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66|回复: 2

太公钓鱼的成君忆解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3 17: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君忆:管理学的三种权谋 2006-09-13 10:00:07<br>
<br>
以人为本的意思是说,管理学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和爱护。<br>
<br>
是圣人,还是疯子?<br>
<br>
这一天,周文王准备出去打猎,事先请太史编占卜吉凶(那个时候,似乎总有一些高人擅长这种神秘的占卜之术)。太史编告诉周文王说:“您这次去渭水北岸打猎,将会遇到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他是上天赐给您的老师,不仅会辅佐您成就一番功业,而且对于您今后的三代继承人都会有所帮助。”<br>
<br>
周文王惊喜地问:“真的吗?”<br>
<br>
太史编说:“我的祖先太史畴曾经为舜帝占卜,也得到过这样的征兆,舜帝后来果然得到了皋陶这位贤良的大臣。我今天占卜得到的征兆,和那次完全一样。”<br>
<br>
于是,周文王斋戒三日,然后到太史编所说的渭水北岸去打猎,在那里遇见了姜子牙。他看见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坐在长满茅草的河岸上钓鱼,感到非常诧异:“难道他就是人们传说的高人吗?难道他就是我未来的老师吗?”<br>
<br>
周文王想了想,走上前去问话。这次问话,可以看作是一次面试。周文王想测试一番,看看这个老头到底是圣人还是疯子。他走到老头的身边,观察他,然后问道:“你很喜欢钓鱼吗?”<br>
<br>
姜子牙回头看了一眼,反问道:“你为什么这样问呢?”<br>
<br>
周文王说:“你的渔竿上没有任何鱼钩和鱼饵,这样是不可能钓到鱼的。当人们使用这种渔竿钓鱼的时候,一定会陷入深深的失望之中。可是,你却能够在这里自得其乐,所以我觉得你比其他人更加喜欢钓鱼。”<br>
<br>
姜子牙说:“你说得很对,如果人们使用这种没有鱼钩的渔竿钓鱼,一定会大失所望。可是现在,明明知道钓不到鱼,而我却在这里自得其乐,你知道其中的奥妙吗?”<br>
<br>
周文王迷惑地摇了摇头。<br>
<br>
姜子牙解释说:“我通过这种让自己失望的方式,放下了企图钓到大鱼的欲望。”<br>
<br>
周文王惊奇地看着他,问:“凡钓鱼者必有欲望。人生在世,好像总有许许多多的欲望。你为什么要放下欲望呢?”<br>
<br>
姜子牙回答说:“人生好像总有许多欲望,所以,许多人的一生,就像渔夫一样忙碌着钓鱼,或者像猎人一样忙碌着打猎,于是人们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杀戮、权谋和战争之中。可怜的人们,他们并不知道,只有放下欲望,才能发现人间的正道啊。”<br>
<br>
周文王听懂了老头的话。猎人是陆地上的渔夫,渔夫是水面上的猎人。他明白,这个渔夫身份的老头,能够帮助他这个猎人身份的国王,打开一扇不可思议的智慧之窗。<br>
<br>
管理学的三种权谋<br>
<br>
周文王慌忙扔下手中的弓箭,向老头表示敬意,说:“老先生,我是一个国王,我要管理一个国家。你能否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管理的正道呢?”<br>
<br>
姜子牙说:“我听说人可以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种类型。君子喜欢琢磨人生的意义,小人喜欢琢磨做事的技巧。我现在就是这样,对于能否钓到鱼并不关心,而是希望通过钓鱼这件事,来感悟生命的大智慧。虽然我现在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你是雄踞西方的国王,但我们都需要理解自己的人生,所以,请你向我学习吧!”<br>
<br>
周文王问:“你究竟感悟到了什么呢?”<br>
<br>
姜子牙说:“我觉得钓鱼这件事,体现了管理学的三种权谋。第一种权谋,利用鱼饵钓鱼,就好比利用薪水招纳人才。第二种权谋,在芳香的鱼饵诱惑下,往往有鱼儿前来送死;在优厚的薪资吸引下,总是有人才前来卖命。第三种权谋,使用不同规格的鱼钩和鱼饵,能够钓到品种和大小不同的鱼儿;使用不同等级的职位和薪水,可以聘到专业和能力不同的人才。” <br>
<br>
周文王苦笑着说:“钓鱼这件事,的确与招聘、选拔、任用人才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为一个领导者,我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可是,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br>
<br>
姜子牙说:“问题就出在钓鱼的心态上。渔夫可以使用巧妙的鱼钩和芳香的鱼饵钓到鱼,老板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管理他的员工。可是,当鱼儿上钩之后,它就面临着被屠宰的危险;当人才上钩之后,他就面临着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管理学面临的难题,其实是因为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对抗情绪造成的。”<br>
<br>
周文王问:“你说得没错。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员工的对抗情绪呢?”<br>
<br>
姜子牙笑道:“作为渔夫,你怎么能够消除鱼儿的对抗情绪呢?作为渔夫式的老板,你又怎么能够消除员工的对抗情绪呢?因为鱼儿并没有错,错在渔夫啊!”<br>
<br>
周文王茫然地问道:“这么说来,的确是我错了。可是,国家毕竟还是需要管理的,我应该怎样做才对呢?” <br>
<br>
姜子牙说:“管理之道,在于以人为本。当你懂得了以人为本的道理之后,你就懂得了管理学的奥秘。”<br>
<br>
以人为本的“本”义<br>
<br>
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可是,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呢?是以人为资本吗?或者以人为成本吗? <br>
<br>
在一个渔夫式的老板眼里,人力资源管理的确是一种资本或者成本。在他看来,所谓以人为本,不过是因为使用人才所付出的资本或者成本罢了,如同因为钓鱼所付出的资本或者成本一样。于是,人力资本和人力成本的管理学理念,在这个渔夫的世界里大行其道。<br>
<br>
但是,这个理念错了。在汉字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本”其本义,指的是树木的根部。所以,以人为本的意思是说,管理学最根本的道理,乃是对人的理解、尊重和爱护。<br>
<br>
问题在于,渔夫怎么会懂得爱呢?渔夫只懂得贪婪、权谋、战争,以及战争所带来的利益和成本。就像歪嘴和尚念经一样,以人为本的本来意义在渔夫的管理学词典中遭到了曲解。<br>
<br>
让我们抛弃那种渔夫式的管理学吧,因为那是一部错误的和可耻的管理学。我们需要一部正确的和高尚的管理学,那是一部园丁式的管理学。只有园丁才懂得以人为本的“本”义,只有园丁才懂得如何让生命去生根、发芽、长出枝叶、绽放花朵,直到成就和奉献出甜美的果实。<br>
<br>
所以,当周文王向姜子牙请教的时候,姜子牙说:“研究管理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请你去看一看那些果树吧!在那些果树身上能够找到管理学的奥秘。”<br>
<br>
生命与肥料之间的关系<br>
<br>
以人为本的“本”义,指的是树木的根部。我以为,以人为本包含着下列两重意思:<br>
<br>
第一,管理学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和爱护;<br>
<br>
<br>
第二,就像树木一样,人是一种成长的生命,因此,如何理解人的生命意义也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br>
<br>
在甲骨文中,生命和生长的“生”是一个象形字,意思是土地上长出的一棵树苗。你看看,还真有树苗破土而出时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br>
<br>
所有的生命都来源于最初的一颗种子,然后,它会生根、发芽、伸展枝叶、绽放花朵、成就果实,经历一段成长的过程。当然,在这一段过程中,它也需要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等等之类的资源。生命的成长是如此美丽,美丽得那样天经地义。作为一种生命体,人的成长也同样如此。<br>
<br>
财富之于人类,犹如肥料之于树苗一样重要。《增广贤文》中 “金钱如粪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商业社会中的人们需要金钱,就像田园中的树苗需要粪土一样,此谓“金钱如粪土”也。田园中的树苗需要粪土,也像商业社会中的人们需要金钱一样,此谓“粪土即钱财”也。<br>
<br>
就像农民们积攒肥料一样,许多人也喜欢追逐这种名叫金钱的肥料。有些人用渔夫钓鱼的方式追逐,有些人用猎人打猎的方式追逐。一时之间,肥料的多少居然成了衡量人生成功的标准,人们仿佛在进行一次全球化的积肥竞赛。每年都有人热衷于全球富豪排行榜的评选工作,其实,那不过是一个肥料排行榜而已。<br>
<br>
当粪土过于肥沃的时候,树苗很快就会枯萎。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很快就会腐败。农民们都知道,粪堆里是无法让生命成活的,粪堆里只能生长出蛆虫和有毒的菌类。古代中国人之所以把金钱称为“铜臭”,是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不能让金钱腐化神圣的人生,如同不能让粪堆戕害嫩绿的树苗、娇艳的鲜花一样。<br>
<br>
肥料是支持生命成长的重要资源,但绝不能用肥料来替代生命的存在意义。在中国历史上,陶渊明就是一个很懂得生命意义的诗人,为了不向粪土折腰,他毅然放弃了能够给自己带来功名利禄的官位,归隐田园,做了一个快乐的农民。<br>
<br>
在甲骨文中,农业的“农”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片树林,下面是一个贝壳。这说明中国早期的农业活动是用贝壳来种植果树。由此可以推断,古老的中国农业,可能始于遥远的旧石器时代。<br>
<br>
被某些当代学者鄙视的中国农业文明,其实是一种园丁式的生活态度。当人们用这种态度面对生活的时候,生活就充满了爱与成长的乐趣,充满了花儿和果实的芳香。难以言说的生活情趣像甘泉一样,流过了中国历史上那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快乐时光。<br>
<br>
园丁的管理学<br>
<br>
我把人类文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渔夫文化,也可以称为猎人文化;另一种是园丁文化。渔夫文化的特点是崇尚战争和谋略,欧洲的海盗文化,可以称为渔夫文化的升级版。但园丁文化不是这样,它崇尚爱。中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就是这种崇尚爱的园丁文化。我所推崇的管理学,就是这种园丁式的管理学。<br>
<br>
渔夫式的管理学认为,管理学的奥秘在于那些军事化的控制方法。园丁式的管理学则认为,管理学的奥秘在于人们的生命意识。毫无疑问,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生,热爱自己的工作,就可以在人们的欢笑中轻松地达到最佳的管理绩效。<br>
<br>
可是,渔夫们无法理解自己的人生,也无法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只能热爱通过工作获得的经济利益。但那不是爱,而是占有的欲望。在渔夫的世界里,爱已经成了一种传说的神话。<br>
<br>
姜子牙说:“研究管理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员工的奉献精神。”如果你是一个贪婪的渔夫,那么,请问有哪一条鱼愿意为你奉献它的生命呢?所以,姜子牙又说:“去看一看那些果树吧!在那些果树身上能够找到管理学的奥秘。”<br>
<br>
只有园丁才懂得果树的奥秘,懂得果树快乐成长的每个细节,懂得果树在什么状况下愿意奉献自己的果实。<br>
<br>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园丁,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它告诉你说,你要播种你自己,你要生根、发芽、伸展你的枝叶、绽放你的花朵、结出你的果实,把自己奉献给这个美丽的世界。<br>
<br>
园丁式的管理学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管理。这个美丽的世界,其实就是传说中长满果树的天堂,而你就是那个快乐工作的园丁。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一棵品种独特的果树,你栽培它们,呵护它们,欣赏它们,和它们分享花儿开放的美丽,分享硕果累累的收成。<br>
<br>
做一个热爱生命的园丁<br>
<br>
周文王问:“我听说真正的管理之道能够让天下归心。你今天所说的园丁式管理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吗?”<br>
<br>
姜子牙说:“你为什么要让天下归心呢?你的动机是什么?所谓天下归心,并不是让天下人都归心于你,而是让天下人都归心于道。”<br>
<br>
我在《渔夫与管理学》中说过,中国人信仰的“道”,与西方人信仰的上帝有些相似。区别在于,上帝是一个男性的人类形象,而中国古代的圣人却认为“大道无形”。原因很简单,马的上帝不可能是一个人类的形象,而应该是一匹神马;鸟的上帝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类的形象,而应该是一只神鸟;甚至在女人那里,上帝也不应该是一个男性的形象,而应该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就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仪态万方的观音一样,上帝也应该用各种不同的生命形象来启迪人们的智慧。<br>
<br>
如果你一定要问什么是“道”,我想告诉你说:所谓“道”,就是你热爱生命的心灵;所谓“归心于道”,就是让人们找回那种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br>
<br>
周文王问:“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br>
<br>
姜子牙说:“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要企图把它变成你的私人财产。你所应该做的,就是与天下人一起,共同去热爱和分享这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如果你真的热爱这个世界,就应该用一颗慈悲的心,去关心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为他们救治病患,让快乐回到他们的身边。”<br>
<br>
周文王说:“你说得很好。这就是你所推崇的园丁式的管理学吗?”<br>
<br>
姜子牙说:“是的,这就是我所推崇的园丁式的管理学。它不是那些军事化的控制手段,可是,当你像园丁一样爱着每一棵果树的时候,你也是每个人爱戴的园丁。人们愿意接受你的管理,愿意在你的管理下快乐成长,并且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创造财富。这样,世界就会恢复祥和富饶的本来面目,传说中那个快乐富足的天堂就会回到人间。”<br>
<br>
周文王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和天空中漂浮的几朵白云,感叹地说:“你的见解真是了不起啊,请你做我的老师吧!”于是,恭恭敬敬地请姜子牙上车,把他接回去做自己的管理顾问,并且尊称他为“尚父”。<br>
<br>
在中国古代,“尚父”是相当尊敬的称呼,意思是像父亲一样值得我尊敬的人。有人说,那不就是现代人喊的“干爹”吗?不然,“干爹”喊起来是很亲热,但不如“尚父”那样庄重。 <br>
<br>
授权选自《像园丁那样管理》 成君忆著 中信出版社<br>
<br>
转自:<a target=_blank href="http://biz.163.com/06/0913/10/2QT2QFCI00020QDS.html">http://biz.163.com/06/0913/10/2QT2QFCI00020QDS.html</a><br>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6-9-13 2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刚刚煮完三国,又要煮什么了?[em02]

刚刚煮完三国,又要煮什么了?<img src="leadbbsfile/UBBicon/em02.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
发表于 2006-9-14 08: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现在的人,没啥不敢煮的^_^

现在的人,没啥不敢煮的^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3 17: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