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61|回复: 0

[兔病防治] 兔梭菌性腹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1 10: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A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兔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剧烈腹泻、排泄物腥臭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1 病原学
  病原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
2 流行病学
  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本病菌均易感。以1~3月龄仔兔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或损伤的黏膜感染,发病诱因有饲养管理不当、青饲料短缺、粗纤维含量低、饲喂高蛋白饲料或长途运输、气候骤变等。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发。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2~3天,长的可达10天。
  临床特征为急剧下痢,临死前水泻。出现水泻前精神和食欲无明显变化。水泻出现后,精神沉郁,不吃食。粪呈水样,有特殊腥臭味,污染臀部及后腿。

4 病理变化
  尸体外观消瘦不明显。胃内充满食糜,胃底部黏膜脱落,有大小不一的溃疡。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变薄而透明。盲肠和结肠充满气体和黑绿色稀薄内容物,可嗅到腐败昧;肝脏质地变脆,脾呈深褐色。

5 诊断
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抹片镜检(取空肠内容物抹片,检查菌体)、分离培养(厌气肉肝汤和小羊鲜血琼脂平板)、毒素分离与鉴定(动物试验和用标准的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做中和试验)。
  血清学检查:凝集试验、中和试验和S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5.3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球虫病、兔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鉴别。

6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饲喂精料,增加粗纤维。常发地区应采用疫苗预防。
    使用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辟碱可溶性粉预防,每袋饮水或拌料400斤,治疗,每袋饮水或者拌料200斤。
       兔保姆兔饲料兔药厂家年前有促销活动。如果需要的话,请速速联系我,或者电话0374-8136779,为避免货多积存,早日到达客户手中,再次提醒客户,尽量提早预订!!!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20: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