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施增斌 
来源:养猪职业经理人 
微信ID:YZZYJLR2016 
 
导读 
 
 产房生产目标 
Ø 平均活产仔数(头)         11.5; 
Ø 窝平死胎数(头)          <0.6; 
Ø 断奶前死亡率(%)       <10; 
Ø 窝平断奶头数(头)         10.2; 
Ø 24日龄断奶体重(Kg)     6.5。 
 
四、适宜的环境条件
  
  出生环境越冷,新生仔猪体温降低越多,过低于体温所形成的风险就越大。要满足新生仔猪对较高环境温度的要求,即最低临界温度为34℃,同时也应考虑产仔母猪的临界温度,即15-20℃,要点如下: 
 
Ø 在靠近仔猪出生的位置使用加热灯,可以改善新生仔猪的环境条件。 
 
Ø 产后24-48h,仔猪会本能地靠近母猪乳房,因此在母猪的一侧给以加热灯和垫草会很有用。 
 
 
Ø 通过为仔猪提供垫草及保温灯,可使保温箱达到34℃。 
 
Ø 在实心地面采用高质量的木屑及柔和垫草是最合适的,而在漏缝地板则推荐使用优质稻草或麻袋。足够的垫草厚度可防止仔猪与地面的热传导。 
 
Ø 母猪在室温18℃时产仔所遭遇的热应激较小、产仔较快、死胎较少。 
 
表 适宜的环境温度 
 
生产阶段  | 消化能  | 实心地面  | 漏缝地板  | 建议温度  |  产房:(母猪)  |  
 | LCT  | UCT  | LCT  | UCT  | 实心  | 全漏缝  |  109天至产仔  | 25  | 18  | 32  | 20  | 33  | 20  | 20  |  产后1-2天  | 35-42  | 14-18  | 29-32  | 17-20  | 30-33  | 20  | 20  |  3-7天  | 42-63  | 9-14  | 26-29  | 12-17  | 28-30  | 18  | 18  |  8-14天  | 70-112  | 3-7  | 20-25  | 1-10  | 22-27  | 16  | 16  |  14-25天  | 112-113  | 8-3  | 16-20  | 4-1  | 20-22  | 16  | 16  |  保温区:(仔猪)  |  产后1-2天  |  
 | 34  |  
 |  
 |  
 | 34  |  
 |  3-7天  |  
 | 25-28  |  
 |  
 |  
 | 28  |  
 |  8-14天  |  
 | 24-25  |  
 |  
 |  
 | 26  |  
 |  14-25天  |  
 | 22-24  |  
 |  
 |  
 | 24  |  
 |  
  
LCT:最适温度;UCT:最高临界温度 
 
保温区域: 
 
  为达到保温区所需的温度、防止贼风、储存能量,要求使用由隔热板组装的保温箱。在出生后的最初24h,仔猪更趋向于躺卧在靠近母猪乳房的位置,而不愿靠近保温箱。在母猪采食时将仔猪带进保温箱可培养其使用保温箱的习性。 
 
仔猪保温调教: 
 
  产仔期间较高的产房温度会使仔猪喜欢分散睡卧,或紧挨母猪睡觉。所以母猪产仔完毕就要降低整个房间的温度,同时又要维持仔猪保温区的温度,可用垫布或者麻袋来创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保温区。尽管采取这些措施,仔猪仍有一个很强烈的倾向,即紧挨母猪躺卧并存在着被压死的危险。所以在两次吮乳的间隔时间调教仔教仔猪进入保温区是非常有效的防压措施,并要持续调教直到喜欢躺在保温区。 
 
 
圈内地板: 
 
Ø 母猪和仔猪之间巨大的体形差异对产栏地板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Ø 产房地板的要求:应该是仔猪和母猪感觉舒适,没有磨擦,能提供好的立脚点。对仔猪肢蹄和母猪乳房无损伤。易于保持圈内清洁卫生。 
 
Ø 产床地板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为部分或全部漏缝地板,以便减少清理粪便所需劳力并便于母猪尿液的排放。就部分或全部漏缝地板而言,重要的是避免漏缝地板所产生的贼风,有必要增加塑料垫来防止仔猪受凉。在全漏缝地板中,在保温区要求有一个永久的、舒适的地板或热垫。无论采用全部或部分漏缝地板系统,聚丙烯塑料地板都要求持久耐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母猪、仔猪的要求。铸铁、焊接丝网、编织金属线和钻孔金属常用于部分漏缝地板系统。所有这些地板都至少应有10毫米的间隙,以最大限度的保持清洁并对仔猪肢蹄造成最小的伤害,表面平坦的材料有利于猪只的正常行走。 
 
Ø 部分漏缝地板系统中可以用木屑、刨花做垫料,母猪和小猪对这种系统的感觉最为舒适。而全漏缝地板系统也会获得优异的效果。 
 
Ø 部分漏缝地板系统的保温地板为在水泥地面(3:1的沙和水泥比例)下加一层30毫米的聚苯乙烯泡沫或为150毫米不含细矿粉的混凝土,因此需要高质量的木制模具。混凝土必须非常干燥并达到所需的强度要求。 
 
 
Ø 圈舍地板应有1:72的落差,以便于排水。 
 
饲喂设备: 
 
  母猪料槽应合理占用产床面积,并成为圈栏的组成部分。能容纳5L水的深口料槽是最理想的。一个易于固定在产栏长度约5/8处、小巧的仔猪料槽是必要的,它要用易于清洁的材料制成。 
 
 
饮水器: 
 
  必须随时供应清洁、新鲜饮水。一个流量至少是1.5L/min.的鼻式饮水器应安置在母猪饲槽内。另外安装一个能迅速分送5L水到饲槽的阀门。小猪的咬式饮水器会促进饮水,还可使仔猪学会使用断奶时会遇到的类似饮水器。 
 
照明: 
 
  对于动物福利所推荐的标准是:在白天的室内照明强度,无论自然光或人造光都应保证能清楚地看到猪只。若使用保温灯,能提供猪只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光线。此外,还应提供至少50lux的光照,以便进行近距离的检查和断奶时的清洁程序。应尽可能使用日光,在需要时才补充使用人工光源。 
 
  产仔间的环境管理对母猪和仔猪的生产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在舍温高时,母猪采食量减少,背膘下降且体重下降,从而导致仔猪死亡率升高、断奶体重减少。 
 
五、确保充足的初乳  
  饲养员接产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新生仔猪迅速从胎衣中脱出、擦干并放到乳房旁边吸食初乳。 
 
  较小的仔猪和先出生的仔猪通常需要帮助才能寻找到奶头,仔猪至少需要采食50ml的初乳。在最初1h出生的仔猪平均可采食100ml的初乳,这就意味着最初出生的仔猪在吸吮初乳后可以被拿走,放在已被加热的仔猪保温箱内,以便留下初乳供应给较晚出生或出生重较小的仔猪。饲养员要帮助将奶头塞入到弱小仔猪嘴中并叼住。看起来太弱以致不能吮乳挑战猪,应用一个胃导管喂20ml的初乳,在最初几天应进行2-3次胃管饲喂,以提高这些弱小但有潜在价值的小猪的存活率。 
 
  分批吮乳技术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也值得使用。分批吮乳技术包括:让5-7头仔猪2次/天、每次间隔约2h接近母猪乳房,其余仔猪待在安全温暖的保温箱等待吮吸。出生后12h或吮吸初乳后,若母猪母乳不够,提供额外的代乳品。 
 
注:有些猪群对仔猪实行超前免疫,要注意仔猪的保温,最好在免疫后的1-2小时内给仔猪补充葡萄糖等能量制剂,以保证仔猪的存活。 
 
 
感谢作者对此文的付出,畜牧人网站已获授权转载,若需转载的朋友,请联系作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