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8|回复: 2

北大特聘教授陈志武:国家信用阻碍银行改革步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4 19: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武认为,在制约国有银行改革的诸多因素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命题,就是长期存在的“国家信用”问题,也就是政府对于国有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这种担保能否退出、如何退出的问题。 <br>
<br>
[高端阅读]导言:在现今的中国,各类言说纷繁芜杂,针对各类社会现象的经济学剖析也异彩纷呈;然而其中不乏情绪类观点,既缺乏足够的事实支撑,也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此类文章的后果往往是混淆视听误导网民.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具有学术视野与理论深度的文章观点就尤为可贵.[高端阅读]频道试图建立这样一种视野,即提供一个真正具有深度理性的阅读环境.以便读者在长期的阅读体验中进入高端思考者的视野,以他们的视角和思维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经济现象,得到客观独立的分析结论.<br>
<br>
专家建议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迫使银行更为稳健经营<br>
<br>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陈志武最近提出,如果前提性的宏观决定因素没有较大的改进,目前银行业的改革,将注定至多只能影响国有银行的表层结构。<br>
<br>
陈志武说,在制约国有银行改革的诸多因素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基本命题,就是长期存在的“国家信用”问题,也就是政府对于国有银行的隐性担保以及这种担保能否退出、如何退出的问题。他认为,毫无疑问,从内地国有银行产生的那一天起,“国家信用”就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大和最重要的资源,它的作用已经渗透到国有银行的血液中,成为决定国有银行所有基本运行规律的最关键因素。事实表明,即使在近来所突出强调的市场化改革中,每次国有银行的增资和不良资产处理上,仍然也都是国家财政在买单。他认为,国有银行改革目前陷入一个无法回避的悖论———国有银行的股权不管如何设计,国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前提,国家信用与国家资本的血脉联系是无法切断的。他说,这种情况下引进资本只能在一个国家预先圈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最多在内部管理和市场运作上优化既有的体制。<br>
<br>
陈志武说,探询国家信用在内地商业活动中的作用空间,一个基本规律是:国家控制愈强的企业类型,国家的支援和担保也愈强。而国有银行作为控制整个经济活动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为国家控制强度最强的群体之一,国家的资源支持和信用担保也是最明显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带来的结果则是:经营环境愈扭曲,产生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愈大,国家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倾斜和更丰富的资源支持则更多。由此可见,强大的国家信用实际构成了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障碍。<br>
<br>
同时,在内地一贯采用的渐进式的改革路径下,陈志武担心,即使政府下定决心最终退出国家信用,实现市场条件下银行以自身信用为经营根本,在这个信用转换的过渡过程中,市场信用和国家信用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难度之大、障碍之多、时间之长,都不容乐观。陈志武强调,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信用在退出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前,一旦因各种原因停滞下来的话,既有的改革措施将会效果尽失。<br>
<br>
为解决国家信用的退出问题,很多相关专家学者和官员提出的建议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市场的压力迫使银行更为稳健经营。但陈志武的看法是,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有限。他的分析是:目前中国内地银行业的格局是: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整个市场的八成以上,每一家都有超过万亿的总资产,如何破产?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一个占有本国市场主体的银行倒闭。<br>
<br>
他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国家信用的退出只能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在整体智慧下的多维变革思路,需要内地整体经济环境的市场化变迁,需要行业本身的一个充分的发展。(刘黄) <br>
<br>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6-9-18 2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很深刻的分析,[em28]

很深刻的分析,<img src="leadbbsfile/UBBicon/em28.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发表于 2006-9-19 12: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错,领导分析的就是不一样

不错,领导分析的就是不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4 12: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