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00|回复: 0

[饲料] 大麦-高粱型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5 1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我国生猪养殖以玉米-豆粕型饲粮为主,而大麦、高粱等非常规原料以及农副产品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饲料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此外,过度追求动物生长性能的提升也导致了我国猪肉品质较差的现状。目前,国内生猪养殖普遍采用“杜×长×大”猪种,其肌内脂肪含量较低,直接影响了肉质风味,同时也造成滴水损失高、肉色苍白等问题。酵母培养物作为一种绿色、无毒、无害微生态制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酵母培养物是在特定工艺条件下由酵母菌在培养基中经过充分发酵后所形成的微生态制品,富含蛋白质、小肽、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寡糖、酶和多种未知生长因子等代谢产物。目前,酵母培养物已在奶牛、肉牛和山羊等反刍动物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在仔猪上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具有提高仔猪的采食量、维持肠道微生态区系平衡、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但酵母培养物在生长肥育猪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的配合使用上,因此,本试验围绕大麦、高粱等非常规饲料原料的高效利用,研究肥育猪大麦-高粱型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其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改善作用,为酵母培养物在肥育猪上的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择体重68 kg 左右、遗传背景相近、日龄基本一致的健康“杜×长×大”杂交肥育猪120 头,随机分为3 组,每组4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玉米-豆粕组)、大麦-高粱型饲粮(大麦-高粱组)和在大麦-高粱型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8% 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饲粮按照我国《猪饲养标准》(NY /T 65-2004)推荐的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进行配制,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期为60 d。试验所用酵母培养物(商品名益康XP)由达农威中国公司提供。

1.webp.jpg
  1.2 饲养管理

  试验前对供试猪舍进行消毒,试验期间每天06:00、11:00 和17:00 饲喂3 次,根据肥育猪的采食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计量不限量,自由饮水。每日清扫猪舍粪便,观察并记录采食情况和健康状况,按猪场规定进行免疫和消毒。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生长性能测定

  分别于试验的第1 天和第60 天时,试验猪自由饮水,空腹16 h 后称重,统计试验期间各重复的耗料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 )、平均日增重( average daily gain,ADG)和料重比(F/G)。

  1.3.2 肉品质测定

  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选择2 头肥育猪屠宰,每组屠宰8 头,3 个组共屠宰24 头,取左侧胴体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与背部皮下脂肪,测定猪肉品质相关指标。其中肌肉pH45min、pH24h 、滴水损失及肌内脂肪、肌肉粗蛋白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参照《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821-2004)进行,肉色采用色差仪检测背最长肌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肌苷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肌肉嫩度参照《肉嫩度的测定剪切力测定法》(NY/T1180-2006)进行测定。脂肪酸及铁、铜、锌含量参照《肉与肉制品》(GB/T9695-2009)进行测定,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参照《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4-2003)进行测定,菌落总数参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10)进行测定。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应用SPSS 19. 0 统计软件的ANOVA模型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采用Duncan 氏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表示差异显著,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二结果和分析

  2.1 酵母培养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组平均日增重减少了8.62% (P>0.05),料重比增加了9.78%(P<0.05),说明饲喂大麦-高粱型饲粮会明显影响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而与大麦-高粱组相比,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有升高的趋势(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且与玉米- 豆粕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酵母培养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饲喂大麦-高粱型饲粮引起的平均日增重降低和料重比升高的不良影响。

2.webp.jpg

  2.2 酵母培养物对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

  由表3 可知,大麦-高粱组pH24h显著高于玉米-豆粕组和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P<0.05),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组背最长肌L*值显著降低(P<0.05),a*值显著升高(P<0.05),而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有缓解L*值降低、a*值升高的趋势(P>0.05)。同时,高粱、大麦等原料会降低肌肉中的肌苷酸含量,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组肌苷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有缓解肌苷酸含量降低的作用。此外,各组肥育猪背最长肌pH45min、滴水损失、肌内脂肪、粗蛋白质和水分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3.webp.jpg

  2.3 酵母培养物对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在背最长肌的脂肪酸组成方面,与玉米-豆粕组和大麦-高粱组相比,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 含量显著高于大麦-高粱组(P<0.05),而与玉米-豆粕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方面,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组和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SFA含量显著降低

  (P<0.05),MUFA 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PUF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

4.webp.jpg

  2.4 酵母培养物对猪肉卫生指标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是评定猪肉新鲜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新鲜猪肉菌落总数<106CFU/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150mg/kg。由表5 可知,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背最长肌的菌落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越低,货架寿命越长。此外,各组猪肉中微量元素铜、锌、铁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5.webp.jpg

  三讨论

  3.1 酵母培养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减少仔猪断奶应激,降低腹泻率,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提高仔猪存活率。而酵母培养物在肥育猪上的研究较少,田书会等报道,在夏季生长肥育猪玉米-豆粕饲粮中添加0.4%酵母培养物能显著降低回肠乳酸杆菌数量和乳酸浓度,提高结肠丁酸浓度,为肠道上皮细胞提供更多的能量。刘希颖等报道,在35 kg 左右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0.15%的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且能增加肠道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粗纤维利用率。黄珂等报道,在豆粕-玉米型饲粮中添加10%的酵母培养物可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及消化率,而此研究中的酵母培养物实际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后的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本研究发现,与玉米-豆粕型饲粮相比,饲喂大麦-高粱型饲粮会明显降低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这与大麦中的木聚糖、β-葡聚糖和高粱中的单宁等抗营养因子有关。而酵母培养物富含小肽、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养分利用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肥育猪因饲喂大麦-高粱型饲粮引起的平均日增重降低和料重比升高的不良影响,这为利用非常规原料降低肥育猪饲粮成本提供了可行性。

  3.2 酵母培养物对肥育猪肉品质的影响

  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环境、运输和屠宰加工处理等因素的影响,肉色、pH、嫩度、滴水损失、肌内脂肪、脂肪酸组成和风味物质等是评定肌肉品质的重要指标。pH 是反映生猪屠宰后机体肌糖原酵解速度的重要指标,一般宰后45 min 的正常pH 为6.1~6.4,而白肌肉(PSE 肉)宰后45 min的pH 为5.1~5.5。肉色是肉品外观评定的重要指标,也是肉品定价

  的决定性因素。肉色以L*、a*及b*值表示,一般L*值越小、a*值越大、b*值越小,肉色越好。理想肉色为鲜红色,若肉色呈现灰白或深红色,则提示可能是异常肉。肌肉嫩度通常通过剪切力值来反映,其值越低,表示肌肉越嫩。而肌肉的保水力直接影响肉的滋味、香气、多汁性、养分损失、嫩度和颜色等食用品质,滴水损失愈大,则肌肉保水力愈差,经济损失也就愈大。研究表明,在肉仔鸡饲粮中添加0.5% 的酵母培养物能显著降低肌肉的剪切力及滴水损失,提高肌肉的嫩度及持水能力。而在生长育肥猪上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背最长肌pH、滴水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影响,但剪切力以0.2%酵母培养物添加组最低。本研究中,在大麦-高粱型饲粮中添加0.8%的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降低背最长肌pH24h,而对pH45min 无显著影响。此外,利用大麦、高粱等非常规原料,配合使用0.8%酵母培养物可以降低背最长肌L*值,增加肌肉a*值,这可能与酵母培养物的添加可以提高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有关。

  肌内脂肪是影响肉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其与肌肉系水力、嫩度和风味物质有很强的相关性,适量的肌内脂肪可以改善肉品质,而肌苷酸是对肉类的鲜味贡献最大的一类化合物。许梓荣等报道,与饲喂玉米相比,育肥猪饲喂大麦后背最长肌的粗脂肪含量降低,而在本研究中,大麦-高粱型饲粮及酵母培养物对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3个组肌内脂肪含量在2.2%~2.5%,接近理想肉质范围(2.5%~3.5%)。此外,应用大麦-高粱型饲粮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中的肌苷酸含量,而添加0.8%酵母培养物则有缓解肌苷酸含量降低、改善肉品质的作用,这可能与酵母培养物中含有丰富的小肽、氨基酸和核苷酸有关。

  3.3 酵母培养物对猪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猪肉中脂肪酸的含量、种类和比例是评价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猪肉的鲜美滋味,但目前脂肪酸组成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不尽一致。Migdal 等研究指出,胴体脂肪中PUFA 的含量高可改善肉的风味,提高肉的食用价值,但易使肌肉的脂肪过度变软,易氧化。而Cameron 等研究表明,猪肉中SFA 及MUFA的含量较高时,肌肉嫩度、多汁性和风味均较好。与玉米相比,高粱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也小,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远远低于玉米,研究显示,饲喂高粱比饲喂玉米的猪只肉质中的亚油酸含量更低,而且背膘和下颌脂肪中PUFA与SFA 的比例更低。在本研究中,在肥育猪大麦-高粱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显著提高背最长肌中的SFA 和PUFA 含量,而在皮下脂肪组织中显著降低了SFA 含量,同时提高了MUFA含量。

  四讨论

  ① 与生猪养殖中常用的玉米-豆粕型饲粮相比,饲喂大麦-高粱型饲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而添加0.8% 酵母培养物后则可缓解生长性能的下降。

  ② 应用大麦、高粱等非常规原料会影响肌肉L*值,增加肌肉a*值,配合使用酵母培养物可增加肌肉肌苷酸的含量,一定程度上改善肉品质。

  作者:余东游,蔡永久,汪以真等
  来源: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4-18 17: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