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蛋鸡脂肪肝的产生原因
* [0 B. m% P9 U* X
, |1 b# n& D" o1 x" E$ n( l1 x肝脏是物质代谢的核心器官,它对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转运等过程都有重要的作用。影响肝内脂肪含量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增加肝内脂肪的因素和降低肝内脂肪的因素两大类。其中前者又包括:
; B9 l& r! `% w0 o$ U9 e
; Q" N; B7 |; @) B; G(1)随血液进入肝内的脂肪(酸);(2)营养过剩而在肝内由糖或蛋白质异生产生的脂肪。降低肝内脂肪的因素也包括:(1)脂肪在肝细胞内被氧化;(2)肝内脂肪与脂蛋白结合而运出肝脏。肝内脂肪的堆积与否最终就取决于这四个方面的综合平衡,任何一个方面异常都会导致脂肪在肝内的蓄积,最终产生脂肪肝。正因为如此,导致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确切原因还不完全清楚,只是通过大量的临诊实践和试验研究总结了一些生产中可能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w" N. ?, |1 a& `6 M0 |
* B$ ]" h+ p* M- Q& O; W: [/ k
1. 营养过剩/ v* i! Y& \9 ~4 j
" Z+ E5 ^# F; q) V+ n! A; C
营养过剩主要是指饲料中的能量过剩。在目前一般的饲养水平中,由蛋白的营养过剩而导致肝内脂类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小,而由能量水平过高导致鸡只过肥的情况却时有发生,这也是目前认为导致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当饲料中能量高而蛋白低时,过多的能量就会在蛋鸡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特别是在肝脏。这些脂肪如果不能及时运出肝脏,就会在肝细胞内堆积,从而产生脂肪肝。* B$ F* t7 U: L, f; S0 `) m4 ^
2 V+ |# n% p7 I, v- P* g0 B3 g* r
2. 营养缺乏
2 g1 J9 }! g1 q; R0 C% Q. W O* a8 e+ s% Q! w8 p
这里的营养缺乏主要是指饲料中胆碱(或氯化胆碱、甜菜碱)、蛋氨酸、维生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素的缺乏。因为这些因子可参与脂蛋白的合成或是脂蛋白运载脂肪出肝脏的辅助因子。因此,当这些营养素缺乏或不足时,脂肪运出肝脏就会发生障碍,从而在肝细胞内堆积,产生脂肪肝。 C$ f. v& p3 E w
* w* G5 R9 y/ h F* C; t: s3. 运动过少8 u- `. M' j3 _' i& @& p
8 y6 d1 Z2 D- D, m9 X蛋鸡最初是由会飞的鸟类驯化而来的,由于现代化规模养殖的要求,它们被关进了一个个小小的鸡笼里。这样就大大地限制了它的运动能力,减少能量消耗;另一方面,全天候地供应饲料也可能使一些关在笼里的高产蛋鸡过量地采食,从而进一步增加能量负担。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尤其是在肝脏中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从而产生脂肪肝。
2 L% E' X+ U( I& A
2 J6 M& H, ? J, s' ]6 y4. 激素影响9 v2 j& w% Z/ M5 h4 v
! V: @$ J8 i1 {有报道,蛋鸡的产蛋潜力大会使鸡只在生理上对脂肪肝综合征更加敏感。因为产蛋高低与雌激素的活性高低有密切关系,而雌激素对肝中脂肪的合成与沉积又有促进作用。陈卿奎等通过实验复制脂肪肝综合征的蛋鸡的研究表明:患脂肪肝综合征的蛋鸡血清中雌二醇的含量明显升高,且与血脂和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这就提示产蛋性能较高的蛋鸡血液中所含较高的雌激素的水平可能是导致其患脂肪肝综合征的根本原因。1 H% T- [1 b2 D, m
( V- o0 D$ R1 w; T: l4 Y E* y
3 {5 }/ l) T- s/ H& x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