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5|回复: 0

[养猪] “一号文件”解读,这6个和养猪人息息相关的点一定要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7 09: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86428822678308.png

  2017年一号文件于2017年2月5日由新华社公布,其中关于生猪养殖的有以下几点内容:


  1.生猪产区: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


  养猪区域转移和产业优化,是2016年谈及最多的话题。随着《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养猪企业纷纷向潜力增长区(东北4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和重点发展区(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7省)转移。


  而这场迁徙的终点站,则集中在内蒙、黑龙江等地,“南猪北养”的大迁徙已经初具规模。据《内蒙古养猪企业行业名录2016年最新版》统计截至2016年7月,内蒙古的养猪企业已经达997家,未来这个数字仍在变化。正邦集团、牧原股份等纷纷布局,浙江省江山市政府也与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签订了绿色养殖产业园项目。


  据黑龙江媒体报道,目前,有27个大型畜牧产业项目在黑龙江省布局,其中已有18个项目开工建设,7个项目已落实完地块,正在办理相关手续,2个项目正在洽谈当中。牧原、天兆、双胞胎和天邦等养猪项目已经陆续开工。


  而近日,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又下发了通知,支持东三省和内蒙古统筹研究出台饲料加工企业补贴政策加力推进粮改饲,与生猪产能转移同驱。


  广州市饲料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严炯钧在采访时表示,在文件颁发之前,东北玉米产区已经有类似的方案,承接生猪产能转移,所以许多养殖企业已经开始往玉米主产区发展。


  资料显示,包括温氏、金新农、牧原等大企纷纷宣布在东北、华中等产能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布局或加扩大生猪产业产能。


  2.兽药监管: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


  假兽药和兽药的不规范使用,不但涉及养殖户利益,更关系到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因此,近年来农业部对假兽药和兽药质量监督力度逐年增加,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农业部2016年共曝光12批假兽药信息,通报非法企业50家。


  去年10月26日,农业部通报前三季度假劣兽药查处工作进展。共立案查处兽药违法案件278件,罚没款总计104.67万元。


  同时,农业部等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兽药二维码溯源制度和处方药管理制度,更新兽医兽药管理手段,向养户普及科学用药知识,提高从业者辨别假兽药的能力。


  3.家庭农场: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去年10月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为扶持对象,以贴息、补助等方式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为手段,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


  通知还要求,要加大贴息力度,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财政补助重点用于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据了解,单个贴息项目的财政资金贴息额度不高于500万元。


  4.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


  去年4月出台的《全国生猪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要以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猪养殖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目标的指标。预计到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2%。


  因此,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也曾表示,组织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畜禽标准化生产扶持项目也是2017年畜牧业重要工作之一,要支持符合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深入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争取2017年,在原有4179家国家级示范场的基础上,再创建500家示范场。


  而中央畜禽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更是养殖项目补助中的重头戏,政策要求申报的猪场生猪年出栏0.5-5万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每个项目单位可补贴50-100万元,用于改扩建、良种和粪污、死猪无害化的环保项目升级等。


  广东省农业厅和财政厅2015年中央畜禽标准化养殖(生猪)扶持项目验收合格生猪项目29家,每个生猪项目单位可获得50万元补助资金,全省共计补助资金1550万元。


  去年,农业部还研究制定了《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从2017年起集中力量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进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可单独申报项目或联合申报项目。单个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投入控制在1000万元左右。


  5.自动化设备: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


  去年9月,农业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我国的农村信息化环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规划指出,生产信息化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短板,亟需加快补齐。以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站为重点,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智能养殖机器人、网络联合选育系统、智能挤奶捡蛋装置、粪便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


  加强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应用,构建畜禽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控系统。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推动传统设施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畜禽养殖设施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设施化畜禽养殖的通风、除湿、饲喂等装备配备识别、计量、统计、分析及智能控制装备。


  据行业人士介绍,尽管目前很多养殖设备尚未进入农机补贴项目,但相关的政策也一直都在研究中。


  6.畜禽粪便处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


  去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部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力争到2020年,试点县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比例达80%左右,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


  据此估算,每年最少有15.2亿吨粪污浪费掉了,大概可以生产的有机肥10.64亿吨(按1吨粪污转化700公斤有机肥),目前有机肥市场价在500-1200元/吨,由此推算这些有机肥市值千亿元。


来源:新牧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5 05:4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