的美誉大大提升:

前一段时间,华为被“天堂不再需要加班”等事件弄得很被动,品牌形象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是,这次的公关事件策划,却为华为加分不少:

华为是一家比较宽容的企业,一改过去“牙眦必报”的凶狠的狼形象,能与叛逆者、竞争对手“相逢一笑泯恩仇”

华为有着众多极强的人才,亿万富翁、超级技术天才都愿意来担任在企业内排名在前8名以外的副总裁职务,说明了华为的吸引力有多大。

华为是一个有很强的战略发展方向的企业,为了执行好伟大的历史发展战略,华为不惜花费数十亿元进行人才与技术准备,这样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必将十分美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6-9-20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任正非的领导力,在国内,他说第二,恐怕没...

任正非的领导力,在国内,他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
发表于 2006-9-20 15: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华为的利税每年和天津的摩托罗拉差不多的,...

华为的利税每年和天津的摩托罗拉差不多的,好几十亿人民币呀!肯定有一套的!
发表于 2006-9-26 11: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目前中国企业的一大标杆啊!

目前中国企业的一大标杆啊!
发表于 2006-11-10 15: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重点在攻关,什么时候胡编也策划一次这样低...

重点在攻关,什么时候胡编也策划一次这样低成本高效益的攻关
发表于 2006-11-12 14: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太了解这些,但是通过上面事实来看,老任...

不太了解这些,但是通过上面事实来看,老任是一个大手笔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8 14:4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